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權臣重生后只想搞事業 第一百五十三章:皇后

《權臣重生后只想搞事業》 第一百五十三章:皇后

“娘。”聲喊著。

兒眼睛紅紅的,二夫人急了,“笙笙,可是出什麼事了?”

崔怡搖頭,“娘……”

明白,陛下說的話,不能讓任何人知曉。

“娘,您可有過一種覺,明明兩人是初識,卻好似上輩子便以了解一般。”

二夫人懵,“笙笙,你與陛下相識?”

兒至今從未踏出府門半步,陛下也是初次來我們崔府,如何相識。可見到陛下的第一眼,兒卻好似見過他一般,甚至有種對他很悉的覺。娘,陛下想封我為后。”

二夫人:“……”

兒是愿意的。”崔怡靠在母親懷中,“娘,兒心疼。”

“可是哪里不舒服?”二夫人焦急的問道。

“不,不是。”崔怡搖頭,“就是看到陛下,兒覺得人生都圓滿了,那種說不清的酸和喜悅,讓兒止不住的想哭。”

事實并非如此,可對韓鏡的話是深信不疑的。

雖然并不認識韓鏡,至在今日之前并不認識。

可闔府上下,無人知最喜歡桂花茶, 平日里和雨前龍井比較多,房的丫頭只覺得的是龍井。

也無人知最喜翠竹,平時的繡活多是些蘭草青蓮之類的。

倒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只是自己平日里喜歡的,完全沒必要大張旗鼓的告知別人。

若非前世便以相識,他如何知道這麼多。

二夫人心里卻百集。

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兒居然能一飛沖天。

“二夫人,老爺和大老爺在前廳等候,請您過去議事。”門外,是嬤嬤。

二夫人拍拍兒的肩膀,“你且好生休息,娘去去就來。”

“是!娘慢走。”

來到前廳,除了兩位老爺,大夫人也在這邊,唯一的晚輩便是崔衍。

Advertisement

“嬸娘。”崔衍向見禮。

二夫人走到丈夫邊坐下。

“陛下臨行前告知衍兒,要封笙笙為后。”大老爺表看不出喜怒,“在笙笙及笄時會有天使來宣旨。大婚日或許會放在二十歲,須得等到大秦皇宮建。”

二夫人微楞,“可笙笙今年還未滿十四歲。”

這般年紀便定了親事,雖說不妨礙什麼,可二夫人已經開始舍不得了。

尤其大秦京都還是在北地,距離漢州路途遙遠,日后想見兒一面都萬分艱難。

“還有六年時間,笙笙早晚都要嫁人的。”二老爺心也不是滋味,“想來陛下是真心喜歡咱們笙笙,否則天下子何止千萬,我崔家還是前朝侯爵,斷不會找到笙笙的。”

二夫人沒說的是,陛下的喜歡,又能持續多久呢?

離得近了尚且能偶爾進宮看看兒,如今這千里之遙,他們也莫能助。

崔衍倒是知道的不,“父親,叔父,不如等長安城建,我們一家搬到北地去,天子腳下,總能最先得知笙笙的消息。”

“可是我們崔家的基業都在漢州,貿然離開,恐有不妥。”大老爺年紀大了,難免故土難離。

二老爺沉思良久,咬牙道:“大哥,不如咱們就分家吧,倒是我帶著他們去長安城。”

老太爺和老夫人早幾年便相繼離世,按理說他們兄弟倆早該分家了。

之后到前朝覆滅,此時就此耽擱下來。

也是兄弟倆不錯,大嫂也不是那等刻薄之人,方才沒有鬧出不愉快。

“小叔,你這是說的哪里話……”大夫人皺眉。

二老爺抱拳,“多謝大嫂這幾年的照拂,只是分家也是早晚的事。大哥,弟弟我也不和您客氣,家中的產業這些都屬于長子,大哥只需多給我一些錢財便好,其他的東西我們都不帶。”

