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變員工宿舍了,這些人都是自己不回去的?”蘇城的口氣聽不出好壞,他順著樓梯間的側面繞過去,就見牀單後的大廳地板上,橫七豎八的睡著二三十號人,有的睡在鋪蓋上,有的藏在睡袋裡,大多數人都是一牀薄被裹上,又當褥子又當被子。至於枕頭,差不多全是用書代替了。
整個大廳,除了中間空出了一塊地方用來上下樓梯以外,兩邊睡的全是人,虧的是天熱,這麼空曠的大廳纔不至於冷風颼颼。這種不是大通鋪的大通鋪,蘇城只在油田會戰的時候見過,但那景是神戰勝質,和這個時代的背景已經不同了。
王贇有點張,兩個月以前,他還是個只在乎項目的研究員,轉眼間就要考慮整個研究所的吃喝拉撒,也說不清自己做的是對是錯,躊躇半天,實話實說道:“其實留辦公樓裡的,多是助手和實習生,他們都是沒員工宿舍的。您知道,咱們做研究的沒個日夜黑白,有的人熬到凌晨一兩點鐘才下班,外面連個車都沒有,想回去也不行,只能在辦公室對付一晚。一來二去,許多人就把行李給搬過來了。”
關於低薪的助手和無薪的實習生的事兒,蘇城也是知道的,他微點頭,問:“有多人睡辦公樓裡?”
“都是換班睡的,兩三百人吧。”
“這麼多?”蘇城驚訝的扭過頭去。大廳裡睡了幾十號人,他以爲就是多的了。
王贇小聲道:“我們招的實習生和助手比較多。”
“多?”
“快兩千了吧。”這是一個多月前的兩倍了。
蘇城倒吸一口涼氣:“你這快趕得上大華實驗室的員工總數了。”
“碳纖維研究所就批了120人,按我們的實驗數量,這點人要三年才能做完現在2個月的量。我覺得,咱們如今設備有了,實驗方法什麼的也搞清楚了,不能因爲人的原因減慢速度吧……再加上助手和實習生的費用低,所以招人就招的比較多。”王贇說到這裡,也就說開了,攤牌似的道:“要是不用這種方法,咱們就算兩三年以後能做出廉價碳纖維,那也賣不出去價格了。外國公司的速度,一年就能把碳纖維的價格降低三分之一,就算不搶先,咱們也沒優勢了。”
蘇城聽到這裡不吭聲,自顧自的上樓去了。
能說的都說了,卻沒得到迴應,王贇一下子傻眼了,心想:是死是活,您給我一個痛快的啊。
追上去問,王贇是不敢的,只能低聲問旁邊的楊明:“蘇董這是認可還是不認可?”
楊明也判斷不出來,卻不願意怯,神叨叨的說:“你覺得呢?”
“那是生氣了?”
“不好說。”楊明拍拍他的肩,道:“咱們先上去不是?”
怕他繼續問,楊明三步並作兩步的跑上了樓梯。
著大馬猴似的辦公室主任,王贇愣了半晌,也不顧形象的追了上去。
二樓是普通的辦公樓樣式,中間一條走廊,兩邊全是實驗室,間中有一兩扇窗戶,卻是比90年代普遍存在的暗辦公樓敞亮的多。
每間實驗室和辦公室的門口都掛著牌子,以化學實驗室和理測試實驗室居多。
蘇城上了樓,就見跟前的一間掛著“力學能測試實驗室”的門敞開著,一個年輕的實驗員探頭探腦的,見到蘇城一行人,馬上站直了腰,明顯是等待檢閱的架勢。
“你是實習生還是助手?”蘇城問他。
“實習生。”
“無薪?”
“每天有2塊錢補助。”實習生小心翼翼的回答,同時看了看後面上來的王贇。
一天2元,不加班的況下,每月也就是40元,即便每天都工作,一個月60塊錢在93年來說,也只夠伙食費的開銷,住宿服裝等花費都得自己承擔。在不包吃住的況下,2元錢的補助,真的是相當於無薪了。大概,也只有未畢業的大學生才能忍吧。
“你怎麼就願意無薪實習了?”蘇城的確很好奇。93年的大學生依然是很金貴的,包分配的制度也依舊存在,不管是什麼學校什麼專業,大學生找份鐵飯碗的工作都不算難,而大華實驗室的無薪實習,並不保證聘用。
碳纖維研究所滿編120人,助手和實習生卻有2000人,無論它怎麼擴張,也不可能擴張十幾倍的。
站在蘇城對面的實習生卻看向王贇,道:“我相信自己能留下來。”
“留不下來呢?總會有人留不下來吧。”
“我年就能轉作助手,積累工時,肯定能留下來。”
“如果畢業了,還沒留下呢?”
