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有在田間勞作的影,這些都是為了能夠吃上一頓飽飯,而整日在地里勞作的農民。
背朝黃土面朝天,說的就是這些人。
當一行人走近地里,站在田間,著這一地長得又高又壯的莊稼,上面是結的沉甸甸的果實。縣令大人用手捧起一條麥穗,握在手上都能覺到分量,不由的滿意的點點頭,說了一句不錯,又問道:“這就是你們村中人的地?”
四合村的老村長站出來應道:“正是我們村子趙氏族人種出來的地。”
“這地,種得可真好啊。若是所有的人都能種出這麼好的地,本就再也不用擔心治下的百姓會肚子了。”縣令大人看著這一片地,很是慨的說道。
當親眼見到這一片地,他終于是明白四合村的村長為何要親自跑一趟衙門去見他了。若是他治下所有的村莊,所有的田地都能長得這麼好,百姓們何愁吃不上飯呢?
傅文青是上一年才到安縣來當縣令的,這一年以來,在他的治下,衙門里的衙役換了一批,整個安縣以及縣下的村莊也管理得比從前嚴格,但是即便是如此,他治下的地方還是有許多百姓吃不飽飯,著肚子的事發生,這讓他到十分的無能為力,只能自己去尋找解決的方法。
為此他翻閱了許多當地的地志,帶著縣衙的人到去走,經常去跟老農坐坐談談話,從而了解到老百姓們日子的艱辛。他一個出生世家的公子,一路考科舉當上,從前從未下過地干過活,在來了安之后,他親自帶著人跟著老農下地干活,關心農務,了解時節和當地的水土,希能夠從中尋找到解決百姓們吃飽飯的問題。
而眼下著這一片田地,傅文青覺自己尋找的東西已經找到了。
又問了老村長幾句關于這塊地的人家,還有如何種出這麼好的莊稼等等,傅縣令就讓老村長領路,帶他們前往這塊地的主人家中去坐一坐,“麻煩老村長,帶本一行到那家人家中去坐坐,本有些話想問他。”
“好好,大人請,小的給您領路。”老村長自然是沒什麼不愿意的,當下就領著人往趙家過去。
**
當趙家的人接到老村長讓人傳來的信,還未從震驚中清醒過來,就見到村長已經領著一行人已經往他們家來了。趙河當即就帶著阿姆和兄弟們在門口等候,迎接縣令大人的到來,“草民見過大人。”
“都起來了,不必多禮,本今日只是到你們家中來了解一下地里耕作的況。”傅文青今日下鄉穿的是便服,并未穿服,就是不想讓自己這個縣令的份嚇到這些百姓們。
趙河從地上起了,抬頭看了一眼這一位縣令大人,當下就讓他頓住了,一眼就認出了這一位大人正是前些日子帶著夫郎和孩子到他們攤子上買東西的客人,他們家夫郎和孩子如今還在別人家中作客。
也就是說,他們家夫郎和孩子去的傅府,也就是這一位縣令大人的家了。
“本似乎是見過你……哦,本想起來了,本的確是見過你。”傅縣令見著眼前的男人有點眼,才想起有一天他跟著夫郎和孩子上街上去逛街,眼前這個男人正是在鎮上擺攤的一位攤主。
那一日過后,他們家癡迷算的夫郎還時常請了這位攤主的夫郎和孩子上他們家去作客,他從府衙忙完回家,聽夫郎說過幾回這個事。得知自家夫郎結識到了一位能談得上話的朋友,他們家哥兒也多了一個小玩伴。
家里夫郎帶著孩子跟著他到安來上任,在這地方一個朋友都沒有,所以對自家夫郎在這里能到朋友,傅文青自然是十分高興和支持的。
卻是沒想到事這麼巧,正好他今日到四合村來巡地,來的正是他夫郎結的那位朋友的家中,也就是眼前這個男人的家中。今早他出門的時候,還聽夫郎說今日請了客人上家中去作客,想來正是眼前這個男子的夫郎和孩子了。
傅文青看了一眼,的確是沒見到這家的夫郎和孩子在家中。
“大人,您認識趙河小子啊?”老村長有點驚訝的問道。
“呵呵,說不上認識,有過一面之緣吧。”傅縣令笑了笑,覺得這也是一種緣分。