Advertisement

大老爺沉默。

倒不是舍不得銀子,而是舍不得兄弟。

真要分家,那便是一南一北,日后再見,實屬不易。

崔衍知曉父親的想法,笑道:“父親,接下來幾年,大秦會在天下各州府郡縣設立學堂,天下學子憑自能力,從私塾縣學再如府學,直至太學,而大小科舉都需返回原籍。自古以來,京都乃天下政治、經濟的匯聚之地,其繁華程度遠非其他州府可比。如今我們早些過去,說不得能將取得長安戶籍,日后總歸是比呆在漢州要方便得多。且天子腳下,先生的授課水準也絕非州府能相提并論的,以后您的孫子也不用再千里迢迢返回漢州科考。”

兒子的話在理,想到孫子,大老爺不免心思浮

“您與二叔兄弟深,若二叔帶著嬸娘去了北地,恐怕此生您與二叔都再難相見了。”

大老爺看向弟弟,“此時容我再想想。”

韓鏡回到漢州的皇宮,和胡言商量了幾日政事,趁著還有些時間,帶上親衛趕往北地。

年下二十八,韓鏡方才抵達霸州。

“這麼快?”見到兒子,秦鹿招呼人上前取暖。

韓鏡來到母親邊,靠在火爐旁,暖意很快蔓延全

“南楚那邊只要打開關口,其他地方無需顧慮,有時還不等我們行,那邊已經開城納降了。”他看著母親從里邊拉出一塊紅薯,也不嫌棄臟,拍掉表層的碳灰,撕掉表皮吃了起來,燙的他嘶嘶氣。

“您媳婦馬上十四歲了,兩年后及笄,我就讓人去把婚事定下來。”

秦鹿:“你小子,作倒快,小姑娘長什麼樣?”

“母親喜歡的樣子,溫麗,儀態舉止大方得,讀過書,中饋肯定沒問題。就算之前不會,我說要娶的母親也會開始教的。”

Advertisement

秦鹿托腮看著兒子,一轉眼,曾經那個臟兮兮的小孩子,已經長了帥氣的大小伙子。

唉,歲月不饒人吶。

累不至于,兒子幾乎是放養的,聰明懂事,很心。

不過,秦鹿仍舊很有

韓鏡注意到母親的視線,早就能做到淡定自若了。

只要他的臉皮夠厚,母親就刺激不到他。

“娘,皇宮那邊到哪里了?”

“高臺還沒有完全建,主要是石料的運輸和打磨耗費時間,這個起碼也要三年,其他的木料早有準備,只等高臺搭建完,就能直接上手使用。”

秦鹿心里也惦記著,“按照時間,最快也得四五年。”

“這樣也好。”韓鏡道:“各地州府的私塾也開始籌備,南楚那邊明年下半年想必就能開課。天下一統,明年上半年主要統籌一下各地的教書先生一職,先生那邊可有行?”

“忙著呢,現在可沒空搭理你。”秦鹿抱著黑貓,躺在躺椅上,“霸州的作坊明年就能用,他在整理書籍,忙的腳不沾地。先生的考核錄用,過完年再去尋他。”

“行吧。”韓鏡沒意見,今兒臘月二十八,進城的時候就已經到了濃濃的年味,“娘,齊征那邊呢?”

“有書信,今年不回來,那邊風雪太大,趕路不安全,明年開春再說。”

韓鏡點點頭,“我聽娘說過,那邊地廣人稀,那麼大的一塊地,我們該如何理?”

“暫且不急,生孩子也得給老百姓一個時間,總不能今晚懷上明天就生。”秦鹿忍俊不,“明年看看調集一些百姓遷徙,慢慢發展,治大國如烹小鮮,急不得。”

