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進士游街過后, 京城流行起了口簪花,因為那日沈陵口簪花之后, 其他進士也覺得戴頭上有些太俗氣,紛紛簪在前。
沈陵也是沒想到自己竟然引領了一次流。
中了進士之后, 沈陵的人生好似又進了一個新的階段, 他已經半個腳了社會的金字塔尖。
然后就是榮恩宴, 果真是人生最風的時候。
過后三個人也都要面臨選擇,考上了進士才是仕途的開始。首先面臨的抉擇就是進什麼部門,一甲前三都是中樞院, 這個朝代是沒有翰林院的, 但是有個中樞院, 沈陵認為就是和國務院一樣, 幫助皇帝以及中樞大臣理一些事務。
經過穿越者皇帝的改造, 如今古代的國家機構也是發生了一些變化的。中樞大臣相當于明朝的閣, 一般來說中樞, 就像翰林院一樣, 比較清貴, 未來是往中樞大臣的方向發展。
中樞肯定是最好的,中樞需要從中樞編修做起, 起草詔書、審核地方文書,相當于文工作,好就是能見到中樞大臣,清楚中樞的運轉流程。
在中樞當然也不能待一輩子,幾年后要進六部或是去地方。
這是一個選擇, 中樞院是要考的,一甲可以直接進中樞院。
其次就是直接進六部或是下放,在殿試中排名靠后的會選擇這兩種方式,因為進中樞院的機會渺茫。
嚴清輝就很有自知之明,道:“我準備進大理寺。”
沈陵認可道:“你讀律法,又喜斷案,大理寺最適合你不過了。”
湯鳴則和沈陵還是想考一考中樞院,中樞院的環境相對簡單,而且事也沒有那麼繁多,有一個過渡,再說了,做的,沒人不想進中樞。
沈陵和湯鳴則就還要準備考中樞,如果不過就得補到六部,確定了自己的職位然后才能回鄉祭祖。
沈全和方氏最近在和文家商量,最好是能把婚期提前,沈陵有三個月的回鄉假期,若趁著這個時候把婚事辦了,就省得到時候還得回建康府。若不然,沈陵當值了,還得看能不能請到假。
文平昌和江氏雖舍不得兒,可從長遠看,的確是這個時間最好。如今婿又高中進士,這門親事就抬高了不,婿還得皇上賜字,誰不夸文家眼疾手快,搶下了這一個乘龍快婿。
婚事雖是趕了一點,但莫名的文平昌和江氏就覺得沈陵很靠得住,倒也沒有很不樂意。
沈家這邊又把聘禮抬高了一點,既是補償,又是心意。在京城辦好了,就送到文家下聘。
嚴清輝申請去大理寺很簡單,他排名雖不在前,但他年輕又有李大人的幫助,李大人就是他那一年鄉試的主考,對他很是賞識。
沈陵和湯鳴則還得繼續準備中樞院的考核,中樞院的考核自然不似春闈一樣,更偏向實際能力,這就要對中樞院有一定了解。
沒人比文常敬更適合教導他們了。
湯鳴則慨道:“原以為考上了進士就好了,沒想到科考真是永無止境。”
沈陵就想到了高中時每個老師的鞭策:你們考上大學了就輕松了。事實上,他的大學過得比高中辛苦許多,大學過后又考研究所。
進士只是科舉的終點,永遠不是人生的終點。
半個月后沈陵和湯鳴則參加中樞院的考核,他們兩個人年輕,中樞院留人第一考慮能力,其次就是年紀,年輕就好培養。
待一切手續都辦完,沈家也就可以啟程回建康府了,最近一段時日,文家忙得是人仰馬翻,沈家啟程回建康府后,文家也要開始準備回揚州府,苓姐兒從京城發嫁,再到揚州府,沈陵去揚州府娶親。
文平昌因職務原因,無法親自送兒出嫁,所以才會特從京城發嫁。只能江氏、文啟盛一同前去,到時候等沈陵回京城時,再一同回來。
踏上從京城回建康府的船,大家都歸心似箭,此番是錦還鄉,出來也都將近一年了,嚴清輝和湯鳴則這樣有家的人,如何能不惦念。
船上還有其他幾個建康府的進士,這一回他們建康府中了六個進士,單單建業縣就中了沈陵他們三個,也算是碩果了。
“今年你們建業縣可就風了,一下子出了三個進士。”
“要說最風,還是阿陵,這金榜題名時,房花燭夜啊!”同行的還有未中的舉人,在春闈之前,大家都是平等的,春闈之后,沈陵明顯能覺到他們對中了進士的那約的討好。
今年中進士的里面年紀最大的都五十幾歲了,看著這幾個年輕進士,心里也不慨,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他五十四才中的進士,卻也有沈陵這樣一次便中,名次還這般靠前,說不羨慕是假的,可想一想自己這個年紀還能中,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
沈陵笑著岔開話題:“我們這一趟回去應該是快的,如今過去一個多月了,想必家中肯定也都知道了。”
誰不期待自己錦還鄉,踏上這艘船,大家就已經開始期待回鄉后的榮耀了。
建業縣。
“喜報喜報!沈全老爺家何在?沈爺中進士了!”府的報喜人一路瞧著鑼鼓,喊得震天響。
整個村的人都紛紛跑了出來。
“誰?誰中進士了?我的個娘誒,咱們村出了個青天大老爺!”
