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王妃來現代 第二百九十二章、生疑

《王妃來現代》 第二百九十二章、生疑

    那天夏可渝回去之後便跟康學熙匯報了跟金珠談話的容,也說了金珠和黎想相的一些細節,包括金珠向黎想解釋說是因為看到博館裡的陳設想到了某些曆史事件所以才流淚的。

    這個解釋引起了康學熙的興趣,也令他想起了一些被他忽略過的節。

    比如說三年前的那場漢字大賽康馨好像就是輸給了一個從鄉下來的小姑娘;再比如說兩年前的新思路作文大賽康馨又輸給了同樣的一個孩;再比如去年年底的語大賽,康馨在學校是以第二名出線的,拉著他備戰了小半個月,最後雖在電視決賽上拿了一個第一,回來卻一點不開心,說是的對手家裡出事棄賽了。

    想到這些,康學熙猜到了這楊金珠多半就是妹妹口中的那位令又恨的對手,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恐怕就是金珠的才氣引起了李睿鐘的興趣,也是因為金珠的才氣才使有了拒絕李睿鐘的底氣。

    於是,康學熙當即調來了金珠和康馨的那幾場漢字大賽的視頻,他一眼認出了金珠,被金珠在賽場的表現驚到了,這才了念頭讓人查一下這個孩子。

    不過康學熙的查並不是找人去金珠的老家調查,而是通過網絡查到了些金珠的簡曆,以及名後寫的文章和拿的獎項,通過這些文章,他對金珠的才氣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的家庭生活和環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對金珠的來曆也有了的懷疑。

    一個十三四歲的農村小孩怎麼可能寫出那麼大氣磅礴的詩歌;一個十四五歲的農村小姑娘不僅可以用文言文寫作,還可以應用自如地引經據典;這些還不是全部,後來的漢字聽寫大賽以及新思路作文大賽甚至語大賽康馨都是輸在了這個楊金珠的農村小姑娘手裡。

Advertisement

    這太不正常了。

    要知道他這個妹妹是他按照過去的大家閨秀模板一手培養出來的,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幾乎樣樣能拿出手,從七八歲開始就嶄頭角,是帝都這些世家大族裡有名的才

    可就是這樣一個讓父母和家人無數次引以為傲的康馨竟然輸在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鄉下小丫頭手裡,怎麼想怎麼不合理。

    他不否認這個世界存在各種各樣的天才。可天才也需要培養需要合適的生長環境,如果金珠是個城裡人有著良好的教育環境或者說父母中至有一位是資深知識分子,表現出來的這些聰明才氣倒還勉強說得過去,可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地地道道的農家小姑娘。這就有些太反常了。

    當然,反常不代表不存在這樣的個例,懷疑也不代表就是真相,事實如何,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查證。

    只是。這一切跟他有什麼關系?

    他有必要花力去了解這個農家小姑娘嗎?

    楊金珠,苗族,一個從小在山裡長大的小村姑,一個貧困家庭裡的長姐,寫作能力比較強,古文功底也很不錯,別的呢?

    別的,別的,康學熙忽然想起了那年他被李睿鐘拉著去乾東市參加一個什麼鬼文化藝節,當時他們兩個走在街上。忽然他聽到了兩聲似曾相識的琴聲,待他走進那個琴行琴聲卻停了,只有一個十來歲的初學者在試琴。

    不對,當時琴行裡至有三四個小孩子,乾東,金珠的老家上善就是乾東市的,那會是楊金珠帶著弟弟妹妹們在挑琴嗎?

