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官 第152章 只好以身相許了

《大明官》 第152章 只好以身相許了

方應並不知道,這次引起的人心震出乎預料的大,一不留神讓他正式在朝廷大佬心中正式掛了號。幸虧爲了保需要,他的籌邊策只限於司禮監、閣老與部院七卿中傳閱,不然會傳得更加沸沸揚揚。

他再聰明也料不到,自己那便宜新外祖父恰好也在這個時候上疏奏報江南賦稅改革的事,順便替他表了表功。

兩巡的兩本奏疏前後腳的出現在朝堂,不經意間起到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好像顯得某年秀才政外事無所不能的樣子,給人印象極其深刻。

在方應想來,若朝廷同意,他的獻策之功跑不掉;若朝廷不同意,那也沒什麼損失,其他並沒有想太多。

此時方應依舊過著巡都察院、社學、衛學選址三點一線的生活,日子很是充實。

卻說在這天,原有的兩個舊倉庫已經拆完,要先開始修建孔廟。方應便停了社學課堂,帶著六十名社學學生前去參加孔廟奠基。

這一行人穿士子儒衫,羣結隊的出現在街頭,立刻爲榆林鎮城裡的一道風景線,引得路人紛紛注目——這大概是榆林城建城以來第一批讀書種子了。

榆林城街道狹窄,但一路所到,別人都是主避讓以示尊敬。方應招收的這批社學學生歲數都不大,年輕人多多都有點現心思,見狀更加昂首,雄糾糾氣昂昂的行走在街道上。

這也是方應的目的之一,要培養出他們爲讀書人的自豪,正所謂士氣也。

奠基儀式完了後,社學學生便各自散去,方應則回西城巡衙門去。但也有一批學生,與方應是同路。

前文介紹過,榆林城西半城多是各種衙署所在地,高級武也多居住在西半城,所以與方應同路回西城的學生多半都是高級武子弟。

Advertisement

方應雖然竭力維持師道尊嚴,一馬當先的走在最前方。學生們亦步亦趨跟在後面,但也沒閒著,互相小聲說話。

“今日下午也不上課,你有何打算?”

“如今到了秋高氣爽季節,我想去跑跑馬。”

“自打我了社學,便有個親戚送了一匹好馬爲賀,不如下午同去。”

“甚好,午後威寧門外見。”

方應耳朵,猛然回頭,對這兩人大喝一聲:“算我一個!”

那兩個學生聞言愣了愣,隨即大喜道:“好極!願與方先生同行。”

方應確實是想學騎馬的。既然到了邊鎮效力,不學會騎馬就等於白來了,那個男兒沒有縱馬揚鞭的豪

何況從實用角度出發,邊鎮隨時都會有軍,逃命也好,還是隨軍出征撈功也好,騎馬都應該是高級幕僚必備的吃飯本事。在榆林城就沒見過轎子,連楊巡這等文人大員,一樣也是騎馬出

方應之前守著倉庫沒條件,自從進了巡都察院當幕僚,就有了學騎馬的機會。但到目前爲止,也只在巡行轅的大門院子裡繞圈子溜達的經驗。

榆林城這一帶水草,不但有河有湖,城中還有源源不斷的山泉水,這種地理條件在西北邊地難得一見。當初巡餘子俊選址在榆林建城,不是沒有道理。

在榆林城各種騾馬加起來有數千匹,馬匹與戰兵數目幾乎是一比三的比例,整個延綏鎮各營堡幾乎都是這種比例。

榆林城外有兩大草場,東邊到常樂堡,西邊過榆溪河一直蔓延到響水堡,加起來足足喲四五十萬畝的面積。

方應和兩個學生約定要去的就是東面,午後出了東門威寧門,又繞過東面駝山,便進了草場地區。

Advertisement

此時秋高氣爽,晴空萬里,令人心舒暢。舉目四顧,天底下的原野一無垠,恨不能痛痛快快的在藍天下揮鞭飛馳一番。

但方應畢竟是生手,騎馬搖搖晃晃的還在索階段,結果拖累了兩個陪同學生也痛快不起來。

方應微有赧,雖然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但他不想在學生面前太現眼,揮揮手道:“你們去跑馬罷,我自己慢慢習慣,回頭再將馬匹還到府上去。”

