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宏大寫完之后,將東西吹干,封在一個信封里,然后又拿出一張紙,寫了起來,半路停下后,又想了想,繼續寫了幾筆。
晚間氣溫冷了很多,外頭飄飄忽忽的下起了雪。
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就聽到隔壁人聲鼎沸似的,馬嘶和犬吠,鬧了好一會兒,他們吃完飯的時候,隔壁就有車轱轆的聲音了,過了一會兒就消停了。
“張家的大哥一家子,回去了。”劉文喜這人一大早就跑過來報告了。
他住在東邊,正好是挨著張家最近的地方,而且他只要上了旁邊公共浴室的房頂,就能看到張家的院子!
“你怎麼知道的?”于良吉驚訝了。
“我上房頂去看到啊!”劉文喜回答的可理所當然了!
于良吉徹底無語了,這得多八卦,一大早的那麼冷還爬房頂?
“小老爺,我是去掃房頂的雪的!”劉文喜一本正經的給自己辯解。
于良吉就不信他的!
可快拉倒吧!
他們家屋頂都是鋼筋水泥的,別說天上下雪了,就是下雹子都沒事兒,更何況,昨晚就是一場小雪而已!
不用爬房頂上掃雪!
房子肯定不塌就是了。
張家請完客,還有別人家,整個正月里,十八里鋪都飄著菜香,孩子們的歡笑聲和他們放的小鞭炮。
今年于家也可以放鞭炮了,于寶寶對這種東西一開始很喜歡,后來可能是放的多了,審疲勞了,等過了初十他就將剩下的小鞭炮都給了甲和劉斌,他不想放了。
而劉斌跟他差不多,家就不一樣了,特別喜歡這種噼里啪啦的東西。
要不是他太小了,于良吉又三番五次的說了,不許給大的鞭炮玩兒,怕傷到孩子們,他早就去放二腳踢了。
那種一連兩響,炸威力很大的東西。
過了幾日,就是正月十三,再過兩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
“前兩年都是湊合著過的,今年好好過一次,湯圓什麼的都煮上,每一家都送到!”年前于良吉就憋著一勁兒,今年一定要好好的過。
不僅是家里出了孝的關系,他想彌補孩子一下,前兩年,不止是于寶寶,劉斌、甲他們也都沒有好好過個正月十五。
家里煙花不能放,彩燈不能掛,素素靜靜的,孩子們都了一份年的樂趣。
“你瞧好兒吧,我做了六百多個大湯圓三百多個小湯圓,保證個大吃好還管飽!”黃廚娘說起這個,誰都不如有權威。
“都是什麼餡兒的啊?”于良吉知道黃廚娘趁他們出去赴宴的時候,帶著家里人做了不湯圓,就是不知道是什麼餡兒的。
“大白湯圓是豬油白糖餡兒的!”這個可是最符合東北人口味的一種湯圓餡兒了。
但是于良吉一聽就不想吃了,豬油,還白糖,怎麼吃啊?
“小白湯圓是黑芝麻餡兒的。”黃廚娘一看小老爺的臉,立刻換了個元宵餡兒匯報。
“哦,還有別的嗎?”黑芝麻餡兒的倒是能嘗一嘗。
“還有黑糯米的,是花生醬餡兒。”黃廚娘趕說了最后一種,一共三種餡兒,塞了差不多一千個大小湯圓。
216 十五大雪
三個大湯圓,三個小湯圓,三個黑湯圓兒一份,然后隨機分配一個湯圓兒進去,湊十,一個團圓的吉利數,十八里鋪人家不多,一家一份足夠了。
糯米這玩兒這邊不產,人們最多是煮個餃子,吃點好的,然后看到花燈,放放煙火,熱熱鬧鬧的。
十四的時候,請客的是車家,車家已經相看了幾個人家,車達的跟于良吉道:“想請小于舉人幫忙提親。”
“這沒問題!”十八里鋪日子越過越好,這要家立業的人就越多,于良吉可高興了:“誰家,你說,我肯定不給你辦砸了!”
這種事,他有經驗。
自從張家請來于良吉給張艷輝提親了之后,李家村的李老三家是逢人就說于良吉的好啊!
說自家婿多麼孝順,李慧娘多麼幸運,進門頭一年就有了孕。
“就是張家的張艷紅。”車達不好意思的了頭:“二老早就相看好了的,我也……見過那姑娘……。”
說起這種事,車達還有點不好意思,要不是跟于良吉混了,他都不敢開這個口。
他只是車家的養子,二老對他好是好,但是畢竟歲月不饒人,很多時候,二老都有些力不從心,就想給他找個可以互相扶持的朋友,沒有親人有朋友也是好的呀!
再加上這三年來,于良吉冬天避殺的時候,總會來車家,不止帶孩子們過來,帶了不禮,車家二老就想著讓他跟于良吉好好相,日后就算二老沒有了,這也不能斷,于良吉是個有本事的,跟他好絕對錯不了。
“是啊!”于良吉恍然大悟,張春艷就是張艷輝的大妹妹,張家二嬸子的長。
那個在他最開始過來的時候,幫忙做炒咸菜的那個小姑娘張艷靜的姐姐。
剛來的那會兒常見,后來可能是閨大了,就不怎麼面了,一直在家里,照顧老人,或者做做飯,打掃一下衛生。
前年冬天張艷輝親,還出來過面呢。
已經是個大姑娘了。
“什麼時候看上的啊?”這兩人,平時沒見到他們有集啊?
