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從雜貨鋪出來,李文秀說:“咱們先去醫館讓大夫給桐桐把下脈,等會兒再去買點糧食和鹽。”
葉雨桐以為娘去醫館是給小相公抓藥的,沒想到是給看病。
伏在李文秀耳邊,小聲的道:“娘,我已經好了,是神仙給我治好的,不用去醫館。”
“神仙幫你治病了?那還有沒有哪里不舒服?要不還是去醫館看看吧?”李文秀有些不放心。
“娘,我真的好了,也沒有哪里不舒服,神仙很厲害的,給我吃了一顆丹藥,我就全好了。”
怕娘不相信,把莫須有的神仙都給搬出來了。
李文秀忙擺擺手,敬畏的說:“不不不,相信,相信,娘當然相信了。”
葉雨桐忍笑道:“那咱們去買鹽和糧食吧!”
雖然空間里什麼都不缺,但里面的糧食都是細糧,也不能拿出來明正大的吃用,還是買些糙米黑面,逃荒的路上吃。
他們現在所住的地方屬于云朝國的北方,主要種的糧食,小麥,大豆,高粱,栗米,南邊大部分都是種稻米和粟米。
現在的糧食和蔬菜品種很,農家也就種點高產的菘菜和蘿卜。
葉明軒猶豫了一會,還是開口問道:
“娘,要不要給妹夫抓點藥?這都兩三天了,他還沒有醒來的跡象,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那妹妹的名聲………”
葉雨桐這才想起來,那小相公到底是得的什麼病?怎麼老是昏睡著?
李文秀搖搖頭說:“那老和尚走的時候說了,不用看大夫,也不用吃藥,他留下的藥每天喂一粒,你妹妹醒了,你妹夫也很快就會醒。”
葉雨桐聽到這里,覺得娘肯定是被騙了,那和尚肯定覺得那年是個累贅,想把他甩了才故意這樣說的。
也有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庶子,被嫡母下了毒,然后扔到這窮鄉僻壤的山里。
嗯,肯定是這樣,那小說和電視劇不都是這個套路嗎?
這樣看來,逃荒的時候得找機會把那小子給丟了,要不然以后卷到那些大家族的爭斗里,哪還有安寧日子過?
李文秀帶著兄妹倆來到糧鋪,門口排了很長的隊伍,門口的牌子上掛著今日的糧價。
稻米三十八文一升,小麥三十四文一升,栗米二十八文一升,高粱二十六文。
李文秀和葉文軒吃驚的看著牌子上的糧價,離他們上次來才幾天的時間,糧價又漲了不。
往年的稻米十文錢一升,小麥八文,栗米和高粱一升只要五六文錢。
今年都已經翻了幾倍了,他們家這幾兩銀子又能撐多久?
李文秀沉默了一瞬,就讓葉文軒去后面排隊買糧食。
如果這樣旱下去,往后糧價會越來越高。
鎮上的災民越來越多,往后還不知道是個什麼形,家里有點糧食也能安心些。
帶著葉雨桐去了旁邊的鹽鋪子,“掌柜的,我買點鹽。”
“六十八文一升,你要多?”鹽鋪的掌柜不像雜貨鋪的掌柜那麼和氣,一副搭不理的樣子。
葉雨桐一聽價格瞪大了雙眼,六十八文一升?
古代的一文錢相當于現代的一塊錢,六十八文就等于六十八塊錢,一升鹽等于一點二斤,相當于一斤鹽五十多塊錢。
想起空間地下室,買的那幾袋準備回老家腌酸菜的食鹽,覺得夠他們一家吃很長時間了。
李文秀對掌柜的態度一點也沒在意,笑著說:“掌柜的,麻煩你幫我稱兩升吧。”
說著就把背簍里的鹽罐拿出來放在桌上。
葉雨桐想和說別賣鹽了,那麼貴,那掌柜的已經開始往罐子里裝了。
看著那又黃又渾濁的大顆粒鹽,把要說的話咽了下去。
空間里的都是鹽,不能明正大的拿出來,還是買點這種放外面避人耳目吧。
娘倆從鹽鋪出來,葉明軒前面還有七八個人排著,一個四五十歲的婦人拿著一小袋糧從里面出來。
里還罵著:“天殺的商,一斤高粱米賣二十多文錢,這是不讓老百姓有活路啊!”
糧鋪的小二怒氣沖沖的說道:“你這婦人真不知好歹,鎮上的糧鋪全部都不賣了。
我們掌柜冒著天大風險,好不容易從南邊拉點糧食過來,就是為了大家有口飯吃。
你卻罵我們是商,你去別的地方問問,現在這個價還能買到糧食嗎?”