“大人請到屋里去坐,寒舍簡陋,還請大人不要嫌棄。”趙河低了低頭,請這位縣令大人進他們家中去坐。怕家里的大黃狗會擾到人,他們已經把大黃狗驅趕到棚子里面去關著了。
一行人往院子里進去,傅縣令不是第一次上農家小院去,因而并不嫌棄這種鄉下的小院簡陋。
見到院子里種了樹養了鴨,倒是有著農家小院的閑適。
不過傅縣令也沒有忘記今日到此的目的,在屋里坐下來之后,他就與趙河談起了他們地里的莊稼是如何種出來的,問了幾句關心的問題。
旁邊跟隨的文拿著筆墨在一旁記錄,把他們說的話都記錄下來。
待到他們一番話談完,已經是接近中午了。
家中的小廚房在炒菜,趙阿姆讓小兒子去通知了長子一聲,告知長子飯菜都已經做好了,問那位大人是否要在他們家中吃個飯。
“家中準備了飯菜,不知大人是否要在小民家中用頓便飯。”趙河恭敬的問道。
“不必了,縣衙中還有事,本還先回去縣衙忙,就不多留了。”傅縣令以不想打擾百姓為由,委婉的拒絕了這一邀請,就帶著一行人離去了。
趙河送了人出到門口,見到一行人騎著馬走了。
老村長站在后面,看著縣令大人一行人走了,才深深的唿出一口氣,剛才接待了縣令大人一行人,可把他給張的啊。沒想到縣令大人這麼平易近人,倒是比從前的那些父母要好太多了。
這個時候見到縣令大人走了,其他的人才紛紛的圍上來問,“剛才的那一位真是咱們的縣令大人啊?”
“可不就是,不是真的難道還有假的啊?”
“呵呵,沒想到我能見到活的縣令大人,呵呵,呵呵……”
又有人問縣令大人到此是為了何事,村長大人就把縣令大人到此的目的告訴大家,其他的人才知道縣令大人到他們村里來是為了農耕的事,紛紛都夸這一位縣令大人是一位好。
“是啊,咱們的縣令大人是一位好啊。”老村長收回目,看向趙河,說道:“小子啊,哎,好好,以后好好努力,咱們四合村啊,就是需要多出幾個像你這樣的人。”
趙河覺得他是借了自家夫郎的,他所知道的這些都是他夫郎告訴他的,不過夫郎說他并不想出頭,所以上回村長來他們家,也是他出面去跟村長說的,沒想到今日縣令大人也來了。
想到還在縣令大人家中作客的夫郎和孩子,他就覺得有點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不過這件事除了縣令大人和他知道之外,趙河也沒有打算對別的人說,免得有人誤以為他們家與縣令大人有什麼關系了,就不知等夫郎回來,他是否要把這件事告訴夫郎。
夫郎還是說了不用他們去接他和孩子回來,他現在就有些想去接人回來了!
后面趙河又請了村長幾人上他們家去坐了一會,村長也沒有多留,只是坐下來與趙河說了幾句話,又帶著人回去了。
家里做好了飯食,趙阿姆帶著陳哥兒把做好的飯菜抬出去外面給做工的漢子們吃。今日他們兩個負責做飯,做的饅頭和煮的一大桶的瓜,里面還有魚,也算是菜里有點葷腥,給干了一天活的漢子們添點油腥,吃飽了肚子好干活。
這些做工的漢子們干了這麼久的活,已經嘗出了掌勺的人不同,做出來的菜的味道就不一樣。如果是趙大郎家的媳婦掌勺的話,他們這一天的飯就會特別的好吃,如果是趙阿姆掌勺的話,說不上不好吃,倒是也比他們在家中吃得好了。
“走走,干活去了。”在吃飽了飯之后,休息了一會,這些漢子們又繼續去干活去了。
主人家好吃好喝的招待他們,每天干活的工錢都是日結,從不拖欠他們的工錢,他們每天干完活錢就拿到手了。而且在村里給村人干活,他們還不用走那麼遠的路,也不用每日早早起床趕路,等到天亮了才出門,到這里來干活就剛剛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