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泰正指導大阿哥用刀的時候,得知自己被大阿哥黨彈劾了。
常泰:“……哦。”
胤禔:“……草。”
胤禔甩了甩被常泰用木刀打麻的手,不悅道:“舅舅,這群大阿哥黨是真的想推舉我當皇帝,還是想整死我?我看他們就是想整死我。“
常泰把胤禔的袖子擼起來,給胤禔倒上藥油,使勁一,胤禔疼得齜牙咧。
“忍著,現在把烏青推散了,明天才不會痛。”常泰把想逃跑的胤禔按住,“他們當然確實沒安好心。以前宗室推舉的都是小皇子,您比太子年紀還大,不是他們的最終人選。”
胤禔抱怨道:“是啊,好明顯。他們就想讓我和太子弟弟斗得兩敗俱傷,然后推舉一個蠢弟弟上位。”
常泰道:“長子和嫡子在皇上心中地位與其他皇子地位不一樣。如果你們倆爭斗出事,對皇上的神是很大的打擊。他們看似給你們設套,實際上要傷害是皇上。皇上太過英明神武,給他們帶來的力很大。”
常泰給胤禔把胳膊上的烏青推散之后,用熱水將胤禔胳膊上的推拿藥油干凈,換上了一種清涼的藥油,然后把胤禔的胳膊用白棉布束好。
胤禔出暢快的神:“舒服了。推拿的時候是真痛苦,推拿完也是真舒服。”
常泰笑道:“大阿哥非常厲害。施瑯說,許多將門子弟都不了這種苦。”
胤禔揮了揮自己的綁帶手臂,道:“將門子弟和我有什麼區別?沒區別。”
兩人正聊著,胤礽帶著一眾弟弟捧著食盒過來。胤禔立刻藏起疲憊的神,向著胤礽走去,向胤礽和弟弟們炫耀自己有多厲害。
無論胤禔怎麼自夸,胤礽都能找附和的詞,把胤禔夸得笑得見眉不見眼。
常泰看到這兄弟友的一幕,心里也暖洋洋的。
他最擔心的就是太子在宮中太過孤單寂寞抑。有大阿哥陪著,常泰放心了許多。
胤礽一直給常泰灌輸“太子的地位是否穩固只取決于皇帝”的思想,所以常泰看待皇子們的眼神,只是看待自家親外甥的玩伴。誰對太子好,他就愿意對誰好。
如果皇子們真的愿意把他當做舅舅,雖然這些皇子都比不過他的親外甥,常泰對待他們肯定也比對待其他陌生小孩好。
“我要學,舅舅,我也要學!”小胤禛跳得老高,纏著常泰不放。
常泰道:“等四阿哥長大了,臣一定教四阿哥。”
小胤禛要和常泰拉鉤:“說好了!”
“嗯,說好了。”常泰和小胤禛拉了勾后,一個太監過來尋常泰,說皇帝召他去。
“舅舅不會有事吧?”胤祉擔憂道。
這幾日常泰陪著皇子們玩耍,教導皇子們習武,已經博得了小皇子們的好和敬意。現在他們這一聲“舅舅”的深意切。
胤礽有些擔心。常泰和皇子們關系太近,現在肯定無事,但當皇子長大之后……啊,不要多想。舅舅在臺灣那麼遠的地方呆著,弟弟們還小,分開幾日就忘記了。
“在擔心舅舅被彈劾的事?”胤禔問道。
胤礽勉強笑了笑,道:“嗯。”其實不是很擔心。
胤禔皺眉:“真煩。好想提著鞭子給那群人一人一鞭子。”
胤礽道:“會有機會。”
咳,上輩子他們兄弟們沒鞭撻大臣宗室,不獨他一人。阿瑪懲罰宗室和大臣的時候,還會讓他們執鞭。
常泰走進康熙的書房時,康熙又砸了東西。
看到他進來,康熙不耐煩地揮了一下手,讓他別請安。
常泰皺眉頭,先把地上沒壞的東西撿起來放好,然后示意太監們來清掃壞掉的東西,才道:“皇上若是生氣,可以去校場發泄。砸東西傷到了自己多不劃算。”
他頓了頓,補充道:“砸了東西還得用皇上自己的錢補,沒傷到人也不劃算。”
康熙氣得拍桌子:“朕就說保那吝嗇的子哪來的,原來是和你學的!”
