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寒門禍害 第二千二百二十章 金鳳之路

《寒門禍害》 第二千二百二十章 金鳳之路

李貴妃猜測問題定然是出在隆慶上,便是淚眼婆娑地控訴道:“陛下,你為何要如此戲弄臣妾母子?君無戲言,你豈能如此出爾反爾,是你一直說要冊立鈞兒為太子的!”

寧安長公主一心想抱著李貴妃這條,而今聽到事出現如此劇變,亦是充滿疑和埋怨地向隆慶。

“此事并非是朕反悔,而是冊封鈞兒為太子一事臨時出了一些變故,諸位大臣都不同意!”隆慶心里本來就積著怨氣,當即充滿火氣地回應道。

雖然在大臣面前總是唯唯諾諾,但他面對著自己的后宮嬪妃和妹妹的時候,卻還是能夠彰顯男人的風范。

寧安長公主對朝局一直很關注,當即便是猜測道:“皇兄,可是那位林閣老帶人反對冊封太子?”

跟著不怎麼關心政事的李貴妃不同,對這方面卻很有興趣,一直都有留意朝堂的大靜。特別的駙馬李和時常會到朝堂上,讓能迅速地得知朝堂的最新形勢。

雖然有些難以置信,但據所掌握的報確實是徐黨被林黨所制,而今最有權勢的員并不是當朝首輔徐階,而是那位文華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林晧然。

結合早前林晧然和徐階在立儲一事所產生的爭執,而林晧然正是“擁嫡派”的領軍人,那麼攪黃此次東宮之禮的人無疑是呼之出了。

李貴妃得知此事并不是出于隆慶的臨時變掛,而是底下的大臣阻撓所致,心里反而是安定不,畢竟那幫大臣不過是朱家的家奴。

在聽到長公主的猜測后,亦想知道事的原委,是什麼原因致使自己兒子冊封太子阻,亦是好奇地向隆慶。

陳皇后安靜地品著茶水,只是同樣不知道剛剛皇極殿上發生了什麼事,同樣好奇地扭頭向了隆慶。

Advertisement

“林閣老今日確實上疏規勸朕緩立太子,底下的一眾員亦是強烈反對冊封太子,此事說來話長!總之,今日的東宮之禮已經停了,冊封鈞兒為太子的事再緩一緩吧!”隆慶沒想到自己的妹妹一下子猜到林晧然,顯得老實地回應道。

雖然他很希冊封自己的大兒子為太子,但林晧然等大臣的反對亦并無道理。一旦陳皇后生出皇嫡子,那麼按著大明的祖制,卻還要冊立皇嫡子為太子。

他終究不是那位敢于上演左順門案的父皇,卻是打算暫時向文武百退上一步,待到皇嫡子遲遲沒有靜,再將皇長子朱翊鈞推到太子位上。

當然,這都是藏在他心底的想法,卻不會跟外人提起,而他冊立皇長子朱翊鈞的念頭并沒有改變。

寧安長公主對林家早已經心生怨恨,如今逮到林晧然犯錯的機會,當即便是直接攻擊道:“皇兄,你早已經決定要冊封鈞兒為太子,而且都走到今日這一步,林閣老還要帶人出來攪,分明是藐視皇威。皇兄,你應當借此機會將林晧然罷免職、永不錄用!”

咦?

聽到這個提議的時候,跟隨著進來的馮保亦是抬頭多了一眼寧安長公主,卻不想對對林家的怨恨如此之深。

唐素兒亦是多瞧了一眼寧安長公主,發現這個寧安長公主不僅長得又矮又丑,而且心腸還歹毒的。

李貴妃將這番話聽到耳中,雖然林家這麼多年沒送東西,甚至早在裕王府林家便已經關照于,但卻不打算出援手。

“后宮不得干政!長公主若是如此不守規矩,那麼哀家可得將你足在長公主府了!”陳皇后的眉頭微微蹙起,端著手中的茶杯顯得云淡風輕地告誡道。

Advertisement

“干得漂亮!”

馮保原來還擔憂隆慶會不會長公主的蠱,只是聽到這個威脅后,卻忍不住為陳皇后進行鼓掌暗暗好。

寧安長公主聽到這個赤的威脅,加上而今李貴妃和隆慶在場,當即便像是炸了般道:“皇后嫂子,本長公主是為皇上指明臣,此舉又何不何?倒是皇后你嫁給我皇帝哥哥多年,卻是連個公主都生不得,縱使是凰亦是一只不會下蛋的凰!”

