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都市爽文 超級能源強國 第290章 10%的希望

《超級能源強國》 第290章 10%的希望

周老終究沒有下定決心,給了所有人一個息和反應的時間。()

大領導和臺塑衆離開後,主任和中方企業人留在了會客廳中。上面的領導都是務虛的,只有他這個半大不大的領導才攬著實務。面對“悉”的蘇城,主任無奈的問:“你真的要自己做70萬噸乙烯?”

蘇城嬉皮笑臉的道:“如果臺塑不做了,我們接手海滄計劃,對國家也是有利的吧。”

他說的是接手海滄計劃,而不是獨立做乙烯。蘇城一向以來都有獨立建設石化基地的衝,但他始終扯著海滄計劃,是因爲海滄計劃的優惠政策。海滄計劃是在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由大波ss親口許諾的,綜合考慮了經濟和政治問題,臺塑才獲得瞭如此多的政策。這樣的優惠,只海滄計劃一家,別無分號,離開了海滄計劃,這種優惠也將煙消雲散,國或國外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再得到了,中石化也不行。

可以說,好事就此一次,屬於稀有任務的範疇,只要有人接到了,甭管完沒完,都沒有第二次機會了。

對投資數十億元的石化基地來說,任何一個涉及到百分比的優惠都是極爲難得的,何況海滄的各種大幅度優惠。所以,中石化和臺塑纔會猶豫不決。

他們既捨不得海滄的優惠,又畏懼投資的龐大。

其實,反過來看,正是因爲投資龐大的令人畏懼,纔會有這樣的優惠。等再過上10年,中國沒那麼缺乏外匯,以至於大型國企能夠在國融資外匯的時候。優惠也就相應的減了。

蘇城不無惡意的猜想。臺塑要是再拖10年,說不定能從中國銀行貸款幾十億元,乾脆空手套白狼了。其他人不知道未來大勢。也看不到那麼遠。但對眼前的況,大家都看的清清楚楚。

Advertisement

劉秉子往後一仰,就準備看大華和中石化的戰爭2.0。主任也看向宣總經理。

宣總卻顯的信心不足。問:“中央有可能批準臺塑的外銷轉銷計劃嗎?”

“很難說,確實是有機會的。”主任不負責任的笑著,這個確實不是他能決定的事。

說起來,宣總的行政級別比主任還高了一級,在石油政策上,他的發言權同樣不弱。

但在海滄計劃上,兩人都顯的比較無奈。

太大了!

宣總沉著,最後苦笑一聲,道:“一旦臺塑退出。中石化願意接手海滄計劃。”

他是被蘇城上來的。總不能讓私企做了中國最大的石化項目,到那個時候,中國石化產業鏈究竟聽中石化的還是聽大華實業的?即使從權力的角度考慮。宣總也不能放任蘇城得到海滄計劃。

比起一個月前。雙方的態度明顯有了進步。主任滿意的道:“這麼說,你們都願意接手海滄計劃了?當然。是在臺塑退出的前提下。”

“是。”宣總回答的很快,但有些消沉。他對臺塑和中央的決定心存疑慮,另一方面,70萬噸乙烯項目所牽扯到的方方面面,確實讓他有畏難的緒。只要想想數十億元的投資,就能理解它的難

這麼大的一塊,在1991年簡直比得上一個省的政府支出,還是元的。

蘇城也迅速的點頭,並道:“不管最終把海滄計劃給誰,大華都會把石化基地做下去的。”

最終拿到海滄計劃的很有可能是中石化。對此蘇城心知肚明,大家也都清楚。

中石化可以嫡親的兒子,和大華這種私生的侄子是全然不同的。

Advertisement

主任都有些佩服蘇城的堅韌,頷首道:“大華如果不能做海滄計劃,可以把甲醇基地繼續做下去。”

以他的份,這樣的承諾是很不錯的了。

轉過頭來,主任又道:“任何有興趣接手海滄計劃的公司,都要做出時間表來。大華曾經有過一份,還要再給我一份,其他公司也是如此……沒事的話,今天就這樣吧。”

衆人各懷心思的告辭。

出門的時候,劉秉特意走在蘇城邊,等人散開,才問:“大華準備怎麼做?”

