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從亮劍開始崛起 53

《從亮劍開始崛起》 53

 “哈哈哈,老趙。”

 “老李。“

 七月中旬,在平安縣獨立團團部,趙剛和李云龍在團部小聚了一波。

 據地鋪子越來越大,兩人也越來越忙。

 軍事上李云龍負責。

 如今獨立團兵分三路,對鬼子發起大規模反擊。

 一路揮師向北,由丁偉負責指揮。一路李云龍親自負責,一路向東,當然,這一路實際上是由張大彪指揮,李云龍基本放權。

 還有一路有孔捷負責,大軍南下集結。

 作為實際團長的李云龍,需要聯絡統籌指揮三方攻勢,規劃未來整局勢,和其他部隊以及上級等通協調,以及組建新式部隊。

 還有新兵訓練,部隊戰改革,部隊改編等等也要他負責。

 忙得很。

 腳不沾地的忙。

 為此,他的婚期也一推再推,最后他和秀芹兩人決定,干脆徹底趕出鬼子之后,全國人民都不再迫后,再結婚。

 趙剛也沒好到哪里去。

 他甚至比李云龍還要忙。

 建設大隊管理,據地經濟與基礎建設,據地教育,據地金融,一系列事都需要他來負責。

 用日理萬機也不為過。

 大師傅帶來的管理技系讓建設大隊管理上了好幾層樓,經濟上的各種先進科學的管理理念也讓他頗為益,各種問題的理隨手拈來。

 但隨著豫中通道的徹底打通,駐蒙軍被殲滅,東路軍拿下石加莊,據地規模急速擴大,管理難度越來越大,為了適應如此大規模的據地建設,建設大隊規模也是倍增長。

 現在的建設大隊,人數上是巔峰時期關東軍的七倍還多,而且以每周一個華北方面軍的規模在增加。為此,趙政委不得不大量向陳老板換取管理類的大師傅支持,才能勉強管理好這些建設大隊和建設項目。

Advertisement

 “他娘的。”

 “忙啊。“

 一見面,李云龍便破口大罵:

 “就這麼點人,破事還真多,什麼事都要勞資來管,隨便一點問題都需要勞資親自理,害得勞資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一連三個勞資,說明李大團長心很不爽。

 一點就燃。

 說著,他直接端起一碗水,咕嚕嚕的一口干完,期間,里罵人的話居然也沒有停:

 “他娘的。“

 “打起仗來,一個個鬼點子賊多,不住,怎麼到管理部隊就不行了?還怎麼教都教不會。“

 顯然,最近的新兵訓練,讓李大團長很是傷腦筋。

 趙剛微笑著看著李云龍,刺耳的臟話,如今聽起來居然格外親切舒坦。

 他也理解李云龍的煩惱。

 獨立團如今三面攻勢鋪開,北打關東軍,東向華北方面軍,南打鬼子南方軍,擺出打算一舉吞掉整個國鬼子的態勢。

 獨立團才多人。

 鬼子有多人?

