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都市爽文 超級能源強國 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

《超級能源強國》 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

蘇城上次見到這位總工的時候,覺得他真是垂垂老矣,邊隨時有人攙扶都巍巍的,眼珠也渾濁如魚。蘇城當時就想,上石化是真的沒人了嗎?把總工的位置當榮譽職位了?

現在再看,嗨喲,老頭兒手勁大的能生撕一塊下來。脊背站直了,比蘇城還要高。儘管瘦的皮包骨了,可他膛還寬闊的很。末日來臨,這就是轉換骷髏和殭最好的骨架子。

申老頭沒有立刻得到蘇城的回答,不高興了,狠狠的一拍徒弟的肩膀,中氣十足的說:“你別笑,我專門看了,保護牀的溫度能升到250度,用我們的催化劑沒問題。”

徒弟痛的呲牙咧,大口氣不敢出聲。

蘇城心想,老頭攢著力氣,都用在這裡了啊。他笑了一下,說:“卡薩利的這套裝備,我們的確要求了能夠使用國產的催化劑。但要等設備裝起來,我們才決定使用何種催化劑。”

在大化工的生產過程中,催化劑的重要不亞於化工設備。不論是1萬噸的大罐子,10萬噸的大罐子,還是百萬噸的大罐子,依然是一種化學反應,原料們互相融合產生作用,生工廠所需的甲醇、乙烯等等……

反應的速度越快,產量就越高。隨著技的進步,同樣是4米的大罐子,產率卻不盡相同。

中國的催化劑技尚算不錯。化工設備的發展有賴於工業整水準的上升,催化劑就沒有這麼高的要求了。許多化學研究所都保持對催化劑的研究,勉強沒有落的太遠。

就甲醇催化劑而言,進口催化劑在230度左右就能長時間的發揮催化活,國催化劑往往要求250度以上。保護牀的溫度差距,一方面增加了設備難度,另一方面削減了催化劑的壽命,最終。採用哪種催化劑更經濟需要測算。

Advertisement

習慣了計劃經濟的申總工就不這麼想了,曬道:“你還騙我老頭子,什麼你們還在考慮。你是董事長,不是你說了算嗎?你就說吧,想不想用國產的?”

他的徒弟也四十許的人了。是廠裡的中高層幹部,見老頭語氣邦邦的,連忙摻和道:“總工的意思,是希大華化工公司能多考慮國產催化劑。我們的能不比國外產品差,價格還便宜的多。”

申山一拳打在徒弟的肩窩上,道:“我什麼意思我不知道,還要你多?就算國產的催化劑和國外的催化劑價格相同,也應該用國產催化劑,不能商品經濟了,就不講國了吧?”

蘇城微笑著。話中有話的道:“我當然想用國產催化劑,否則也就不特別要求瑞士廠商做國產化催化劑的設備改造。不過,究竟用哪個國產廠的催化劑,總得考慮吧。”

老頭兒樂了,道:“這麼說。你是同意用國產催化劑了?”

“原則上是。”

“我們上石化是全國石化系統的領頭羊,全國排名名列前茅,催化劑一項更不用說,你們要用,肯定得用我們的。”申老頭當仁不讓,步步

蘇城眼中一閃。卻是看穿了老頭裝瘋賣傻。這傢伙,明明是一個健康人,卻要徒弟攙扶著博取同。要說商品經濟,他商品的比別人要徹底多了,爲了一個訂單,什麼招數都敢用,頗有後世銷售員的神狀態。當然,他用的這些招數,計劃經濟時代的廠長們也常做,在那個花國家錢賺國家錢的年代,胡攪蠻纏得訂單是一種本事,多上級因爲嫌煩,就把訂單隨便丟出來了。

探知大華的甲醇項目能使用國產催化劑,申山計劃經濟時代的基因就被激活了。

Advertisement

12萬噸甲醇一旦投產,每年所用的催化劑不在數。別看它的用量小,架不住大化工的“大”,12萬噸的萬分之一也是好大一筆錢了。

蘇城也沒見過上石化的催化劑,不置可否的道:“試車的時候,我們會邀請催化劑供應商測試的,申總工不用著急,我們到時候肯定會通知你們。”

“等試車的時候,那要等到什麼時候,我告訴你說,你現在就選我們上石化的催化劑,我們馬上據你們的裝備進行試驗,不能用,我們立刻修改,絕不耽誤你們投產,比競標投標那一套又簡單又實用。”申山拍著徒弟的脯保證。

蘇城泛起難明的笑容,道:“你們的催化劑修改速度,有這麼快嗎?”

