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都市爽文 官道桃花緣 第192章 灰色收入

《官道桃花緣》 第192章 灰色收入

拿著王為傑提供的證據和舉報材料,顧秋研究了很久。麵對這份目驚心的材料,顧秋心事重重。

果然是五和有惡吏,民眾不潦生。

黃柄山在五和縣經營十幾年,早就把五和縣打理得如鐵桶般的勢力圈。雖然五和是個很普通的縣城,經濟狀態並不好,但是在材料中,有人給黃柄山算了一筆賬,他這個縣委書記,一年下來,能撈多

這是一筆極為保守的賬,對方稱,按場慣例,每地,每年都有提撥幹部的況。工作單位的異,這個可無厚非。

但是那些想要往上爬,想向組織靠攏的人,必須拿出十二分的誠意,你不表衷心,組織上怎麽知道你想上進?

你不經常在領導麵前晃悠晃悠,他怎麽知道有你這個人的存在?領導能真正記住的,也就是那麽幾個特別點的人。

因此,想調整工作,努力進步的幹部,多得意思一下。按每人意思個二到十萬來估計。一年三四十個人計算,至就有六十到四百萬之間這個數。

當然,位置的價值跟活經費的大小,有著直接的關係。比喻說,一個副職,升為單位的一把手,若是那些重要部門,十萬絕對不過份。

這其中就有一張單子,足以證明有人給黃柄山孝敬過來費用,八萬八千八。

這三四十個人,不可能每個都是二萬,也不可能每個都是十萬。

因此折中算下來,黃柄山在這一項中,至得利百萬以上。這個數字,絕對是個保守估計。

做為一個縣委一把手,對人事安排有著絕對的權力,而且每年要的人,絕對不止這三十四個。那小嘍嘍自然不計在,隻算那些正副科級以上幹部。

這隻是其一,其二,每逢過年過節,私人要送禮,單位也要送禮。很多單位為了搞一個慶典,不惜花費數十萬,甚至上百萬。

Advertisement

五和縣不富裕,花費數十萬來搞慶典的,倒也不。能夠把錢花在這上麵,自然也趁著這個機會,到上麵各級領導家裏跑

單位上門,最簡單的表示往往一萬二萬在所難免。這是典型的,用公家的錢,漲自己的麵門。

當然,你平時孝敬了,單位有什麽需要,向上麵資金的時候,自然也要順利得多。

五和縣下麵這麽多單位,這筆收不算太多,黃柄山一年下來,撈個百來萬絕對也隻是保守估計。

再窮的縣,也有工程項目,每年下來的項目,名目繁多,五花八門,每個工程,每個項目,都有一些可以草作的地方。

一個工程隊如果想在那裏拿到項目,這種必要的打點,必不可。或許別人那裏不需要打點,但是一把手黃柄山那裏如果不周全,你這個項目就別想拿下來。

這樣那樣的項目,這麽多競激勵的單位投標,黃柄山一年下來的收,同樣不下於百萬左右。

除此之外,黃柄山一年的銷費開支,以他堂堂一縣之老大,他的一切費用,難道還要自己出?

各種消費,再加上他有絕對的財政大權,吃喝拉撒都可以報銷。象他這人,出手就是幾十萬的鑽石鑽項鏈。這些錢難道要他自己出麽?

隨便掛到哪個單位名下,自然有人幫他買單,在這方麵,他一年花費個百來萬,不問題吧?