“我已經畢業了。”實習生曬然。
“你放棄了國家分配?”現在的大學生,畢業就會被分配到不同的國家單位,是不用公務員考試的。相應的,放棄了分配就很難再進國家機關了,同樣沒有公務員考試的路徑。
蘇城自己就是從學校分配到油田的。對任何一名大學生來說,放棄國家分配都是大膽舉措,若是直接進私企拿高薪也就罷了,做低薪的助手,蘇城自問當年的自己是做不來的。
對面的實習生卻不以爲然,道:“國家分配也沒什麼好的,我要做研究。”
充滿理想的大學生在90年代是不缺乏的。事實上,大部分的90年代大學生就算沒有做什麼驚天地的偉業,也多是吃穿不愁的。沒有質的錮,自然可以放飛理想,這樣的機會是後世的普通大學生羨慕不來的。
蘇城慨一聲,笑道:“國家的研究所也能做研究吧。”
“他們?也就薪水比助手多點。助手一個月180塊,但能跟著研究員和副研究員做項目,做出來了還有項目獎金。國研究所單個項目能分10萬塊經費的有幾個?最後就是拿著幾百塊的死工資混吃等死,好多三四十歲的研究員,一年做的實驗還沒我一個月做的多。”或許是被蘇城的笑容給迷了,實習生也放開了,道:“再說了,只要做了助理研究員,一個月的薪水就有千把塊,做副研究員有兩三千塊,等兩年就賺回來了!”
以大華實業的薪水標準,即使沒有“特殊貢獻”的普通研究人員,每月的薪水也在千元以上,據級別的不同,2000元甚至3000元的薪資都很普遍。
當然,大華的普通研究人員,在國也是難得的學英。前兩年直接招收剛畢業的學生,其履歷和大學績能閃瞎一房間的氪金狗眼,全國競賽的高分績,全國獎學金或者高影響因子的論文都只是開胃菜……中國的教育制一向是英教育,這一點直到20年以後都沒什麼變化。雖然不學習也能畢業的,但若是想要好好學習,並且得到極好的績,那仍然是不容易的。
無論如何貶低中國的大學教育,哪怕有90%的學生在大學是不學習的,仍有10%的學生是學習的。任何一名學生想要拔得頭籌,仍然不了殘酷的競爭。事實上,中國的大學教育一向是面對拔尖的10%甚至5%的學生的,全新的知識系和過量的課業要求直到20年後也沒有改變,擴招也許增加了學人數,但並未降低大學的課業要求。對於沒有打牢基礎的90%的學生來說,他們也許會在商業、政治或者藝方面有所就,但是,除非花費數倍的時間,否則大部分人在學伊始,已經註定不能在學方面有所就了。
對現在的大華實業來說,能在畢業之初就加的學生,各方面的條件都必須是拔尖的,基本上,大部分學校的畢業生的履歷都必須是最漂亮的10%纔有面試的機會,待遇和地位日益升高的大華實驗室的要求自然是更高了,僅僅是筆試和麪試兩道難關,就能刷下大部分的英學生,缺名師和優良教學設備的學校學生,基本已經很難進大華實驗室的門了。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大華實驗室現在實行的低薪助手和無薪實習生制度,以後加大華實驗室的難度只會增加,不會減。至,除了那些做出了績的大牛小牛級人,絕大多數的新人,都要從實習生做起了。
但是,相比國的研究所,大華實驗室的經費投也要大的多。90年代正是國研究機構的低期,匱乏的經費甚至不足以保障研究員的工資福利,又哪裡能像是大華實驗室這樣燒錢似的做昂貴的材料實驗。
這樣的景,至在十年以是很難改變的。尤其在專利法施行以前,國有研究機構的研究果幾乎是白給企業的,企業賺多錢都不會分給研究機構,研究機構對於市場化的產品也缺乏興趣,寧願做省錢又好聽的理論研究……在國研究所,只有數國家保障的項目,才能爭取到些微的專項經費,例如碳纖維項目,就要遲到九六九七年,方纔進國家保障的名單,獲得了許的撥款,要到15年以後,才被列重點項目,獲得大筆的撥款。
但對現在的研究者來說,又有幾個五年,幾個十五年來等待。
王贇就曾無數次的在紙面上做著實驗,大華實驗室碳纖維研究所的進展能這麼快,要多虧他早年的積累。但是,如果以前就有現在的實驗條件,又何必等到現在纔出果。
“從實習生到助手,再到助理研究員的要求是怎麼定的?”蘇城這次問的是王贇了。
王贇有點不自然的道:“時間加考覈,目前定的是無薪實習生做半年或者1200個小時以上,考覈轉助手,助手的有效工作時間超過1萬個小時,或者有主任研究員的推薦,經過考覈就轉爲助理研究員。”
助理研究員就是大華實業的正式員工了,王贇說著試探著問道:“三四年的時間,咱們碳纖維研究所總能增加幾百個編制吧?”
“你們要是做出了績,自然可以增加編制。”
“能加多?”王贇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直接問了出來。
蘇城被問住了,啞然道:“這得人事部門去算了,這麼著急?”
