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懸疑推理 閨中記 第285章

《閨中記》 第285章

云鬟聽聞,忽地想起白樘昨日曾說過的那番話,依稀明白是為了什麼,倒也不好多言,便只坐了看卷宗。

誰知才看了一份兒,小陳又來說道:“謝推府,主事大人你去呢。”

云鬟忙起往外,小陳笑說:“該不會是為了河北那件兒案子,大人要嘉獎你呢?可知昨兒你不在,這部里上下都傳遍了,很是轟。”

云鬟也不知何故,便前去見主事大人。

進了門,果然見主事面帶微笑,見了道:“我聽聞你昨兒歇了病休,今日可好些了?”

云鬟道:“多謝大人記掛,已經好了。”

主事笑道:“想必你也聽說,河北那件案子有了下文了。果然如你所料,分毫不差。唉……若不是你堅持己見,差點兒就害了一條無辜人命,幸甚,幸甚!”

其實先前主事因云鬟對山西殺妻案“無事生非”,心里還有些不樂,昨兒因聽聞這消息,后怕至出了一冷汗,心想幸虧當時順了的意思,倘若一氣之下回絕了,豈不是真了第二個齊主事。

云鬟卻不驚不喜:“這不過是下應當盡的職責。”

主事又贊了一番,才說:“是了,你跟柯憲進部里也有段時日了,據上下看來,你們兩人,勤勉能干,都是極不錯的。”

云鬟復謝過,主事便回,從案上拿了一份公文道:“先前你們看各地的決案宗,不過是剛進部里推的必經之路,又是考驗之意,如今,倒可以給你們些現的案子。”

云鬟這才明白其意,忙上前接過,主事道:“這個案子,是楊家告史家投毒謀害人命,你便同柯憲一塊兒去看看罷了。”

且說云鬟接了案子,退出公房,自回去尋柯憲。

Advertisement

柯憲聞聽有案子,頓時掌起來,迫不及待要出門一般。

小陳在旁,看見他兩個如此興高采烈,便笑道:“你們不要高興的太早了些兒,這仍是主事大人在為難你們呢。”

柯憲道:“此話怎講?”

小陳道:“你當這楊家是什麼人?這史家又是什麼人?”

柯憲笑道:“你如何只賣關子,到底說就是了,難道這兩人來頭很大?”

小陳笑道:“來頭其實也并不算很大,只不過,這楊家的家主楊史,是沈丞相的門生,至于這史家,卻是恒王世子的舅哥。這一件案子,他們爭了有兩三個月了,沒有人敢管,所以主事給了你們,你們可別當是個差。”

柯憲挑眉道:“原來都是皇親國戚,只不過我們只負責斷案就是了,難道還需要怕他們?”

小陳道:“如今是楊家的人被毒死了,他們認定是史家所做,楊史為此還參奏了恒王好幾回,私下里幾乎沒跟史家的人打起來,倘若你們接手,若真的鐵證如山倒也罷了,倘若弄得不好,得罪其中一邊兒是輕的,只怕把兩家也都得罪了呢。”

小陳叮囑了幾句,便自去了。云鬟想起當初為了薛君生一事,差點兒在恒王府鬧出來,便悄悄地對柯憲說:“恒王最護短的,行事又向來跋扈,這果然是個苦差。”

柯憲道:“苦不苦,好歹也要去干,難不給我們差事,就推辭了?更他們看低了咱們。”

兩個人合計了一番,便出了刑部,了兩名公差跟隨,一路便先往楊家而來。

史住在金花巷,門首雖大,看著卻有些簡陋破舊,云鬟不由想起自己所住的那宅子,隨口問柯憲道:“柯兄,你說楊史大人這個房子,是租的,亦或者自有?”

Advertisement

柯憲道:“瞧著有些年歲的了,倒像是自有的,好該修繕修繕了。”

原來柯憲覺著楊史好歹也是朝堂上有頭臉的朝臣,住不該這般簡陋才是,在京為的這些,除了實在囊中無法之外,誰不是風風的。

兩人正在墻外說話,便聽得墻有人道:“是什麼人在外嚼舌!”

云鬟跟柯憲甚是意外,才走到門口,就見大門打開,有個帶著文士黑紗罩冠,著鶴氅的中年男子站在門口,雙眼冷冷地看著他兩人,因見竟都員服,便道:“你們兩人是……刑部之人?”

云鬟跟柯憲行禮,道:“我們是刑部所派的推,前來調查毒殺一案,閣下可是楊史大人麼?”

這文士哼道:“刑部終于敢管此事了麼?我還當他們要裝聾作啞一輩子不理了。”

云鬟道:“但凡有冤屈,刑部自會追查到底,請大人放心。”

史看看他們兩人,一個面年,一個卻又著些莽之意,便冷笑道:“我不是你們來耍的。刑部也是沒人了不,派兩個新進后生。”

柯憲忍不住道:“老大人,我們雖然是新進,可也不是白吃飯的。”

史聽了這話,才道:“既然如此,且就看看你們到底有幾斤幾兩,隨我來。”說罷轉,領路往而去。

云鬟跟柯憲跟在后進門,卻見庭院之中,野草叢生,幾棵大樹,遮天蔽日,看著統共有七八間房,兩重院落,屋頂上瓦片都有些是破碎的,又自瓦礫隙里生著些青苔、枯草之類。

進了客廳,更是滿目蕭瑟,一應桌椅陳設之,都仿佛是用了幾百年的件兒,著森森冷意。

堂中央卻掛著一幅醒目的字,喚作:明心堂。

Advertisement

史自在匾額下坐了,也不奉茶,因說道:“你們想知道什麼?”