常泰立刻道:“臣可沒有,別冤枉臣。太子殿下偶爾比較吝嗇,難道不是總聽皇上抱怨國庫沒錢庫沒錢的原因嗎?”
康熙生氣道:“朕說是你的錯就是你的錯!”
常泰不肯背鍋:“皇上,把責任推給臣子不是明君的行為。”
康熙把一本奏折丟常泰臉上,被常泰敏捷地接住:“看看這奏折,把你說大清第一臣了。你要是不主承認帶壞太子的錯誤,朕就治你的罪!”
“不,都是皇上的錯。太子殿下是皇上親自養親自教的,和臣沒關系。”常泰一邊繼續與康熙互懟,一邊打開奏折。
看著看著,常泰樂了:“這奏折時編排臣還是編排皇上?他們這筆法,好像臣在暢春園不是教皇子,而是侍寢。”
“去去去,把朕的隔夜飯都惡心出來了。”康熙本來怒火沖冠——必須提一句,康熙如今的頭發終于可以做到怒火沖冠了,被常泰這麼一說,他突然氣不起來了。
康熙也忍不住樂了:“他們還真敢說,朕是不是太仁慈了?”
常泰道:“宗室和滿洲勛貴就這麼多人,朝中要保證一定數量的滿臣,所以皇上上次只誅首惡,家中眷子嗣都不罪,當的繼續當。他們想繼續試探皇上的底線吧。”
常泰又看了一眼折子:“不過上折子的人肯定不知道自己被同伙當了試探皇上底線的棋子。”
彈劾他就彈劾他,說嗨了把皇上的名聲帶累上,真是愚不可及。
“還有這個。”康熙又遞給常泰一個折子。
常泰翻開之后,又樂了:“大清以武治國,從來沒有怕過誰。漢臣就罷了,滿臣居然說什麼窮兵黷武,還說海盜犯邊也要對他們仁慈忍讓,大清把國門關上,不與他們爭搶海路就好。不是看這上折子的是個滿洲姓名的大臣,臣還以為是哪個腐儒。”
康熙道:“前明和弱宋黨爭時不看對錯,只論立場。這群人也差不多了。”
常泰開玩笑道:“這看上去是太子黨和大阿哥黨,實際上是宗室勛貴黨和皇上黨?說起來,大阿哥現在特別生氣,臣真擔心大阿哥一個忍不住,朝著那群大阿哥黨沖過去。”
康熙一聽到大兒子就頭疼:“等他議政之后,他那壞脾氣……唉,到時候就讓他站保旁邊。他要沖,保好拉住他。”
康熙又丟給常泰一堆奏折,全是彈劾常泰的。
常泰嘆了口氣,明白康熙找他來干什麼。康熙就是來找苦力的。
他要了筆墨紙硯,把彈劾他的人的名字都列表格中——表格是胤礽教他用的,他去了臺灣之后,假裝這是自己發現,遞折子告訴康熙,康熙讓六部的人也運用起表格。
寫完名字、職位之后,常泰又整理出這群人的籍貫、升職簡歷、師生和姻親關系。
太監們把常泰制作的表格拆紙條,康熙和常泰據他們的個人信息,把紙條重新排列組合訂到墻上的黑板上。
黑板和筆是胤礽給梁九功啟發之后,梁九功搞出的新發明,現在大學和國子監都已經用上了。老師們還無師自通了彈筆的絕技。
“幾乎所有關時立過大功勞的勛貴和宗室都參與其中了。”康熙的臉越來越黑,“好啊,好啊,朕這是不是眾叛親離?”
常泰道:“同是一家人,也會有不同的理想和立場。說起來,臣的叔父是不是還在大阿哥黨中?”