韓鏡倒是不著急,心里也有自己的考量,他就是想和母親多說說話。

Advertisement

再加上母親有很多的治國理念太過超前,韓鏡總有不懂的地方,多問問總沒錯。

若是按照他早些年的想法,何必要全國各興建私塾,若是人人都讀了書,治理起來可就麻煩了。

朝廷的安穩,和百姓的愚昧不能劃等號,可愚昧的百姓更好管理。

奈何母親不這麼想,覺得人人都有讀書的權利。

若全天下百姓都開智啟蒙,可不容易糊弄。

韓鏡有一點好,哪怕不認同母親的想法,只要母親能說服他,他就會去做,也會試著接

殿外,白雪覆蓋大地,之前攻打北黎時,已經到風雪的猛烈,此時新鮮也沒多了。

北方冬季嚴寒,很多作南方一年兩季,北方只能種植一季。

幸好有大江貫穿南北,可僅有一條大江,似乎不夠。

等人口漲上去后,肯定是不夠的。

說不得過些年,得在西邊重新挖掘一條運河才行。

亦或者修建一條由南到北的路。

“這里。”晚膳后,秦鹿把兒子帶到書房,“這下邊不意外的話,應該有一大片的金礦。”

在地圖上畫出一塊區域,“東北部,北部,西北部和南部的群山中,有片品質極高的金礦,這個位置還有一個銀礦,儲藏量應該不低,礦床錢,采掘難度相對要低一些。”

韓鏡聽得認真,心里想的卻很多,只是他不會問。

這輩子都不會問出來。

“現在的開采難度很高,暫且先別,等我帶人打造一些開采設備再說。”

“還有就是銀票,我目前正在打造可替代的貨幣易方式。”從書桌上翻找出一張圖,上面繪制著紙筆的圖。紙筆在宋朝出現過,名為子,發行過很長一段時間。

最初的子是有16家富戶弄出來的,后來富商衰敗,子無法兌現,改為朝廷接管。

“銅錢不便于攜帶,而民間的易貨幣均為銅錢,銀子很見,購買的件稍微貴重些,恐怕須得扛著袋子去買賣,而子是用紙經過特殊的方式制作而的,輕薄便捷。”

韓鏡看著母親繪制的子,種類很多。

有總計十六副,每一幅上邊還勾勒著很好看的圖案。

“當然這種貨幣也有弊端,若是某一代朝廷昏庸,恐怕會無限制的制造,那便會造通貨膨脹。”秦鹿看著兒子,“通貨膨脹知道嗎?”

“知道,娘以前給我講過。”韓鏡道。

“嗯。”秦鹿手持炭筆,在大秦地圖上不斷的做標記,“想要盡量的遏制通貨膨脹,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限制子的大量出現。”

韓鏡微微擰眉,“娘的意思是……”

“按照每年黃金的開采量,比如今年黃金總計開采了一萬兩,那朝廷只能發行一萬兩的子,如此百姓手里的每一張子都能兌換到金銀。”

“說到這里……”秦鹿取出幾張紙給他,“既然要發行子,接下來就是銀號的問題。現在很多的銀號都是私人的,而之前的府兌銀所可以重新啟用,這些銀號都將歸朝廷戶部管轄。”

“可是娘,民間也有不口碑不錯的銀號。”只是他的老母親沒用上而已。

“他們的銀號是收取保管費的,但是大秦銀號是支付利息的。”秦鹿點了點紙張,“你先看完,別就知道問問問。”

韓鏡嬉笑著點頭,“時間不早了,我回去慢慢看,娘早些休息吧。”

“行。”秦鹿將桌案上的一沓材料抱起來,放到兒子手里,“這些都是相關的政策,你回去慢慢看,不懂得整理好,我一塊給你解答。”

“……”韓鏡看著手里一疊厚厚的材料,不知該說什麼。

親娘哎,他剛剛帶兵統一天下,連點放松的時間都沒有嗎?這麼多,他得看到什麼時候。

心吐槽歸吐槽,該看還是得看。

上輩子就整日忙的腳不沾地,也是這輩子母親在邊,很多事都不需要他諸般籌謀,倒是懶惰懈怠了。

回到自己的寢宮,秦馳準備近前伺候。

韓鏡將一疊資料拍在桌上,道:“給我送一壺茶,再上幾樣點心,你回去休息吧,忙了一年別陪我熬著了。”

“我還是陪著公子吧,遇到事您還有個可以商議的。”秦馳道。

“我來吧。”后邊,沈頌步進來。

韓鏡面,“先生忙完了?”