除了這些收之外,還有他平時生日,偶風寒,老婆生日,兒子上大學,兒出國,老爸生病等等,不要說黃柄山自己開口,就算是他不說話,那些天挖空心思討好他的大有人在。

平時沒什麽事,都要上門送禮,更不要說他家裏有事了。反正想送禮的人,五花八門的理由都有。

Advertisement

人在材料上算了這筆賬,黃柄山一年斂財,至五六百萬,這麽多年下來,他究竟斂了多財富,恐怕已經是個天文數字了。顧秋完全相信,一年五六百萬,這隻是一個很保守的數字。

還有呢,如果他下去視察,這種打點費用,也不是個小數目。上次黃省長下來視察工作,是打牌娛樂,二小時左右,就進賬好幾萬。

這還是在杜書記這樣清廉的幹部手裏,換了其它地方,絕對不會隻有這個數的。

至於還有沒有其他顧秋不知道的收,顧秋無法確定。一個小小的縣令,竟然斂財如此瘋狂,難怪下麵那些人,不計生死地去撈錢。

各種收費,正是他們慣用的手段之一。沒辦法,他們這些人也得生存,上麵要打點,不到下麵撈點怎麽活?

顧秋看完了這些,而那些照片,有暗拍到他大肆吃喝,公款旅遊,也有他與一些人在一起的證據。

看完之後,顧秋心事重重。

這些證據,還得去求證。

完整的證據鏈,缺人證。

如果到杜書記手中,杜書記肯定然大怒。跟隨杜書記幾個月了,顧秋倒是沒發現有人給杜書記送禮。

當然,那種禮,跟黃柄山相比,簡直就是普通的人來往。杜書記不收錢,上萬上萬的,絕對沒有。

如果有人送他什麽家鄉特產,他還是樂意接,畢竟他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

就拿上次的人事異,何漢去長寧縣,他就沒花一分錢,而是照顧秋說的,幹了一件引杜書記關注的事。

董國方去五縣,同樣沒有在杜書記上花錢。他去省裏打點,那是他的事。

杜書記這個人,自己不收錢,在某些時候,還是非常開明的。因為他知道,無錢寸步難行這個道理。

Advertisement

與其與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花錢買,不如讓能幹實事的人去打點,兩相其害取其輕正是這個道理。

杜書記是一個雅士,喜歡要工作之餘,練練字,聽聽音樂,喝喝茶,陶治一下

象杜書記這樣的幹部,絕對難找。

顧秋很欣賞他,很佩服他。

其實有時的杜書記,同樣也嫉惡如仇。

私人時間不占用公共資源,坐大,正是他廉潔的表現。他向書問政,正是他開明的地方。

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還頂一個諸葛亮,書自然也有書的用。顧秋幾次進言,都深得杜書記心意,因此,他常常給顧秋一個機會。

顧秋就在心裏琢磨這件事,該不該向杜書記如實反應。目前上麵的力已經施下來,如果不盡快理,黃柄山未免不會有翻的機會。

到目前為止,黃柄山應該還不知道這些。

顧秋突然想到一個人,吳承耀。

如果讓,利用鋪天蓋地的新聞來轟炸,就算他黃省長再有通天本事,隻怕也難捂住這個蓋子。

隻不過這個舉,有點冒險,他必須同吳承耀好好商量。

因此,事不宜遲,他立刻給吳承耀打電話。

吳承耀本來就是個夜貓子,記者的工作也很累的,經常為了一條線索,通宵達旦。

接到顧秋的電話,他並不意外。

顧秋在電話裏大致說了幾句,吳承耀馬上意識到,這將是一起場風暴。

隻不過,幹這種事,有一定的風險。

顧秋提供給他的消息,絕對可靠。不過顧秋說,“暫時不能見報,你隻能在外圍調查。等有了可靠的證據,得到杜書記的許可,才可以見報。”

這種見報,必須是一擊而中,沒有萬全之策,輕易不可下手,以前那種打蛇不死,反被蛇咬的事例,實在太多了。

吳承耀想了想,“這倒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我盡量試試。不過你得先把手裏的證據,給我看看,否則我心裏沒底。”

他當然也知道,這種事必須有足夠的把握,手裏必須有一定的籌碼,否則人家反擊的時候,你將無路可退。

這,不是一個人的戰爭,但是,卻有自己在前麵打頭陣。作為一個記者,充滿正義的吳承耀,決定賭一把,當這個敢死隊!

ps:第三更求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