“我這不是擔心先前的承諾作廢嘛,要是編制多,大家的工作勁頭也能足一點。我現在就有點後悔,當時把120個編制都給弄滿了。”王贇真是一副後悔的神,還拍著腦袋說:“當時也是被住了,能獨立做項目的都老大不小了,薪水給的不夠高,人家也不願意辭職。後來爲了配合他們,又招了這麼多的低薪助手和無薪實習生,沒有點奔頭,研究所也繼續不下去了。”
說著,王贇眼的看著蘇城,道:“您看,咱們把兩月就把碳纖維的品給做出來了,要是今年能再增加120個編制,我保證再做出兩種碳纖維!”
蘇城習慣的做沉思狀。
楊明擔心他答應,忙道:“碳纖維研究所本來就不在今年的預算裡,120個人的編制全部走的是機預算,助手的薪水和實習生的補助也是預算外的,研究經費用的是大華實驗室的總預算,佔了好幾個材料項目的資金,要是再增加120人的經費和薪水,大家都得造反了。”
對楊明,王贇就沒什麼不好說的了,梗著脖子道:“增加120個助理研究員,只增加薪水,不增加經費總可以吧,助理研究員又不做獨立項目。”
“那每個月也要多開幾十萬的薪水,你找黎渙祥說去,看大華實驗室還能從哪裡摳出幾十萬。”大華實驗室每年的經費有數億元,但是被幾個研究所一分,再落到實驗室的總經費裡就不多了,上千名研究員帶著幾千個項目嗷嗷待哺,年初就把經費刮的七七八八,更別說現在已經是年末了。除此以外,實驗經費和人員薪金在大華實驗室的預算中,也是有明確區分的,楊明做了許多年的行政,知道協調這些事有多麻煩,到時候不是大華實驗室要做許多文件,大華總部也要覈查無數的文件,在日益制度化的大華實業,這些文牘工作都是不了的,否則總部的管理就要失控。
王贇和其他研究員一樣,對僚作風極其不滿,討價還價道:“120個不行,100個也行啊。咱們現在有小五百號助手了,總要解決五分之一吧。”
楊明懷疑的道:“你說1萬個小時的有效工作時間,按照每天8小時算,你這得是1250個工作日,就算加班多,你三年時間都不用增加編制了吧。”
“不是還有研究員推薦。”王贇扭了一下。
“這個可以控制,就算有,也應該安排到明年的預算裡面。”
“晚一年轉助理研究員,以後什麼都要晚一年,人家做出了績,憑什麼不讓轉正。”王贇大部分時間都在國家單位工作,說話仍然是國家單位的口吻,但意思也是一樣的。在大華實業,最重要的“特殊貢獻清單”裡面,年資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類似於日本財團的同期概念在大華實業同樣有著不弱的含義,放眼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後,93年正式加大華實業和94年正式加大華實業,可能會有巨大的差別。
站在一旁的實習生看出來了,現在是決定一衆實習生和助手吃還是喝湯的重要時刻,抓住機會道:“1萬個小時的工作時間,用不了三年時間,2年時間都用不了。”
幾個人都轉頭看他。
實習生掰著指頭道:“我們一起的實習生每週最工作100個小時,一般都能達到110個小時。我每週工作六天半,一個月積累了500個小時。就算每年休假一個月,我2年也能積累1100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1000個小時用來轉助手,剩下10000個小時,也夠我轉助理研究員的工時了。”
蘇城聽的眼都直了:“每週工作110個小時?”
“110個小時就是普通水平,一週工作120個小時的都大有人在。你看裡面外面睡覺的,那都是每天睡四五個小時的,就算住跟前的也捨不得回去浪費一個小時來回的。”
王贇來不及阻止,話就被那實習生說完了,急的他直腦袋,道:“我這可不是剝削勞力哦,我要把人趕回去休息,趕都趕不走。開大會說改規矩,又被頂回來了。”
告別996的生活,吳飛回到了鄉下老家。偶得神奇空間的他,養養魚,種種地,偶爾開開同學會,……簡介無力,起名也不會,所以大家就隨便看看好了
有人欺負老婆?殺!有人對老婆行為不軌?殺!有人對老婆不利?殺!有人讓老婆遇到困難?殺!謝芝真就是齊崑崙的逆鱗,誰也不例外!一代戰神齊崑崙,因為報恩謝芝真入贅謝家,對老婆恩寵有加。更是讓她成為世界首富,而他自己同樣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天下無仇!
簡介: 林七,天生不詳,一生流七淚,渡九劫。幼時被父母丟棄;被寡婦收養,寡婦卻在他十歲的時候自殺,究竟是什麽樣的原因讓她自殺?18歲的林七卻因為過失殺了高官弟子,而不得不逃向國外,開起他的雇傭軍生涯!那個讓人聞風喪膽的判官,活躍在各個戰場! 鄧琪琦華夏最年輕的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但這卻是她一輩子的痛,她與林七又會發生什麽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