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農女福妃名動天下 第1237章他要釘釘子

《農女福妃名動天下》 第1237章他要釘釘子

皇上不耐煩的揮了揮手:“既然不敢,就不要多言!廢話說!最近四國圍攻,你們要做的事是多想想法子如何應對這事,安百姓!溫淳此刻回京確實不妥,朕定然會罰他的!你們放心吧!”

“是!”兩人忙道。

左都僉史心里嘆了口氣,皇上隨著年紀大,是越來越固執,越來越偏心了!

工部尚書心里冷笑,表面卻不顯!

皇上會罰溫淳,看皇上這態度,像是會罰的嗎?

這分明是袒護!

所以這天下,只要皇上想護著一個人,就沒有護不著的!

不過工部尚書也知道這次彈劾不會有結果的,他要的是在皇上心里釘上一顆釘子。

皇上信任安國公府一家,那份信任堅固如厚重的城墻,可是,堅固的心墻,釘子總算能釘進去的!

一次一點點,次數多了,自然整個釘子都釘進去了,皇上的心整日被一顆釘子釘著,整天提心吊膽的,他就會想辦法除掉了!

這時,林公公進來低聲道:“皇上,瑾王,瑾王妃,溫淳大人求見!”

皇上松了口氣:“快傳!”

然后皇上又對兩人揮了揮手:“你們退下吧!”

兩人躬行禮:“微臣告退。”

兩人往后倒退了幾步然后才轉走了出去。

正好遇見納蘭瑾年,溫暖和溫淳三人走進來。

兩人在門外行禮:“微臣給瑾王和瑾王妃請安!”

溫淳對著兩人行了一禮:“下見過兩位大人!”

納蘭瑾年停下了腳步,他面無表的看著工部尚書,點了點頭:“有工部尚書給本王和本王的王妃請安,本王和本王的王妃自然是安!對了,工部尚書的茶葉喝完了嗎?”

工部尚書:“……”

納蘭瑾年說完便拉著溫暖越過他們走進去了。

Advertisement

工部尚書心中暗驚,瑾王知道什麼了?

左都僉史拉了拉發呆的工部尚書:“黃大人,我們走吧!”

工部尚書回過神來,兩人迅速離開了書房的地。

兩人離開后,左都僉史嘆了一口氣:“皇上是越來越用事了!”

工部尚書故意跟著嘆了一口氣:“朝廷正在多事之秋,朝中良將不夠用,不論是瑾王,還是慧安郡主,還有王驍,都是大將之才,皇上有所倚重是正常的!這次納蘭國度過四國圍攻這一難關,安國公一家功勞更大!這行事囂張一些也是自然的。”

左都僉史心中一,自古以來武將功高震主,自視過高,不將帝皇放在眼里的甚多,郭家就是先例!

現在安國公府的人也有這兆頭了,看看安國公一個庶出的兄長生的兒,白一名,都敢嫌棄他的兒子!

就知道安國公府一家人有多麼的自視甚高了!

不行,以后他要盯安國公府的一舉一,時時警醒皇上,絕對不能讓郭家謀逆的事重演!

工部尚書看見左都僉史一副視死如歸,打算大干一場的表角微揚。

這次四國圍攻納蘭國,納蘭國驍勇善戰,經驗富的將才缺!皇上定然是需要瑾王去平定,此外,慧安郡主和王驍都是驍勇善戰之人,安國公府一家皇上定然是不能的。

三皇子昨晚傳信回來告訴他,王驍非常善戰,將敵軍的謀猜得八九不離十,一連兩場大戰,都是納蘭國勝!

他們的東疆邊境暫時固若金湯!

若是王驍乘勝追擊,只怕能奪下東陵一座城池,立下大功!

可是王驍卻沒有聽三皇子的話,說什麼敵軍有詐,只是試探,不宜乘勝追擊。

Advertisement

王驍不聽三皇子的命令,多次拉攏試探都態度冷淡,完全無意跟隨三皇子。

三皇子現在的計劃是讓自己在京中想辦法一點一點的離間安國公府和王驍在皇上心中的信任,而他在東疆開疆僻壤,建功立業!

有一個皇子是軍中,那個武將就算立下再大的功勞,不也是落在皇子的頭上?

而他思量再三,也找不到人幫忙離間瑾王和安國公一家在皇上心中信任,左都僉史倒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被一個史臺的史整日的盯著,那可不是一件好的事。

安國公府短短時間家大業大, 若是沒有一些貓膩在,誰信?

螻蟻之,潰千里之堤!

一次又一次的小事中,皇上信任的城墻自然會塌陷。

工部尚書看了一眼藍天。

待天下平定之日,便是三皇子出頭之日。

三皇子留在軍營也好。

世出英雄,相信這次大戰過后,定然會有許多良將涌現的,得讓三皇子好好的拉攏提拔一些有良將之才的士兵。

在軍中建立自己的勢力!

~

書房

溫暖和納蘭瑾年恭敬的向皇上行了一禮。

溫淳直接跪了下來:“微臣參見皇上,微臣該死,求皇上賜罪!”

皇上擺了擺手:“都起來說話吧!這事不怪你!是朕批準你回來的。賜座!”

“謝皇上。”

幾人落座。

納蘭瑾年落座后開口道:“皇兄用午膳了嗎?王妃給皇兄準備了一些吃食。”

皇上本來想問一下溫淳那些歸納蘭國的東陵百姓的況的,聞言也顧不上問了。

這事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飯菜涼了就不好吃了!

于是皇上功的被得不務正業了!

吃飽喝足后,才議論起正事。

Advertisement

“溫大人,你治下的百姓可算安分?”

“回皇上,百姓們還算安分,個別不安分的,微臣已經安排人悄悄盯了。因為分田到家的仁政,大家都熱高漲,今年家家戶戶都收,有百姓直言活了半輩子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糧!”

皇上聽了滿意的點了點頭:“朕最大的心愿便是百姓們安居樂業!你管的縣比較特殊,一定要注意潛伏在百姓里面的東陵國細作。……”

皇上就像一個長輩教導晚輩般細細的叮囑。

兩軍戰的時候,最怕城,將一些消息散布出去,甚至是在敵軍攻城的時候,那些在曹營心在漢的在城制造混便麻煩了。

畢竟溫淳管理的縣是一個新縣,他年紀輕輕,經驗定有不足。

而那些百姓本來也是東陵國的百姓。

雖然算是被東陵棄了,但是人對故土,故國都是有的,這麼短的時間,他們對納蘭國恐怕沒有足夠的歸屬

這就很容易人策反。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