“據奴才所知,蔣人父親是六品,年俸、祿米、職田、人力等補加在一起,共計六十兩左右......”
說到這,黃得昌陷了沉思。
這...豈不是不敷出?
那麼問題來了,蔣人出微末,哪來的銀子吃烤鴨?
又哪來的銀子給太子殿下制作銀靴?
與此同時,蔣詩詩目送太子離開,轉回了院子。
春杏跟在后,“小主,其實只要您不說,沒人知道那靴子是奴婢制的。”
“但我繡活不是事實,遲早會有被拆穿的那一日,倒不如早些坦白。”蔣詩詩還囑咐春杏,“一會我再寫個制鞋的配方,你一并給小林子。”
當朝太子都喜歡的靴子,想必在民間也會大歡迎。
另外,屆時太子接待使者時,得想個法子給太子劇。
還不能劇的太明顯,更不能明說,否則難保人家會把當妖魔鬼怪抓起來。
不說旁人,就自個都覺得穿書邪乎得很。
后宮妃嬪,唯有兩種況,要麼宮斗到死,要麼佛系躺平。
接下來的幾日,東宮妃嬪時不時往太子前院送點東西,忙著爭寵。
只蔣詩詩佛系躺平。
畢竟,炮灰就要有炮灰的亞子。
這一日清晨,蔣詩詩照常去了唐側妃那晨省。
此刻,眾妃嬪全到齊了,唐側妃招呼宮們上茶和點心。
妃嬪們之間隔著一個方形紫檀茶幾,蔣詩詩瞧見茶幾上擺著的雪娘時,柳眉微微一挑。
只見每個雪娘都被切小小的四塊,雪白的糕點包裹著金黃的梨夾心,以及雪白的油。
一旁的薛良娣也瞧見了,好奇地問:“這是什麼糕點,我竟沒見過。”
唐側妃頗為得意地說:“這是京城時興的糕點,剛傳進皇宮,我嘗著味道尚可,便讓宮端出來給眾姐妹分。”
“難為唐姐姐有好吃的想著咱們。”薛良娣輕輕了塊雪娘口。
細細咀嚼后,點點頭道:“這點心糯唧唧的,里頭裹著酸甜的梨,還有子淡淡香,難怪能在京中和宮中時興。”
顧人嘗了后,也點頭說好吃,“唐姐姐,這糕點什麼名兒,改明兒我要是饞了,也去膳房點一碟嘗嘗鮮。”
唐側妃聽了后,頗為高傲地說:“這糕點名為‘雪娘’,一小蝶就要幾十兩銀子,妹妹若是喜歡,也可以使銀子去膳房買。”
說完,有些鄙夷地看了顧人一眼,明擺著覺得顧人買不起。
蔣詩詩:“......”
看來小林子說的沒錯,即便雪娘一碟只賣幾十文,只要進了皇宮,自有人將價錢翻了百倍!
聽了唐側妃的話,顧人訕訕一笑,轉頭又了塊雪娘口。
既然買不起,就在唐側妃這白吃一點是一點。
反正唐側妃父親是三品中都督,唐側妃母親經商有道,家中良田鋪子多的是,自然有的是銀子。
可以這麼說,在場的除了阮側妃,其余人的家底都不如唐側妃雄厚。
呵,算是明白了,唐側妃上說得好聽,是為了分食。
依看,就是為了炫耀吧!
薛良娣本來還想嘗一塊的,聽說這小小的糕點竟如此金貴,便沒再品嘗,只淡淡說了句“這糕點名字真好聽”。
阮側妃倒是嘗了兩塊。
平日里,妃嬪們為了維持苗條材,用膳就跟吃貓食似得。
像這樣甜的點心,嘗個兩塊算是很合胃口了。
蔣詩詩在外素來有分寸,也只吃了兩塊。
這個晨省,唐側妃用一碟雪娘,好好炫耀了一把,這才遣散了眾人。
散了后,蔣詩詩和春杏是走回去的。
一回到詩月閣,蔣詩詩就輕松地癱坐在躺椅上。
見狀,春杏急得不行。
“小主,您是不知道,南疆使者過幾日就要來我國進貢了,屆時太子殿下要帶著使者出宮游玩,所以東宮妃嬪都忙著爭寵,給太子殿下獻殷勤,為的就是爭得隨太子出宮陪侍的機會呢!”
“這不,便是阮側妃和薛良娣都開始爭寵了,所以啊,同為東宮妃嬪,您好歹也表示表示吧。”
“什麼?連阮側妃和薛良娣都爭寵了?那我確實應該有所表示。”蔣詩詩坐正了子,“不然不合規矩。”
春杏:“......”
原以為小主開始爭氣了,結果只是為了表面上看起來過得去?
“那您打算送什麼給殿下?”
蔣詩詩:“們都拿什麼東西去前院爭寵的?”
春杏:“雖然太子殿下什麼都不缺,但民以食為天,便是太子殿下,每日三餐總歸是不了的,所以,妃嬪們都是洗手為殿下做羹湯......”
畢竟,送別的東西容易堆積在庫房,送膳食還有可能讓殿下品嘗。
蔣詩詩:“那我也洗手為殿下做膳食吧。”
“別...千萬別......”春杏一想到蔣人做的那些難以下咽的食,嚇得連連擺手,“其實...也不是非要跟們一樣,咱也可以送些不一樣的。”
出身書香門第之家,有著京城第一才女之名,最後卻落了一個被賣商人妾,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悲慘境地。 重生歸來,連月瑤發誓,這輩子再不讓人操控她的命運。她要走一條全新的路,哪怕佈滿荊棘也要堅持下去。只是世事無常,命運的齒輪早已轉向,一切都偏離了她的預定。
什麼?白狼送女? 老鄭家添了龍鳳胎? 雞蛋一堆一堆的下,魚往身上跳? 鄭家這是開始走運了啊。 她本是觀音菩薩蓮花池裏的一條小錦鯉,因咬斷一株蓮花被罰輪回,剛出生就被賊人偷盜扔在了大山裏,錦鯉本就集大運所在,又經常聽觀音頌佛,所以自帶福氣運氣為一身,被山裏成了道行的白狼所救,叼到山下即將生產的農人收養。 龍延村有一戶鄭家,家境十分貧困,小子生了一個又一個,就是沒有小閨女。於是盼著老大媳婦肚子裏能生出個女娃,結果卻盼來了白狼送女,福運集一身的小錦鯉,成了家裏唯一的女娃娃,從此以後好運不斷,喜事連連。
傅羨好出生名門望族,十一歲那年被作爲人質送到皇后身邊,成了皇后的貼身女官。 自那以後,她的一言一行受衆人矚目,腳下的每一步如履薄冰,一朝行差踏錯受累的不僅僅是她,而是整個傅家。 按傅家和皇后的約定,十八歲一到,她就可以出宮。 傅羨好日復一日地數着日子,十八歲那年,她告別了臥病在榻的皇后,收拾行囊離開這座困住她多年的牢籠。 才踏出皇后宮門,就遇見迎面而來的太子殿下,蕭瑾承。 朝臣口中光風霽月的他指節微擡,命人卸下她的行囊,將她帶去了東宮,拘在偏殿之中。 他捏着傅羨好下頜的指腹慢條斯理地摩挲着,眼眸中閃過淺薄的笑意,說出口的話卻讓她渾身一顫,頃刻之間便墜入萬丈深淵。 “孤準你走了嗎?” - 傅羨好深夜敲開宮門的那日起, 蕭瑾承就不打算放她離開。 - 踏上蕭瑾承這條船伊始, 傅羨好就沒想過自己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