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京兆府來人傳喚,當下不敢怠慢,云鬟來不及回房,由常管事親自陪著外出,也并不帶曉晴跟小廝,只趙黼給的那個隨從自請跟著。
常管事因知道的確是自個兒要等的人,早門上備車,好生送了云鬟前去。
且說云鬟離開之后,那些書吏士子們,頓時更是沸反盈天,議論紛紛起來。
此刻也不說案子了,只說“謝”,竟把昔日耳聞目染,云鬟于會稽經歷的各案件,你一言我一語地盡數說來。
半晌,有人方嘆道:“我原本雖聽聞大名,卻從未曾見過其人,還當是何等干強壯的前輩呢,誰知道竟是個如此面的年……實在人慨萬分,我等俱已老矣。”
又有個說道:“耿兄所言極是,我原本也還當是個滿腹詩書的老先生,雖曾聽說典史年紀不大,只是不肯信。試看我等,均都是熬到這把年紀,才得上京的機會,哪里想到,這般一個似未弱冠的年,竟如此能耐,我輩竟無一能比。”
也有人說道:“所謂’甘羅十二為丞相’,還只當傳說故事罷了,如今見了謝典史,嘖嘖,真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數百年啊。”
眾人正慨之中,忽地聽得角落里有個聲音冷冷地說道:“我看,各位哥哥很不必妄自菲薄,如今只見了一面兒,何故就把此人捧上天去,把自個兒跺泥里似的?”
大家伙兒回頭,卻見角落里坐著個灰年,看著二十來歲,卻是他們這些人中最年輕的,乃是上虞人,曾是縣衙的快手,名喚柯憲。
眾人道:“并不是我們妄自菲薄,著實是謝典史功績了得,難道弟不覺著,著實高不可攀麼?”
柯憲越發笑了起來,道:“你們誰也不曾跟他共事過,只聽說種種事跡罷了,但焉知這事就是他做出來的?我倒是聽聞,會稽的白知縣,那才是個最厲害不過的人,鬼殺人案,也是他才上任后的第一個案子,此案也全虧他冷靜調度,也是他最后率人前往那張府,將真兇緝拿的。如何竟全落在了謝的頭上?”
大家伙兒面面相覷:“這……”
柯憲不屑一顧道:“且從方才看來,這人不過是個徒有其表的罷了。我倒也聽聞,他跟會稽本地徐府的徐大爺二爺都甚‘好’,只怕他這般厲害的傳聞,也不過是眾人給徐家兩位爺面子,虛捧出來的。”
忽地有人說:“那戒珠寺一事呢?可是至善禪師親經歷的。”
柯憲越發冷笑,道:“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你們既然都知道謝會來參與銓選,難道事先不曾仔細將他的事打聽清楚?這戒珠寺案子,也是徐志清徐二爺陪著的,至于捉賊,那是會稽捕頭霍城的功勞,可被你們說來,卻都像是謝所為似的,何其荒謬。”
柯憲說著,又笑道:“橫豎如今大家都來到京了,是不是真有本事,只要參加銓選就知道了。我看他……不過是自取其辱而已。”
不提眾人在背后你言我語,只說云鬟坐車來至京兆府,一路尋思,心里其實也有些猜到所為何事。
才來京,并不曾做別的,唯一一件事,自然就是艾夫人李代桃僵的案子了。
果然便給猜對了。
下車之后,自有差人領著上堂,行禮完畢,那京兆尹打量云鬟,問道:“你就是跟隨晏王世子一塊兒上京的謝?”
