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第此時也恢復了平靜,鄧名毫無疑問就是崇禎的嫡親皇子,其他明朝親藩沒有資格批評一位殉國的皇帝,不是嫡親的宗室又有誰敢對皇帝說三道四?雖然兒子責備老子是一種很大的失禮,但這是一種態度,一種很明確的不予追究的態度,也只有崇禎的皇子可以表現出這種態度。袁宗第忍不住想到,如果將來鄧名依然保持這樣的態度,那朝廷多半不會追究闖營舊將的罪過。對方大概已經意識到自己悉了他的份,所以這樣不加掩飾地表明態度——崇禎孤對闖營將士不予追究的態度。
“子不言父過。”袁宗第輕聲說了一句,這既是表示他對鄧名的激,也是暗示自己已經明白對方的態度,不需要繼續討論過去的是非了。
袁宗第的話讓鄧名頓時又是愕然,他在心裡琢磨著:“子不言父過?這意思是兒子不該說老子的壞話吧?但袁宗第明明不是崇禎的兒子,這話啥意思?爲啥聽不得……哦,我明白了,是臣子不該聽別人說君父的壞話,現在畢竟他是大明的臣子,我呢,理論上也算是大明的臣子。”
“嗯,國公說的是,我們做臣子的是不該議論先皇。”鄧名到底不是很有把握,就試探地說道。
“不錯。”袁宗第點點頭。
“這都是怎麼回事啊?”鄧名見對方果然是這個意思,心裡不對袁宗第看輕了不:“怪不得他對讀書人這麼尊敬,果然是沒有什麼見識啊。臣子評價皇帝的話多了,尤其是明朝,員罵皇帝的事那是太多了,連廷杖——皇帝打板子都不怕。”
袁宗第卻在心裡想:“三太子真當我一點見識都沒有嗎?國朝敢於罵皇上的臣子當然是很多了,可是他怎麼這樣解釋‘子不言父過’這句話呢?嗯,想必三太子這是一種態度,說明他雖然猜出來我很清楚他的份,但是他依舊不願意暴,要我繼續稱呼他爲鄧先生。而且三太子堅持不去譚文的營裡,也正是向我表示他對我的信任吧。”
穿越到神話版的漢末,成為東漢的大皇子劉辯。身懷系統,有概率可獲得歷史名人身上的部分屬性。拜師盧植,結識曹操,招顏良,攬文丑,麾下八百陷陣死士,為成就霸業奠定基礎。眼下張角即將發動信徒進行席卷大漢八州的黃巾起義,涼州軍閥頭子董卓再過數年也將進京暴政。且看劉辯如何在這風起云涌的時代讓大漢之名響徹八荒!(系統,爭霸,成長)(此書非純歷史,與歷史有差異)
以詩賦揚名,用智謀天下。江山多嬌,風流人物看今朝。江湖武林,爭領群雄。策弄朝堂,功名四方。旁人笑我生涯拙,塵寰碌碌,畢竟何求,不羨王侯。
“穿越到了古代?別急,前世是化學博士,隨便發明出幾件這個時代沒有的東西,發財還難嗎?”且看男主如何利用前世的知識大展神威,創下潑天財富,成為狀元郎,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改變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