沈頌上前,看了韓鏡好一會兒,“好在沒瘦,也沒傷。手里的事在宮里就能做,夫人又給你派差事了?”

韓鏡拍了拍厚厚的資料,“我在外打仗,母親也未曾閑著。”

秦馳送來茶水點心,幫著關上寢宮的門,打著呵欠離開了。

寢宮,韓鏡借著燭火看著銀號的資料。

相比較起如今的銀號,由朝廷所管轄的銀號,概念完全不同。

私人引號多是些富商開設的,百姓存一兩銀子,取銀子的時候須得給銀號一筆保管費,保管費的數額有高有低,最低的是百分之三,高的可以達到百分之五。

也就是說你存一百兩銀子,再去取出來,只能拿到997兩。

秦鹿所說的國有銀號,則是給客人利息。

當然,不是誰都能拿到利息的,最短的是一個月,利息千分之二,于一年的都算作活期,活期的利息都是千分之二。

而從一年起步,利息從百分之二起,也就是你存一百兩銀子一年時間,可以額外得到二兩銀子的利息。

隨著存錢的期限以及數量,利息也在不斷上浮。

韓鏡不知道的是,現代銀行的利息多種多樣,同時匯算也絕不是如此的簡單明了。

只是為了讓大秦的百姓更清晰明白,秦鹿做了更多的簡化匯算。

“先生您看。”韓鏡把手中的資料遞給沈頌,“娘這里寫著,百姓還可以向朝廷借銀子,不過得需要抵押,同時借款的利息分檔次。”

沈頌接過來,細細的看了起來。

許久之后,他忍不住贊嘆,“如此倒是不錯。”

資料里有關于各部的運作,國民教育,州縣治理,農業商業的相關措施等等,可謂事無巨細。

“你我看的都一知半解,夫人當真是奇子。”

“娘說不懂得記下來,之后一起解答。”韓鏡不免懷疑起來。

上輩子他沒覺得治理天下有多難,可重來一遭,真的就了雛兒。

這些理念,絕大部分都讓他震撼的同時,更想知道母親的真正份。

難道,在附之前,是帝?

不然的話,怎麼可能知道這麼多新奇的治國思想。

或許不是帝,而是男的……皇帝?

想到這里,韓鏡不免打了個寒戰,皮疙瘩都起來了。

不會的,絕對不會的。

他想多了。

“可是冷了?”沈頌見狀,起去重新添加了霜碳,“北地寒涼,夜里更甚,多穿些裳。”

“……先生說的是。”他默默的封閉了大腦,止自己胡思想。

窗外,風雪咆哮,殿的師生二人是不是的低頭討論幾句,殿的燈燭一直亮到后半夜。

次日秦鹿看著神不濟的兒子,也沒催著他繼續學習。

母子倆圍在碳爐前,rua著茸茸,談論著家常。

年三十,霸州隨可見的歡聲笑語。

素娘這邊準備上了鍋子,一群人圍在大殿中涮吃火鍋。

清丫頭已經是個乖巧懂事的小姑娘了,知道娘親很忙,主擔負了照顧弟弟的責任。

“清丫頭也該去讀書了。”秦鹿道。

素娘看了眼兒,“明年就送去私塾,清兒倒是想跟著我學醫,只是連字都認不全呢。”

清丫頭聽母親和太后娘娘說話,沒有

是愿意讀書的,每次娘教導師兄師姐,都會在旁邊聽著,除非弟弟調皮,才會帶著弟弟在宮里各游玩。

桑九現在是鎮司總指揮使,大秦天下各的鎮司均歸他管轄,每日忙的腳不沾地,也就是過年這幾日能輕松下來。

給沈頌倒了一杯酒笑道:“沈先生,今年咱倆喝,胡總管不在,沒那麼熱鬧了。”

“胡總管現在可是一府長,幾年后想來會回來的。”沈頌好酒卻很喝,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放縱一二。

既然桑九說了,他自然也不客氣。

------題外話------

今天小皇后來了,萬更麼麼噠。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