蘇城短暫的一個停頓,道:“我們準備用幾個月的時間,確定大乙烯裝備,做好安裝和調試的準備。一旦中央做出決定,用盡可能快的速度完大乙烯工程。我們以前承諾了兩個方案,合資93年完,獨資95年完。現在來看,就算是獨資狀況下,也有可能93年完建設。”

“你應該知道,中石化也可以承諾93年完的。”劉秉意味深長的道:“承諾是一回事,項目拿到手以後,也許又會產生各種事。”

向領導的承諾,有時候重於泰山,有時候輕如鴻,重點在於怎麼解釋怎麼補償怎麼替代。

70億元的投資項目,解釋補償和替代可以是無窮無盡的。

蘇城挑明道:“大華的承諾是實實在在的,我想上面也會考慮到這點吧。”

中石化可以隨便做承諾,大華要是做了承諾無法完況恐怕就會變的複雜了。”

劉秉微微搖頭,道:“這就是你們艱難的地方。中石化的婆婆小姑比較多,也有現實的難題,不過,婆婆小姑多也有好,支持他們的人就多。你該明白,要是沒有大的改變,即使你們資金充沛,大華實業單獨得到海滄計劃的可能不超過10%。”

Advertisement

“大華會把10%的希100%的。”蘇城突然用理想主義的語言替代了現實的問題。

劉老頭兒一愣,繼而笑了,道:“看來你是有準備了,那我拭目以待。”

蘇城默默頷首。他對困難早有預料,就其個人角度來講,這也許是最難的一次。

海滄計劃的初期設計面積就是100平方公里,除了大煉油和大乙烯項目,還有發電站和遠洋船隊,以及大量的下游工廠。等於把香港島推平了蓋工業基地,整個項目比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項目還要大,比中國最高的天大樓還要難。

回到大華實業,蘇城就召開了董事會,宣佈進“建設預案”。

算算時間,預案也準備一年了。大華系的員不止一次參與到預案製作,此時沒有太多的疑問,就投到了建設當中去。

大華石化公司像是一部的儀似的,緩慢而堅定的轉了起來。

蘇城知道,海滄計劃的歸屬確定無非有三種方式:比誰的聲音大;比誰準備的充分;比天上掉餡餅……

比聲音,私企的大華是無法戰勝央企的中石化的。比天上掉餡餅,幾十倍於大華規模的中石化接到的機率也要大幾十倍。

唯一的機會就是比準備。

中石化是不會在臺塑確定退出前,全力進行和準備的。

雖然大家都看出了臺塑的拖延,但天底下的事哪能說的清楚,只要臺塑沒有做出最終決定,海滄的地就仍是人家的,優惠政策也是人家的。

宣總可以每天睡在釣魚臺國賓館,可以天天跑發改委和國務院搞遊說,但他絕不敢拿出幾千萬或者幾億元做前期準備。

這筆錢要是虧進去了,他渾也說不清楚。

Advertisement

大華自然沒有這樣的顧忌。只要蘇城堅持,大華即使傾家產也沒有關係。

當然,風險仍然是巨大的。就算蘇城瞭解歷史,但天知道王永慶會不會抖一下,做出相反的決定。

在無數緒的混合中,大華最終決定了斯夫公司的80萬噸乙烯設備。

比起卡薩利公司來說,他們在中國的政府關係做的更好。也能稍稍彌補大華實業的短板。

2月中旬。第一批共50名來自斯夫公司的專家駐大華實業的培訓基地。

按照先期合同,大華需要每天支付每名專家1000元的費用,並報銷往返的飛機票,以及在中國期間的食宿。相當於每天5萬元,每月150萬元的純支出。

但這只是個開始。後續的訓練材料,以及前期的設備只會越來越昂貴。

大華戰略部的預算是每月500萬元開始遞增,堅持一年的總投資將超過1億元。

如果海滄計劃最終沒有落在大華實業的手上,這一億元差不多就是打水漂了。

1991年的中國,商機無不在,用1億人民幣賺10億,用1億元賺100億的事數不勝數。大華部也有各種不同的意見,更有開始關注於大華的“賭注”。

蘇城堅定不移的執行著“預案”。

大乙烯是真正的印鈔機。參與其他的行業,也許可以獲得每年數倍的利潤,但最多十年就會進行業滯漲。石化行業卻不會,它會不停的吐出數以億計的鈔票,而且隨著通脹的加劇而增加。看看臺塑和中石化的歷程就能發現,同樣的資金起家,它們的利潤比賭場還要高的多。

這個世界上,只有很的幾個行業有如此高的資金和技門檻。但只要過門檻,見到的將是金庫。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