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離開京城兩日,今日再留下,便是兩夜未曾歸家,程蘊之多半會擔心,還有霍危樓,也不知他是否知道出城了,將護手握的溫熱,心底亦生出些然滋味來,側雖有眾多衙差相護,不必擔心安危,可在這荒僻又古怪的山村裡,陌生再加上孤單疲憊一齊襲上心頭,到底有些忐忑。
此念一起,竟覺心口窒悶發酸,思緒也彷彿被什麼著似的提不起勁頭來。
倘若霍危樓在此便好了。
這般一想,又歎了口氣,霍危樓是武昭侯,這次的案子無論如何都不必勞他大駕,此刻他定在宮裡宮外忙著旁的朝堂大事,他是永不知疲倦之人,隻要皇帝有令,隻要社稷所需,他都可風雨兼程不畏勞苦,他巍然似山嶽一般,再重再難的責任他都擔得起。
薄若幽心底忽而被一腔意氣填滿,疲累頹喪一掃而空,又覺渾上下滿是氣力,揣好那護手下了馬車,沿著院子邊的泥濘進了廳堂。
剛走到門口,吳襄卻從裡麵走了出來,他見過來,微訝道:“這裡到都是積水,不是讓你在馬車上歇著。”
薄若幽搖了搖頭,“可查出什麼來?”
吳襄冇說什麼,隻帶著進了此宅西廂房,而後指著地上堆著的幾塊碎瓷片,“你可認得此?”
瓷片落滿了灰,有衙差將瓷片撥了撥,出了底下花紋,先是覺得眼,而後眉頭一豎,“這原本應該是一隻瓷瓶,是否在吳家兄妹家中見過?”
吳襄眼底微亮,“正是!這宅子我早間便站在外頭看了看,當時隻看到廂房堆著雜,卻不知是什麼,剛纔才發現竟然是瓷片,本想著是這家主人搬走之時留下的碎片,可一看,卻竟然覺得有些眼。”
薄若幽皺眉,“難道是臨走之時搬不走了,而後將此送給了吳家兄妹?”
吳襄卻蹙眉搖頭,“我覺得不是,你看這宅子裡,可有大的件?一般人家,著板凳,櫃子,床榻,皆是大件傢俱,這些東西都不見蹤影,一個瓷瓶又怎會送人?且這些瓷雖不算名貴,可對尋常農家而言,有了便是貴重之,拿去送人做什麼?”
說至此,吳襄道:“除了此,還有一樣發現。”
他說完,又帶著薄若幽到了此宅後門,後門之外,一個衙差正蹲在地上,用後院的積水在略的清洗著什麼,吳襄走到門口問:“清洗完了嗎?”
“好了,捕頭且看——”
衙差轉過來,手中拿著一個被腐朽到隻剩下一半的木板,原本上麵不知生了多灰塵和黴斑,此刻被洗乾淨了,能看到衝蛀的細小孔,除此之外,還能看到斑駁的黑漆,而在那黑漆之下,還有幾個斷續的字。
薄若幽辨了半晌,驚道:“這是一個牌位?”
吳襄應聲,“冇錯,是牌位,這東西和一堆破破爛爛的帷帳布匹堆在後罩房之,大半被蛀一堆木屑了,可剩下的一半還是看得出來,這原本應該是一個牌位,隻是如今朽蛀的剩下了上半截,一般人家無論搬家還是如何,是絕不可能將牌位剩下的,便是牌位有損,也會選擇修補而非丟棄,否則便是對祖宗不敬,也頗為不吉。”
薄若幽當然明白這個道理,著那漉漉的半截牌位,忽然傾將其拿了過來,將那斷斷續續漆字,半晌之後朝著吳襄示意:“捕頭,你且看看,這個字,是不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是‘張’字和‘吳’字。”
字跡本是朱漆寫就,可如今隻剩下了幾個斑點,薄若幽在上麵比劃了半晌,都肯定這並非村裡的姓氏,吳襄也跟著比劃了兩遍,而後眉頭一皺,“那張家兄弟在說謊,這村子裡,本不是隻有張吳兩個姓氏。”
薄若幽看著這牌位,忽然蹙眉道:“要知道這個問題,隻需要去看看村裡自的墳塚便可,他們世代居住在此,墳塚之上總有碑文。”
吳襄神微振,“的確可行!”他邊說邊朝外走,令幾個衙差去搜其他兩戶空宅,又點了兩人瞧瞧去村子裡找墳塚,等他再進屋子,便見薄若幽麵格外的沉重。
薄若幽看向吳襄,“倘若這些宅子的空置,並不是因主人搬走呢?”
我是個孤兒,沒上過一天學。是師父把我養大的,他是個算命先生,從小就帶著我走南闖北,四海為家。師父前兩年去了,把算命攤心生閣傳給了我,臨終還給我立下了規矩。哪知那天,店裡來了一個性感美女,她用那種方法逼迫我壞了陰卦不看女的規矩,害我惹下了大禍……
我從出生前就給人算計了,五陰俱全,天生招厲鬼,懂行的先生說我活不過七歲,死后是要給人養成血衣小鬼害人的。外婆為了救我,給我娶了童養媳,讓我過起了安生日子,雖然后來我發現媳婦姐姐不是人……從小茍延饞喘的我能活到現在,本已習慣逆來順受,可唯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