    乾東,上善,上善,乾東。康學熙看著手裡的幾張文稿,看著看著,突然又想起了很久之前的一件事。

Advertisement

    好幾年前康馨曾經拿過兩首沒有署名的詩給他看看,問他哪首詩寫得好。他指了其中的一首帶古風質的《問月》,後來才知道,康馨是去參加了一個什麼有獎征文,的詩歌拿了第二,第一就是那首《問月》。

    當時康馨頗不服氣,把這兩首詩又拿去給李睿鐘。問他哪首詩適合改編歌曲,李睿鐘哪有興趣看這個,便把這兩首詩隨手扔給了公司的創作總監,那位總監看過之後,為《問月》譜了一首曲子,試唱了一下,決定買下這首《問月》的版權。

    事實證明這位總監確實有眼,這首歌推出來之後很快便火了起來,以至於後來公司要拍一部古裝戲,這位總監為了找一首合適的主題歌又從網上翻出了金珠的《祖國頌》。

    總監把《祖國頌》的詩稿送到李睿鐘的桌子上時可巧康學熙也在,他隨手拿起了這首詩看了看,得知這首詩和《問月》是同一個作者,也就是贏了康馨的那位小姑娘,當時的康學熙閃過一個念頭,想知道寫這兩首詩的人究竟是什麼人,這人還寫過別的什麼東西沒有。

    於是他代了總監一聲,叮囑總監幫他打聽一下,總監打聽到這首詩的作者就是小演員楊金柳的姐姐,便把這件事給這部古裝戲的導演,導演又把這件事推給了自己的助理,為此,李助理再次登上了金珠的家門。

    可惜,當時的金珠對李助理的再次登門已經有了戒心,便以要中考為由拒絕了李助理的要求,後來再也沒有寫過任何詩歌去發表。

    於是,總監給康學熙反饋的信息是寫詩的是一位農村小姑娘,家裡很窮,小姑娘是家裡的長姐,父母離異各自出去打工了,小姑娘就靠著喂豬喂j以及向遊客賣點當地小吃把弟弟妹妹帶大了,至於那兩首詩歌,說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寫的。

Advertisement

    當時的他一聽是農村小姑娘,且還會喂豬喂j以及做小生意,加上那兩首詩並不是這個小姑娘獨立完的,他便放下了這件事。

    這會看著這兩首似曾相識的詩歌,串起了康學熙久遠的記憶,倒是更把他搞糊塗了。

    這楊金珠究竟是什麼來曆?

    如果真是他懷疑的那個人,能這麼快適應這個社會,能放下段去喂豬喂j去做小生意?還能這麼小就跟別人私相授甚至私定終

    可如果不是,這世上真的存在這樣的天才?這位天才除了寫作好到底還有沒有別的什麼特長?

    當然,也存在另外一種可能,這個小姑娘確實是從古代來的,只是未必就是他來的那個朝代。

    康學熙略一思索了片刻。拿起了電話,不過他不是打給金珠,而是打給了黎想。

    黎想接到這個電話時正和金珠在新房裡參觀。

    這是金珠在裝修後第一次來看房子,前段時間金珠倒是提過來看看這房子的裝修進度。可黎想總說這裡幹活的都是男的,糟糟的也髒兮兮的,便沒有讓過來。

    這不看著房子的裝修已經結束,該安裝的都安裝好了,剩下的就是買家和窗簾等瑣事了。

    黎想正跟金珠介紹客廳背景牆上的繪畫時。手機忽然響了,看著手機上這個久違的號碼,黎想愣住了。

    “怎麼了?”金珠見他神異常,關切地問道。

    “是康總的電話。”

    黎想說完,看了金珠一眼,按下心裡的狐疑,接了這個電話。

    金珠沒有聽別人電話的習慣,便一個人拐到了臺這邊,臺已經用玻璃全封閉了,中間擺了一個大木架。邊角則擺了幾個鐵藝的架子,金珠站在木架下眺時,黎想走了過來,攬住了的肩,指著這木架說:“這裡可以擺放一張小圓桌和幾張藤椅,也可以放一張搖椅,這幾個架子上可以擺放花盆,想種菜或者種花都隨你,喜歡嗎?”

