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伐清 第51節 緊俏

《伐清》 第51節 緊俏

那些沒有欠條的人也同樣不滿,在他們看來價格上漲就和這個規矩有關,而且大批可以立刻掙錢的貨,就那樣鎖在庫房裡發黴,這明顯是一種浪費。

於是當初稱讚周培公高瞻遠矚的人,口風一轉開始抱怨他是這個僵政策的始作俑者,要求周培公拿出鷹派領袖的責任來,去把這個政策取消掉。

可這不但是冤枉了周培公,也超出了他的能力,當初周培公並沒有參與這個政策的制定,完全是鄧名獨自想出來的主意,只是事後周培公覺得反響不錯,才隨手劃拉了些功勞到自己上,現在他當然取消不了。

任憑周培公好說歹說,鄧名留下的負責人就是不鬆口,要想拿這些儲備貨就必須帶欠條來,很快周培公發現自己還了負責人的擋箭牌,一口一個:“這是你們周知府同意的”,“這是你們周知府向提督首先提出來的。”

負責人那邊減輕的力,增大了十倍到了周培公上。

Advertisement

“我被坑了!”周培公私下裡又對妻子抱怨過:“我太大意了,居然以爲能白佔鄧提督的便宜,真是自找倒黴!”

既然銀子這條路走不通,大家也只好想辦法曲線救國,於是就有人想從都負責人手裡換一些欠條走。不需要按照一比一百的銀元比,就是一比九十甚至一比八十,這些人也都表示能夠接

但負責人再次打碎了他們的夢,告訴他們鄧名宣佈的一百元相當一兩銀子,只是爲了幫助鷹派瞭解他們的欠條的價值,歸到底還是從一石大米一百元演變來的,如果他想換欠條,就需要向都知府劉晉戈納稅。也就是說,運一石糧食到給劉知府,就能拿到一百元的欠條——其實也未必能,這只是鄧名負責人的說法。

都實在太遠,運糧過去還需要組織船隊,武昌就有人提出預支明年的欠條,不幸被負責人否決了,他稱明年的稅還沒繳納,這欠條本不存在;既然如此,就有人表示要去給李來亨、郝搖旗、賀珍他們預先納稅,想必他們肯定願意收,但負責人依然不同意,表示鄧名說過是補償每年的正稅,他們就算現在預先繳納了,也要明年才能給欠條;鷹派集團一計不又生一計,紛紛表示他們覺李來亨稅收了,他們願意向虁東軍更多的稅,但這點依舊不能得到負責人的認可,稱鄧名只補償稅收不補償捐輸,這明顯是自願、自發的助餉行爲不能發給欠條。

Advertisement

在把最多的抱怨砸到周培公頭上的同時,武昌鷹派集團中已經有人開始認真考慮運糧去都的問題了。負責人提醒他們,他們是不是有在都納稅的資格值得懷疑,也就是說劉晉戈有可能不接武昌人向都知府衙門繳納的賦稅。但負責人並沒有把話說死,所以有幾個人已經準備了糧船,打算去都投石問路,看看能不能換回欠條。

但私下裡在武昌收購鄧名走私來的貨是一回事,組織糧船過虁東、鄂西明軍佔領區,運輸糧食到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尤其是一幫人還嚷著要周培公承擔起鷹派領袖的責任來,給他們的糧船保駕護航,這就更讓周知府焦頭爛額了。

這兩天周培公一直在勞此事,直到被湖廣總督的使者喚來總督衙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