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黼所騎的胭脂馬,又稱胭脂、赤兔,乃是馬中極品,生來就烈兇悍,若是急奔之時,咆哮長嘶,似騰空海之態,更是凡馬所不能及。
還是當初他在云州之時,漠北的一名異族族長所贈,乃為相謝他驅趕遼人之功,主持正道之能。
故而他縱馬揚鞭之時,就真如一陣風過眼似,乍然消失不見。
云鬟所騎得白馬雖然也非尋常,卻仍是不能比,且才出街頭之時,白馬忽然停住去勢,竟在原地做踏步不前之狀。
云鬟正憂心如焚,忙夾馬腹,白馬卻更加焦躁,頭顱低垂,鼻端發出咻咻聲響。
云鬟連催了幾次,這馬兒皆都不肯往前,再催之時,竟開始往后倒退,馬蹄聲敲在地上,發出急促的碎步聲響。
直到此刻,云鬟才發現有些不妥,當下不再催白馬,踏著馬鐙,翻而下。
才站住雙足,白馬竟長嘶一聲,自調頭跑了個無蹤無影!
云鬟回頭看了眼,著心頭驚疑,忙又往前而去,誰知才走了五六步,就見前方路口,有一道影子烈焰雷霆似的,狂飆而至。
起初云鬟還以為是趙黼或者季陶然去而復返,忙又快走了幾步,誰知當看清這來者之時,腳下一停,雙足似釘在原地一樣,再不能。
這一會兒,云鬟便明白了那白馬為什麼竟不肯往前,反而“落荒而逃”。
原先那饕餮還只存在于傳說之中,縱然聽說出沒京城的傳聞,憑空想象,卻也不覺著如何可懼。
但是此時,云鬟站在原地,不由己地睜大雙眼,著前方來者,就仿佛是最離奇而真實的夢境,就在眼前。
形比一人還高,通凜冽,面孔猙獰,獨角若一則刀刃,上頭還沾著赤紅跡。
遍麟甲,宛若刀槍不,于夜之中,爍爍似有銀,四足踏地,一步步火花濺。
云鬟再不能,這一刻,就仿佛街道,屋宇,高樹,燈籠,白馬等盡數消失無蹤,只有獨自一個,跟面前漆黑的世界。
一只異似從遠古的虛空中騰空而出,裹風踏火,席卷至前。
它居高臨下,就在咫尺,明黃的眼珠兒往下瞥著云鬟。
云鬟看見這異口角微張,出里頭鋒利的牙齒,甚至能看見齒間未干的鮮,不知是從何而來。
是季陶然的?還是趙黼的?
哪一種想法都令人心悸不安,云鬟緩緩仰頭,細微的作卻引得異越發焦躁起來,從口中噴出溫熱的腥臊之氣。
而隨著它微,一滴從獨角上跌落,正打在云鬟的額上。
就在這一刻,饕餮的頭因慢慢移,云鬟驀地看見,它一只眼雖著明黃如火之,但左邊的那只眼睛,卻著一柄短些的匕首,順著眼流了下來。
驚心魄,額心卻有些地,又微微發熱。
云鬟不住抬手抹去,手指上淋漓,有一點異樣涼意。
隨著手指抹,那跡在額心劃過,就如留下了一個如火的印記。
醒目的痕映饕餮的眼珠之中,它呲了呲牙,驀地張口,毫無預兆地低吼出聲。
巨吼之中,那令人窒息的野氣息破而出,盆大口就在眼前,利齒閃著銳。
云鬟腦中一片空白,往后便倒。
幾乎就覺著要命喪在饕餮口中之時,耳畔依稀聽到有人喝道:“孽畜!”
有道影子從后掠來,在電火石之間將云鬟一攬,擁懷中。
而對面饕餮見了來人,竟忽地后退一步,旋即四蹄奔騰,復沖沉沉夜之中。
云鬟恍惚懵懂之即,依稀看清眼前有張臉微微晃過,那似是久違隔世了的容,雙眸卻是極寧靜溫和的,就仿佛春朝秋夕的日。
想看清楚些,然而眨了眨眼,卻終究陷了混沌之中。
耳畔最后聽見的,是饕餮遠去的低吼,以及有些尖銳的觱篥之聲,……似乎還有踏的馬蹄聲響,有人喚道:“白……”
后面依稀像是的名字,又仿佛不是。
不知過了多久,再度醒來之時,眼前有個人影晃。
云鬟張了張口,還未出聲來,便聽那人喚道:“主子,主子?”
