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之到榆林來的主要任務就是宣旨,主要是朝廷的獎賞和五月份開邊市兩項容。宣讀完畢,方欽差就啓程從紅石峽出塞,前往滿都魯部。
延綏鎮巡楊大人也採納了方應的提議,打著安全第一的旗號,向朝廷奏請邊市辦,嚴格管制,並由邊鎮負責招商。
於是乎憑空爲邊鎮增加了一項權力,本來府只需設關卡收稅就行了,但要辦後,連各家場資格、份額大小都直接掌握在了府手中。可謂是沒有審批項目也要製造審批項目的典範。
在榆林開邊市的消息正式散佈了出去,惹得西北有實力的商家更加熱衷起來,紛紛來到榆林城尋找機會。
雖然一次邊市的利潤總數有限,而且長遠看利潤可能不如西商做慣的食鹽高。但如果將來能夠漸漸形常態化的邊市,這就增加了一個穩定的利潤增長點,從商業角度是不可忽視的。
其實商家逐利行爲都是低層次的,更高層次的角逐本不爲外人知曉,面對不小的利益,總是想出來分桃子的人。
這日,榆林城裡三個對地方事務最有影響力、有發言權的大人面了。楊巡和汪太監並排而坐,榆林衛指揮使彭清位居下首。
對了,彭清的對面是生員方應,他也被楊巡來陪坐,由此可見楊巡對方大秀才的倚重。
寒暄完畢,馬監太監、西廠提督、巡視三邊兼延綏鎮守太監汪芷汪公公清亮的咳嗽了一聲——如今前鎮守太監張遐得償所願,離開邊鎮調去了腹裡地區,汪芷便屈尊兼任了鎮守太監。率先開口道:“招商之事,我看不能只煩楊大人多勞。”
楊巡明知故問道:“那以汪太監之意,該當如何?”
汪芷輕描淡寫道:“此事應當三分之。巡都察院、鎮守太監、榆林衛各得其一。”
這意思很明確,在此次邊市中,巡、太監、榆林衛每方負責三分之一份額。若非不想把楊巡和方應兩人得太急,汪芷連這三分之一都不會給。
楊巡雖然爲必在意錢財,但是他自認爲延綏鎮最高員,只有三分之一未免太失面子,與自己份不匹配。不過斤斤計較爭利又不是他的作風,楊巡到自己張不了這個口。
此時方應面朝汪芷故作驚訝,順口拍了一頂高帽子道:“在下聽聞。汪太監乃是輕財仗義的人,怎的也想打理這等錢財俗事了?”
汪芷年虛榮,確實以不錢財自詡,但此刻只能頗無奈道:“我輩鎮守太監負皇恩,自當爲君分憂。”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當今天子酷好吃喝玩樂奇珍異寶,又崇信僧道方士,各方面開銷極大,那有能力的太監自然就承擔起搜刮錢財寶進獻給天子的責任,樑芳、錢能之輩正因此而得寵。
就是以汪芷的強勢,也免不了俗。不能在錢財方面不上心。當然,搬出天子來,也是爲了佔據制高點。
方應輕輕拍扶手道:“既然廠公要替君上漁利,那豈能只得三分之一?”
這可謂是語出驚人。不但楊巡大意外,就連汪芷和彭指揮也吃驚非常。方應不是楊巡的幕僚謀士麼,怎麼反而替汪芷說起話來?一時間三人齊齊疑神疑鬼,都沒有說話。只去聽方應下文怎麼講。
方應先看了看三人,才繼續說:“在下以爲。此次邊市招商,廠公應當負責半數份額!”
“你是說真的?”汪直心直口快,口而出的反問道。他自己的提議只是要佔三分之一,方應卻一下子給他增加到一半,這是什麼一種神?
方應給楊巡遞了個眼,然後才道:“當然是真的。至於另一半,就該由延綏鎮巡都察院行轅負責了!”
聽到這裡,楊巡險些笑出聲來,這方應果然是話裡有話!雖然不是第一次見識了,但楊巡仍想讚歎一聲,真是機敏!
是的,先順著汪直的意思並更前進一步,把他份額增加到了一半,順便也把本方份額增加到一半,只是可憐了彭指揮,被瓜分的一點份額也不剩了。且看汪太監怎麼辦?
汪芷還真造難了,這方應的提議太考驗人了。傻子也知道,佔一半份額當然比三分之一好,錢財當然多多益善,陛下就喜歡這個東西。
那楊巡如今氣候已、聲勢正盛,完全排斥是不可能的,能佔到一半隻怕是最好的結果了。可是彭指揮又是一直籠絡的對象,直接把彭指揮的份額瓜分掉,似乎也不太好.....
最終汪芷咬咬牙,對楊巡同意道:“就如此辦,你我各負責一半!”至於彭指揮,只能事後安和給予補償了。
話說出口,連汪芷都沒想到自己會答應的如此之快。難道本來潛意識裡就覺得彭指揮這個小人佔三分之一太多,但出於籠絡目的又不好明說,然後藉著方應提議當由頭了?