于良吉八卦之心頓起!
“也不是立刻就看中的,我去過你家幫忙,在門口遇到過兩次,后來聽人說,的親事也不好找……還有過年那會兒,張家請席面的時候,聽人說,大伯娘要給找個有錢人家……,就在柴房那里的哭,我遇到了,就問了一句……說不想找個有錢人,那樣在婆家一輩子抬不起頭了……,說不定還要給人做小……,我……我覺得人好的,回去就跟二老說了,二老也同意了,說張家也就有個張老猴,其他人都好的,又有個當捕頭的大伯……。”車達說的磕磕,明顯這娃兒還不習慣說這種事。
“行了行了,咱倆誰跟誰,你想什麼時候去提親,就跟我說一聲。”于良吉不忍心為難老實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咱倆況差不多,只不過人要自己立起來,才能頂住半邊天,你還有兩個老人在,我連個老人都沒有呢,你比我強!”
一句“你比我強”讓車達不已,其實他知道,于良吉玉這是寬他的心呢,但是他也領。
“嗯,等我要去提親的時候,你可不能退,張家二嬸子對你可好了,肯定會同意的!”車達笑著道:“辦喜事的時候,你可得是婆家人,不能是娘家人啊!”
這事趁早拉人伙的意思,要是于良吉去當了娘家人,誰給他當迎賓的念催妝詩啊?
“要我當婆家人也行,你可對人家好點兒。”于良吉笑著應聲道,“不然張家二嬸子還不得找我算賬啊!”
“一定,一定!”車達滿臉通紅的點頭。
“八字兒還沒有一撇呢,這就一定了啊?”于良吉都弄了他一句。
車達瞪了他一眼,扭頭逃跑了,今天他家請客吃飯,還是請了黃大廚來幫忙料理的,車姥姥年歲大了,平時做個飯還行,大多卻怕老太太累著。
黃大廚也習慣了,頭一年車家是請的別人幫忙,后來就都是他幫忙掌勺,車家老的老,小的小,一個小伙子總不是他這樣專業學做飯的,恐怕除了燒火,飯勺子都沒過。
車家做的東西清淡的多,但是味道比誰家的都好,都知道是黃大廚的手藝,這幫人吃的都起哄了。
“明年我也請老黃去掌勺,這做的好吃不說,連婆娘都不累了!”老倪讓一邊吃一邊打趣兒黃大廚。
“你家婆娘要是跟車大娘一樣的歲數,不要你請,我自己就去!”黃大廚才不吃虧呢!
他也是看人下菜碟的好不好!
“老黃,你是不是吃了?”那邊有人繼續參戰。
“吃還用?”黃大廚紋風不。
“不吃,你怎麼肚子這麼大?長得這麼,小于舉人正月里恐怕還得殺一回豬吧?”他們這是看黃大廚胖乎乎的,還有個肚子,就都搭茬逗人呢。
“你們懂什麼?”黃大廚一點不卻場的拍了拍自己的肚皮:“這氣派!”
逗的于良吉笑倒在了石宏大懷里。
石宏大明目張膽的抱著小于舉人。
倆人已經算是過了明路,知道他們要辦喜事了,各家也都憋著一口氣呢!
于良吉在張家村吃虧的事兒,這兩天已經隨著走親訪友的都傳到十八里鋪這邊,雖然兩人結契是早就讓人看出端倪的事兒,可自己心甘愿的說出來,和被迫說出來,是不一樣的!
所以他們決定小于舉人辦事的時候,一定要大辦!
晚上回去,于良吉還笑容不斷呢,石宏大過后給黃大廚一個紅包,算是獎賞他讓于良吉能開懷一笑。
躺在炕上的時候,于良吉拉手指頭算著呢。
“明天早點起來,咱們去縣城看燈!”家里有燈還不算,他想帶寶寶去縣城,縣城肯定比城里還熱鬧啊!
“太冷了吧?”石宏大不贊,臘月的大雪讓整個正月都沒熱乎氣,更何況去年冬天還有人生病。
這種天氣出去,他很擔心啊!
縣城不像張家村,張家村才走兩三個小時,而到縣城必須用五六個小時,大冬天的這麼冷,哪怕有車廂和熱爐,也怕把人凍到。
“冷有厚服!”于良吉翻了個:“寶寶長這麼大,都沒去過現縣城,我想帶他去看看,縣城有花燈,肯定還有很多小吃,帶他去熱鬧熱鬧。”
石宏大看他那堅決的樣子,就知道勸不住,心想明天去的話,也能多準備點被子,大服,炭火之類的保暖東西。
第二天就是正月十五,本來于良吉已經打算好了,肯定好好的樂呵樂呵,結果一大早起來,外頭沉沉的,早上連都沒看到,吃飯的時候,還點了燈。
“這外頭是怎麼了?”于良吉起來洗完臉穿了服出來吃早飯,但是屋里竟然還點了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