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官 第211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大明官》 第211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今日縣學聚講,在先生上堂之前有段空閒時間,諸生三三兩兩的聚集著閒談。方應嫌明倫堂憋悶,便與洪鬆、項賢兩人走到了門口外,站在堂前月臺上說話。

一邊談著,方應一邊左顧右看。當他目送了一位縣學同窗走進明倫堂後,喟然道:“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洪鬆奇道:“怎麼了?何故作此嘆?”

方應指著那進門的同學道:“據我觀察,前幾日同窗們從這裡路過時,有三分之二的人會向我抱拳行禮,但今天這個比例卻只有一半,豈不讓我憂慮?”

洪鬆忍不住掐指一算,隨即沒好氣道:“三分之二是三個中有兩人,一半是四個中有兩人,比例能差多?方賢弟忒矯!”

方應嘆口氣,“差多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映了下趨勢。這就是大數據,見微知著,懂不懂?”

洪鬆便轉向今天比較沉默的項賢,責問道:“方賢弟是有主見的人,又在外面見過大世面,他關於親事心裡自有主意,用得著你去說哪門子親?如今自找其辱,弄得人大減,又讓方賢弟全無自信的憂心忡忡了!”

賢對此無可奈何,“小弟知錯!今日才知道,做容易仇家是什麼道理了!今後若無完全把握,決不再與人說!”

洪鬆又問道:“何家反悔,到底是什麼緣故?”

賢詳細答道:“那何家不是有個長輩,京擔任了太常寺卿麼?近來何家聽到流言。於是擔心與方賢弟結親會與首輔萬安惡,影響到那位何卿的前途。所以就傳話說這門親事不談了。”

“何家真是鼠目寸!”洪公子忍不住斥責了一句。

Advertisement

方應突然想起一個問題,這沈巡按什麼都不做。只擺了幾次姿勢,就鬧得各種蒜皮,這是無意的,還是故意爲之?

如果是沈巡按故意爲之,打的就是這個主意,那也太可怕了。是想要以靜制,等他自陣腳麼?

現在看來,已經有這個苗頭了,自己威信大降不會影響到幾天後的歲試罷?方應有些擔憂。

縣學歲試至七八十人蔘加。俗話說文無第一,誰對誰服氣?所以還是要爭。這裡面說公平也有公平的法子,說不公也有不公的路數。

想要在歲試中爭得理想名次,大約有兩種途徑,第一種是文章寫得確實好,別人不得不心服口服,說不出什麼。

另外一種是能鎮住場面的學霸,文章差點也能靠著威也能到前面,別人不敢不讓他名列前茅。旁觀者也不敢爲此大鬧。

方應是打算走第二種途徑的,況本來也很樂觀,但被沈巡按這麼一搞,況立刻變得不太樂觀了。

每每想至此。方應都忍不住暗罵幾句,這該死的的巡按早不來晚不來,怎麼偏偏在這節骨眼上來?

沈巡按這招。堪稱是無招勝有招,防都沒法子防。方大秀才覺空有一力氣卻無可使。隨口問道:“你們說,徐淮聽到風聲後。會不會又重新回縣學參加歲試?”

“一定會!”項賢斬釘截鐵的答道。洪鬆見項賢答得如此肯定,不由得疑道:“爲什麼?”

項公子並指如戟,指縣學儀門曰:“因爲他已經來了。”

方應和洪鬆齊齊轉頭回,果然看到前學霸徐淮昂首闊步穿過儀門,還風的對他們這門口三人組招了招手。

Advertisement

“當真是人賤不能移”方應慨道。

這徐淮必然是想著鑽空子而來,只要自己在歲試中倒了黴,他就可以想辦法替補自己的廩生名額了。自己會不會在歲試中倒黴?天知道。

卻說到了講經時辰,孟教諭也進明倫堂。在講解經義之前,他對著一干生員喝道:“有一件重大事需要告知爾等,關係到歲試,爾等聽仔細了!”

歲試是目前面臨的最大事件,諸生立刻屏聲靜氣,聽著孟教諭發話。

“本年歲試定於三日後,恰逢朝廷欽差沈巡按在縣中,這沈大人乃科場前輩,功名顯赫,我邀請他來做歲試主考,以大縣學教化,彰顯朝廷重看!”

讓沈巡按來主考縣學歲試?這消息出人意料,底下登時議論紛紛,諸生神各自不一。

有的面無表,這必然是無論誰來主考都要打醬油的,在縣學就是混日子、混免錢糧賦役優待的;

有的微微欣喜,這必然是自詡懷才不遇、世道不公,認爲換個主考就有機會出頭的;

有的皺起眉頭,這必然是事先已經有所把握,堅決不想換主考的。他們那些小作,教諭或許睜眼閉眼的視若無睹,但沈巡按怎麼會吃這套?