“陵哥兒!是沈家的陵哥兒!”
“快,咱們也去看看!”
這份喜報是京城快馬加鞭送到各個地方的,送到建康府用了十來天,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
沈家的男人都在作坊里頭,鋸木頭、敲木頭的聲音不斷,木屑飛滿了整個屋子,男人的頭發上也是灰撲撲的。
“外頭好像有什麼聲音?”二郎停下手里的作凝神細聽。
沈大笑著說:“楊家和馬家又吵架了吧,他們家接著的那一畝三分地天天不太平……”
“太爺爺,爺爺,爹!外頭在喊小叔叔中進士啦!”沈世敏飛快地跑進來,激得滿臉通紅,他已經不是四五歲的年紀了,如今讀書也知道中進士意味著什麼。
沈老頭正在鋸木頭,聞言,松了手,鋸子就固定在木頭上,“什麼!中啦?!是說鐵娃吧?”
整個作坊里的人都停了手里活,“是,老爺子,您以后可就是老太爺了!你家孫子爭氣,青天大老爺了。”
沈老頭表瞬間奇怪了起來,似喜似哭,呼吸急促,眼睛一翻,子就往后倒了。
“誒誒誒!老爺子暈倒了!”
二郎和沈大忙上前,抱著沈老頭又是掐又是按的,沈老頭還暈乎,抓著二郎的手:“我沒在做夢吧?咱們家,咱們家出了個進士?”
沈老頭的手都是在抖的,二郎住他的手,忙道:“不是夢,爺爺,你看疼吧!您可嚇死我們了,外頭還有報喜的人呢。”
“對對對,咱們趕出去!老大快去準備賞錢,今天人人都有賞。”沈老頭如今高興得連錢財也都舍得了,和孫子中進士比起來,這點錢銀算什麼。
大半個村的人都到沈家的門口來,沈家撒了一大筆錢,好生熱鬧了一番,當天沈家的族親就來找沈老頭商量編寫族譜,推選族長的事。
沈氏一族雖聚居在此,但之前族中都沒有特別出息的人,不氣候。一般一族中出過非常了不起的人,家族有過興盛,才會代代相傳。
之前沈陵中舉的時候族中就有人提議立宗族,沈老頭考慮到他弟弟一家,便沒同意。
如今沈陵都中進士了,沈老頭也沒有拒絕的理由了。不過如今的宗族肯定是他們房主導。
不是沈家,齊家也是好一番靜,沈齊兩家本就是一的,不僅僅是姻親加干親,還有生意上的來往。
沈陵中進士的消息傳來,家公立即準備了禮讓三妞和齊子平送去沈家。
三妞聽到家婆說:“這親家公親家母都還沒回來,陵哥兒也回來了,讓子明也一起去……”
還沒說完,齊三老爺就呵斥道:“你懂什麼,沈家還沒分家,這也是親家。等親家公親家母回來了難不我們還不去了?婦道人家就是什麼都不懂,子平,你和你媳婦快去,別耽誤了,再問問沈家有什麼要搭把手的。”
三妞和齊子平對視一眼,應了一聲出去了,出去之后,三妞又聽到家公在屋里罵家婆不懂事。
這兩年家里越來越好了,前幾年弟妹嫁進來之后,家婆更喜歡是表外甥的弟妹,又偏心二房。之前三妞只生了兒,打前年才生下兒子,若非娘家得力,能給撐腰。
就是這樣,家婆還曾提議想給丈夫納妾,還好家公明理,罵了他一頓。
如今家婆說要子明一塊去,肯定是想讓子明得弟弟的指點。
從屋里頭出來后,齊子平道:“別管娘,不懂這些。咱還是趕過去,沒想到陵弟這一次就中,秀才舉人也是如此,也不知咱們建業縣能有幾個這樣的。”
三妞也是榮與幸焉,為弟弟而自豪,道:“弟弟從小就聰慧,他五歲的時候,算就算得又快又準,還是自己識字的……”
齊子平看了看三妞,道:“以后啊,咱們兒子若是能像舅舅就好了,我們齊家缺讀書這經,還是像你家好。”
三妞笑著說:“咱們哥兒以后一定要送他好好念書,不說像他舅舅這樣,好歹也能有個功名。”
齊子平也是這般想的,他以前不讀書,如今看看,還是讀書人吃香,若有個功名,誰敢瞧不起,連他弟弟連個秀才都還沒中的,才不過是個生,他娘的心就已經偏了,還好他岳家給力,爹拎得清。
不是齊家三房,齊老爺也是春風得意,他干兒子中了進士,齊老爺用沈陵的名義給寺廟捐了一筆錢。
齊家這幾年發展迅速,和紡織機孝子機不開關系。沈陵中進士的消息一傳開,來找齊老爺打道更多了,都打著什麼主意齊老爺清楚得很,他就閉門謝客了。
齊夫人不解:“這送上門的生意不做你這是鬧哪出?”
