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懸疑推理 閨中記 第172章

《閨中記》 第172章

“晏王世子到!”

齊州府大營中,齊州監軍褚天文聽見這一聲報,不由有些心虛。

當初晏王世子親來齊州,定下合圍遼軍的計策,褚天文原本也聽說過這位世子爺的名頭,當面弄鬼卻是不敢的,因此也答應了。

誰知就在戰事開始之后,褚天文因接到了京報,思來想去,便以遼軍將對齊州不利為借口,阻止齊州軍按照原本的計策行事。

褚天文一來不想讓晏王世子大出風頭,二來,便想借此機會,讓云州軍跟遼軍互相消耗,只是想不到的是,花啟宗所率的竟是遼軍主力銳,趙黼非但討不了好,反而差點一命嗚呼。

但就算如此,他所率的三千云州軍,卻同花啟宗的八千遼軍地抗了數日,到最后他邊兒雖剩不了幾個傷兵了,花啟宗卻也折損了近五千人。

天時,地利,人強,手數日卻始終討不了好兒,反損兵折將,這對花啟宗來說自然是奇恥大辱,若不將云州軍盡數覆滅,這一場戰役對他而言已經算是輸了。

因此花啟宗掌,正狠狠撕了趙黼,卻接到遼國皇帝蕭西佐的金牌召喚。花啟宗大為意外,只得按捺憤怒之意,帶兵回遼京。

回轉之后才知道,原來就在他全力攻擊趙黼的時候,云州軍打到幽谷關,八門大炮火力齊開,將幽谷關轟塌了半邊兒,又有無數箭如雨下,有很多箭上帶著布帛,打開來看時,寫得卻是:花將軍里應外合,立取遼國蕭西佐狗命。并一些勸降的話。

雖然說云州軍并未打進城來,但是看攻勢如此猛烈,幽谷關守將自然慌了,雖不敢全信那布帛上所寫,卻也不敢不信,當下忙命三百里加急,送往遼京。

Advertisement

蕭西佐也是個多疑之人,當下才命花啟宗撤軍。

可對趙黼而言,原本他并沒有想用這“圍魏救趙”加“反間計”,畢竟在他計劃中,只要齊州軍配合妥當,花啟宗自然在劫難逃。

如果這一會兒用反間計,讓遼國皇帝反而把花啟宗召喚回去,反而不

何況若要用這一招兒,其一,必須要有個明能干武功高強的領頭之人,其二,必須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有為死士的覺悟,才能達到如他前世一般勢若破竹的效果。

但如今兩者都不備,事也并未到達破釜沉舟的地步,是以趙黼并沒就想用這一招。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他竟落似晏王一般的境地。

而且詭異的是,花啟宗仿佛事先知道他的行軍路線,若非趙黼警惕,及時下令改道,只怕先要吃一個極大的虧。

也就是從那一刻,趙黼心里有種不祥的預,這一次戰役,好像并沒有他原本計劃的那樣順利。

果然,預真。

但當時,陷苦戰中的趙黼不知道的是,上天雖然給他安排了一個絕境,卻也留了一線

這一世,地覆天翻,雖曉先機,但一切并未如他所料。

可是同樣,還有一個變數,或者說,有一個人。

那人就是雷揚。

趙黼帶兵出擊之時,并未讓雷揚隨著上陣,反而留他在府中看護晏王跟晏王妃。

畢竟在云州的探子太過集,王府的眼線更是重重,好不容易將晏王妃從京中妥帖帶出來,好不容易阻止了晏王親自帶兵出戰,趙黼容不得父母有半點閃失。

他覺著自己足以應付所有形,所以只要讓晏王府萬無一失。

戰事發生在離云州城極遠之地,因此對云州來說,依舊是歌舞升平,一片年下的祥和之氣。

Advertisement

晏王跟晏王妃雖然掛念兒子,卻也并沒想到多麼兇險的地步,只每日期趙黼能夠凱旋而歸罷了。

可對雷揚而言,自從趙黼離開云州,他的心便有些不安。

雷揚心里,有個誰也不能言說的,縱然發誓效忠趙黼,可是……這個,偏偏對他更要只字不提。

因為他曾經答應過另外一個人。

那是在京城之中發生的事。

自從趙黼在街頭解圍,雷揚便用他所留銀子給母親請醫調治,可是老人家的病癥,一來需要用藥,二來需要各種昂貴補品調養,那一錠銀子很快便用了。

正有些山窮水盡的時候,卻有個人找上門來。

雷揚自然認得這個人,起初還以為他此刻尋上門來,也似是昔日那些地流氓一般,是前來挑釁欺辱的。

正當他冷眼相看暗中戒備之時,那人上前行禮,含笑道:“雷先生,冒昧前來,還請見諒。”

雷揚見他神溫和,卻仍是心存疑慮,冷冷問:“你來做什麼?”

