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耽美BL 夫夫孩子熱炕頭 173

《夫夫孩子熱炕頭》 173

以前還有老村長可以跟于良吉一爭高下,現在完全是于良吉一家獨大啊!

要不是于良吉家門森嚴,他肯定連覺都睡不消停,因為石宏大已經連走了三個拎著鞭炮的人,他們都想帶于家門口放鞭炮。

“大家隨意就好,咱們不講究這個。”于良吉覺得,只要是考中了,吃什麼都香。

“那不行,這可是謝師宴呢!”

“老村長,現在這才是個秀才,你就這樣了,要是以后的府試過了,你可怎麼辦?”于良吉開始給老村長畫大餅:“等進士及第了,你還不得向龍肝髓啊!”

“我這不是高興麼!”老村長一聽更高興了,這證明秀才不是終點,而是始點。

“高興咱們也不能太過了,不然以后咋辦?”于良吉用話語圈定老村長。:“今年沒經驗,就先這樣了,明年呢?后年呢?這可不是一次的事,以后考學的孩子多了。”

“嗯,你說的很對。”老村長一卷煙袋鍋子:“我讓他們收斂點,還有舉人跟進士呢!”

說完自己就樂顛顛的走了,看那腳麻利的,好像年輕十歲都不止。

石宏大從于良吉,后抱住了他:“,你還真敢夸下海口 。”

整個臨盛縣也沒幾個舉人,還進士?

“怕什麼?這。”于良吉歪了歪頭,俏皮無比。

那些外來人一直在大門那里等著,到中午十一點,四個紅裝衙役背后著小旗,聯袂飛騎而來,那旗子便是報榜人的特殊標志,報喜訊給十八里鋪。

報榜人在民間也報子。

一般有頭報、再報、三報共三次。

報子也非一人,說也要兩三個人。

除了但向朝廷頒發的錄取通知書和份證明,還得準備彩旗,旗幌一類東西,要敲鑼打鼓制造喜慶氣氛,名次考得越高,排場越大。

Advertisement

在明朝的時候,進士及第捷報,也是有要求的,以紅綾為旗,金書立桿以揚之,若狀元及第,則黃金書‘狀元 ’立桿以揚之。

于良吉還記得學過的《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哪那一篇 ,里頭有這麼一段話。‘只聽得一片聲的鑼響,三匹馬闖 了來,那三個人下了馬把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聲道: “快請范老爺出來,恭喜高中了!”’

而現在真的報子來送捷報了,卻跟他記憶中的不一樣!

除去是因為中的都是秀才,不是舉人和進士外,還有熱鬧程度。

原主的記憶里,是特別安靜的,沒辦法,原主中秀才的時候,家里正好趕上父母去世。后來是嫂子,等中了舉人, 又是大哥去世。

本就沒熱鬧起來。

“對不住,您們這里太偏了,很多東西都倒騰不起,不過這捷報可是要給的,來!”打頭的是個中年漢子,說話利落,立刻就掏出了紅子,這是秀才的憑證,已經在府 備案了。

十八里鋪早已熱鬧了起來,昨天接到信消息之后,單婆就找人請了戲班子的樂班過來,這個時候正好吹吹打打,熱熱鬧鬧。

“謝謝!謝謝!”老村長腰板兒得倍兒直“趕給上紅包”

八個秀才家的家長趕上前,一人一個大紅包的挨著個兒發。

雖然是給人家錢,可一個個高興得紅滿面,當報子的差役也高興,這麼一個村子竟然出了八個秀才,來一趟值了 !

因為報子要快馬回稟上司,已經將捷報發到,所以沒留飯 ,直接就走了。

等報喜的報子們走了,那些閑人們才一窩蜂的散了出去。

老村長都沒時間搭理他們,如今報喜的已經走了,趕的大鍋燒上水,豬宰了,羊殺了,酒打上!

Advertisement

中午都沒吃飯,可大家一點都不

一直到下午3點,終于開席,這才發現都腸轆轆了。

因為于良吉是十八學堂的山長。出錢建起來的十八學堂,兩位先生也是他花錢請來的,所以老村長示意于良吉:“ 小于舉人,你先給大家伙說兩句吧!”

于良吉早就了,于是他就站了起來,說了特別經典的一句話:“大家吃好喝好,喝好吃好。”

眾人一愣,然后哄堂大笑。

因為大家都了,而于良吉也肯定了,這麼簡樸的話可不像是個舉人老爺說出來的,但是這個時候就特別應景。

老村長也搖著頭笑道:“那大家就吃著吧!”

所有人都了筷子,石宏大,眼疾手快的給于良吉夾了韭菜炒蛋,這道菜于良吉吃。

最主要的是這道菜是用豆油炒的,不油膩,清爽又有營養,很適合小于舉人。

于良吉也是真的了,吃相雖然依舊優雅,可頗有子狼吞虎咽的勁兒。

本來他還惦記著于寶寶,畢竟孩子還小比不得大人扛,結果石宏大照顧于寶寶照顧得比他還好還仔細。

吃個排骨都要給去了骨頭,更何況是吃魚了,都是去了魚刺,沾湯,再給盛到勺子里,給于寶寶吃掉的。

于良吉這就放心了,等大家都吃了個半飽,才舒了口氣, 首先老村長就讓大家共同舉杯,先干了。

為的是什麼?不說大家也知道,十八里鋪從今天開始就不 再低著頭過日子了!