云鬟答道:“正是小吏。”
京兆尹點頭道:“我已聽說了,你是從江南來京,參與吏部銓選的,如何竟卷命案之中了呢?你可知,今兒滄州府發了公文過來,說是應世子的命令,在滄河渡口不遠發現一尸,詢問要如何置呢。”
原來因趙黼一聲令下,滄州府果然不敢怠慢,只是找到尸首,卻不見苦主跟真兇,倒也難辦,雖是天氣日漸冷了,那尸首也畢竟不能久留,于是只得發公文往京兆府。
正蓋捕頭將艾老爺尸首帶了回來,隋超也把所聽所得,一一說明了。
京兆尹聽得如醉如癡,若非是晏王世子親自手,而隋超也親臨口述,必然也是難以相信竟會有這般曲折迂回之事。
一路從滄州,到了津門,再進了京畿……一件案子,竟牽扯了三個地方,兩條人命,外加一只狗兒。
偏偏趙黼早跑的不見人影,要詳細再問也是不能的。
其實就算趙黼在,京兆尹也有些打怵這位主子,不大敢當面相問。
只看在兵部主事痛失親妹的面上,京兆尹便即刻發信,讓滄州府把尸首運往京城,又問那陪著趙黼同行的年乃是何人。
隋超仔細想了想,道:“說是江南人士,看他年紀不大,仿佛是上京銓選的,這會兒應該是去了吏部了。”
因此京兆尹忙人去吏部找人,一打聽,才知道去了浙東會館了。
云鬟親把所經歷的一一說了一遍。又說道:“大人,目下最要的,便是盡快將那殺人真兇緝拿歸案,那人被世子所傷,應該逃不出很遠去,不知先前蓋捕頭帶人追緝,有無發現?”
京兆尹道:“蓋捕頭回來說,追到了安祿坊一帶,便不見了蹤影,正如你所說,此前地上還見跡呢。”說到這里,又皺眉道:“本也知道該盡快將其緝拿歸案,先前被用毒所傷的幾個百姓,仍在醫館里急救呢,聽說形很是不好。”
云鬟并不知道此事,一驚道:“這毒如此厲害?”
京兆尹面有憂,道:“已經請了一位太醫前去了。”
京兆尹斂了神思,只讓主簿將錄好了的證言給云鬟過目落字,又對旁邊主簿道:“是了,去問問季參軍,滄州一行取那尸,他要不要去。”
云鬟聞言止步,回頭悄然相看,見主簿起,便往偏殿出門而去。
云鬟邁步出了大堂,才下臺階,卻又停下,見左右無人留意自己,便往右手廊下,于大堂旁邊的角門一站。
就見那主簿正穿過夾道,又往后而行。
云鬟看了一會兒,終于不曾過去,又怕被人撞見了不好,當下只得邁步重又回來,出了京兆府。
卻見常管事竟已經來至門口等著迎接,云鬟有些不過意,殷勤謝過,當下乘車而歸。
那常管事因不知京兆府傳喚是為何事,不免問起來,云鬟只略答了幾句。
因知道常管事久居京城,對京一應事務只怕是極悉的。心中一躊躇,便說道:“方才見了京兆尹大人,倒是極和藹可親的。”
常管事道:“這位大人,倒是個不錯的,京城這般龍蛇混雜的地方,也甚是能吃得開,對我們也多有照料。”
云鬟道:“是麼?我初來乍到,并不知道這些,還要先生多多指教才好。”
常管事笑道:“哪里哪里。”
故意又停了會兒,云鬟道:“方才臨出來時,又聽他們說什麼有個季參軍,不知是做什麼的?”
常管事想了想,道:“典史所說,只怕就是那個‘名聞遐邇’的法曹參軍罷?”
云鬟道:“法曹?如何不是司倉……”忙打住口,說道:“這又是怎麼說?”
常管事道:“說來,這位參軍出倒也顯貴,是勛貴之后呢,可自從進了京兆府后,因任了這法曹參軍,專門管刑獄等事務,這倒也罷了,最人驚疑咋舌的是,他竟跟著人學那些仵作之事,時常跟尸首打道,您說可怕不可怕?”
云鬟心頭竟不住微微地跳:“跟……尸首?”據所知,季陶然,是個最膽小不嚇的。
常管事只當也覺這驚疑,便點頭道:“可不是呢?這本是最下三濫的營生,他竟也不忌諱……聽說將軍府里鬧了幾次,只是不改……且如今的年紀早就大了,換做別人,也早家立業了,只因他這一宗怪癖,那些有份的大家閨秀們,哪里肯嫁?是以如今還只是只一人呢,可看相貌格,卻是極溫和好容貌的公子哥兒,唉,真真是可惜了。”
正說話間,就見幾個京兆府的人,騎馬奔馳而過,常管事忙咬著舌尖不敢吱聲。
過了會子,才悄悄對云鬟道:“當真是白日不可說人,您看,那不正是咱們說的季參軍麼?這又是往哪里去?莫非是哪里又發現了什麼尸首了不?”