康熙這才想起來,他派了兩細去臥底。
他忙把明珠和索額圖找來。明珠和索額圖十分默契的添油加醋說了那群人有多囂張,然后開始說自己多忙,沒空去開會。
前面半句話是遮掩,后面半句話才是他們真心想說的話。
康熙看著兩人都瘦了一圈,眼下也黑了一個度,不由憐憫老臣,給兩人準了假。
于是,第二天的朝堂上,康熙把彈劾常泰的人都罵了一頓,殺儆猴解除了明珠和索額圖的大半職位,讓他們專心理沙俄犯邊的事,戴罪立功。
明珠和索額圖老淚縱橫,磕頭認罪,自陳絕不會辜負皇帝。
這次也跟著上了一次朝的常泰好不容易才忍住角的微。他想,他比起叔父和明珠,火候還是差得太遠了。
明珠和索額圖兩個大阿哥黨中資歷最老的大臣都被削了,其他人自然也不會被康熙放過。
跳得最厲害的大臣被發配寧古塔,剩下的人貶的貶,降職的降職。朝中終于老實起來,不再想東想西,專心為抵沙俄和訓練海軍的事工作。
常泰徹底上了所有大阿哥黨的黑名單,許多人恨他死。只要他稍稍出一丁點破綻,肯定就有無數嗜的鯊魚撲上來。
常泰說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他轉念一想,自己作為太子親舅舅,大約什麼都不做都是這麼個待遇,就釋然了。
這次常泰彈劾時間,讓大阿哥黨大部分朝堂人脈都暴出來,康熙把這群人都列小本本中。
大阿哥黨暫時蟄伏。所有員都鉚足了勁賺表現,大清朝廷的效率高了不。
不知道是不是朝中的局勢也能影響到邊疆的士氣。在康熙十八年深秋之際,三等伯、議政大臣董鄂·費揚古與黑龍江將軍、寧古塔將軍等攻破雅克薩城,全殲守城俄軍。
當沙俄攝政王索菲亞派遣使者要求大清撤圍,愿意與大清商談,重新議定邊界時,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已經帶著一群人在雅克薩城重修城池,開始屯田了。
費揚古會羅斯語,他裝作自己聽不懂,同意沙俄自帶翻譯。
沙俄使者明明戰敗了還趾高氣昂,傳教士的翻譯卻顯得沙俄使者仿佛要俯首稱臣似的,聽得費揚古角瘋狂搐,當即遞折子快馬加鞭送于康熙。
康熙打開奏折,奏折開頭第一句是請安,第二句就是“學羅斯語非常有必要,建議所有駐邊將領都學”。
康熙哭笑不得:“這費揚古,他遇到了什麼,才會有這樣的慨?”
康熙看完費揚古的折子之后知道了費揚古遭遇了什麼,他深呼吸,提筆寫下了“準奏”二字。
原本康熙屬意派去黑龍江的是另一個董鄂氏,董鄂·彭春。
彭春和費揚古雖同姓董鄂氏,但并不是同一家族。彭春的董鄂氏是大清開國功臣何和禮之后,費揚古的董鄂氏則是順治朝著名的孝獻皇后的那個董鄂氏。
董鄂·費揚古,即是孝獻皇后的親弟弟。
費揚古是一員天生猛將,長得異常魁梧,武力值超強不說,還是一員有遠慮的智將和謀將。
因太皇太后和康熙之前遷怒孝獻皇后,導致他沉寂了一段時間。但是金子總會發,費揚古在三藩之中就穎而出,位列議政大臣之列。
原本費揚古為議政大臣之后,又會被康熙冷待一段時間,直到遠征噶爾丹,才是他真正展才華的契機。
這一世的康熙因看到“順治附”,明白了自家汗阿瑪當年的苦衷,對孝獻皇后已經沒有了惡,費揚古的仕途好走了許多。
費揚古又是一個才華橫溢,文武雙全,很擅長抓住機會的人。他早早地學會了幾門外語,羅斯語更是特別練。
康熙帶著胤礽視察璦琿城時,費揚古順利留了下來。語言天賦不行、不會羅斯語的彭春提前回了京城。這次帶隊征伐沙俄的機會,自然也落他手中了。
費揚古比彭春厲害許多,又年輕氣盛,本沒考慮過沙俄會不會投降服,直接一口氣把沙俄的據點全推了。
若不是天氣逐漸寒冷,他還想再推進幾里地,看能不能找到沙俄人聚集的城鎮。
就你沙俄懂燒殺搶掠?我大清披上文明人的皮只有幾十年,你敢來我們這搶劫,我們就不能去你們那?
