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玄幻奇幻 藥鼎仙途 正文_第十卷 第十七章 內憂外患

《藥鼎仙途》 正文_第十卷 第十七章 內憂外患

早在方陵悉益州王方縱傲野心的時候便早有預料,益州王他日必反!

然而讓他萬萬沒料到的是,他反叛的時間竟會如此快,而且一起反叛的諸侯國竟有八個之多。

每一天,關於八王之的消息便會從各地如雪片般的飛來,三年來所設下的報機構在此時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使得方陵每天都能瞭解到戰事最新的進展,更讓他從大小鉅細的報中敏 的嗅出了事的始末。

三日之後,石城國的重臣積聚於石城王府大廳之中,商討要事。

昔日爲宮廷太醫的陳謀,如今貴爲石城國宰相,三年來爲封地發展出謀劃策,無論是百姓生計還是縣城拓展,無一沒有他的功勞,其策略深如瀚海,雖然居於高位,但是爲人謙和大度,深爲下臣欽佩。

昔日爲宮廷侍衛副統領的董滄海,如今爲石城國鎮北大將軍,率兵駐守北方天塹峽谷和東方通道,扼守邊境要道。

三年前黑木城等城被付之一炬之後,仍有大量的兵匪在此地流竄,董滄海屢次出兵清剿,威名震北境,境外之地再無兵匪作

沈桓天,昔日迷霧山山賊之首,如今爲鎮南大將軍,坐鎮迷霧山,扼守封地西部六條大道和南方口,威名之下,三年來無一次發生山賊做之事。

孟知遠,昔日區區一名落魄跑商,如今爲戶部尚書,掌管著整個石城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不僅位高權重,而且利用本土產業爲封地日進斗金,在員中亦有財神之稱。

邱翼,昔日木蓮縣捕快,被迫害而落草爲迷霧山陌水寨寨主,如今任職爲兵部尚書,掌管全國軍衛、武選授之事。

Advertisement

雖然封地的員編制是類似於楚國,但是實際上員的數量大大的減,但是每一個能夠坐到重臣這個位置上的人,都有著不俗的能力,而且每一個都是被方陵所相中,委以要職,對方陵的忠心自是無以復加。

待到方陵來到大廳之後,衆人恭敬的行行禮,方陵微微擺著手,坐在了主座上,座位一旁的牆壁上,掛著一大幅的楚國地圖。

衆人顯然也都知道此次過來是爲了八王之的事,所以一個個表都凝重得很。

方陵見到衆人如此表,倒不由呵呵笑了笑,打趣道:“戰事離我們尚有十萬八千里之遠,你們就這副表,若是兵臨城下,豈不臉都黑碳了?”

這一說,衆人便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氣氛這才顯得輕鬆了一些。

方陵此時才說道:“相信大家都聽說了關於八王之的事,下面就由陳大人給大家講一講的消息。”

陳謀微微躬,走到地圖前,指著其上說道:“我楚國國土共有五省二十八州,其中皇城所在的中央省共有六州,北方省爲五州,西方省爲四州,南方省爲五州,

最多的東方省爲八州。如今作的八王都分佈在東方省和南方省,東方省以東州王和益州王爲首,外加安西郡王、永郡王和景州王,南方省以江州王爲首,外加臨郡王和南康郡王。”

陳謀一邊指著地圖講解,衆人一邊靜靜聆聽,由皇帝冊封皇子而形的諸侯國一般分爲三個等級,即州級國、郡級國和城級國。

州級國即是所封之地爲一州,這樣的州國在楚國數不出幾個,其次則爲郡級國,所封之地爲幾個郡甚至於十幾個郡。

Advertisement

雖然楚國國土有28州之多,但是實際上也分爲大州和小州,比如中央省的州就非常大,多轄有二十幾個郡,而東方省雖有8個州,但是所轄郡多爲十幾個。

最次的則爲城級國,象方陵這樣下轄四城的就是一例,其地盤無法和前兩者相比。

陳謀繼續說道:“在前陣子,東方和南方之地普降暴雨,江河氾濫,多地發生了百年難得一遇的洪 災,沖毀了堤岸,淹沒了良田,百姓生計無從著落。然而由於吏治理不利,所以發 生了百姓暴,周邊府遂調集大軍鎮,非但沒有制住,反而這件事越演越烈,就在四日前,東州王率先誓師,歷數陛下多年暴 政,嚴苛重稅,不顧民衆疾苦,貪圖樂,搞得民不聊生,不堪爲皇。接著,益州、江州等王隨之響應,短短四日已克十幾城。”

