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耽美BL 穿到明朝考科舉 第62章

《穿到明朝考科舉》 第62章

謝瑛笑容瞬間鮮活了幾分,低下頭微抿,很快又恢復到了平常溫和的神,側勸劉瓚:“大人問這些做什麼。他一個孩子,哪里就曉得人不人的。你只問他案就是。”

噫……可惜這小學生太小,還不懂得欣賞佳人啊!

倒沒什麼可問的。既是崔燮自己要捐書坊,理由又說得清清楚楚,未見一一毫勉強的痕跡,那遷安縣的罪名也就洗清了。只是當初史上書中提到崔燮為人子不該置父母家產,還需當面問他一句。

劉瓚的神已經放松下來,深深坐進椅子里問他:“你家那書坊畢竟是父母之,捐他時可曾與家里打過招呼,得過父母允許?”

崔燮當然沒問過。不過越是心虛時,就越得表現得氣,他就看著劉瓚的眼睛,出一點被冒犯的神說:“當時因為縣尊提起要建書館,學生當場就答應了,一時來不及和家里商量。然而忠君即是盡孝,這等利國利民、報效圣恩之舉又何須商量!大人在京里想必已經問過學生家里了,家父是朝廷忠臣,湛湛清流,怎會說半個不字!”

敢說半個不字就是不忠!

這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的封建社會里,君臣大節是遠遠在父子人倫之上的。拿出忠君的名號來,稍微孝順點兒不算什麼,豈不見那麼多大臣連父母的孝都不守,該丁憂的時候都想盡辦法奪麼?

Advertisement

劉瓚點了點頭,贊同地說:“令尊的確也說了愿意將產業獻給朝廷。這麼說來,你也不算私擅用本家財產,只是遷安隔得京里來回幾日的路程,于忠義大事上立刻決斷,不能待家中從幾百里外做主罷了。”

崔燮微微垂著頭,端正地站在那里答道:“大人說得是,我深知家父忠君之心,凡此有利朝廷百姓的事,我便做了,他一定認同,不需派人往來請命。”

謝瑛把目撇向一旁,簡直不能看他,生怕多看一眼就要笑出聲來。

史到此就算取完了口供,后面隨侍的書辦也已將問對記下來,拿到崔燮面前,他簽押。都察院一份,錦衛一份,他都翻看了幾眼,見沒什麼錯,就都簽上名字,打了指模。

同知張桂坐這兒充了半天擺件,此時也稍微舒了舒背,直起問道:“兩位大人問案已畢,皆下來可有什麼安排麼?”

謝瑛道:“我們是領旨來的,如今完了差事,還要趕著回去繳旨,不必安排什麼。如今天已晚,有勞永平府備幾間房子給劉大人與我們錦衛歇腳。”

張同知喏喏答應,吩咐人下去準備。崔燮看著沒他什麼事了,也要告辭,劉史卻手虛攔了一把,道:“且慢,圣上派下的差使雖已完了,本還有一件事要問你。”

Advertisement

崔燮頓時直起,無辜地看著兩人,他的臉雖然是正對當中的,目卻朝著謝千戶飄呀飄地飄了幾回。

謝瑛道:“也沒什麼大事。只是劉大人聽遷安縣贊你過目不忘,又是只花了一年工夫就學會寫文的神,要考較你一番。”

來啊,考啊!他有盤在手,是真正的過目不忘,倒背如流,就是不怕考啊!

崔燮一雙眼都亮了,臉龐因為激帶上了淡淡的,更顯得容照人。劉瓚雖有些懷疑他的文章,卻也覺得這個人生這樣,真是個點狀元的品格,考察的態度都不了下幾分,溫聲說:“你在遷安縣縣試里寫的那幾篇文章不錯,本也看了,確實是理法兼備之作。只是太過方正雅純,不似你這個年紀能作得出的……”

他來之前想著嚴厲地問這學生是怎麼做出那些文章的,到此時卻厲不起來了,淡淡嘆了一聲,道:“以前的我索也不問了。你不是能過目不忘麼?就在這里把你這三場府試文章復誦出來,我……兩位大人與本品評品評。”

謝瑛看了崔燮一眼,笑著對劉瓚說:“這又不是監察史問案,又不是先生考較弟子,怎麼他站著答?給他把椅子搬到當中,他坐著答吧。”

便有錦衛搬了椅子上來,崔燮朝謝瑛拱了拱手,躬謝道:“學生謝坐了。”

Advertisement

他也很謝劉史愿意考他一考——他的縣案首到底是實至名歸,還是戚縣令太喜歡他了,烏及烏地給他那個頭名,就靠這幾篇文章證明了。

崔燮淺淺地坐在椅子邊兒上,打開腦海里的PDF文件,緩緩念道:“‘春省耕而補不足,為諸侯度’:即一觀而不忘勤民,可以為法于天下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