心頭一,復凝眸看去,才看清眼前之人,原來正是曉晴。
頭仍有些昏昏沉沉,云鬟起,曉晴會意,忙過來扶住了。
云鬟看了一會子,轉頭四顧,見室一團明亮,竟是白晝時候。
云鬟見并不是浙東會館錦華閣的布置形,便問道:“這是哪里?”
曉晴道:“主子,這兒是世子府。”
原來先前趙黼忙忙地扔下那一句后,不由分說帶了云鬟去了,曉晴雖然聽得明白,只是并沒得云鬟吩咐,一時竟不敢擅自做主,便只仍回到錦華閣,坐著等候。
這會兒,先前柯憲耿飚等尚且不曾散開,只因方才趙黼突然現,把眾人驚得失神,竟有些不知所措。
那原先曾嚼舌過的、跟其他幾個心懷鬼胎的,哪里敢再有半分言語,更無心逗留,忙忙地去了,只剩下常管事跟其他兩個館主事之人,同柯憲杜惟忠等站著,面面相覷,雖有猜測,卻不敢擅自出口。
眾人見曉晴回來,又不見云鬟跟趙黼,柯憲才壯膽問道:“晴兒姐姐,敢問世子殿下如何竟跟小謝是認得的?是舊時相識?”
先前柯憲雖得罪過曉晴,可畢竟此后跟云鬟甚好,先前又曾為了出頭,曉晴便道:“你們都是做公的大人,如何消息這般不靈通呢?你們前些日子還說那兵部隋主事妹子一案,可知道當初就是我們主子幫著世子,才偵破了那案子的?只不過我們主子是個不張揚的人,不曾對你們夸口罷了。”
柯憲等人雖知道此案涉及三地兩命,甚是轟,也曾推演過,但府對外的言辭,只說是趙世子所為,更不曾提過“謝”兩字。
他們又不似季陶然一樣能夠看見三法司的部公文,是以竟都不知道。
如今聽說,不覺又驚又嘆,柯憲后知后覺,擊掌道:“你們聽,連隋主事的案子都是小謝手,如何吏部竟無緣無故把他除名了?豈有此理,我可是萬萬想不通。”
耿飚杜惟忠等跟云鬟好的,不由點頭。
此刻曉晴因進了屋去了。常管事是個明老之人,便低聲說道:“行了,我的大人們,以后不必再為了小謝如何了,難道方才你們還沒看見?世子明明跟小謝匪淺,若此事吏部真的有虧,以世子的,豈會善罷甘休?世子一出手,豈不是比你們在這里七八舌地思謀鬧事要好呢?”
眾人聽了,都覺著有道理,柯憲才點頭道:“說的也是……”
忽地又轉憂為喜,笑道:“我們常常說世子是個不世出的英雄,只可惜人家是皇親貴胄,等閑難得一見,沒想,今兒拖了小謝的福,竟有如此緣法,能親眼一見世子,這一趟上京,就算銓選不中,也是不虛此行了!”
大家伙兒都齊聲稱是,自不必提。
只曉晴在會館等了半天,將近傍晚之時,才有世子府的人急急而來,催促著出門,乘車來至世子府。
曉晴見云鬟懵懵懂懂,又說道:“我來了才知道,主子不知怎麼暈了,世子本以為我已經來了,因不見人,才催促著把我,阿喜阿留又帶來的,行李等也都搬了過來。”
云鬟不答,曉晴見左右無人,便低低又問道:“主子,昨兒到底是出了什麼事呢?”一頓復問:“咱們真的要住在世子府麼?”
云鬟雖聽見在耳畔相問,卻已經聽不進去,只擰眉回想昨日之事,忙抓著手問:“表哥呢?”
曉晴一愣,云鬟對上疑的眼神,才想起曉晴并不認得季陶然,便又說:“世子呢?世子……可無礙?”
曉晴道:“世子先前才來過,只方才王爺召喚,便去了,世子自然無礙的,主子為何這樣問?”
云鬟一則寬心,一則又懸心,當下不再催纏此事,只忙起了,換了裳,盥漱完畢。
曉晴又捧了藥湯來喝,說道:“這是人參安神湯,主子喝一口,是世子特意吩咐給預備的。”
云鬟捧著喝了半碗,曉晴又吃早飯,云鬟哪里有此心,只急急地出了房門,往外而行。
先前云鬟因在世子府住了多日,因此自然也認得路,當下只往外而去。
不想才出門,迎面便見一人來到,見了,面喜,上前行禮道:“哥兒!你可醒了!”