這……

周圍的太監和宮聽到寧安長公主如此攻擊于陳皇后,特別是那句“不會生蛋的凰”,卻是不由得面面相覷。

雖然這番話談不上多惡毒,但陳皇后多年不育無疑是一塊心病,而今長公主簡直是揭陳皇后的傷疤。

盡管早前一直盛傳寧安長公主是尖酸刻薄的子,只是終究不是親眼所見,但如今卻是不得不相信了。

“長公主,你的宮中禮儀還要下再教你一次不?皇后能否誕下龍子自有天意,你如此苛責于皇后,統!”唐素兒端著的架子,當即便是呵斥道。

有鑒于陳皇后待他不薄,而今看到寧安長公主如此編排于陳皇后,哪怕是皇上在場,亦是讓自己宛如虎妞那般勇敢。

寧安長公主卻是當即氣笑了,卻不想一個低賤的竟然敢呵斥于,當即便要將這個走狗。

“夠了!”隆慶看到這個妹妹還要爭辯,當即便呵斥一聲道。

雖然他并不喜歡陳皇后,但心里十分清楚陳皇后多年不育,亦跟刻意冷落陳皇后有關,他這位皇上亦要負一大部分責任。

長公主正想要直接攻擊唐素兒,只是突然聽到隆慶的一聲怒喝,不由得將吐到邊的話又是咽了回來。

Advertisement

隆慶意識到自己剛剛的語氣重了一些,便是緩和語氣地解釋道:“后宮不得干政,這是太祖明訓!何況林閣老此番亦沒有做錯什麼,他是為大明江山著想,什麼罷免職休要再提!”

雖然他有所妒忌林晧然的才能,但心里卻十分清楚:百不可能同意他將林晧然罷免職,而九邊的穩定需要林晧然坐鎮,而治理好這個國家更需要林晧然。

“皇兄,徐閣老都說早一日立儲便早一日安定民心,他這般阻撓哪里是替大明江山著想,我看分明就是想要大明陷皇位之爭!”長公主卻不打算饒過林晧然,卻是繼續指責地道。

這……

陳皇后聽到這個論調,卻是嚴重懷疑林晧然是阻止跟那位馬夫了,不然怎麼可能如此痛恨林晧然。

“皇位之爭?朕今年才三十有二!”隆慶聽到那皇位之爭卻是覺特別刺耳,便是沉著臉淡淡地道。

他亦是想要早些敲定太子,卻不愿意朱翊鈞重蹈自己的老路,連太子的名分都沒有卻要苦熬十幾年。

只是事終究還得按著禮法而行,卻是不宜之過急。父皇吃那些七八糟的丹藥都能活到六十,自己不過是平時吃幾顆春藥,說什麼都能活到七十。

正是如此,哪怕再晚上十年,大明亦不可能出現皇位之爭,而坐在皇位上的人始終都是自己。

長公主亦是微微一愣,旋即想列舉大明幾任短命皇帝,但還是理智地將吐到邊的話又重新咽了回去。

這壽數的事還真不好說,只是自己這個皇兄于青年是事實,卻是再活個十年八載已然不問題。

長公主卻是知道越是困難才更能呈現擁立太子的功績,轉而婉約地說道:“我不是要詛咒皇兄,只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皇兄突然出了什麼意外,像是武宗皇帝那般突然間溺水生病,屆時那些大臣就能以大明沒有太子為由,卻是要上演爭皇位了,聽說前秦就是這般滅國的!”

Advertisement

馮保聽到長公主這一番言論,發現長公主雖然長得丑和矮了一些,但亦不是并的一無是事,竟然知曉前秦亡國的源。

“哪怕朕真出了意外,縱使朕沒來得及留下詔,底下的大臣定然會順應禮法而行!你父皇得以小宗繼太宗,朕能不以太子的份直接繼任大統,便是底下的大臣循禮而行的結果,此事不用擔憂!”隆慶對此并沒有擔心,顯得態度堅定地表態道。

事實亦是如此,不論是早前的嘉靖帝,還是現如今的隆慶帝,卻都是不經太子便直接為大明皇帝。特別看到護禮派今日在朝堂上如此兇悍,對此不免更有信心。

長公主沒有意識到剛剛的這番話,反倒是幫了以林晧然為首的護禮派,只是知到了隆慶的強態度,不由得扭頭無可奈何地向了李貴妃。

終究而言,跟隆慶雖然有兄妹之實,但從小到大并沒有太多的集,故而對隆慶其實沒有多大的影響力。

朱翊鈞已然是意識到自己還不能被冊封為太子,不由得更加用力地摟著李貴妃大

李貴妃一把抱起大兒子,這才聞到他中的那尿味,先是微微地蹙了蹙眉頭,卻是不向隆慶道:“若不冊立鈞兒為太子,那麼他的蒙學又當如何是好?”

