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官 第195章 消失的方應物

《大明官》 第195章 消失的方應物

按察使司舍中,雖然也已經深了,但方應依舊沒有睡,靜靜的躺在牀上想著心事。

方纔散堂出去時,他故意挑起與寧良的口舌之爭,不是爲了斥責而斥責,而是要通過語言來試探。

現在方應基本可以確定,三位大員之間確實有某種合作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理之中。能得利的事,誰不想參與?

雖然細節詭異莫明,但方應卻敢斷定,主謀者一定還是那個到目前爲止從未見過面的右布政使陸辰。

因爲他覺得,也只有陸大人才會如此沉,也只有陸大人最善於搞見不得的暗箱作。

除了陸大人,按察使朱紳缺乏這個力,他不可能主去找兩個嫌疑犯套近乎,這風險太大;至於寧良,方應不認爲他有這樣明和出奇。

所以想來想去,三人合作必然是陸大人串結起來的。至於想到萬安,那是因爲從去年李士實任浙江提學副使的況看,萬安對商相公和浙江十分上心。

本省這幾個大員雖然不是萬安嫡系,但萬安肯定有意無意的與他們間接接過,特別是陸辰陸大人。以此人的鳥,敢於耍弄詭計去謀奪左布政使,肯定有點底氣,說不定這底氣就源自於萬安的默許。

這年頭閣、部院在士人中的威信不是很高,被嘲諷爲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但首輔就是首輔,而且還是個天子用著很順手的首輔。

現在面臨這種被他方應掀了桌子的局面,出去當權太監外,也只有萬安萬首輔有能力將事的影響到最小。他們幾個大員投其所好,進行政治投機自救也就順理章了......

理清了思路,方應沉沉睡去,再一睜眼就是天大亮時候了。按察使朱大人明顯不想留方應在衙署舍裡住著,方應自然也不會厚著臉皮死賴著不走。

Advertisement

於是洗漱過後。方應便離開了按察使司衙署,不過確實有四名差役奉命跟隨保護。免得萬一方應出了意外,有也說不清,或者也可以算是監視。

方應向北出了武林門,來到了他一直住宿的那個旅舍,他昨日臨時被按察使司請走,行李什麼的還都扔在旅舍中。

“在下行李還在否?”方應對掌櫃問道。

那掌櫃方應後四個差役。連連點頭道:“在的!在的!”

“那在下的房間是否還在?”方應又問道。

掌櫃爲難的說:“昨日你說要走,已經把房間退還了,如今是別人住著。”方應拍了拍櫃檯,“那就換一間!”

隨即將行李搬到了另一個房間門口,方應忽然想起了什麼,對那四個差役道:“我還有幾句話要與掌櫃說。煩請爾等在此看著行李,我去去就來。”

那四個差役對保護方應這種差事實在沒什麼興趣,只是奉了上司命令不得不爲,還是應付心態居多。見方應要去前面找掌櫃說話,說了不用他們跟隨,他們也就懶洋洋的沒有跟著去。

不過四個差役在房間門口,守著方應的箱籠。左等右等,足足過了半個時辰也沒有等到方應。這下便覺得奇怪了,他們連忙去前面打聽,卻聽那掌櫃道:“方小相公剛纔出了本店,不知到何去了。”

四人面面相覷,不知道方應這是何意,此刻再去外面尋找,那裡還看得到方應蹤跡?

互相商議幾句。這四人便回了按察使司衙署,向按察使朱老爺稟報此事。說實在的,這怪不得他們,還是那方應自己想跑路。

朱大人聽了四人,皺眉想了想也沒有太在意。他已經安排過保護措施,但方應自己不配合,那就賴不上按察使司了。故而朱大人只是象徵的讓地方上注意尋找。其他並沒有再做什麼。

Advertisement

隨後幾天,方應好像從杭州城消失了一般,沒有任何人見到過他。心懷不軌的寧衙不信邪,撒了家奴、差役滿城去打聽。但始終就是找不到方應

雖然杭州城人口集,藏匿個把人很容易,不過所有人還是判斷,這方應必然是悄然離開杭州城了,因爲他在杭州呆著沒有作用,而且已經撐不住局面了,甚至還有一定人危險。

對這個結果,左布政使寧良也好,右布政使陸辰也好,包括按察使朱紳,都到鬆了一口氣,方應實在是他們心中的一刺。

離開的好,離開的妙,杭州城有他們三個就足夠了,不需要方應在中間攪局。

三位大員都相信自己的場智慧,也都信奉潛規則的效用。如果場法則連這次的事置不了,那就所謂場也就沒有存在價值了,而他們三個恰恰都是很懂的人。

沒有方應這個搗者,他們聯起手來就可以慢慢應付方應攪起來的子,安安穩穩的理事態,將事導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