云鬟乍見此人,更覺如夢,原來這人竟是靈雨丫頭,行禮過后,又細打量云鬟,眼底滿是笑意。
原來這次晏王奉旨上京,因知道靈雨是趙黼邊兒第一個“得用”的人,便隨帶了來,想讓在京好生伺候著人。
昨兒趙黼把云鬟抱了回來,靈雨一看,自然認得是昔日跟隨趙黼邊兒的“書小子”,先前無緣無故不見,如今竟失而復得,自然是大喜過。
頃刻,云鬟方問趙黼何在,靈雨含笑道:“方才在王爺那邊兒,哥兒有事,我去通報一聲。”
云鬟拉住了,見左右無人,便低聲問道:“靈雨姐姐,昨兒我怎麼回來的,除了我,可還有別的人?”
靈雨道:“沒有別人了,是世子抱著哥兒回來的……也并沒說什麼緣故。”
云鬟著急要知道季陶然的究竟,便來不及同靈雨多言,只道:“我有急事,要出門一趟,回來再跟姐姐說話。”
靈雨見面有憂,便只點點頭,送了兩步,才止住了。
且說云鬟往外而去,正轉過檐下,就聽得一墻之隔,有人道:“你如何又來?且離我遠些。”竟是趙黼的聲音,帶著幾分不悅。
云鬟腳步略停,不知他在跟誰說話,竟是這般聲氣謗喪。
就聽另一個人道:“我如何不能來,先前你不在府里的時候,還是我多陪著王爺說話呢,王爺可很是喜歡我。”這聲音清清脆脆,卻是個孩子的聲響。
趙黼道:“是嗎?你必然也很喜歡我父王呢?”
那孩兒只當是好話,便天真無邪回答道:“王爺和藹,談吐高雅,人尊貴,我自然也喜歡呢。”
趙黼道:“那好說,我母妃先前正張羅著給父王納妾呢,你要不要認真想想?”
那孩兒這才回味過來,一時氣道:“你、你瞎說什麼!真是狗里吐不出象牙!”
趙黼哼道:“我的一貫如此,你不聽,就離遠些兒。”
輕微的腳步聲響過,是那孩兒忽然道:“我知道了,先前皇上嘉獎世子哥哥打了勝仗,特意賜了你四個宮,你會不會是給那些狐子絆住了?”
趙黼竟笑道:“咦,你的消息倒是十分靈通,是啊,皇爺爺給的,都是人間絕的尤,我的了不得,昨兒睡一個,今兒睡一個,明兒后天大后天也都排的滿了,們個個知識趣,子又溫如水,老子簡直樂不思蜀,如此……你可死心了麼?”
孩子嚷起來:“你瞎說!我不聽我不聽!”
趙黼忽地放低了聲音,帶著幾分笑意,說道:“可煩,你如何只管在我這里胡攪,我聽說蔣勛自打上京以來,到找你,因找不到,傷心的很呢?你竟狠心不理他了?”
云鬟聽到這里,便邁步轉過角門,往外而去。
云鬟的小廝阿喜雖跟著搬進了世子府,卻因無事,就在門上閑晃,忽然一探頭,遠遠地看見云鬟從匆匆出來。
阿留忙跳起來迎上去道:“主子!”又問:“主子要去哪里?”
這瞬間,便聽外頭一聲咳嗽,有許多響。
云鬟因急著要去見季陶然,也未在意,一擺出了世子府的大門。
正下臺階,忽一抬頭間,卻見門口的眾侍衛竟都跪在地上。
一頂嵌寶墨藍八抬大轎緩緩落在門口,前面侍舉牌,此后隨侍肅立,轎子旁長隨躬搭起簾子,有個人從下來。
云鬟一見此人的形容打扮,意外驚疑之余,要退后已經來不及了,只得屏息靜氣地忙轉下臺階,也隨著眾侍衛跪地行禮,口稱:“參見王爺。”
卻見出了轎子的這人,著銀紅江崖海水的五爪蟒袍,頭戴銀翅纏龍白玉王冠,面容俊,氣度沉穩,竟正是靜王趙穆。
趙穆抬眸,目便落在云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