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耽美BL 夫夫孩子熱炕頭 188

《夫夫孩子熱炕頭》 188

就看到了這一幕!

老村長都不知道說他什麼好了!

“你鉆進那里干什麼?害的我們都以為你讓狼叼走了呢!”老村長毫不客氣的對于良吉說教。

這麼大個人了,怎麼還跟孩子似的?

“我想著,弄點籽兒出來,這不是自家種的東西好麼!”于良吉拉長臉,他一挑種子就忘了時間,要不是石宏大嗓門兒夠高,他都聽不到外頭人說話。

“你呀!”石宏大摘掉了他頭上的東西:“快回去洗把臉,上的服也換一換,要吃午飯了。”

因為雇傭的都是同一個村兒的人,這午飯于家提供了,不說大魚大,但葷腥都是不缺的,炒個干豆腐還放了大片子呢。

于家的高粱米打得很快,一共收獲了兩萬多斤糧食,和很多的皮子,這高粱皮子直接了牲口們的口糧,而青儲飼料也足夠家里的牲口們吃一冬天還綽綽有余。

而在收獲后的第二天,于良吉就讓黃廚娘用新的高粱米做一頓飯:“要用新米,全都用高粱米啊!”

“知道了,小老爺!”黃廚娘拿了一袋新高粱米進了廚房,還有一些早早就準備好了的食材。

高粱米可以用來煮飯、熬粥。

夏季炎熱時節,把高粱米飯放涼水里,稱為“水飯”。

秋季,用新鮮白菜葉將米飯、蔥段、香菜及豆瓣醬、一團,稱為“菜包”。

飯里放豇豆同煮,稱“豆干飯”。

把高粱米加工面,和面團,在格豆板上滾水鍋,即為“格格豆”。

高粱還能釀酒,做糖,連高粱桿兒都能變青儲飼料,摳出來,還能當柴燒。

今天中午吃的就是新鮮的高粱米飯,打菜包,于良吉吃了三個菜包還意猶未盡,嚇的石宏大趕停:“晚上在吃,晚上再吃!”

Advertisement

“真香啊!”于良吉鼓鼓的胃部,在他纖瘦的上,凸出了那麼一小塊。

石宏大不自覺的:“下回可不敢這麼吃了。”

萬一撐出個好歹來,可怎麼得了?

而且這也不是什麼好菜好飯,也就有點,還是瘦于良吉吃不了,豆瓣醬也是打了蛋在里頭,石宏大是不挑食的,但是他也覺得,這就是普普通通一頓飯,值得小于舉人那麼喜歡?

但是想想于良吉的口味兒,還真是說不清,這種清淡的有些糙的食,他貌似真的很喜歡啊!

八月很快就到了中秋節,中秋節之前就收獲的差不多了,中秋過個團圓節,中秋之后,就要采蘑菇和秋獵了。

八月初十的時候,石宏大去了一趟府城,理由是給府尹大人送禮,就是那個高升了的房

本來于良吉覺得離得遠了,不送就不送了吧,誰知道五月節過了才一天,人家就給送了禮過來,害的他們手忙腳地備了回禮,這次過節,說啥也得先過去看一看了。

實際上,石宏大也想去問問,小于舉人獻上去的東西,上頭啥意思?

過中秋的時候,于良吉依然沒去張家村,但是讓人送了厚禮過去,張老爺子和張老太太也讓人帶了回禮。

不是很厚,但是代表兩家沒斷了聯系。

于良吉還在十四的時候,跟石宏大去了一趟縣城,看老山長,拜訪縣令大人,以及探周家和王家。

260 府城趕考

順便領取了林杰和洪澤濤的科舉資質證明,已經八月份了,石宏大上次去府城,順便看了看宅子,已經買好了,并且雇傭了一個街坊幫忙照看,六月份就買好了,只不過他們一直沒人過去,石宏大上次去,也算是認認門。

Advertisement

秋收過后,于良吉就取代了林杰和洪澤濤:“八月二十五考試,今天是八月十八,準備一下,二十的時候,咱們去府城。”

“不知道府城的房價如何?咱們這個時候過去,恐怕連客棧都住不了了,得去找人家居住。”雖然沒考過府試,可他們考過縣試,當時他們還是早去了半個月呢,才住了客棧的好房間,后面來的人,漸漸地就住的不好了,等到了考試的前幾日,好麼,臉客棧都沒有了空房間了。

而上次小于舉人帶著人去考縣試,也是提前預定了房間,才有住的房間。

“放心,府城有咱們自己家的房子,不住客棧,上次石宏大去,就是走一趟路,送點禮,順便認認門。”于良吉笑道:“以后咱們在縣城和府城都有落腳點,考試的時候就不怕沒地方住,沒地方活了。”

聽于良吉這麼說,倆人驚喜的松了口氣。

住在自己家,當然比住在客棧舒服了!

“好,明日準備一番,幸好因為要考試,學堂一直沒開學,讓孩子們先自學一段日子吧。”林杰笑瞇瞇,心略激

“那你們好好準備一下,我先回去了。”于良吉告辭離開學堂,回了自己家,也讓劉文喜開始準備東西,他是要去陪考,也是出門散散心的意思。

話說他來這里快四年了,還沒去見過省會呢!