柯憲方才進來的時候,只看到一個老嫗從角門走向里面,疑心這兒連個丫頭也沒有,便道:“請老大人將事的來龍去脈同我們詳說一遍。”

史面不屑之,可卻仍是將案發經過同兩人說知。

原來,三個月前,楊史的四十大壽,因楊史生耿直,又好彈劾人,故而朝中跟他不對付的人卻也有許多。

史又不熱鬧,因此壽辰也過的悄沒聲息,只朝兩三個相好兒的朝臣記得,親來祝賀。

只不過,倒是收了幾樣兒的賀禮,都是那些素來敬重他人品,卻又“只愿遠觀而不能近……”的人所送。

史隨意翻看了一遍,因眾人都知道他的心意,竟沒有送他貴重件兒的人,不過都是些日常所見常有的罷了,有一件裳,有一串手珠,有送糕點的,也有送酒水的。

這所送之,自然來歷都極明白,可是只有一樣兒,竟沒名簽。

史翻來覆去看了會兒,打開來時,卻見是一碟的壽包,楊史笑道:“是誰這麼用心,壽包都給我備好了。”

因當時在吃酒,楊史又只喜這個彩頭,實際并不吃這些面食,便沒這些東西,只拎放在旁邊。

誰知晚間,楊史的侄子來到,進見夫人時候,看見了這些吃食,便道:“伯伯如何不趕吃了,放到明日,只怕都壞了,豈不可惜了的?”

史夫人便道:“我跟你伯伯都不吃面食,你若喜歡,便拿了家去吧。”

這侄子聞聽,便笑道:“這可如何使得?我來拜壽,還沒帶什麼禮呢。”

史夫人道:“不必你的禮,你的心意到了就是了,何況放在這里也是白壞了。你拿了家去吃了,又不浪費又好。”

Advertisement

這人聽如此說,索把一匣子壽包都提了家去。

誰知次日,才吃了一個包子,便翻來覆去,不出一刻鐘,七竅流地死在了地上。

那侄媳婦本要跟他同吃,因忘了粥飯,便自去取,回來卻見地上丟了半個包子,自個兒的夫君搐在地,臨死之前說的最后一句話就是:“包子里有毒。”

史說罷,便橫眉怒目道:“我那侄媳婦見了,還以為我故意謀害,便哭鬧著來我府上尋晦氣,我的夫人聽了這消息,氣得暈厥在床,兩個月不曾起了。是我說著壽包原本是外頭送來的,當場又有許多同僚做見證,因此京兆府才又放了我回來。”

柯憲道:“老大人,恕我直言,如何就斷定你侄子是吃了壽包而死的?何況他把包子拿了回去,又隔了一夜吃了才死,焉知不是誰人暗中下毒了?”

史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說,下毒的是我侄媳婦罷了?哼,京兆府也是這般說的,不過是無能的說辭罷了。我侄媳婦已經有兩個月的孕,難道還要存心害自己丈夫不?事發后那剩下的壽包,都給京兆府的人拿去檢驗過,竟個個有毒,就算我侄媳婦要害的夫君,何必費事的把所有包子里都下毒?何況有的壽包表面并無破損跡象,京兆府的人不知如何試過,還說……包子皮上無毒,只有包子餡有毒,你們可還有何話說?”

若這難得是侄媳婦或者別人下毒,也不至于只包子餡有毒,可見的確是那送壽包的人所為。

柯憲啞口無言。

云鬟問道:“史大人,你又是因何疑心到史家的呢?”

史道:“只因事發前幾日,我正彈劾了史家的人孝期飲酒,害得史寶被革職。加上先前等事,他們必然是記恨了,所以想要謀害我,沒想到我并沒有吃那東西,反而白白害死了我侄子……”

云鬟沉道:“除了揣測,可有什麼真憑實據?”

史道:“我當面質問史寶,是不是他派人謀害,他反而冷笑說該死的并沒有死,反別人做了替死鬼。這話難道并無嫌疑?”

云鬟道:“是了,不知道那壽包是什麼樣兒的?”

史道:“過去那許久了,誰還記得,想來不過尋常樣罷了。何況當日都給京兆府的人拿了去。”

云鬟道:“除了史家,可還有什麼人跟楊史有過節麼?”

史道:“我為彈劾史,得罪的人自然數不勝數,然而真正想要殺了我也有能耐如此做的,便是史家了。畢竟有恒王撐腰,誰奈何得了。”

云鬟便同柯憲又在楊史房走了一遍,后宅之中,果然見楊夫人臥病在床,只一個丫頭伺候,一個老嫗便在旁熬藥,桌子上放著些許糕點。

出來屋外,云鬟見這住地里外簡陋,因問:“史大人,先前冒昧了,這里果然是大人的祖居之地?”

史道:“是又怎麼樣?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云鬟不由一笑,這話卻仿佛耳。便道:“大人放心,我們定會竭力而為,盡快還大人一個公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