 單純從兵力規模上來說,這完全是蛇吞象。

 可惜因為和陳老板的生意,對鬼子作戰的主力部隊只能是獨立團,不然全軍出擊,

 這三面進攻能輕輕松松,而且說不定年就能完

 要知道,在裝備彈藥富裕到幾乎放不下之后,其余部隊也在超高速發展,各種武統一裝備,全軍已經完了大換裝。

 比如程世發那家伙772團,還有773團等主力團。

 雖然規模上依舊只是一個滿編大團的規模,也就是三五八團的規模,但每個團都有獨立的重炮營,全部裝備新式125榴彈炮,以及牽引卡車,半履帶裝甲車。

 還有團屬重型迫擊炮連,山炮連,以及各營的82迫擊炮連。

 這樣一個團,整戰斗力,隨隨便便剛鬼子一個旅團,甚至面對師團也不慌。

Advertisement

 而這樣的團,部隊有九十個。

 奈何陳老板給出的生意價碼太人,尤其是新出來的生意,更是未來的希,為了生意,為了未來,程瞎子他們只能在一旁看戲。

 所以獨立團必須繼續擴大規模,而且是大踏步的那種。

 考慮到生意,在擬定三面進攻計劃之初,丁孔李還有他趙剛就一齊制定計劃,一邊進攻,一邊擴大部隊規模,而且以擴軍和練兵為主,進攻是次要的。

 這一決定的理論基礎,來自于當年的三個基千團時期。

 當年的獨立團,新一團,新二團就是這麼強大起來的,從一個幾百人,百來桿破槍,打著打著,變響當當的主力團。

 現在的三路大軍,隨著和鬼子的戰斗,也會如同當年的三個團一樣,越打越大,越強,最后把鬼子趕出去,甚至…

 只是計劃制定的時候,眾人對一個問題有所忽略,或者說,不夠重視。

 現在的部隊,和以前的部隊已經不一樣了。

 半自步槍,沖鋒槍,機槍統一而且普及,坦克,飛機,大炮,卡車,裝甲車各種先進裝備一應俱全,甚至電臺,雷達等科技裝備也普遍裝備。

 從小米加步槍變機械化部隊。

 胎換骨的變化。

 部隊對技士兵的需求也陡增。

 即便是步兵營,技兵種也要求達到十分之一,最得有人會用會維修電臺,得有人能開大卡車。裝甲營,更是要求十分之七以上,畢竟全營全是機械設備。

 至于航空營,那更是百分之百必須得技兵種,而且比其他部隊水平要求更高。

 奈何部隊,甚至可以說整個民國,最缺的就是人才。

 知識分子太了。

 建設大隊臨時培訓出來的知識分子,比經過系統教育出來的,差太多了。

Advertisement

 雖然有來自上級的支援,尤其是有文化知識水平的人才,是一批又一批的來,堪稱海量。

 但目前是以生產建設優先,主要人才優先向各工廠,建設大隊,據地基層送,之后是教師,而且隨著殲滅第一軍以及其余鬼子獲得的七個巨型工廠開工建設,整個據地的人才幾乎被瞬間吞噬,還遠遠不夠。

 在這樣的況下,除去空軍外,部隊里面其實主要是建設大隊半路出家的人才。

 這些半路出家的知識分子,雖然十分努力刻苦,學習主驚人,奈何時間太短,

 需要補課的東西太多,再加上現在部隊技裝備越來越多,對指揮的要求也越來越多,自然問題頻出。

 “要不。“

 趙剛笑著說道:

 “我分一點人才給你應應急?“

 “我這邊雖然不多,但勻一勻,還是能騰出來一點的。“

 后方穩固,自然可以發展建設,教育,雖然時間短,但趙家裕大學,平安縣各級學校已經鋪開,第一批速的人才已經出來了。

 還有邊區那邊,也有人才出來。

 他還利用經濟優勢,從山城那邊,還有國外挖掘了一大批人才過來。

 工廠那邊,其實可以緩一緩也沒關系。

 “嗯?”

 趙剛這句話,聽得李云龍一愣。

 老趙這反應不對啊!

 如果是以前,他這樣罵罵咧咧,趙剛絕對當場翻臉,和他對罵上一頓,不罵的他狗淋頭不罷休。

 他這次來,其實是來找罵的,準確的說,是想和老趙罵上一頓緩解緩解心

 “算了。“

 李云龍眼珠子滴溜溜一轉,掃視團部的同時,里說道:

 “沒必要,現在也沒到急的時候,沒必要為了部隊而影響了據地發展,只有咱們自己能生產坦克,飛機,大炮,咱們才能為世界強國,才能擺被列強欺負的況。”

Advertisement

 趙剛倒是沒有疑慮有他,點點頭:

 “那行。”

 “如果有需要,直接和我說就好。“

 先建設,后軍事,這是他們四人早就定下的決策,其余人也全部同意了。

 “目前新兵訓練況如何?”

 “東邊張大彪那邊沒問題吧?“

 趙剛接著問道。

 李云龍瞟了一眼團部旁一個屋子里,那是趙剛的教育辦公室,距離這里大約二十多米。

 里面是正在整理文件的馮楠,恰好此時,馮楠也是視線向這邊看過來,兩人眼對眼,馮楠迅速收回視線,而李云龍則是重點看了看馮楠的手腕一那是趙剛的腕表,陳老弟送的。

 快速收回視線,他說繼續道:

 “為了增加訓練效率,我組建了五個新兵訓練基地,其中兩個裝甲部隊訓練營,一個炮兵訓練營,兩個步兵訓練基地,每個基地有二十個新兵營在訓練。“

 “張大彪那邊況很好,總兵力有十四個裝甲營,十三個炮兵營,二十二個步兵營,十二個后勤保障營,預計兩天后對保定外圍發起訓練進攻。“

 點點頭,趙剛話鋒一轉:

 “祝融計劃準備的怎麼樣了?“

 “飛行員目前正在訓練,。”

 李云龍搖了搖頭:

 “轟炸機比戰斗機復雜太多了,更別說是巨型轟炸機,最還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甚至還不止,遠程海轟炸咱們還從來沒干過,導航上缺乏經驗,需要一段時間準備。

 李云龍低聲音問道:

 “德國佬那邊準備的怎麼樣了?“

 報方面,是趙剛負責。

 “快了。”

 趙剛也是低了聲音:

 “應該就在這兩周,目前是橡樹嶺!”

 隨后,兩人繼續聊了一些建設,經濟,軍事方面的小話題。

 在離開的時候,李云龍話題一轉:

 “老趙啊,等趕走鬼子了,今后咱們一起舉辦婚禮怎麼樣。”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