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伐清 第46節 合營

《伐清》 第46節 合營

有過幾次經驗後,鄭堯君再不會這麼沒出息了,現在川軍都知道,無論你打一臉盆還是一水桶麪條,都給舀一勺滷。滷裡有蛋花,有末,還有蔬菜和醬油。鄭堯君拿著手裡的飯碗,心裡已經打定了主意:一會兒要讓盛面的師傅給打半碗麪條,然後讓打滷的師傅給舀上滿滿一勺滷,吃完了這碗後再去排隊——雖然要多排幾次隊,但能吃到好幾碗滷,這可比扛著臉盆吃合算多了。

“中秋快到了,”中秋是僅次於春節的重要日子,從來都是要好好犒勞一下將士的,以前在舟山、張尚書手下時,不管平時過得如何艱苦,中秋張尚書也要做點好吃的東西,讓士兵們開心一下。鄭堯君琢磨著,鄧名也不會違反這個慣例,肯定會在中秋拿出比平時好得多的食給士兵們用:“今天已經十二了,我可千萬不要吃壞了肚子,中秋肯定會有魚有的吧?我可要攢著點勁。”

Advertisement

“哎,呀、呀、呀,是白麪麪條啊。”

深謀遠慮的鄭堯君正在思考中秋大計時,他後突然傳來驚喜加的聲,這個聲音他覺有些耳,他回過頭去,看到幾個舟山兵滿臉喜,朝著負責盛飯的那些師傅們嚷著。

昨天張煌言和馬逢知通知舟山全軍,他們要與川軍全面合營,以後伙食就由鄧名全權負責了。而川軍的吃飯方式同傳統不同,不是一夥夥的士兵圍著篝火各吃各的,而是有專門的伙伕隊負責全軍的飲食,每天三次向全軍提供食,到時候會擺開許多排桌子,讓士兵們排隊領取。聽說以後每天都能有三頓飯吃後,舟山軍士氣高漲,齊呼萬歲。

今天中午完合營後,晚飯是他們在川軍營中吃到的第一頓飯。

其中一個鄭堯君也認識,名李天元,以前在舟山軍中時曾經說過幾次話。上次南京挫後,鄭堯君帶著家人從湖州去了安慶,然後奔赴四川;而李天元則是屬於跟著任堂嘗試返回舟山的那四千人中的一員。鄭堯君本來不覺得李天元有什麼特別,但後來聽說李天元在南京城下立下大功,單槍匹馬生擒了企圖逃走的郎廷佐。

Advertisement

鄭堯君正想招呼一聲,但幾個來打探川軍飲食水平的舟山軍突然一起轉,甩開大步向他們的營房竄去。

先後又有幾波打探虛實的舟山兵抵達,他們和李天元那些人的反應差不多,先是發出驚喜加的歡呼聲,然後就頭也不回地跑回自己的營帳去。

盛了半碗麪條,舀了一勺滷,鄭堯君走到一遍,飛快地把食,然後又排到了隊伍中去。

“下一碗就可以細嚼慢嚥了。”鄭堯君心裡如是想著。

這時背後響起了一陣爽朗的笑聲,還有興的議論聲,鄭堯君好像聽到了李天雲的大嗓門。鄭堯君回過頭,果然看到了正大步走來的李天元,腋下挾著一個碩大無比的木盆。在李天元的周圍,其他舟山兵也都抱著各自的木盆,鄭堯君還看到一個材魁梧的舟山兵,雙肩上各有一個水桶,雙臂上舉一手扶著一個,這個士兵步伐堅定地走來時,目不轉睛地向那負責分發麪條的伙伕。

Advertisement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