那人笑了笑,并不答話,只從旁邊小幺兒手中拿了個包袱過來,雙手送上,道:“這是有人托我轉給雷先生的。”

雷揚并不接,只皺眉問:“這又是什麼?你想玩什麼花招?”

那人搖頭,秀的面上有一無奈,卻仍是含笑,很好脾氣地說道:“雷先生勿要多心,我也不過是人之托,忠人之事罷了。”

雷揚疑問道:“你所說的,是誰?”

那人道:“我答應過,不可的姓名,只是覺著雷先生是個孝子,不該淪落到不堪的地步罷了。”說著,復雙手將包袱奉上。

雷揚愣住,這才遲疑上前,將包袱接了過來。

那人揮手,小幺兒會意,退了出門。

Advertisement

此刻院再無他人,只有雷揚的老母親在屋不時地咳嗽兩聲,那人踏前一步,道:“另外,還有幾句話,請雷先生一定要記在心里。”

雷揚本后退,可握著手中的包袱,卻又莫名站住雙腳。

那人果然湊近了些,在他耳畔低低說了幾句話。

雷揚雖聽得明白,卻是一兒也不懂其意,眉頭深鎖:“我……不明白。”

那人苦笑道:“休說是雷先生,連我也不明白呢。可是我只是如實轉告而已,雷先生縱然不明白,卻也要牢牢地記在心頭,可好?或許……有朝一日,一定是會明白的。”

雷揚垂眸靜默片刻,終究一點頭,又凝眸問道:“是什麼人,可以使喚到薛先生,是靜王爺?還是晏王世子?”

對面兒站著的,果然便是薛君生,聞言笑著一搖頭:“是個你想不到的人,也是個……心存慈憫的好人。雷先生只需這份兒好意,再記得叮囑的話……或許有朝一日,能派上用場,這便是足夠了。”

說完后,拱手深深作揖:“另外我來此的種種,也請先生勿要向他人。”

薛君生去后,雷揚站了半晌,打開手中包袱,卻見里頭,竟是兩錠足的金元寶。

一錠五兩,十兩金子……對他而言,已經算是天價。

雷揚用左手死死地將金子攥在掌心,此刻雖然不知那人到底是誰,可是掌心的金子熾熱,就仿佛……能真切地察覺到某種極良善溫暖的心意一樣,讓冷心冷面,冷眼對塵世的他,也忍不住紅了眼眶。

所以當風風地伺候了母親歸西之后,苦練左手劍的雷揚,便來至晏王世子府,一來是因趙黼那日贈銀并點醒之意,二來,是為了一個不能說出口的

Advertisement

當外頭探馬回了王府,報說尋不到世子的蹤跡,而齊州軍按兵不之時,晏王跟晏王妃雙雙著急起來,晏王更是要親自帶兵出城。

雷揚果斷阻止了兩人。

幸運的是,正在雷揚準備召集可用的府兵之時,又有一個不速之客來到了云州。

這人竟是張振。

因曾“打傷”過世子爺,張振被父親驃騎將軍張瑞寧打了一頓不說,又被母親念叨教訓,這倒也罷了……連妹子張可繁也變了臉,鎮日埋怨,說他下手太重。

張振回想種種,自覺里外不是人。

他雖然覺著自己當街那一鞭子當真不足以將趙黼卷下馬來,可也百口莫辯,正當無奈之時,兵部卻下了一道軍令,竟是派他前往云州。

張振自覺詫異,便問相的上司,只因他自忖跟趙黼有些不合,自然不愿過去。

不料那知曉的人道:“我也知道晏王世子不是個好相與的,但你不去也是不的,是世子臨出京前,親自向著皇帝討你,說要你過去云州,幫著訓練幾個頂用的斥候呢。雖然世子跟你打過架,可是他倒也算是個有眼肯用人的,不然如何轉頭就討你,不別人呢?”