“等再過些年,朕便將他送到外面開衙建府,會給他安排幾位詞臣教導于他!”隆慶想著自己的經歷,顯得很平靜地說道。

李貴妃的臉微寒,心里對這個安排到一陣不滿,只是亦不好多說什麼,卻是惡惡地瞪了一眼陳皇后。

這個小作雖然避過了陳皇后,但落到了唐素兒和小麗的眼里,兩人不由得默默地換了一下眼

其實李貴妃還真有理由怨恨陳皇后,若不是存在著皇嫡子的爭端,那麼朱翊鈞便會被冊封為太子,自然是能夠一直居住在宮里且早早接蒙學。

隆慶看到立儲的事已經解釋清楚,早已經注意到陳皇后的存在,便是對著陳皇后詢問道:“皇后,你最近可好?”

“回稟皇上,平日尚有幾聲咳嗽,不勞皇上費心!”陳皇后先是微微一愣,而后規規矩矩地回應道。

隆慶想到這些日子確實是冷落這個皇后,便是帶著好意地說道:“朕記得早前靖江王府舉薦一名郎中進太醫院,想必現在人已經到京,你可以讓他給你好好地瞧一瞧!”

經過了張院正和李院判一事后,他甚至懷疑是不是太醫院從中作梗,這才讓到陳皇后的病時而反復,甚至是一直沒有生育。

當然,這個荒唐的念頭僅是一閃而過,在他的心里終究不會有這麼多的謀詭計。

咦?

李貴妃和長公主聽到隆慶關心陳皇后的話,卻是不由得生起幾分警惕,紛紛扭頭向旁邊的陳皇后。

陳皇后倒沒有毫的激,或許那顆心早在這麼多年的冷落中已經死掉,仍舊淡淡地回應道:“臣妾領旨!”

隆慶的心思其實不在承禧宮,更不在陳皇后的上,此次主是將朱翊鈞送回來,而今打算前去尋找更有風的滿人,不過打著乾清宮的幌子道:“李貴妃,你亦要好好坐月子,朕先回乾清宮了!”

李貴妃顯得心知肚明,卻是恭恭敬敬地送走了隆慶。

陳皇后亦不打算繼續呆下去,隨后便向李貴妃告辭離開。有些事便是如此,一旦破裂了,那麼就很難再進行修復。

在回去的路上,想著李貴妃對自己那番威脅的話,卻是知道這個后宮跟朝堂一樣都充滿著爭斗。

原本是一種與世無爭的子,只是面對著李貴妃的憑子而傲、長公主的尖酸刻薄,卻是知道只有抗爭才能活出尊嚴。

唐素兒和小麗跟在陳皇后后,兩人默默地換一下眼,已然都到了陳皇后上的氣場變得更強盛。

回到乾清宮的隆皇后已然是做出一個極大的決定般,卻是對著唐素兒淡淡地吩咐道:“你且讓林家再幫一幫哀家,讓吳神仙挪一挪我陳家的祖墳!”

“是!”唐素兒并不清楚其中的緣由,顯得恭敬地施禮道。

陳皇后看著唐素兒匆匆離開,對著陪伴旁的又是吩咐道:“經皇上這麼一說,哀家亦覺得那位陳太醫有問題!你且去一趟太醫院,瞧一瞧靖江王府舉薦的郎中是否到了,若是到便帶他過來替哀家瞧上一瞧吧!”

“遵命!”小麗亦是懷疑太醫院的醫不行,當即便是領命道。

陳皇后看著兩個人先后離開,卻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然后轉朝著自己的坤寧宮走進去。的繡花鞋踏在干凈的青磚道上,卻是知道將會踏上一條不一樣的路,甚至能夠影響這個偉大的華夏民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