衆人雖然都知道這八王之的戰事,但是並沒有如此詳細的資料,如今聽著,便大覺事態嚴重。

方陵心裡更清楚,若是沒有將韓大仙擊殺,那恐怕所克的就不止十幾城這麼多了,早知道他和七個諸侯王預謀造反,那對付這韓大仙的事只怕會理得更加慎重一些。

不過木已舟,而今自己恐怕了益州王的眼中釘,以他的,只怕這件事難以善終啊。

孟知遠此時說道:“據臣所知,此次的百姓暴非常的激烈,不止發地有十幾個之多,據說有上千百姓死於衝突中,順江河流下,堆積於河道之中,對各地震極大,再結合這諸侯國反叛之事,便讓人想到這暴恐怕並非所見的這麼簡單。”

衆人聽得微微頷首,方陵淡淡說道:“凡事要想順理章就得有個正當的理由,起兵也是如此,若沒有百姓暴這件事,那麼八王起兵怎麼都顯得有些牽強。然而,若有百姓暴,他們打著爲百姓著想的旗號,這起兵就站得住腳了。”

Advertisement

董滄海沉聲道:“這麼說來,百姓暴本就是由八王一手策劃的事,故意引來大軍重,讓那些百姓跑去送死,這樣子民生怨道,他們便好藉機起兵!”

沈桓天沉著臉道:“若是臣揣測得沒錯,他們應該是一方面煽百姓鬧事,另一方面讓兵中的應下令嚴懲,這才導致事態如此嚴重,堂堂諸侯之王,竟然拿百姓的命作爲造反的藉口,真是可恨之極!”

一直未說話的邱翼此時突而說道:“八王同時起兵造反,不象是現在才策劃好的,至已謀劃多年,究竟是什麼樣的利益能夠讓他們把事進行得如此,直到現在才把握住時機造反呢?”

孟知遠也微微頷首道:“不錯,這謀反無外乎是爲了當皇帝,但是八王之中卻不止一個領頭的,縱然攻皇城,誰當皇帝這還是個未知數呢,一定有一個很大的利益能夠讓他們暫時擯棄矛盾。”

衆人都紛紛頷首,滿臉迷,就連陳謀亦直言道:“恕臣斗膽,當今陛下雖算不上能開拓疆土,令百姓安居的明君,不過亦未有諸侯王們所說的那樣無能,更談不上是昏君,所以,八王起兵造反的理由定然有更深的。”

陳謀的話說完後,方陵便淡淡的吐出幾個字來:“三代爲王制。”

這話一說,衆人便不由得眼睛一亮,宛如鵜鶘灌頂一般的恍然大悟過來,心頭更對這年王者更加欽佩,大家都還在迷不解的時候,他卻早將這些分析得一清二楚了。

所謂三代爲王制,是楚國建國時便確立的皇家制度,爲了鞏固疆土統治,待皇子年便可賜予封地,而爲了遏止地方勢力的增長,所以任何一個封地的王位只能傳下三代。

Advertisement

三代之後,國家便會收回封地,雖然其子孫可以皇城皇族待遇,不過卻已無實權,這對於很多地方王而言,白白將三代耕耘的土地和勢力放棄,只保留一個名號,這自然是無法接的事

而綜觀反叛的八王,除了益州王是一代王,其他七個中有五個都是三代王!

要想保留住這些領土,唯一的方法便是起兵造反!而百年難遇的水患,便是最好的一個起兵契機啊。

衆人恍然大悟,邱翼神凝重的說道:“殿下,既然他們是籌劃多年,有備而來,這三代所蓄積下來的實力不可小窺,這區區幾日便連克十幾城,頗有些勢不可擋啊。”

沈桓天思慮後沉聲道:“如今八王是擰了一繩,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可謂是破釜沉舟,三代耕耘,國中人才輩出,如今借反抗暴之名,得百姓之助,其勢猛如虎,短短時間連克十幾城也就理所當然了。不過,陛下之兵分佈於國土各州,地域廣大,兵力衆多,雙方較量起來,臣敢斷定,一年半載絕不會有個結果!”

董滄海也表示贊同道:“臣十分認同沈大人的意見,不過臣更擔心的並非是這八王之,而是國外強敵!我國北方接壤蔡國,東方接壤吳國,南方接壤越國,雖然多年來以和蔡國的戰事最爲激烈,但實際上吳越兩國也一直虎視眈眈,所以東方和南方都是駐紮著重兵,地方上的兵力也都十分強盛,如今八王作,邊境軍隊都防止著外敵橫一腳,不敢有所靜,這就讓八王的軍隊肆無忌憚,如此耗之下,漁翁之利者,必是三國!”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