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春秋我爲王 第161章 修我戈矛

《春秋我爲王》 第161章 修我戈矛

作戰不是市井私鬥,而是集的力量的發揮。

首先,必須用金鼓和旗幟來指揮,這是爲了使全軍的行整齊劃一。軍吏必須明確告訴兵卒應該怎樣練,並且要反覆申明講解清楚,訓練他們據各種金鼓旗幟的信號而行,違令者,按照十七條令,嚴懲不怠!

凡戰之道,等道義,立卒伍,定行列,正縱橫,察名實;教戰之法,鄉里相比,什伍相保。這兩點,衆人已經不用訓練了,半年的蹴鞠對抗,已經把各個兩都了一個整。兩司馬們能出自己所屬的每一個兵卒的名字,以及其,膽小還是膽大,衝還是遲緩。

一切就緒後,打穀場上,趙無恤親自持槌擊鼓。

咚咚咚!

一鼓響,兵卒們整理兵,戈矛劍盾在手,弓矢下肩;二鼓響,練習列陣,衆人迅速按兩編隊,組了一個敵的橫陣;三鼓響,整裝待發,前排變後排,迅速轉變爲行軍的長陣。

然後趙無恤邊掌旗幟的羊舌戎舉起旗幟,旗幟向東則卒伍朝東,向西則卒伍朝西,落旗則坐,舉旗則起。錚錚有聲的鳴金則是代表撤退,散陣時還必須保持隊列的整齊。

十七中的第一條: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趙無恤設置了三個不同的輕重等級。

因爲記不住而踏錯了步,轉錯了方向,自然是比較輕的罰粟、杖責。

而三番五次屢教不改,還故意擾隊列次序的,就可以拉下去斬了,所幸。趙無恤軍中,還沒有這樣的兵油子。

齊太公曾言,教戰之法。使一人學戰,教合之十人。十人學戰,教合之百人、千人、萬人。漸至三軍之衆。

Advertisement

所以,雖然眼前只有兩百多兵卒,可未來,也許就能教兩萬大軍!

此外,還要練習作兵悉戰鬥技巧。

西周春秋之時,軍隊出征,凡甲冑、弓矢、戈矛,很大程度上是由士兵自備並加以磨礪的。

正如第一代魯侯伯禽征伐淮夷時的所說:“備乃弓矢。鍛乃戈矛,礪乃鋒刃,無敢不善!”

有了下宮搜刮來的武備,原先兵卒從各自家中帶來湊數用的木矛木徹底被淘汰掉了,在這個時代,能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錯了。當年晉文公帥晉三軍南下,與楚師決戰於城濮,還因爲兵不足,在有莘氏之丘“遂伐其木以益其兵”。

而且趙無恤還要求,那些長短不一。質量不一的兵也要被替換,做到了這個程度,趙無恤手下這批鄉卒在武備上。便已經超越了同時代八的軍隊,他的第一支武裝力量,當然得是一支兵!

兵法上又說了:“教戰之令,短者持戈矛,長力大者持弓矢,忠者爲虎賁,弱者運輜重,智者爲謀主。”

兩百人中的主要部分,是滿編一卒的徒兵。他們分爲四排站立,每排一兩二十五人。

短兵在前。長兵在後,第一排第二排持八尺之戈。可以上下左右揮,砍啄冒進之敵,不過無恤覺得,日後還是換戟好一些,那樣的話功能多出了刺殺一項。後兩排爲一丈之矛,可以放平集刺殺,阻止敵方靠近,四排徒兵還要據面對況的不同,前後互換位置。

羊舌戎作爲無恤車右,不單劍過人,在長兵的使用上也頗有心得。他同時也是卒長,所以這一百人,無恤就放心地由他來訓練。

這些人可能不以勇猛見長,甚至比起其他幾個兵種,是屬於偏弱的,但他們發揮的是集的力量,是站在最前排的中堅!

Advertisement

現如今,有了下宮源源不斷的供應,這一百人中的披甲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百。他們每個人都能穿上一紮皮甲,但無胄。趙無恤想起後世參觀兵馬俑時所見的秦軍,便要求設之匠將皮甲染統一的絳,兵卒的髮式也要紮一模一樣的圓髻,部用皁的幘帶束結。

羊舌戎和王孫期一開始搞不清這是爲了什麼,可當這一百名穿著打扮幾乎一模一樣的徒卒聽著金鼓,隨著旌旗整齊劃一地行時,他們方纔明白其中緣由。

當整個方陣的兵卒將戈矛緩緩放平,模擬趨行衝殺時,儼然已經是一支強軍的雛形,其徐如林!

……

王孫期在下宮擔任的就是差車之職,又是無恤戎,擅長車戰,可戰車的培養和維護比騎兵還麻煩,鄉現在只能維持兩三輛。無恤對它的定位,僅僅是作爲指揮車和箭平臺,所以王孫期無用武之地,只能轉而去訓練弓箭手。

鄉原本的兩卒編制,被無恤削減爲一卒,其餘的各兩相互之間不統轄,而是向趙無恤負責。

其中,就有一兩“材士”,也就是弓手。

這二十五名材士材修長,幾乎都高於七尺。他們是從鄉禮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原先的職業多爲各里獵戶,在趙無恤以每年每人五十石粟米軍餉,表現良好還有麥下,紛紛前來伍。

在領了第一個月軍餉,讓家人吃上了白麪水引餅後,材士們在暗地裡說道:“這可比打獵剝皮要劃算多了!”

他們爲了方便靈活開弓,所以無甲無胄,隻穿布,頭髮也統一梳一個圓髻。通常會手持角弓,在氏莊園的靶場撒放箭,此本來是當了族長的巫私產,但他卻跑到無恤面前,聲稱願意無償獻出,劃歸鄉寺所有。

Advertisement

趙無恤知道他的心思,自然笑納。

此時,王孫期板著臉,在靶場上指導材士,更正他們的姿勢。

他侃侃而談道:“箭者,可殺人於百步之外,然兒,臨敵也不過六七發,材士必須量其弓之力,配合肢作,調整氣息,才能心志專一,每必中!”

哪怕再好的獵戶,放到陣中,如果瞄準的目標從野了活生生的人。而且那些人還手持戈矛,幾息之後就能衝到你面前,無論是心態還是撒放手法,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