兩日後,朱大人第二次傳喚各方問話,這道程序名義上是爲了查補缺,以防止出現失誤。與第一次相比,方應沒有到場,在別人眼裡他也不用到場了,或者說他到場不到場沒有意義了。

第二次問話過後,又花了幾天時間,朱大人的奏疏出籠了,此時距離方應檢舉已經過了七八天,這時代正常的效率就是這樣的。

朱大人這份奏疏,那真是凝聚了心寫的,每一個字都仔細拿過。畢竟要靠這份奏疏影響到朝廷判斷,讓朝廷按照設想行事。

比如涉及到商相公部分,既不能直白的懷疑和攻擊,又不能太輕描淡寫,要的就是在字裡行間出春秋筆法,給人以充足的想象餘地,這難度頗高。

Advertisement

幸虧朱大人是二甲進士出,文字功底不差,細細打磨幾天,還是有能力弄出這麼一篇奏疏的。不須花團錦簇,但求準,連他自己都佩服自己了,寧良和陸辰也紛紛給予了讚賞。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卻說方應從別人眼皮底下消失,其實並未離開杭州。

他的藏甚至與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所在的坊區相距並不遠,只隔兩個街口,說是在幾位老大人的眼皮底下也不爲過。這個地方,做鎮守太監府。

一干等人萬萬沒想到方應在鎮守太監府裡,別說對尋找方應不上心,就是他們上了心搞地毯式搜索,只怕也是找不到的。他們幾個人中,誰能闖進鎮守太監府搜人?

鎮守浙江太監兼管杭州織造局李義李公公著坐在他下首、正在品茶的方應,“雖然已經過了數日,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很奇怪,你居然會來找我。你不是知道我與陸大人有合作麼?不怕自投羅網?”

方應竹道:“李公公你與陸大人的合作,只怕只是爲了扳倒寧良這絆腳石而已,一個想求,一個想求財。

上次因爲王家事拜訪時,我便覺得你與陸大人之間並不是很,也缺乏默契,不然陸大人不肯告知你修理王家的原因?

這足以說明你們只是臨時聯手而已,不是什麼正經的同黨,想來陸大人生深藏不,也不是願意大張旗鼓的公開與李公公你往的風格。若是如此,我如何不敢上門?”

李義不多談這些,顯得好像自己中了算計似的,只問道:“你的信都寫好了麼?”

方應笑道:“李公公急公好義,肯出面仗義直言,在下怎會言而無信?兩封皆已完畢,一封給延綏楊巡,一封是給大同汪太監,李公公儘管差人送到西北就是。”

Advertisement

“你說,這真能賺大錢?”

方應鎮守太監府時,就將前陣子與王魁商議的貫通東南和西北、涉及到鹽、綢、糧食的大生意告訴了李義。並表示願意讓王家與李義聯手,而西北那邊有楊巡和汪芷,足以將這筆大生意運作起來。

現在李義問的就是這項生意,看語氣很是患得患失。這不是因爲李公公貪財,而是錢財對李公公的地位很重要。

當今天子酷好吃喝玩樂,又崇信方士僧道,各項花銷開支很大,每年正常的百來萬金花銀是不敷使用了,於是各地鎮守太監的重要任務就是爲天子撈錢。

就是在天子心中,能賺錢的太監往往也是得寵的。比如雲南鎮守太監錢能,此人出了名的人品卑劣、劣跡斑斑,屢屢被文攻擊,但天子就是大加庇護,讓錢能始終不倒。

李義李公公鎮守浙江這個富裕地方,斂財方面一直不得力,這可能要影響到政治地位。這讓他很有點著急,當初想趕走寧良也是出於這方面考慮,所以方應這個有暴利的大生意纔對他極吸引力。

方應保證道:“李公公放心!據在下與商人王魁測算,此項往來一年幾倍利潤不問題,是真正的大生意,非有實力的人不可做。”

“但願如此。”李義淡淡道。就算生意不,能與炙手可熱的汪直搭上線也是很劃算的。

七八天前,方應突然登門造訪他,聲稱自己檢舉了兩位布政使,並提出了合作要求,或者易。李公公所要做的很簡單,立即向天子奏此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