楊巡還給方應一個眼,微微表示讚賞。沒想到汪直提出的這個份額難題,舉手投足之間就被方應解決了,而且己方獲益還有所增加,實在是皆大歡喜。
天下還有什麼事能難得住他?此刻楊巡不冒出了這種念頭。
覺察到楊巡與方應眉來眼去得意洋洋,汪芷心裡十分不爽,“你們不要高興的太早,說不定朝廷朝令夕改,邊市之事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方應疑神疑鬼,汪芷這話是暗有所指,還是心懷不忿下的危言聳聽?楊巡忍不住問道:“願聞其詳。”
“你們知不知道?大同鎮那邊向朝廷奏請,想要將這次邊市設在大同!”汪芷料道。
楊巡和方應都皺起了眉頭,延綏鎮是這些年纔有的新邊鎮,而大同鎮則是絕對的老資格邊鎮,常與宣府鎮統稱宣大,是京師外圍防線,也是大明最重要的邊鎮。
所以這大同鎮政治地位和軍事地位都比延綏鎮要高,雖然延綏鎮近些年戰事比大同鎮要好,連續出了兩個部院大臣,但延綏鎮說話分量還是比大同鎮有所不如。何況大同鎮地理位置比延綏鎮要好,更適合設立邊市。
楊巡和方應都還沒說話時,彭指揮卻搶先對汪芷道:“大同想搶走邊市,我們延綏鎮決不能答應,這都要靠廠公出面了!”
汪芷舒舒服服翹起了二郎,瞥了瞥方應,又瞥了瞥楊巡,儀態從容淡定。
方應和楊巡都相信,以汪太監的赫赫威名,若出面與朝廷和大同鎮涉,自然什麼問題都沒有,邊市還是榆林的。可是......求汪直是那麼好求的麼?怕不得又要讓出去一些份額。
方應沉片刻,轉頭對楊巡道:“要解決此事,還得勞駕臺出面向朝廷上奏疏了。”
楊巡見狀便曉得方應又有什麼急智了,好奇的說:“若是你來執筆,你會如何寫?”
方應嚴肅的說:“其實也沒什麼好寫的,榆林地偏遠,與京師安危關係甚小。而那大同鎮地近京師,是必須百倍嚴防之,若開邊市讓敵我不明的胡騎來去自由,這不值得憂慮?
難道爲了區區邊市小利便不顧京師安危?莫非諸君都忘了土木堡之事麼!我看那提出在大同開邊市的人,該斬!”
楊巡讚道:“言之有理!”
汪芷則大失所,但也不得不承認,方應說的極其有道理。若真如此向朝廷上奏,朝廷一定會否掉大同的意見。
不過一想完全不必靠著出面也能解決問題,汪芷又到大爲挫。冒出了與楊巡幾乎一樣的念頭,還有什麼事能難到方應?
這個人很可惡......心很不爽的汪芷板著臉盯著方應半晌,目晴不定,不知道再想些什麼。
楊巡覺得氣氛不對,正要出言結束今天的面。但卻聽汪太監道:“方秀才在榆林城做的很不錯,我都是看在眼裡的,楊巡以爲如何?”
楊巡當然要維護方應,便道:“確實如此。”方應不明白汪芷什麼意思,只能謹慎的答道:“過獎過獎。”
汪芷嘆口氣道:“聽說方秀才是被陛下下詔發配的,其他人都不好置喙。既然如此,我自當向陛下奏請,請聖諭赦免你的罪過,你這樣的大才就別在榆林邊鎮蹉跎歲月了,且放你還鄉讀書去!”
什麼?方應愣住了,楊巡也愣住了,以汪直在皇上那裡信任程度,他要奏請赦免方應那絕對是十拿九穩的。
現在可不是氣頭上,已經過了快一年了,皇上赦免方應自然沒什麼心理障礙。再說方應獻策有功,給了皇上一次冊封北虜可汗的虛榮,那麼汪直說幾句好話去,讓皇上放方應回鄉當然不難。
汪芷忍不住爲自己的主意微微得意,沒了方應當謀士,楊巡就去了左膀右臂,相當於釜底薪,實力最損失三分之一。
又看到方應苦笑無言,心裡更是爽氣,這下看他還能怎麼辦?就不信了,這世道還能沒有可以難住方應的事!()
老五荒唐,唉,還是得媽好兒子才會好。 福晉,要不咱再生一個?其實這就是個低調穿越女到清朝努力不炮灰的故事。
本書發生章節缺失問題,請大家在站內搜索《丑女種田:山里漢寵妻無度》觀看相同內容 又胖又傻的醜女楊若晴在村子裡備受嘲弄,被訂了娃娃親的男人逼迫跳河。再次醒來,身體裡靈魂被頂級特工取代,麵對一貧如洗的家境,她帶領全家,從一點一滴辛勤種田,漸漸的發家致富起來。在努力種田的同時,她治好暗傷,身材變好,成了大美人,山裡的獵戶漢子在她從醜到美都不離不棄,寵溺無度,比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好多了,豈料獵戶漢子不單純,他的身份竟然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