Advertisement

    “喜歡。”金珠點點頭。

    “還有更好的。”

    黎想一邊說一邊從牆上的小d裡拿出一個遙控按了幾下,這時臺的房頂打開了。外面的風和瞬間灌了進來。

    “這個臺的頂是可以遙控的,白天想曬太或者是晚上想看星星都可以打開這個房頂,還有,如果嫌太曬了這還有可以遙控的遮擋窗簾。”黎想說著再按了幾下。把窗子合上了,接著,從木框裡緩緩出了一塊深的類似百葉窗的東西把太遮住了。

    金珠對這些高科技的東西聞所未聞,見了自然是欣喜不已,親自拿著遙控試了幾下,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斷過。

    “還有一地方你肯定也特別喜歡。”黎想說完拉著金珠去了廚房。

    整廚房金珠倒是已經在楊大力家見過了。黎想給金珠看的是什麼集灶、集水槽、烤箱、微波爐等鄉下很見到的,並一一向金珠說明這些東西的用法和功效。

    “阿想,這裡的世界仿佛和楊家寨隔了好幾百年,我怎麼覺得好像做夢一般?”金珠著像鏡子一樣亮堂的灶臺,慨了一句。

    楊家寨還是那種近乎原始生活方式,家家都是燒柴火做飯,取暖靠的是炭火,洗服也是用手洗,廁所也還是那種原始的茅坑,唯一不同的是多了個電,有電話、電視,可看著眼前的這一切,金珠才知道差距有多大。

    這是一個靠的想象力絕對無法描繪的陌生世界。

    “是啊,要是放在幾年前,我也完全想象不到大城市裡會有這麼多我們沒有聽過沒有見過的東西,珠珠,你知道我最慶幸的是什麼嗎?”

    金珠搖頭。

    “我最慶幸的是比你大三歲,這樣的話我可以比你早三年出來,早三年認識這個世界,然後可以帶著你去認識這個世界,這樣的話,你就不會惶恐不會害怕,因為有我陪著你。”

    金珠聽了默然,再次把手環住了黎想,把頭靠到了黎想的前。

    是啊,兩人初識不久,黎想便帶著金珠去田家寨做小生意賺錢,再然後帶著金珠進了梧桐中學,教怎麼報到怎麼安排自己的學習,接著又把送進了上善一中,租房、轉學、報到每件事都幫金珠安排好了他才匆匆來了帝都,三年後又是他把送進了帝都大學,直到今天。

    這一路走來,都有黎想同行,讓金珠了多面對這個未知世界的惶與不安。

    是啊,慶幸黎想比大三歲,更慶幸的是邊有他。

    從房子裡出來,黎想這才告訴金珠,康總說是要請他們兩個一起吃頓飯,“他說康馨以前就一直說過要介紹你跟他認識,可他一直沒答應,是覺得不方便,不是看不起你,現在知道我們兩個是一對,他也就沒有好什麼顧慮的,他說於於理都該向說你說聲謝謝。”

    “於於理?”金珠覺得這個詞放在那位眼高於頂的康總上似乎有些不太合適。

    “他說會帶著康馨來,就我們四個,我答應了他。”

    如果可以,黎想並不想跟這位康總再接,可現實卻由不得他任

    不說金楊三個的落戶還得求人家幫忙,還有一點,康學熙是帝都地產業的翹楚,黎想想在建築行業裡做,免不了會跟他有打照面的時候,在對方的態度不明朗的況下,黎想不想得罪他。

    原本黎想是給金珠找了個借口說不去,可康學熙先聲明了要帶康馨出席,是為謝金珠的救命之恩和這次的策劃一案,黎想也就不能不讓金珠出面了,太刻意了反而會令對方生疑。

    金珠倒是生疑了,這康總上次在北塘古鎮的表現就夠反常了,所以這頓飯絕不是想謝金珠救了康馨這麼簡單,而應該是想確認什麼。

    聯想到李睿鐘的那個擁抱,金珠以為康總是想確認下自己和李睿鐘之間究竟有沒有什麼瓜葛,和黎想之間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去就去吧,該來的總是會來的,康馨是說了很多次要介紹我跟他認識,那個時候我都拒絕了,沒想到還是繞不過去。”

    對方既然存了這個心思想確認什麼,金珠太過刻意退反而不好,萬一引起了對方的興趣去調查就更得不償失了。

    這點金珠倒是和黎想不謀而合了。未完待續。

    ps:  謝謝平淡是福666、珍珠2880105、玲子沐、心想事1210、書友160104070345957、繽紛無幾位親的打賞,也謝謝wenxingege、aa、淙淙媽myc等幾位親的月票,謝謝大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