雖然閉了門,可齊老爺這些日子的心一日比一日好,如今逗著他買回來的鸚鵡,道:“他們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你啊,可別被這些蠅頭小利給糊了眼睛。”
齊夫人心里打鼓:“難不會影響陵哥兒?”
齊老爺道:“這倒不至于,他們來找我哪里是真想和我談生意,不過是想通過我,搭上陵哥兒。咱們家這幾年這麼好,靠得是誰?”
“陵哥兒啊。”
“這不就是了。我們是陵哥兒的干爹干娘,但說到底還是干親,這分總歸會淡的,往后陵哥兒去了京城,我們在建康府,時間一長,再深厚的分也會淡的。俊哥兒和陵哥兒自小一起大,咱們家和沈家至還能有一代的分,這分長起來不容易,壞起來卻容易得很。”齊老爺怕婦人誤事,還是細細和說來。
齊夫人恍然,心理暗道一聲幸好,沒被那幾個太太的吹捧吹昏了頭腦。這分肯定得用在刀刃上,可得為后代考慮。
齊老爺慨嘆道:“誰能想到當初那孩子竟然真中了進士,年僅二十歲的進士。你瞧瞧,就當年一份心意,給咱俊哥兒多大的好,我想著以后要是還有合適的年輕人,我就資助些趕考的路費,像陵哥兒這樣的畢竟數,我權當行善積德。”
齊夫人如今可全聽他的,心里是服服帖帖。
齊老爺笑著瞥一眼齊夫人,笑著說道:“誰當年還說‘能中狀元探花不’?”
齊老爺模仿齊夫人的語氣,自己先笑了起來。
齊夫人氣悶,:“我哪有這麼說!”
……
沈陵他們做的是船,快速而且安全,正好如今是春汛,順流而下,到建康府的時間比預計要短,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沈陵他們闊別了一年,迎著風都潤了眼眶,一想到以后遠在京城,也不知多年才能回來一趟。
湯鳴則當場就寫了兩首詩,一首是中進士后的錦還鄉的喜悅,一首是思鄉之作。沈陵都忍不住寫了一首詩,記錄一下這一刻的心境。
大家在府城下了船,一上岸知府大人就派人來接他們了,即便他們想快點回去,但知府大人畢竟是一府的父母,以后他們了場,指不定還會打道。
知府特設宴席,恭賀他們中進士,這也算是他的政績。更何況以后大家都為,人脈也是很重要的。
沈陵是這里面名次最靠前也是最年輕的,又得皇上賜字,湯鳴則是湯家的嫡孫,知府待他們很是關切。
自打這中進士后,沈陵也參加了不宴會,不宴會都會有人助興,若是有人瞧中了,主家也是說送就送。雖說不做什麼,可沈陵還是不太接。不過如今在這個位置上,也是不由己,他管不了別人,只能管好自己。
知府還想送他們幾個人,沈陵是立即回絕的,他的理由也很足,下下個月就要親了,這倒也理解。
湯鳴則和嚴清輝可真是犯了難,沈陵知道他們不是為難收下這兩個人,而是覺得闊別家里這麼久,回來還帶別的人對不住妻子。
在古代,他們這樣的應該算是古代的好男人了,上進不貪。但沈陵知道,他們到底還是男權社會下長大的,認為男尊卑、一夫多妻是理所應當的。
還好兩個人也是及時回絕了,三個人到了建業縣,知縣大人也同樣宴請,又是不好回絕,當地父母得打好關系,他們不在,也能關照一下家中。
幾番波折,沈陵終于回到了村中,沈全和方氏提前回來做準備,沈陵中進士過后的流水席、祭祖,還有親事,兩個人恨不得多長出一雙手。
沈陵一回來,沈家親戚不管遠近,只要能搭上邊的,都往沈家來,更有不占親不帶故的,提著禮就要和他攀,還有府城的想把兒嫁給他。