云鬟從車窗上往外看,卻只看見一道灰白的人影,同幾個公差急匆匆往前,看方向,正是要出城……往滄州去似的。
云鬟呆呆看著,不妨這常管事又念叨說:“但凡是京出了人命案子,亦或者哪里發現了無名尸首之類,這位參軍,從來不懼那些可怖可憎的形,非要親自去看呢……聽說每次看過,都會大病一場,下次卻仍舊要第一個趕去看……你說這是不是怪的很。”
云鬟早放下簾子,將子在車壁上,抬頭輕輕地呼氣。
不多時回到了會館,常管事親自帶了,道:“住已經都安置妥當了,就在錦華閣那邊兒。”
云鬟并不在意于哪里棲,只想著方才那驚鴻一瞥,心神有些不寧。
來至住,卻見竟是個單獨的幽靜院落,二層小樓。院子雖然不大,但卻也有假山,許多盆栽,蘭草小松等,十分雅致。
且墻邊兒有幾棵芭蕉,另一側是一棵老梅,襯著后面的白墻,竟如畫兒一般。
早有曉晴迎了出來,常管事笑道:“若有什麼需要的,只管吩咐,萬不要見外才好。”
云鬟謝過,常管事見面有倦,忙知機退了。
曉晴扶著云鬟,上了二樓,因說道:“好不容易進了京,偏又遇見那種不曉事的人攔路,同他們聒噪了半天,還沒坐會兒喝口茶,又去京兆府,主子累不累?”
讓云鬟在八仙桌前坐了,就把先前沏下的香茶捧來,給倒了一杯。又站在后輕輕地捶肩,說:“這屋子倒是好,我地去看他們別的人的住所,都不似主子這件屋子寬敞明亮,還是獨院兒呢。”
云鬟早就了,但此刻卻有些無知無覺之意,只舉杯喝了兩口,仍是心不在焉,雖聽曉晴話中著歡喜之意,怎奈卻高興不起來。
曉晴又跪下,仰頭問道:“主子,是不是有什麼事?”
云鬟回過神來,方一笑搖頭:“沒有事。”把茶喝了,極快地洗漱了一番,便上榻安歇。
云鬟回來之時,已經近了黃昏,因心神倦怠,如此一睡,竟了夜。
期間曉晴想來吃些茶飯,云鬟卻只顧貪睡,不肯起來。曉晴只得守在外間屋里罷了。
如此,漸漸夜深,曉晴因口了,便模模糊糊起來,想要倒一杯茶吃,再看一看云鬟睡得如何。
誰知睡眼朦朧中,卻見外頭門口,有一道影子映在哪里。
曉晴起初還以為是小廝阿喜,試著了兩聲,那影子卻鬼鬼祟祟地閃走開了。
曉晴這才心驚起來,才要出門查看,就聽見外頭“啊”地一聲,又仿佛有什麼重落地的聲響。
曉晴大驚,顧不得去云鬟,忙開門跑了出去,左右看看,并無人影,只往前一步,走到欄桿前往底下看去。
誰知不看還罷了,一看之下,便“啊”地尖起來。
原來此刻樓下地上,竟仰面朝天地躺著一個死人,借著屋檐底下的燈籠,可清楚的看見額頭上鮮淋漓,大張,兩只眼睛也瞪得大大地,仿佛死不瞑目,極為猙獰。
曉晴尖連連,幾乎暈了過去,往后退了幾步,便要進去云鬟。
誰知雙極,便抓著門扇搖搖墜。幸而此刻云鬟因聽了靜,起披下地。
云鬟見曉晴這般,忙過來將扶起:“怎麼了?
曉晴不敢回頭,只是手指抖著,道:”那、那里……”
云鬟見駭然如斯,知有異,心中警覺,一步一步走到欄桿旁,往下看去。
今夜月正好,再加上燈籠的,照的庭院里也十分清晰,云鬟目所及,院落中空空如也。
云鬟定睛又看一遍,并無任何異樣,便回頭問:“是怎麼了?”
曉晴道:“樓下有個、有個……”仗著云鬟也在,勉強回頭,往下瞥了一眼。
誰知卻見地面兒上一無所有!曉晴直了眼:“主子,方才那里、那里明明有個死人的?眼睛瞪得那樣大,滿頭是的呢!”
云鬟疑心是這丫頭睡糊涂了,但曉晴不比珠兒,本是個大膽心細之人,又怎會輕易看錯?云鬟便道:“別急,我下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