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耽美BL 夫夫孩子熱炕頭 120

《夫夫孩子熱炕頭》 120

小于舉人睡到六點多不到七點,也起來了,平時都睡到八點,今天不行,起碼要送一送差們。

結果石宏大就進屋了,看到他起來還一愣:“怎麼這麼早?”

提前一個多小時啊!

“準備好早飯,吃完了好送人家回去復命啊!”小于舉人穿服。

“他們吃完我送就行了,你還起來干什麼?”昨天睡的就比平時晚了,今天還起的這麼早,能有神麼?

“送走了他們,我再睡個回籠覺。”小于舉人可有算計了,他有的是時間。

今天雪停了,風也停了,雖然天還是呼呼的,但是比昨天那刮冒煙風兒和下鵝大雪強多了!

早飯黃大廚可是很實惠的做了包子,家里有大棚,他還給打了蛋菠菜湯,這個時候吃到青菜可不容易。

就連包子里頭也放了不香菜和油菜解油膩,其實就是低調的炫耀,我家冬天能吃到青菜。

魏無雙吃的特別歡實,他覺得老大在這里待著也好,看這吃的喝的,沒一點比他差,甚至比府臺大人吃的都好!

吃飽喝足,這七個人就要告辭了,小于舉人一人給了一個荷包當做禮:“雖然錢不多,但略表敬意。”

“謝小于舉人了!”魏無雙抱拳行禮,扭頭吆喝屬下們趕著馬車走了,他們今天回到縣衙,明天才啟程回府衙。

于良吉就送到大門口,石宏大則是送他們出了村子大門,才相互告辭。

自始至終,小于舉人都不知道,魏無雙和石宏大是認識的,并且份差不多……。

等送走了人,小于舉人才回去,一回去就躺炕上睡著了,于寶寶進來看到小叔叔又睡了,沒敢打擾,跑出去跟幾個孩子玩了一會,就被劉宋氏給勸回了屋,看看書,寫寫字,或者畫個畫兒什麼的都行,外頭太冷,還是不要出去玩兒的好。

Advertisement

石宏大回來也沒小于舉人,昨天已經通知過了,今天下午兩點就要來人了,家里的席面已經開始準備了。

等小于舉人再睜開眼睛,已經是下午一點了,是被石宏大醒的:“快起來清醒清醒,;兩點就要來人了,兩點半開席,你先換見客的服。”

別人可以不在意形象,小于舉人不行,迷迷糊糊的點了點頭,石宏大干脆拉著他洗臉,刷牙,然后讓宋氏母進來,給他換服。

等都快穿戴完了,小于舉人才清醒過來,沒辦法,低糖的人,你們諒一下。

劉文喜進來廳堂,先跟小于舉人說了一下宴客的菜單,黃大廚可是下了狠功夫,清蒸牛,炒羊,白切,燉大鵝,四樣菜都是純類,然后一個醋椒小白菜,一個青柿子炒土豆片,果仁菠菜和香菇油菜。

這又是四道青菜,青柿子是因為大棚里的柿子剛有點紅心,剛不發,勉強能吃,但是為了給小于舉人長臉。黃大廚也給做了個菜出來。

純白面的大饅頭,還有一個紫菜蛋湯。

喝的是米酒,吃的是細糧,這一桌絕對夠資格擺慶功宴了。

好,好。”對于吃什麼,小于舉人不挑,黃大廚手藝好,完全可以勝任。

“那我就他這麼上菜了。”劉文喜拿著菜單子走了。

“先喝口湯吧。”石宏大進來,給小于舉人端來了一碗湯,今天的湯是冬瓜排骨湯。

195 寒冬臘月

等到了兩點,果然有人陸陸續續到來。

吃飯的地方,擺在了東廂房,席開四桌,八個菜,四個的四個素的,要是算上湯和主食,正好十個。

因為人多,再加上外頭冷,就沒去前頭的學堂借凳子,在炕上擺了四桌的炕桌,一個能坐六七個人,兩位先生也請了來,跟老村長他們坐在頭一桌。

Advertisement

來的都是各家的當家人,他們家也都領到了小于舉人送去的羊,如今家里人都吃上羊湯了,而他們則是在這里吃上了飯。

“咱們十八里鋪也算是祖墳冒青煙了。”老村長紅滿面的喝了一口酒,滋滋的不得了。

今年他去縣里給縣尊大人匯報,也有了容,并且很盛,他們十八里鋪出了八個生,小于舉人又得到了朝廷的嘉獎。

還有就是小于舉人家的田地又增產了!

哎呦喂,怎麼看怎麼覺得十八里鋪前程似錦。

雖然他們今年種植的花生多了些,但是這東西就算不賣給糧站,賣給油坊也是可以的,花生也可以榨油嘛!

“還是老于家祖墳位置好。”老倪開玩笑的一舉杯:“大家說是不是啊?”

“是啊!”他開頭,就有起哄的,大家都跟著笑開了懷。

“管祖墳什麼事兒啊?還是人小于舉人有本事,這上頭獎勵的東西不,人也不吃獨食兒,分給咱們,也讓咱們跟著沾沾。”還有人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我家的羊我說了,包一頓餃子,給孩子們吃,讓他們也沾沾這聰明勁兒。”

誰都知道,小于舉人設計的那三樣東西幫了大忙,大家現在種地可速度了。

苞米也不再用手,而是用粒機粒,就連糧食的時候,那稅都對他們十八里鋪笑臉相迎。

“我家讓燉了湯,一起喝,還能多喝一頓呢!”

