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了眼曹軍,大急說道,“誅殺曹的大好良機便在眼前,主公為何猶豫不前?管它那般計謀,我等只需殺了曹,其余皆散!”
見麾下將領李如此激,袁猶豫一下,沉聲說道,“好,我等便上去看看,若是曹阿瞞果真是退兵,我等便追擊,若是……駕!”
于是,曹引兵撤退在前,袁引兵追擊在后,直直追了二十余里。
難道追擊曹需要追擊二十余里?
非也!乃是袁心中一直有些懷疑,懷疑曹此行乃是敵,他自便與曹相識,知曉此人最善騙,于是乃至于現今越想越心疑,越心疑追擊的力度便越弱,到了最后,儼然好似是袁率兵跟在曹之后一般。
就這樣,曹一直將袁引至了幾個山坳之,著此般地勢,袁心中更是懷疑,急忙下令停軍止步。
麾下李疑問道,“主公為何止步不前?”
袁指指兩旁地勢,沉聲說道,“你卻是看不出?曹此行必然是來引我等追擊,他好在此伏擊……”
袁話還不曾說完,山坳兩旁響起幾聲炮聲,高坡之上,更是旗幟漫天,戰鼓之聲隆隆作響。
山坳之后響起無數廝殺之聲,就在袁一愣間,他已看到無數曹兵從山坳小道中殺過來。
“果然如此!撤!快撤!”袁心中一驚,甚是惶恐,急忙下令麾下將士回撤,直直飛奔出十余里,期間多有到曹兵馬,但是惶恐不定的袁竟是不予戰,徑直回大營而去。
待回頭了一眼那山坳,聽那喊殺之聲漸漸消退,袁這才松了口氣,對著李罵道,“若非是我小心,我等皆中曹阿瞞計!”
李唯唯弱弱,低頭不敢回話。
但是曹真的有伏兵嗎?有是有的,但是決然不是袁想的那般……
“哈哈哈!”山坳之高坡,曹哈哈大笑,著荀攸說道,“公達,你竟是率區區兩千人,便驚走了袁萬余兵馬,甚是欽佩!”
荀攸搖搖頭,微笑對郭嘉說道,“奉孝,如今且看你的了!”
郭嘉顯然很是自信,輕笑說道“主公與文達卻放寬心,我必那袁中我計!”
曹與荀攸對視一眼,亦是大笑。
是夜,袁營中!
“如此淺計,你卻識不得?”當著諸將面,袁直將李罵得不敢做聲。
長史荀正了一眼一臉愧的李,岔開話題說道,“主公,有一事我有些不明白,那曹日前還有一敗,如何今日竟伏擊主公?當是在營中激勵將士士氣才是……”
“唔,我也有些不明白!”袁點頭說道,“下邳屯有呂布兵五萬余,我等亦有四萬,曹日前折了一陣,損折士卒極多,想來如今也僅有四萬余,如何敢以四萬敵我等十萬?我思其中必然有詐!”
“莫非是因那江哲江守義?”別駕楊弘喃喃說了一句,隨即又自己反駁了自己的言論,“想來非是如此,江哲所行之路途經小沛、沂都、碣石三,方才可至下邳亦或是徐州,一路上有橋蕤、陳紀、陳蘭將軍在,那江哲豈能輕易到此?那麼……”
“報!”就在此時,一袁兵匆匆而,叩地稟告道,“啟稟主公,曹營有異!”
“異?”袁猛地坐起,驚聲說道,“有何異,速速稟來!”
“啟稟主公,方才有斥候來報,有一軍趁夜進曹營,只因他們不曾點起篝火,是故斥候不知有多人馬!”
“必是許都援兵!”長史荀正沉聲說道。
“我道這曹阿瞞哪里來如此大的膽子!”袁冷笑幾聲,恨聲說道,“不曾想他早就暗遣援軍……你等繼續監視!”
“主公勿急!”別駕楊弘頗有自信地說道,“曹增兵不增兵,我等明日一看便知,這幾日無風,待得曹營地造飯之際,我等尋一高坡,其營中爐灶之煙火,虛實便知!”
袁一愣,隨即大喜說道,“善!”
“哈哈!”而此刻的曹卻在營中暢快大笑。
“主公……”荀攸頷首笑道,“方才見到幾個人影鬼鬼祟祟,想來是袁細作……”
“有可驚守門將士?”曹問道。
“不曾!”荀攸笑道,“攸早早便吩咐了守門將領,讓他們勿要驚此些細作……”
“好!”曹大笑一聲,轉對郭嘉說道,“奉孝,已遵你計謀,讓麾下士卒從軍營東門喧鬧而進,從軍營西門寂靜而出,反復已有三次,不知……”
“如此兩三日即可!”郭嘉笑著說道,“非但如此,自明日起,派遣一軍就地砍伐林木,以擴軍營,待每日三餐之時,則填灶燃之,袁必定中計!”
曹點點頭,隨即笑著說道,“前后孫臏‘增兵減灶’之計,如今且觀奉孝‘減兵增灶’良謀!”
“非是‘減兵增灶’,乃是‘故弄玄虛’也!”郭嘉大笑。
曹與荀攸亦笑。
如此三日,曹皆尊郭嘉計謀行事,果然將袁唬住,正暗暗估算此刻曹營中已有多兵馬。
一算之下,袁更是大驚,下令麾下將領不得輕易離營,除此之外,袁更急令召集紀靈前來。
袁萬萬不會想到,曹營中仍然只有那麼萬余兵馬,他更是不會想到,曹麾下那四將已是數次截獲他軍中糧草,并做出包圍之勢……
早先曹便派遣將士日夜兼程趕到江哲,讓江哲改道下邳,合攻袁。
萬事俱備,唯有等江哲那一縷東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