人間形形肯定都見了遍,像田地宅子之類貴重的禮,沈陵是不收的,一些小禮恭賀他中進士,他會記下來。
正好如今家里立了宗族,族長是沈大,沈陵代道:“大伯,以后記得約束族中人,萬萬不能打我的名義去欺別人或是做不軌之事,若有這樣的人,直接除族,以免禍害全族。”
沈陵講了幾個嚴重的事例,都是族人壞事,位沒了就罷了,還株連九族。嚇得家中人心惶惶,沈陵把這些事例都寫下來,到時候讓沈大和族人講,這樣也能約束族人。
季清穿越到八十年代,搖身一變成了獨自帶四孩,被婆婆欺負到投河的小可憐。這還不算,她身上居然還揹著“破鞋”的名聲?季清擼擼袖子,拿財權、鬥妯娌、趕婆婆、搶房子、正名聲,風風火火全部拿下。唯一讓她犯愁的,是眼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奇怪男人。不是要休她嗎,乾嘛把她壓在牆角醬醬醬醬。麵對一見麵就火急火燎的帥哥,季清嚥下一口口水,艱難表示:帥哥,雖然我是你老婆,但我跟你不熟好嘛!
林非鹿外號綠茶公主心機婊中的戰斗婊,民間奧斯卡影后賣得了萌,掐得了架,裝得了無辜,演得了白蓮反正不是個好人后來她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死在二十七歲生日那天 死的時候,林非鹿反思自己這二十多年的綠茶生涯,深深感到自責和后悔,她發誓,如果有來世,她一定當個好人 結果穿成了大林朝的五歲小公主,母妃不受寵病懨懨,哥哥是個癡傻智障,吃不飽穿不暖,還隨時有生命危險,生存環境非常惡劣想要當一個好人的林非鹿:……是你們逼我的,對不起,只能開大了,宮斗?爭寵?上位? 不好意思,讓你們見識一下什麼叫滿級玩家屠新手村----------------------- 孱弱的宋國送了一個小皇子來大林朝當質子,小皇子生得漂亮俊俏,人畜無害,在大林朝過得水深火熱,重度顏控林非鹿常常施以援手幫助這個小可憐,后來小可憐長成了大魔王,回國弒父奪位,率十萬鐵騎陳兵淮河岸,他穿一身玄甲,猩紅披風獵獵作響,笑著說:回去告訴你們陛下,孤只要永安公主 永安公主林非鹿:???想我堂堂一世綠茶,最后竟然折在了白切黑的手上 林非鹿:你演我宋驚瀾:承讓,孤與皇后互演罷了
一覺醒來,蕭清然失去記憶,老了十歲,從新嫁娘變成倆娃的娘,還在和王爺夫君鬧離婚!老公,孩子,王妃之位,十年后的自己,說不要就不要了?!蕭清然兩眼一黑,在寧抉和離書都給她寫好時,一屁股坐在男人大腿上,環住他脖子,目光真摯明亮,聲音嫵媚:“夫君…
別人穿越吃香的喝辣的,蘇半夏穿越卻成了南安王府裡滿臉爛疙瘩的廢柴下堂妻。吃不飽穿不暖,一睜眼全是暗箭,投毒,刺殺!冷麵夫君不寵,白蓮花妾室陷害。蘇半夏對天怒吼。「老娘好歹是二十一世紀最牛的解毒師,怎能受你們這窩囊氣。」從此,她的目標隻有一個,誰不讓她活,她就不讓那人好過!誰知半路上卻被個狂傲男人給盯上了?那日光景正好,某人將她抵在牆角,笑意邪魅。「又逢初春,是時候該改嫁了。」 ... 《神醫棄妃:邪王,別纏我!》是小容嬤嬤精心創作的女生,微風小說網實時更新神醫棄妃:邪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