“我直接讓家里的用大蔥炒了,也讓孩子們吃一頓,將來聰明啊!”

“這辦法不錯哎!”

還有人打聽:“那麼多大車呢,還給拉了糧食過來?”

“是啊,聽說都是大米白面,小于舉人家今年可不用買糧了啊!”

“聽說還有豬?”老倪想了想,高聲的問于良吉:“小于舉人,你家都有豬了,過年還殺豬嗎?”

Advertisement

“殺!”于良吉笑道:“在你家買的豬羔子都長那麼大了,再不殺就老了。”

“那你吃的完嗎?”眾人擔心,獎賞的豬是凍著送過來的,他們只是知道有這麼個東西,上頭給的肯定不了。

再加上兩頭豬的,是不是太多了?

“吃得完,我想好了,趁著這個機會,跟大家打一聲招呼,我家臘月初九殺豬,那天正好也是給我小侄子出孝的日子,請大家都過來,家里的大嫂大嬸們都幫個忙,孩子們也都過來吃一頓,我打算一頭豬全吃了,剩下的那頭過年用,至于上頭給的獎賞,就凍起來,實在不行干脆做油吃好了,這一年到頭,家里的油也是一個很大的數目。”于良吉早就有了算。

大家都能理解,誰不知道小于舉人種地都是雇人的,一年到頭,春種秋收,二十個幫工都是固定的,而且每一年給的工錢多,待遇又好,現在十里八村的誰不知道?

“也是,你家人多,這用的東西也多。”老村長覺得小于舉人說的很有道理。

要給小侄子除孝,需要請客吃飯。

這除了孝之后,就能正常的際應酬了,去年大家伙兒為了給小于舉人面子,可是誰家殺豬的時候,都沒紅燒。

全都清蒸或白切,都是照顧小于舉人有個于寶寶還在守孝,雖然孩子小的,但是人有個能干的親叔叔!

“那我家就臘月初一好了。”

“我家初二,家里都沒多油水了。”

“我排初三,正好兩天那大豬。”

大家伙兒趁勢將殺豬的時間排了一下,一直到小年才結束。

他們都很默契的避開了忌諱,雖然知道給小于舉人的東西,但是肯定跟上兩次一樣也給了錢。

Advertisement

但是當時就老村長在,他是個嚴實的人,出去后跟家里人都沒說一句關于獎金的多

家里人也都聰明的從不過問這個。

老村長都這個態度了,別人更是不敢開口了,畢竟打聽人家的獎金,也太那個了。

大家都在談論小于舉人的獎賞,小于舉人也將東西亮出來給大家過過眼,其實都是些綾羅綢緞之類的東西,還有牛羊豬等品。

當然,那些玉如意啊,玉佩之類的也夠亮眼,大家都談論的是這些個東西,獎金的問題,誰都沒往那上面聊。

這一頓吃的極高興,老村長紅滿面,走路都帶勁兒,別人更是如此,尤其是那八個生的人家,更加堅定了小于舉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的心思,將來自家孩子,不求能跟小于舉人一個待遇,但是只要有小于舉人一半的就,真是做夢都能笑醒!

小于舉人晚上親自拿了兩個玉佩去了學堂,送給兩位先生,一人一個,他挑的花樣寓意不錯,一個魚躍龍門,給了林杰,一個虎嘯山林,給了洪澤濤。

如今學堂沒有學生上課了,他們倆整天研究自己的那攤子事兒。

“要是你們這次模擬考試能過的話,明年秋天就去府試吧。”小于舉人順便帶了兩張考卷給他們倆。

里頭的題目,都是他自己出的,讓倆人書寫,這種模擬考試,十八學堂也經常有。

“多謝先生指導。”倆人倒是很恭敬,正所謂“達者為先”小于舉人不管怎麼樣,功名比他們倆高。

石宏大就實在多了,他拿了一頭羊過來,“多補補,冬天就是進補的時候。”

林杰淡淡一笑,他不是很喜歡羊,怎麼理都覺得有子腥膻味兒;洪澤濤卻高興得不得了,羊他喜歡!

看過了兩位先生,倆人一起回了家,開始準備臘月初九殺年豬的事兒,而廚房早已經開始選豆子了,因為臘八要準備粘豆包,要熱年糕,吃黃米飯。

“明天是不是讓人給張家送個消息?”小于舉人躺在被窩里:“我得了獎賞是一回事兒,再有,臘八就要給孩子出孝了,他們那邊就算不來人,也得有個說法吧?”

于寶寶除卻他之外,唯一有緣關系的外祖家,這些年都是人家來看于寶寶,一年都不落的那種,逢年過節總是捎東西過來。

“臘月初三的時候,讓劉文喜帶家父子倆去一趟。”石宏大想了想:“直接將你得的那些羊,帶一頭過去,算是同慶,順便知會對方一聲,寶寶除孝的事兒,若是天氣冷了,就別讓人過來了,老頭老太太經不起折騰。”

“嗯。”于良吉覺得不錯,就這麼辦了。

臘月初三,人就去了,初四回來,三個人帶去一頭羊,一袋大米和一袋白面,回來帶了四對山,兩對大鵝。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