張振聽聞此言,雖然詫異,可心中難免嘀咕,只想:“誰知道那小子心里打的什麼鬼主意?或許是因為被我傷著了,所以特意調我過去,畢竟那是他的地盤兒,要擺布我呢。哼,難道我還怕了他?”

張振自也是個究竟風雨的斥候教,將京中事務置妥當后,果然便帶了十幾個隨侍衛,往云州而來。

誰知在途中,便聽說云州起了戰事。

雷揚要帶兵出城之時,正趕上張振來到,兩下一合計,張振聽說雷揚的計策,深以為然,便將手下十個好手調給他用,其他的便隨著張振出城,找尋趙黼跟花啟宗戰之地,兩人分頭行事。

在趙黼被救出之后,因他重傷療養,直到一個月后,才恢復了神智,子也慢慢地調理起來。

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雷揚跟張振前來,問前去攻打幽谷關的計策是誰出。

張振挑眉道:“別看我,我只是個教,并不是將才。”

趙黼便看向雷揚,卻見雷揚面上出幾分不安之意。

趙黼原本并沒有多想,只是奇怪,為什麼會有人想出跟自己前世一模一樣的作戰方案,能想出這種法子的人,簡直便是天才——他當然不是在夸自己。

可是看雷揚的表,卻讓趙黼心頭一

趙黼打量著他,問道:“到底是怎麼樣?”

雷揚原本記住那幾句話的時候,也是想不到會有今日,就算按照那幾句話行事的時候,也沒料到趙黼竟傷的如此……此刻見他追問,竟有些無法忍心瞞。

張振也轉頭,有些好奇。

雷揚道:“張教,你可否先出去?”

張振斜睨他一眼,一聲不響,轉出外。

趙黼定睛看著雷揚,此刻已經知道必有,然而……

雷揚略躊躇,方道:“只因此刻我要說的話,我自己也不信。”

趙黼的心忽然又不能自控地跳起來,雖然并不是傷疼痛,卻也有些難以,可面上卻依舊不:“你說。”

雷揚咽了口唾沫,才道:“曾經,有個人跟我說過幾句沒頭沒腦的話,還叮囑我記住。”

趙黼問道:“是什麼話?”

雷揚深吸一口氣,方一字一頓般,沉聲說道:“奪幽谷關,用反間計,圍魏救趙。”

幾乎無意識地,趙黼的手死死抓住底下被褥,聲音有些發:“是誰所說,地點,時間。”

雷揚將當時的形略說了一遍,道:“薛君生只說是人所托,不肯告訴是誰。時間……是在我于街頭上遇見世子,一個月后。”

話音剛落,便聽得趙黼笑了一聲,聲音卻十分怪異。

雷揚抬眼看他,道:“世子莫非知道是何人?”

趙黼,卻垂頭道:“你、你先出去吧。”

雷揚聽他的聲音里似有極大克制,又見他臉很不好,便言又止,只躬退出。

才到外間兒,正卻見晏王妃跟晏王也來探,晏王妃跟張振道:“才好了多久呢,就跟你們說正經事了?這個孩子就是不知好生保養。”因知道這一次多虧張振帶人前往及時救援,也算是出了大力,故而先前的那點齟齬便又拋開了。

晏王見雷揚出來,便問:“黼兒如何了?”

雷揚言又止,只默默說道:“王爺進去看看便知道了。”

晏王跟王妃面面相覷,擔心兒子心切,忙先進屋查看。

誰知進了門,便見趙黼斜倚在床壁上,合著雙眸,靜靜默默,然眼睫底下,卻滿滿地盡是淚。

晏王妃嚇了一跳,忙趕到跟前兒:“黼兒,是不是傷口又疼的厲害?”抬手在額頭一探,回頭連聲喚太醫。

趙黼咬著牙,并不做聲,角扯,仿佛想笑眼中的淚卻順著臉頰滾落。

晏王見狀也有些張,握著他肩頭道:“黼兒,是怎麼了?”

晏王自知道趙黼的子,先前那樣重傷,幾乎把腸子都掏出來用酒燒抹一遍,常人早就疼得死去活來哭天搶地,他卻是忍得悶哼數聲,縱然疼得幾度昏死,卻也仍一滴淚也不曾流過。

這又是如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