“多準備一些防寒的服。”石宏大聽到了,就順也吩咐了一句。

“不用了吧?”于良吉甩了甩袖子:“熱乎的啊!”

“現在是熱乎了,一早一晚都涼著呢,你早上不起,晚上也不出門,不知道外頭的冷。”石宏大放下手里頭的東西:“再帶上些家里的小菜和咸菜,免得過去水土不服。”

Advertisement

“我當時考試的時候,就帶了咸菜疙瘩。”于良吉還記得原主考試的時候,是原主的大哥給準備的東西,實際上就是四套服,一壇子的咸菜疙瘩,讓他吃不好的時候,就著家里的咸菜喝點粥,也算是家鄉的味道了。

哪兒有這麼多小菜,和咸菜可以選啊?就一芥菜疙瘩,原主到了府城之后,的確水土不服了兩天,全靠咸菜疙瘩配米粥,這麼熬了過來。

“那個時候是沒條件,現在,咱們有這個能力,以后都不會讓你吃苦頭。”石宏大對那個時候的小于舉人沒見過,不知道有多苦,但是劉全森可是說了,于良吉底子,就是因為讀書,熬薄了的,現在是能將就他就將就他。

溫養了這麼久,于良吉也才胖了一些,可同樣這麼吃飯的家的穆,都比于良吉的個頭高了。

當年來的時候,穆才是個半大的年,如今都長到這麼大了,比于良吉都壯實!

每次看到穆,石宏大都郁悶,一樣的喂養,不說別的,于良吉有的時候吃的比穆都要仔細,怎麼就長不胖呢?

不說別的,起碼穆的腰圍都比于良吉整個人都

每次家人吃東西,石宏大就照舊來一份給于良吉,可惜,于良吉吃進去的,不吃的時候居多。

“嗯!”于良吉笑瞇瞇的點頭,扭過來,就吩咐他們多給裝點小米糍粑、米花等小東西,路上閑得無聊,可以吃一點。

臨走的前一天,兩位先生聯袂而來。

“可有事?”于良吉聽人說他們來了,嚇了一跳,趕出來,生怕倆人有什麼事,這可是科舉,在古代不亞于高考。

“我二人前來,是想拜先生為師。”林杰很誠懇的一揖到地:“請先生全。”

Advertisement

于良吉:“……!”

千想萬算,沒想到是這件事

古代的先生教導和拜師并不是一回事,先生便是那種在學或者私學中教導學生的老師,也有的是被雇傭來一對一教導,比如《紅樓夢》里曾經教導林黛玉的老師賈雨村,教導結束后二人基本上也沒了什麼關系。

尤其是后來,賈雨村還反咬了賈氏一族一口,直接將榮寧二府徹底除去。

但是拜師便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師父要傾囊相授,而不是一時半刻,且這種師生之間的關系非常的深刻,一生都無法斬斷。

他二人在考試之前,拜于良吉為師,不管中與不中,他們都要尊于良吉為師,哪怕日后二人會試中了進士,有了座師,也越不過于良吉。、

為什麼那些考中了的人喜歡拜師,就因為有了這層關系,以后才能相互扶持,不過圣太祖為了防止他們結黨營私,每一屆的科舉主考,一生之中,只能有一次任科舉主考一職。

且所有員,全部異地為,而將士們也絕對不在本土駐守,實行的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將兵”政策。

“這拜師就免了吧,我們一直都是亦師亦友的關系,不是很好嗎?”竌覺得自己沒那麼厲害,能擔負得起這兩個人的前程:“而且我不打算繼續科舉了,一個舉人就到頭了。”

意思很簡單,他到老,也就是個舉人,無法進士及第,更不可能為貢生,然后為做宰。

舉人,這一片已經夠用了。

“我二人亦是如此。”林杰笑道:“自從教導孩子們讀書練武,我們倆都覺得有了奔頭,為做宰的確是好,可并非我二人所愿,教書育人也不錯,看孩子們一個個的出息了,不比自己在場好嗎?”

他們倆其實最早也的確是想科舉,不過為了生計,也學了兩年師范,知道怎麼教導孩子。

本想一邊賺錢一邊科舉,可沒有名師指導的確是無法寸進,于良吉的心和眼界,讓他們倆佩服不已,但是同樣的,對十八學堂也傾注了心,甚至這兩年,于良吉已經在培養他們了。

不過他們也之地哦啊,一旦考試功了,中舉之后還有會試,學堂肯定是回不來了,會試一去京城最一年最多二年,學堂怎麼辦?

他們能想到的,于良吉當然也想到了,他這次去就想在府城找兩位好先生,最好是能師范畢業的,一輩子從事教師職業的,進士及第也不錯,起碼以后孩子們出去了,有個進士的啟蒙恩師。

“你二人本來就是在我這里過個兩年,積累經驗,還是科舉取士的好,若是你二人真心想要繼續在十八里鋪授課,也可以,考個進士回來,師范好好讀讀,十八學堂,永遠有你倆的位置。”于良吉也舍不得,但是給員工進修的機會,還是有必要的。

“是,山長先生。”于良吉沒說收他們倆,但是倆人依然尊敬于良吉,稱呼他“山長先生”。

不過他們倆也想好了,大不了,中進士之后,讀兩年師范,然后來這里任教。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