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官 第659章 什麼是正確

《大明官》 第659章 什麼是正確

天地良心,就算讓穆文才穆部郎當衆發毒誓說一句“投靠尹旻死全家”,他也是敢說的,因爲他確實沒有投靠尹旻,方應完全是胡攀扯。

他穆文才作爲文選司郎中,直接卡在員銓選的關口上,按照傳統和影響力乃吏部第二要害職務,實際權力甚至超過務虛的侍郎,可謂是分量十足,不可能胡找靠山的。

要投靠就投靠最大的那個,投靠最需要他的那個,這樣才能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投靠尹旻有什麼勁頭?尹旻本就是坐堂吏部尚書了,很需要一個權力重合的文選司郎中來投靠麼?

想至此,穆文才暫時忘了自己這極其不利的境,心裡不由得暗暗對方應嘲諷起來。

任你方應明一世,總還有犯糊塗的時候,你以爲吏部員就一定要投靠頂頭上司麼?既然錯了廟門,以後死的時候就不要怪別人暗算你了!

穆文才漸漸從懵頭懵腦的狀態中清醒過來,恨恨的盯了方應幾眼。不過此時方應並沒有作言語,宛如老僧定,與方纔意氣激昂的模樣判若兩人。

卻不料方應的好兄弟項賢靠了過來,端起史架子,公事公辦的詰責道:“本監察史項賢,在此要問穆大人,方拾所言是否屬實?將方學士遠謫雲南實乃委屈忠良的不公之事,是否由尹尚書指使你而爲?”

一羣白癡這都看不出來?什麼尹天指使,當然是憑空造了......穆文才故作不屑的冷哼,張口就要回答。

不過穆文才的話纔到邊時,他突然聽到方應擡了擡眼皮,自言自語道:“話出口前須三思,一句說錯萬劫不復。”

Advertisement

穆文才疑萬分,不過能坐在文選司主位置的人肯定不傻,今天顯得蠢只是因爲遇上方應而已。所以穆大人很快又意識到了什麼,便合上了,發起呆來,這個問題彷彿很有深度......

話說吏部天尹旻與大學士劉珝是同鄉盟友,而劉珝與萬安大多時候都是矛盾很深的,劉珝私下或者公開罵萬安也不是一次兩次。

雖然今年以來,劉珝與萬安在太子問題上站了同一立場,但很大程度上也只是爲了共同利益臨時妥協,並不意味著徹底化敵爲友了。

這種況下,與劉珝互爲犄角的吏部尚書尹旻自然不是首輔萬安的菜,多年來萬首輔始終想換掉尹旻。

但是,同爲大學士的劉珝從中掣肘,又加上尹旻這吏部尚書本也很有實力,故而萬安貴爲首輔卻始終奈何不得尹旻,或者說奈何不了劉珝加尹旻的政治同盟,不能完全掌控吏部。

可吏部衙門實在要害,萬首輔又不能不上心,這時候文選司郎中穆文才自然就是萬首輔非常需要的人才了,在萬首輔眼裡的重要遠超一般人。

而遵照“最大”和“最需要”的原則,在穆文才眼裡,最值得投靠的人便是首輔萬安了,兩個掌一拍就響,對此萬首輔當然也極其歡迎。有了穆文才之後,萬首輔便在吏部紮下了很深的釘子。

只不過此事很低調,外人並不清楚,惟有吏部尚書尹旻從部一些跡象上略略有些覺察,但還沒有太多反應。何況尹天目前志向在於閣,暫且懶得和穆文才較真。

首輔萬安罷免不了有大學士劉珝撐腰的天尹旻,但天尹旻也罷免不了有首輔力的文選司郎中穆文才......於是在吏部小範圍了詭異的政治平衡。

Advertisement

至於當日穆文才對方清之的惡劣對待,肯定不是一時心,也不是閒得無聊欺負人,原因主要有兩條:

一是穆文才奉首輔萬安指示,要對東宮太子一派的員進行打,方清之作爲標誌自然正當其衝。只是沒想到,方應竟然是如此的難纏,讓事態發展完全失控。

二是穆文才下決心投靠萬首輔之後,再面對已經沒落的方家,特別是因爲座師而結的方應,要下意識的表現出刻意冷淡和疏遠,象徵著自己與過去決裂,以此討好萬首輔。

因而穆大人知道,關於項賢所問的問題,事實正確的答案當然只有一個,那就是否認與尹尚書有關,不承認是尹尚書指使自己。但是之後呢?

事實正確和政治正確完全是兩回事......

假如他否認與尹尚書有關,那麼接下來只有兩種後果了:一是責任全由自己承擔,否認有人指使自己。那麼自己將面對史的瘋狂彈劾,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瀾,自己的位置將搖搖墜,萬首輔都不見得能保住自己。

二是被人挖出來自己與萬首輔的關係(這種事瞞不住的),然後被認爲是萬首輔指使自己迫害忠良。最後將萬首輔拖下水,而且以萬首輔的子必然要遷怒於自己辦事不利,惹禍上門。

穆文才只要不是失心瘋,就知道上面這兩種後果都不是自己能承擔得起的。如果不想出現這兩種後果,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順著方應的話,承認自己是了吏部尚書尹旻指使。

這並不是正確的事實,但卻是正確的政治。對穆文才而言,攀誣了尹旻,等於是讓尹旻替萬首輔背了黑鍋,可以讓萬首輔徹底置事外,從而全心全力的爲自己撐腰。

Advertisement

其次,對萬首輔而言,很樂見政敵尹旻被咬住,趁勢打擊尹旻不在話下,而且說不定還能就此罷免尹旻,將吏部佔爲己有。

於己有利,於人有利,究竟哪個答案是真正的正確,還用多想麼?至於證據,有害人方家指控,有執行人穆文才親口承認,何況大明允許科道風聞言事,這還不夠麼?

不知發呆了多久,穆文才閉目長嘆一聲,開口道:“方應所言不錯,確實是吏部尹尚書指使本。”

更多餘的話不用說了,場中人都明白。大學士劉珝與方家是死仇,而劉珝的同黨尹旻迫害方清之的機還用解釋麼?

人羣登時肅靜無聲,人人都驚愕萬分,沒想到穆文才竟然真的直接承認尹旻指使了!難道是突然良心發現?

今天史們來這裡圍觀,只是想看兩個著名員打架的結果,萬萬沒料到竟然搞出一條這麼大的魚,那可是大學士之下第一人的吏部天

某些人腦中不由得想起一句場笑談:涉及方家無小事......但這真的只是笑談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