看那婦人不說話了,又對眾人道:“實話告訴你們,這個價格也是最后一天了,明天還要漲的,你們要買就買,不買咱們也不強求。”
說完就氣呼呼的進了糧鋪,里還嘟嘟囊囊的說著什麼。
本來吵吵鬧鬧的隊伍,聽了小二的話都沉默了。
鎮上另外兩家糧鋪前兩天都沒開門了,說很多地方都鬧旱災,到都是災民。
各地的藩王也在屯糧,糧食本都拉不過來,就算拉回來,那價格也不是他們這些老百姓能承的。
本來想先買幾升應應急的百姓,也都咬咬牙讓小二多稱了些。
到葉明軒的時候,李文秀要了兩斗高粱,兩斗栗米。猶豫了一會兒,又買了一斗小麥。(一斗等于十升)
店小二把糧食倒在他們拿來的麻袋里。
李文秀把麻袋放在背簍里。又拿出籃子里的稻草蓋在兩個背簍上面,就帶著兩個孩子出了糧鋪。
看著街上的災民,葉雨桐小聲說:“娘,咱們找個沒人的地方,我把糧食放在神仙那里,這樣安全些。”
李文秀點點頭,帶著兄妹倆往一條偏僻的巷子走去。
葉雨桐看附近沒什麼人,就把手放在背簍里,把里面的糧食移到空間。
李文秀和葉明軒瞬間覺得背簍輕了,兩人心里都十分震驚,沒想到神仙對桐桐這麼好,連這種仙人的法子都教給了。
出了巷子,李文秀怕被有心人盯上,帶著兄妹倆走了另外一條路。
這條路也有逃荒的在附近轉悠找吃的,看到他們娘仨背著兩個背簍,還提著一個籃子。
就上前乞求道:“這位夫人,行行好,給點吃的吧。”
李文秀把兩個空背簍和空籃子給他看了看,才無奈的說:“我也是帶兩個孩子出來找吃的,可從早晨到現在,什麼也沒討到,唉!”
等乞討的幾人走了,李文秀才拉著兄妹倆快步往回走。
花中魁?相馬師?傻子的未婚妻?身份百變;不願屈嫁,不肯被束縛,不甘被輕視!屢次失蹤。他苦尋不得之時,她又主動送上門來。好吧,那就點她爲近身侍候,永錮身邊。什麼?還要再逃,那賜你條鎖鏈可好?
白明霽及笄那年,晏家派媒人上門替世子晏長凌提親,同是武將之後,也算門當戶對,父母一口答應,她也滿意。 十七歲白明霽嫁入晏家,新婚當夜剛被掀開蓋頭,邊關便來了急報,晏長凌作爲少將,奉命出征。 一年後,傳回了死訊。 對於自己前世那位只曾見過一面,便慘死在邊關的夫君,白明霽對他的評價是:空有一身拳腳,白長了一顆腦袋。 重生歸來,看在一日夫妻百日恩的份上,白明霽打算幫他一把,把陷害他的那位友人先解決了。 至於害死自己一家的姨母,她不急,她要鈍dao子割肉,她萬般籌謀,等啊等啊,卻等到了姨母跌入山崖屍骨無存的消息。 白明霽雙目躥火,“哪個混賬東西動的手?!” — 晏長凌十六歲時,便上了戰場,手中長矛飲血無數,二十歲又娶了名動京城的白大姑娘,人生美滿,從未想過自己會英年早逝。 枉死不甘,靈魂飄回到了府中,親眼看到自己的結髮妻子被人活活毒si。 重生歸來,他打算先履行身爲丈夫的責任,替她解決了姨母。 而自己的仇,他要慢慢來,查出當年真相,揪出那位出賣他的‘摯友’他一番運籌,還未行動,那人竟然先死了。 晏長凌眼冒金星,“誰sha的?” — 得知真相,兩人沉默相對,各自暗罵完對方後,雙雙失去了鬥志。 晏長凌:重生的意義在哪兒? 白明霽:重生的意義到底在哪兒? 既然都回來了,總不能再下去,晏長凌先建議,“要不先留個後?” 白明霽同意。 小劇場: 本以爲今生再也沒有什麼事情能難倒他,直到半夜突然被踢下床,“你閨女哭了,去哄一下。” “你那好大兒,又把先生氣走了,有其父必有其子......” “老二寫的一手好字,連他自己都不認識了,爲人父,你總得管管。” 晏長陵:曾經有一段清閒人生擺在面前,我沒珍惜...... “晏長陵!” “來啦——”
上一世,她是皇貴妃身邊的心腹大宮女。她陪著主子從冷宮里的罪婦溫答應,步步籌謀,飽受磋磨,終于熬成了溫貴妃。 本以為多年的情分,盼望主子能放她體面出宮與家人團聚,沒想到會屠她滿門,灌她媚藥,將她送到變態太監手中,只為榨干她身上最后一點價值。重活一世,榕寧主動喝下媚藥,撞開御書房的門。既然要配男人,她榕寧就要配這天下最尊貴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