那兩個學生聞言便在馬上拱拱手,告一聲罪,又互相彼此比劃了一下,便以今晚晚飯爲賭注賽馬。

方應目送兩人風馳電掣彷彿一眨眼就消失在天邊,不由得心生羨慕,不知練到什麼時候他才也能如此激快意。

恍惚片刻,方應便驅下寶馬,小跑著繞起圈子,慢慢悉各種節奏。所幸這匹馬是馴服慣的,控十分便利。

不知過了多久,擡眼看天,日頭已經微微偏西,方應正考慮是不是收兵回城,將馬匹還了。

此刻忽然有急促的馬蹄聲傳進了耳朵裡,方應擡頭看去,卻看到自己側面遠有一人一馬,朝著自己飛奔而來。或者說,不僅僅是飛奔,而是對著自己全速衝刺了。

這是什麼人?故意嚇唬自己嗎?方應一邊撥馬避讓,一邊疑不已。

更近一些時,卻見那人手臂一揮,亮出了明晃晃的馬刀,這可將方應駭得心驚跳。

這不是嚇唬人,這是來要命的!方應大驚失,若是單純的打架他並不怕,這點勇氣還是有的。但是眼下手無寸鐵,如何擋得住鋒利的刀刃?

他也顧不得許多,連忙策馬揚鞭,狠狠了幾下下馬,拼命朝著另一邊方向跑去。

Advertisement

在高速中,方應便到自己已經坐不穩了,搖搖晃晃的險些墜馬。急生智之下,他趴住子,抱住了馬脖子。雖然看起來很是狼狽不堪,但總比掉下馬去沒命好。

但後面這人仍然追不捨,那刺眼的馬刀很有節奏的揮舞,讓頻頻眼向後看的方應心急如焚,大汗淋漓。

這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兇人?這已經是第二次遇險了,上次還有同行人壯膽,還有孫小娘子這種高人相救,現在可是孤一人。

想起孫小娘子,方應懊惱不已。他早知道邊塞地方不比地,兵兇戰危兵荒馬,上次就想把孫小娘子留在邊當保鏢順便還能養眼。若是如此,現在何懼此兇人!

但當時自己混的太差,就沒這個臉去說。一個破倉庫書辦有什麼臉面找人當保鏢?

說時遲那時快,一追一逃,瞬間兩匹馬一前一後就衝出了兩裡地。

方應眼瞅前面快跑到了大道上,那麼大道上總該有行人了罷?想至此,方應連忙扯起嗓子,不停地大呼小的喊救命。

一方面企圖招來附近看不過眼的英雄好漢,亦或是路過的軍;另一方面,想要藉此嚇阻後面的賊子,到了有行人的大路上,他想殺人總該有所忌諱了罷。

可是路邊都是拉大車的民壯,見這一幕只會目瞪口呆,短時間沒有出手相助的。

方應又一次向後看了看,這兇人依然糾纏不休的死死追趕,彷彿完全不顧自安危,眼中只有他方應

慌慌張張的目測了一下距離,也不知是心理因素還是確實如此,好像比之前追的更近了。

這個發現讓方應頭腦一片空白,一時間面無。難道堂堂的一代穿越者,就要出師未捷先死,先把小命待在這裡了麼?

Advertisement

正在要命的關鍵時刻,方應忽然到忽然耳邊響過“嗖”的一聲,不知從哪裡冒出一支箭,沿著他側面飛了向後方。

隨後便聽咚的一響,再回頭看時卻看到那賊人已經掉在了地上,一支箭尾顯在賊人的嚨外面。

正中嚨,八是活不了方應死裡逃生,長長鬆了口氣,一時間還有點木然,子仍然趴在馬上一

從旁邊傳來悅耳清脆又帶有幾分悉的問候聲音,“喂!方相公你沒傷罷?”

方應子不大聽使喚,只能艱難的扭過頭看去,赫然正是三月前同行過幾天的孫小娘子。

還是清秀健康的臉蛋,還是紅豔豔的襖,手裡攥著一把弓,俏生生的立在馬頭邊上,對著自己探頭探腦。

方應忍不住熱淚盈眶,什麼心想事,這就心想事!在這一刻,他看到孫小娘子比看到自己親爹都親切。“在下沒事”

“方纔我們趕著糧車正走呢,就遠遠瞧見有人大呼小。先聽出聲音是你,又看見後面那個不像是好人,所以真是湊巧了。”

方應緩過勁來了,翻下馬,對著孫小娘子抱拳行禮道:“多謝,多謝。”

孫小娘子抿笑道:“奴家怎麼每次遇到你,都是兇險時候呀,上次是撞到達賊散騎,這次又是被人追殺。你也該小心點,總不能次次都遇上奴家救你。”

方應無可奈何道:“屢次救命之恩,在下實在無以爲報,只好以相許了。”

孫小娘子登時滿臉通紅,擡手用弓敲了敲方應腦袋,然後跑了回去。

孫氏父兩人押一輛大車,這次是運糧,總要留一個人看車的。孫小娘子回去了,孫敬孫老爹便快步走了過來,憂慮的問道:“這是何人?殺了此人會有後患麼?”

“但請放心,在下包你沒事!”方應拍著脯許諾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