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就分了吧。”
大家先把金子一分兩半,一半歸高明瞻和三個都被俘的將領,剩下的一半則歸王明德、胡文科等人,他們分配的比例就是鄧名付給他們的小帳比例。
“鄧名這個人真有意思。”瓜分了金銀後,大家又一次聊起了敵方的統帥,他們去索要被俘的部下時,鄧名居然還按照他們贖回的人數付給回扣。以往打仗都是你死我活,誰也沒有預料到會出現這種奇怪的事。
因爲鄧名把大部分金銀都花在湖廣了,所以他不得不臨時印刷了一種特殊的欠條付給清軍中的將領,這種欠條被他稱爲優惠卷。
“總督大人說,鄧名一年半到兩年之不會再來打我們,我們應該趁機積聚力量,等兩年後再次攻擊都。”
“會嗎?那他給我們的這種優惠卷怎麼是十二個月的有效期呢?”胡文科掏出了一張欠條在人前揮舞。這次胡文科贖回了一百個手下,鄧名的金銀有限,只能象徵地給了一些回扣,不過很大方地返還給胡文科二十個人的優惠卷,答應胡文科在一年憑此卷免費要回二十個手下。
“這意思就是他覺得我們會在一年去打他的都吧?”王明德贖回了三百多人,從鄧名的手裡拿到了七十多張返還的優惠卷。
“然後再被他俘虜,再贖回?”另外一個將領問道,接著又打趣道:“王總兵,你要是又被鄧名抓去一百來個人,不就能晉升那個什麼‘非常重要人士’了麼?”
這些優惠捲上還寫著一些小字,如果每年贖回的俘虜超過五百人,鄧名就會把他升級爲“非常重要人士”,在未來一年的俘虜換中可以“最優惠待遇”。如果連續三年贖回五百名俘虜以上,還可以升級爲“終非常重要人士”,以後每年都可以免費索回二十個俘虜,並未來不斷推陳出新的優惠政策。
現在看起來,似乎只有王明德有機會晉級爲“非常重要人士”。
“那就又是一百多頭牛啊,”王明德知道同僚是在開玩笑,也沒當一回事,他指著優惠卷底部的一排小字說明,同樣對衆人開玩笑道:“鄧名還說了,使用返回優惠卷,不計晉升‘非常重要人士’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