“我60年代就開始研究催化劑了。你告訴我投產時間,我告訴你能修改幾次。”申總工信心十足。

蘇城依言道:“投產還不能確定,試車的話,今年年底前,肯定要進行一次。”

“今年年底……”申總工重複了一遍,臉微變,道:“那不是連2個月都不到?”

“機械化的大化工設備,全部芯片加起來都沒有10斤重,試車的時間當然快了。”

蘇城說的理所當然,申山和他的徒弟則不然。兩人甚至考慮蘇城矇騙自己的可能。

化工設備的投產期,往往要拖延2年左右。這裡面,有僚的原因,有工程公司的原因,也有國外廠商和進出口公司的原因。

大華實業卻不同,爲了儘快投產,戰略部早就做過無數次分析,反覆確認影響工程進度的因素。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落實圖紙”和“長週期設備到貨”。

大化工設備的建設和城市建設差不多,不同的地區要單獨勘探測算,最終形圖紙,圖紙沒有確定,工程就不能開始。歷史上,等待圖紙等兩年的事都有,任憑購買來的裝備風吹雨打,堪稱神奇。

Advertisement

長週期裝備則是另一項瓶頸。例如甲醇設備裡,直徑4米的大罐子就是一個長週期設備,廠商下來訂單就生產,說得兩三個月的時間,前面要是還有排隊的,就得順延,再有隊的,又得順延。大罐子不到貨,零件再全也不能進行安裝,等於說,重要設備不到,普通零件到貨了也無濟於事。一套大化工裝備,幾十上百的長週期設備,若是不能一一落實,向廠商不停的確認,拖延一旦發生,就變工地等設備……

國企效率低下,往往以等爲主。一個大罐子沒送到,它也許打個電話就算了。沒有正式的文件催促,甚至沒有律師催促,對方廠商就敢在前面隊多賺錢,越是年景好的時候,越是如此。

等來等去,三五個月半年時間就過去了,國企部一旦發生調,拖延的就更久了……

蘇城自然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他幾乎是員了集團的全部能量,不僅每日督促,派員前往生產廠商討論,而且用資金積極隊。要不是考慮到12萬噸的甲醇裝備更吸引眼球,他說不定先把拆解自西的舊設備運來了。

這種有分析有員有行力的作業模式,現代化程度完超上石化,申總工渾濁的眼珠,本無法分辨蘇城說的是真是假。他是50年代進廠工作的,從未真正的制進行大化工安裝。前幾年,他們生產一套10萬噸級乙烯設備,要用2年時間,投產也要2年左右,除了政治任務,悠哉的商業模式從未以月爲單位考慮過問題。

見蘇城的表不似作僞,申總工拿不準了。

蘇城猜想,2個月時間估計不夠他們做一次調試。他也不等申總工食言,輕聲道:“等12月吧,我們試車的時候,肯定會邀請上石化的。”

Advertisement

“只好這樣了。”申山緒不高。

蘇城有些同,又有些無奈。對一個60歲的老人來說,改革開放以後的社會,的確是變化太快了。

年輕人稍不留神都會走丟的年代,老人要想跟上社會的節奏,跟上科學的節奏,實在辛苦了一些。

“您要是有興趣的話,過兩天,我們大華化工公司,就要接卡利薩公司的‘面試’,上石化可以來參觀。”蘇城主邀請。

“安全開機的面試?”

“是。”等卡薩利公司把甲醇設備安裝好之後,就會進行試機以打通全流程,從而進正式生產狀態。但是,大工業裝備不是家用電,上百名作人員,必須規範化的作才能避免生產事故。生產廠商因此需要培訓接收客戶的員工,直到全員通過面試,才能開始試機,直到安全經濟穩定運行了,纔算是一個項目正式結束。

申山再次驚訝於大華化工公司的進度,這次卻沒說什麼,慢吞吞的轉,說:“一定來看。”

蘇城對大華化工公司的員工信心十足,集團部測試的結果也非常好。因此,他不僅邀請了上石化等國企業,還邀請了臺塑和中央政府的員。

一旦測試通過,就意味著海滄計劃的第一個項目投資再無阻礙。對雙方來說,這都將是一個極大的刺激。

……

……

……(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