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伐清 第36節 修路

《伐清》 第36節 修路

不過五千元欠條就意味著之前軍方多徵了五十石糧食,這要四、五個農民才湊的出來,於是急於贖親人的雲南人就紛紛和鄰居借欠條。雖然可以用糧食從衙門那裡換欠條,但是現在還沒有多人願意把可以救命的糧食去換一張紙,於是只能求鄰里幫忙。一家不夠就找幾家借,有的人這家借一百,哪家借二百,能從十幾個鄰居手裡借好幾千的欠條走。

不過悉李牧的人心裡都有些奇怪,這傢伙是四川人,之前是劉曜的手下牧羊的,本沒有贖人的必要。

去年劉晉戈剛建立提刑衙門時,都軍方決定放出一批輔兵響應鄧名的號召,李牧就是那時得以離軍隊爲百姓的,這次給同秀才功名時要求人人起個大名,李牧據以前的職業給自己起了這個名字。

“兄弟們,在逃來都府前,我以前是打鐵的。”李牧對臺下的衆人說道:“鐮刀、鋤頭、斧頭,沒有我不會做的……”

Advertisement

李牧是逃難到都後,才接的農活,因爲對耕地不擅長所以被打發去牧羊,也是因爲這個原因才被從軍隊裡放出來,這一年來李牧雖然勤懇,但收也談不上有多好。聽說了鄧名的新政策後,李牧就心了,想重舊業打鐵。

爲此李牧已經跑了一趟銀行,想借欠條開個鐵匠鋪子,現在都周圍到都需要農,李牧覺得生意應該會不錯,他甚至已經和兩家籌備中的鐵礦商行聯繫好,要購買他們的原料。但熊蘭的手腳被鄧名捆住了,鄧名說過這個借貸計劃是針對退伍軍人的,而且還不能濫發欠條。店鋪的租金、還有購買工、設備和鐵的定金,都加起來可能要好幾萬。

在仔細詢問過李牧後,熊蘭覺得這確實可能是筆不錯的生意,李牧應該能夠還得起貸,並繳納可觀的經營稅給衙門。因此劉晉戈和熊蘭就對李牧說,如果他能借來一半,剩下的銀行可以借給李牧

Advertisement

“今天大家借給我的欠條,我一年之如數奉還,我還給大家三的利!”李牧用力喊著:“兄弟們從我那裡買傢伙,我也會給兄弟們打折,怎麼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