或許是太高興了,隨后大家都喝上了。

于良吉敬了兩位先生一杯,兩位先生也敬了他一杯,沒單 獨敬酒,都是一起來。于良吉的小酒盅倒滿了,也就一口而已。

大家高興地想灌他酒,結果全被石宏大給擋了駕,還讓八 家父子齊上陣,給倒灌了回去。

Advertisement

看到大家高高興興的,老村長都差點掉眼淚,他覺得自己 這輩子值了!

慶祝宴過后,村里的喜氣還不曾散去,于良吉已經不讓人 給大棚里的蔬菜澆水了:“到了五月節就把蒜拔出來吧! ”

于良吉看過了,雖然鱗膨大,土壤阻力較大,個較 小,但是足夠收獲晾曬后儲存了。

“好的。”劉文喜記住這一點。

于良吉看完大棚之后,就回去看育苗況,不是大地莊稼 育苗,而是他那些瓜果蔬菜的育苗,已經很大了,干脆上石宏大他們將玉米苗都栽到了,太園子里,雖然比別人 家的晚了兩天,可于良吉會施啊!

尿素是個好東西,尤其是催苗方面很給力。

他這邊剛弄完菜園子,那邊老村長就找來了。

“今天找你來是有一件大事要跟你說。”村長看了看于良吉。

于良吉做認真聽的樣子,看著老村長。

“孩子已經八歲了,按照規定,這是種痘的最后期限。”老村長一開口,果然是大事。

“寶寶已經八歲了,也該種痘了。”老村長道:“明天就跟村子里的孩子們一起送去縣里的痘房里吧!”

“行,明天我親自送去。”于良吉點頭。

就算老村長不說,他也要提起了,孩子這兩年養的不錯應該能頂住出痘。

因為種痘是大事,老村長走后,于良吉就跟石宏大商量了 :“明天我送孩子們去縣城的痘房。”

石宏大大手一頓:“也是到了種痘的年紀了。”

“是啊,前兩年我都不敢想。”因為種痘需要質過才能熬過去,這年代可沒有疫苗,只有牛痘。

“不怕,我陪你和孩子一起去,順便看看咱們的新宅院, 這次去就住那里吧,再買點種子回來,過了五月節就下籽兒。”石宏大拍了拍于良吉的小肩膀。

Advertisement

因著去年的寒冬,今年春天也姍姍來遲,以前四月末就有 心急的下籽兒,現在可不行了,過了五月節,天氣才會真正的轉暖,那個時候種地才最合適。

不過是需要搶時間,春播的時間在北方是很短暫的和秋收有的一拼。

所以他們還有短暫的時間,正好給寶寶種痘去。

“我去找劉全森先問問有啥可以帶去的。”石宏大說走就走,速度很快。

當天晚上大家就都知道了于寶寶要去縣城的痘房種痘了。

“今天開始,供奉痘疹娘娘。”這是阿雅,信奉的很虔誠 。

“家中不許煎炒烹炸,不吃任何豆子,不發豆芽。”這是黃廚娘。

“拿了大紅尺頭來裁剪服!”據說這樣可以沖洗,這是宋嫂子。

“你們隨意,我倆明天就帶著寶寶去縣城,給準備點換洗的服。”于良吉還跟他們說了,縣城也有落腳點,就在東街門牌號是一百零八。

嗯,跟水滸里頭的人一個號。

“對了,還有家里的這幾個夠歲數的,一并帶去吧!”石宏大忽然想到,家里還有別的孩子呢!

幾個孩子的爹娘一想,也同意了,反正遲早都要種痘的,跟小年一起還能互相鼓勵鼓勵。

“還是我跟婆娘跟您二位走一趟吧!”劉文喜提議:“幫著照顧孩子,還有些跑的事我也能做,順便認認門。 ”

不聲不響就在外頭買了房子,自己這個總管跟家里人是一起知道的,劉文喜都快無語了!

“好,大家分頭準備!”于良吉一揮手,氣勢昂揚。

石宏大眼中帶笑地看著他張羅著:“服帶十套,從頭到腳,從里到外!”

“給他兩本書,沒事兒的時候讓幾個孩子一起看!”于良吉挑了好幾本兒兒裝箱。

“多帶點兒小吃,萬一想吃了呢?”甚至還想多裝點點心帶去,好像縣城里沒得賣似的。

“小老爺,種痘的時候不許孩子吃東西!”黃廚娘憤怒的拿走了點心盒子。

246 現在就想

于良吉也沒有過經驗啊!

以前給家里龍胎注疫苗的時候都是直接去社區醫院, 很多孩子聚在一起打針的場面,于良吉上輩子終難忘, 這輩子他都沒忘掉那恐怖的場景。

好多個小惡魔哇哇大哭的樣子,簡直是魔音穿腦!

他很怕寶寶去了之后看到那麼多娃子一起哭,也會跟著嚎 ,簡直無法想象。

“大家都上車,都上車。”余良吉家一共四個孩子,劉文 喜家的龍胎,家的甲和于寶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