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伐清 第5節 潤滑

《伐清》 第5節 潤滑

得知鄧名要把兵權還給張煌言後,李來亨也是大吃一驚:“提督帶著這些人出生死,好不容易纔連獲三次大捷,張尚書沒有尺寸之功,憑什麼把人馬拿回去?”

鄧名想到,要是李來亨知道這個主意是由鄧名首先提出的,恐怕會更生氣,也許連教也不肯派了。鄧名只好解釋道:“張尚書力抗虜已經有十幾年了,我只恨自己沒有更多的力量,沒有辦法幫著他把軍隊練得更強些。這些人馬如果能對他有幫助,讓他能夠在浙東繼續把義旗打下去,我又怎麼會捨不得呢?”

李來亨依舊反對,找出了不理由試圖說服鄧名收回兵權。

鄧名問道:“虎帥是不是對張尚書有什麼見?”

“不是我對張尚書有見,是張尚書對我有見。”李來亨也不瞞,立刻告訴鄧名,經過這兩天的觀察,他深信張煌言沒把闖營將士當自己人看,還帶著一副戒備敵人的模樣。

“絕無此事,”鄧名斷然否認:“張尚書對虎帥是非常尊敬的。”

Advertisement

“是嗎?”李來亨將信將疑地說道:“我怎麼覺不出來?”

“千真萬確。就在今天,剛纔我和張尚書說話的時候,張尚書還談起了虎帥,還有虎帥的先翁。”鄧名這句話倒是不假,但接下來就是徹底的編造了:“張尚書說,他久聞虎帥的先翁治軍有方,所過之秋毫無犯。這次他帶著浙軍從舟山出來,下令將士不得擾沿途的百姓,他訂這個規矩時,心裡想著的正是嶽王和令尊。”

“哪裡,哪裡,先父如何能和嶽王相比。”李來亨上謙虛不已,但眉宇間已經滿是笑意。

“張尚書還說,大家只有團結一致,才能驅逐韃虜,所以他想幫我說服安慶的人馬到湖廣、四川去,因爲張尚書知道我們急需人力。”鄧名繼續說道:“張尚書還特別提到了文督師,說他氣量很大,能夠和夔東衆將齊心協力,這些年來朝廷若不是猜疑忠貞營太過,湖廣、四川的形勢早就可以緩解。幸好我們還有時間,以後只要放下門戶之見,驅逐韃虜也並非難事。”

Advertisement

李來亨嘆了一口氣:“久聞張尚書乃是英雄人傑,真是聞名不如見面。”說話的同時,李來亨暗暗下定決心,明天再挑選一批幹的軍,幫浙軍好好整頓部隊。

這時樑化又派來使者,他在郎廷佐的指示下,蒐羅了一批閩軍的俘虜,大概有一百來人,以前都被清軍充作苦力,每日帶著鐐銬或是在嚴監視下勞作。郎廷佐一直催促樑化設法把鄧名要的人送出城來,但甘輝、餘新這樣的重量級人樑化輕易救不出來;就是被俘的閩軍軍也不好辦,強行從大牢中帶出來不但會引來城中清軍非議,而且管效忠和蔣國柱還在邊上虎視眈眈;因此樑化就把苦力隊裡的閩軍挑了出來,打算用這些人換鄧名手中的一些旗人。

“儘管是普通士兵,但我們也應該用旗人和他們換,總算開始還戰俘了,我們要讓樑化能夠向城的其他韃子代過去,這樣事才能繼續進行。”鄧名馬上做出了決定,只是旗人是他手中最有利的砝碼,南京的滿清文武吏沒把漢人當人看,但是滿兵的命在他們眼裡卻很值錢。這三次作戰明軍只俘虜了五十個左右,鄧名當然也不會一口氣都換了,最後他表示可以先還十個回去,但是綠營士兵可以還給南京二百個,以顯示明軍願意以多換的決心。

Advertisement

“這是我們的第一次換行,務必要做的漂亮。”鄧名召集大批軍,認真地部署了一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