方應就屬於皺起眉頭的這種,忍不住哀嘆一聲,最近真是諸事不順,噩耗連連,連這最壞的狀況也發生了!

以巡按史的威嚴,而且又不是像教諭那樣需要在小小的縣學生態圈裡混的,他會在乎學霸不學霸麼?

不滿不滿,但實在沒什麼理由指責和阻止孟教諭。這種做法好似二十一世紀學校請各種名譽校長、名譽博士之類,並不是離經叛道的行爲,在充滿科名崇拜的當代是無可厚非的。

Advertisement

還是那個問題,到底是孟教諭去請求的,還是沈巡按主提出要求的?不過答案似乎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歲試要坑了

他方應費盡心思了生員秀才,又幾經折騰纔有通過歲試的可能,但在強大力下已經毫無辦法了麼?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沈巡按甚至不用刻意做些什麼。只要公正判卷,就足以把他刷下去。邪不正。若文章不好,就算想出別的招數翻盤也沒有任何底氣。還是自討其辱。

方應從心中涌出深深的無力,還是自己文章水平不足,否則就是無所畏懼了,哪裡會擔驚怕?老話果然說的不錯,投機取巧不是長久之計啊。

即使自己歲試僥倖過關,那聚集全省英的鄉試怎麼僥倖?匯聚全天下英的會試又該怎麼僥倖?到那時候,有誰會冒著巨大風險幫助自己科場舞弊?他父親只是個詞臣翰林,不是宰輔大學士!

方應想通了後,痛定思痛。壁立千仞。無則剛,自己正是因爲明明基不牢,卻貪求功名進取,所以纔會被人抓住痛!如果自己有自知之明,不奢求歲試,又何懼他?

正所謂不破不立,做人應該當機立斷,眼下這個境是到了壯士斷腕的時候了!

若還在縣學消磨,徒耗力和時間。與其死賴堅持到底,最後被打落凡塵丟人現眼,還不如就此乾脆利落的退出!

起碼傳揚出去,可以其名曰擔心巡按考對自己不公。所以用棄考來表示節,說不定還能漲漲名聲。

而今後就該三年生聚,三年教訓。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從此自己要下定決心。排除萬難,閉門苦讀三年。下一屆科舉時候再來!

Advertisement

不知道今次被自己預定的那個鄉試解額,最後會花落誰家了方應帶著些許傷,些許無奈,些許熱,昂然起立,像個勝利者朝著門外行去。

孟教諭擡起頭,喝問道:“方應,你做甚去?”

方應抱拳爲禮道:“近來紛紛擾擾,在下到不堪重負,退出這次歲試!特向先生告假歸家!”

衆人無不震驚,堂中一片譁然,比剛纔孟教諭宣佈由沈巡按做歲試主考時的靜還大。

誰也沒想到,最近的風雲人、連連上演扮豬吃虎以及退婚等戲碼、有主角模板的方應居然公然表示要棄考了!

他這是什麼意思?用自我犧牲來抗議沈巡按對他的不公麼?還是一種應對不利局面的計策?

但方應並沒有給出解釋,向孟教諭告了假後,頭也不回的離開了縣學。當夜洪鬆和項賢聯袂拜訪方應,卻見方應居然真在收拾行囊,打包隨書籍!

洪公子一把奪下方應手裡的事,開口質疑道:“你這是公然用棄考表示抗爭?壯烈或許是有的,但這沒有多大實際效果,自損八百也不能殺敵一千!

最終對巡按的影響微乎其微,所以先不要意氣用事了,還是繼續考著罷,看看考試結果再談其他。”

賢也勸道:“這想必是方賢弟以退爲進的計策,要掀起堂堂欽差擾生員備考的公論?可是愚兄覺得對巡按沒有作用,方賢弟還需三思。

須知巡按是朝廷欽差,權威極大。除非天怨人怒、人神共憤了,否則本地輿論再響,也搖不了巡按史的分毫,你有這些盤算,最終只能徒勞無功。”

方應一邊收拾行囊,一邊嘆道:“兩位兄長多慮了,這次我真心要棄考,接下來便去倦居書院,在商相公門下閉門苦讀三年去。此外預祝兩位兄長今科鄉榜高中,皇榜連捷!”

賢與洪鬆面面相覷,“你當真如此想?你真的沒有別的心思?”

“沒有!”方應斬釘截鐵道,“我才年方十八,三年後也不過是二十一,正是來日方長,有什麼等不起的,何必一定要參加今科?何況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沈巡按的厚賜日後再報!”

洪鬆長長嘆息一聲,“本以爲你我兄弟三人,可以聯手去闖一闖今次鄉試科場,不想還是要分道揚鑣。不過方賢弟不要著急走,後日歲試完畢我們兩個才能得閒,到時候爲你送行。”

方應點點頭,答應下來,既然下了決心苦讀三年,那也不差這兩天功夫。等兩位好友過了歲試,祝賀完畢後再走也不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