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伐清 第34節 攻勢

《伐清》 第34節 攻勢

近二十萬明軍,千艘船隻,雲集吳淞口外,鄭功先炫耀了軍力半天,讓守軍能夠清清楚楚地看明白自己的實力,纔派使者去送檄文、戰書。

“馬逢知怎麼說?”

等使者返回後,鄭功和張煌言一起問道。

“膽子都嚇破了。”使者笑道,稟告兩位大人道:吳淞總兵馬逢知本不敢接戰書,乞憐之意甚是明顯。

“好,再去傳信,就說只要他不把船隻攔在江上,我就不攻打他的營寨。”鄭功大笑著說道。

使者領命而去後,鄭功就下令全軍準備進長江,張煌言思索了一下,向鄭功提出一個建議:“不妨勒令馬逢知出降,如果他不肯我們就先攻打他,若是見我們攻勢猛烈可能就會徹底投降了;若是他仍不投降,所謂將爲軍主,他現在肝膽俱裂,也擋不住我們雷霆一擊。”

功想了想,搖頭道:“馬逢知手下有三千騎兵,是韃子在江南最大一馬軍,和他手必有損傷,再說兵法又有言:破軍爲下,全軍爲上。我們先下南京,到時候我不信他還不降,正好令他戴罪立功,爲我們的前驅。”

Advertisement

吳淞提督馬逢知接了鄭功的通牒,馬步一律不許出營,連江防炮臺都主放棄,守軍盡數退回他的大營中。

同時鄭功發信給崇明島守將樑化,勸其投降。

樑華執掌滿清蘇、鬆水師,和馬逢知一樣都是長江江防的關鍵將領,看到無邊無際的明軍水師後,他也和馬逢知一樣驚駭不已。現在崇明島在明軍水師的包圍中,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孤舟,好像隨便一波大浪襲來就會傾覆。

“誰說鄭逆專注於福建的?”崇明島大營中,樑華暴跳如雷,由於完全沒有預料到鄭功會突然出現在長江口,蘇、鬆水師本沒有做好戰準備,岸防的炮臺上也沒有儲備足夠的火藥和彈丸,如果明軍發猛攻,缺乏彈藥的炮臺估計堅持不了多久,弱小的蘇、鬆水師也會很快被明軍消滅。

無計可施的樑華就讓把鄭功的使者引來見他。

手裡拿著鄭功的勸降信,看著眼前那虎視眈眈的明軍使者,樑華到滿都是苦水,雖然有心拒絕,但這個“不”字卻怎麼也不敢吐出口。

Advertisement

“若是樑將軍一時不能決,那王上可以寬限幾天。”

樑華沒有想到反倒是明軍使者開口替自己解了圍,鄭功對付樑華的策略和馬逢知相同,就是允許對方暫時不投降,只要對方表現出足夠的誠意就可以。鄭功需要馬逢知做的表示是棄守吳淞口的江防炮臺,而樑華則需要收起全部蘇鬆水師,不干擾明軍的軍事行

“王上寬宏,末將敢不從命?”樑華連忙應承下來,當著使者的面傳令全軍,讓崇明島周圍的清軍戰艦統統把船帆卸下,牢牢拴在港,任何人都不許登船。

得到樑華的回覆後,鄭功心變得更好,他對張煌言說道:“等攻破南京,就讓樑華爲先鋒,帶著他的蘇、鬆水師去江西,爲朝廷收復南昌。”

接管了這些險要關隘後,鄭功和張煌言的大軍就駛長江,浩浩地向南京開去,沿途清軍只見滿江都是打著紅旗的戰艦,無不嗔目結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