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官 六百二十三章 名不虛傳

《大明官》 六百二十三章 名不虛傳

六百二十三章 名不虛傳

方應的直覺自然有其道理,直覺也不是平白無故出現的。他知道,自家這裡是未來國子監祭酒的門庭,而國子監祭酒有主和師長雙重份,對監生的權力極大,說是前途命運都攥著也不爲過。

所以前來拜訪的監生即便心有怨言,大概也是不敢發聲的,更遑論喊非議,不然純粹就是和自家前程過不去。

可是偏偏還就發生了意料之外的負面現象,門外還真就有人膽敢非議方家,這難道不異常?方應向來相信,事有反常即爲妖,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異常。

當然,也有能背景強到不用看國子監祭酒臉的監生,但這樣的監生也不會眼的出現在此地並被擋在門外。

方應便讓門子打開角門,出去立在階上,對著門外人羣道:“方纔是誰高聲非議我方家?本有所請教,不妨出來一見。”

片刻之後,果然有位圓臉書生從人羣裡到前方,年歲大概不到三十,對方應道:“晚生謝明弦,只是有而發生了幾句議論而已,談何非議?”

晚生兩個字一出口,門外諸生頓生自卑之心。看著方應才二十出頭,便是朝廷名臣了,而自家見了方應卻只能以“晚生”自稱人比人不能比。

還真有人敢站出來?方應面上看不出什麼,再次沉聲質問道:“剛纔就是你肆意妄言?”

謝明弦並未顯得畏懼,侃侃而談道:“方大人此言差矣,吾輩皆爲太學生。至此拜訪師長,若要一概不見尚可理解。又緣何因權勢富貴而有門牆之別?

聖人尚且一視同仁,方家卻非有教無類乎?晚生未免有所不解。故而與同行者質疑,方大人若因言罪人,實在承不起。”

Advertisement

方應冷笑幾聲:“好個伶牙俐齒的刁鑽學生,以你的意思,你們如此多人簇擁而來,我方家要麼全見,要麼全不見,不然就是不厚道了?”

謝明弦很誠懇勸道:“晚生斗膽逆耳勸一句,若方家憑藉名帖而厚此薄彼。非爲師長之道,方家久有盛名,不可其實難副也。傳了出去,只怕與尊名有損,或被指摘嫌貧富。”

至此方應可以確定,這姓謝的學生肯定有備而來的,三言兩語幾句話下來,就要把方家聲譽貶損下去,又能引起門外諸生的不滿。若就此延出去。還不定有什麼後招。

“哈哈哈哈!”方應大笑了幾聲,然後再開口道:“你口口聲聲拜訪師長,敢問師長在哪裡?誰是師長?”

謝明弦答道:“方學士要做國子監祭酒,自然爲吾輩師長。”

方應貌似很疑的問道:“咦?本怎麼沒有聽說過?難道朝廷有了旨意。還是府出了公示?你若是有,拿來與我看看。”

謝明弦哪裡拿得出這種東西,只能道:“傳聞如此。十之八九而已,不然何至於有如此多太學生登門拜見。”

就等得這句!方應登時疾言厲。開口斥責道:“你也知道是流言!吾輩員尚不敢說知道,你區區一個監生。也敢在此對朝廷銓選言之鑿鑿!

想你國恩得以坐監,不去研讀聖賢書,專心修習聖人學問,卻窺測宮廷機,妄自揣朝廷天機,意圖跳梁倖進,究竟是何道理?讀書修,就是這樣做的麼?”

謝明弦卻是事先打了很多草稿,故而先前說的流利通暢頭頭是道,卻不料方應並不正面辯駁,卻迂迴從這個角度來質疑。一時間卡了殼,不該如何回答。

Advertisement

方應見謝明弦不答話,便繼續說:“見到朝廷旨意之前,我方家不敢以師長自居,無論諸君爲何而來,但我方家只接待親友之禮行事!

覺得今日人數太多,方家容納不下,而人總有親疏之別,關係近親的邀請登堂室,生疏遠客無要事便暫時避而不見,有何不妥?莫非你們謝家門庭,是不分遠近親疏,一概開門相迎?”

是的,不是師生見面,是親友拜會,不是公事是私事,難道誰還能管得了方家的私人親疏遠近?

謝明弦本來抱了不小心思,今天人指使站出來指責方家,在他想來又得名又有利。卻沒想到被方應三下五除二駁斥的啞口無聲,眼看著說不下去,一時間面無憤的轉就要走。

其他監生默默地看著謝明弦被方應輕而易舉的駁倒,只能慨一句果真名不虛傳幸虧剛纔沒有跟著出頭。

方應喝住謝明弦道:“慢著!本再問你一句,你從誰那裡得到消息?你又爲何如此肯定家父將要銓選爲國子監祭酒?”

從誰那裡聽到?這種事兒當然不能了,無緣無故牽扯出別人做甚?謝明弦含含糊糊的答道:“偶然聽到別人議論。”

方應咄咄人的質問道:“如此說來,你也只是聽到幾句傳言而已?按照太祖的規矩,國子監監生是不許干涉議論政事。

而你卻只憑風言風語,便要上躥下跳意圖興風作浪,煽同窗非議朝廷員,說是品敗壞也不爲過,簡直其心可誅”

說到這裡,方應扭頭對家人道:“你們將這姓謝的監生拿下,扭送到國子監繩愆廳,請依律懲戒!”

“是!”有方家下人應聲道。

Advertisement

今天過來幫忙的婁天化在方應後看了會兒熱鬧,此時突然出聲道:“這謝監生的行徑,是傳謠衆,煽!正是錦衛鎮司負責管事!”

謝明弦當時就面如土,這劇本已經遠遠超出掌控了,若自己被送到錦衛鎮司,那實在兇險莫測。

方應猶豫片刻,送到錦衛的好當然很多。自己在鎮司裡有同黨,只要這監生不是鐵打的骨頭,輕易便能追查出背後勢力。但作爲一個文臣,把讀書人丟到錦衛去,有礙聲名

最後方應擺擺手,正氣凜然、仁義無雙的說:“皆是讀書人一脈,存幾分面,還是不要如此苛責了,由本監稍加懲戒即可。”

本來還想反抗的謝監生突然安靜了下來,乖乖跟著方家下人回了國子監。若再鬧著,真把自己送鎮司就不好了。

門外諸生看了這齣戲,心裡百味雜陳,漸漸各自散去。方家已經仁盡義至,再繼續在門外圍著也沒什麼意思了。

不過今日也算不虛此行,見識了名人方應的風采,確實當得起“名不虛傳”四個字。尤其最後放了謝同學一條生路,也是夠寬仁了。

寬仁大度的方應目送衆人離開後,招招手把婁天化過來:“你暗中去錦衛鎮司,找那千戶吳授去國子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