來啊,互相傷害啊,看誰搶得多啊。
費揚古看到沙俄攝政王送來的求和書信,分外不喜。
他才剛開始建功立業呢,你怎麼能求和?邊境是商談出來的嗎?難道不是打出來的嗎?停不停戰是我們大清說了算,你瞎什麼?給你臉了?
所以,費揚古給康熙的折子,自然也帶上了自己主觀的,痛斥沙俄使者的無禮和擔任翻譯的傳教士的欺瞞,認為應該多給沙俄點瞧瞧。
康熙自然準了。
現在大清邊境除了沙俄之外都很安寧,這點軍費康熙負擔得起。
再說了,就算不打仗將士也得吃餉,不如把八旗軍隊挨次派到黑龍江練兵去,免得他們了一群富貴爺老爺兵。等真的有仗要打的時候,他們連刀都提不了。
八旗軍隊也很高興。
有仗打才有戰功拿,雖然打仗會死,但他們除了打仗什麼都不會。不靠著打仗多賺錢,怎麼養得活家里人?
趙良棟和岳樂兩個大學教商議之后,給康熙遞折子,請求把學生們拉出去遛遛。
學不練假把式,這群八旗勛貴子弟是時候上戰場了。黑龍江苦寒,正是磨礪心的好地方。
康熙自然再次準了。
“不知道子清、容若和鄂倫岱什麼時候回來。”胤禔道,“夸岱那小子隨攜帶鄂倫岱的家書,一天看好多遍,看一遍掉一次眼淚,煩死了。”
回到宮中后,胤祉回榮妃邊過年,其他小阿哥也因天氣寒冷多待在自家額娘宮里。只有胤禔被惠妃趕出了宮,仍舊在阿哥所居住。
康熙最近頻繁召見妃嬪,胤礽嫌他煩,在康熙的默許下也搬進了阿哥所暫住。
胤礽道:“看鄂倫岱的書信,他已經完全樂不思蜀了。沒想到鄂倫岱打仗還猛。”
胤禔道:“聽說他頭腦不行,就是猛。”
胤礽道:“頭腦不行,肯聽話就行。他們仨現在已經單獨領了一支騎兵,子清負責管后勤、容若負責當謀士、鄂倫岱領軍執行,各司其職配合極好,薩布素和費揚古每次上折子都會夸他們。”
胤禔狠狠地羨慕了:“啊,多好啊,我也想去建功立業。舅舅也回臺灣了,難。正月十五都還沒到呢,他跑那麼快干什麼?”
胤礽腹誹,阿瑪天天拿舅舅當緒垃圾桶,再不跑?再不跑舅舅都快抑郁了。
看看阿瑪一天天的和舅舅說些什麼?之前還只是說朝堂眾臣壞話,舅舅已經習慣了;現在阿瑪居然開始抱怨后宮妃嬪了,這些話舅舅能聽?
“無聊。”胤禔躺平,“唐師傅也走了。沒有唐師傅和我們一起玩游戲,游戲都不好玩了。”
胤礽推了一把霸占他躺椅的胤禔:“你就是饞唐師傅的故事。”
唐甄為了教好杠大阿哥,說故事的功力突飛猛進,去當個說書人絕對能賺得盆滿缽滿。
她本是腹黑大小姐,一朝穿越,她成了帝月大陸軟弱可欺的廢材四小姐。 契約靈獸神符被奪,她卻因為自制神符,陰差陽錯契約到了一個神秘強大的男人…… 家園被毀?親人被害?白蓮花滿腹心機?寶物家產被奪?屢遭暗殺?說她是廢物? 沒關系,這些仇,她一個一個報。 她步步為營,霸氣崛起,用自己的方式開創了一條玄商王者之道。 只是,每到夜深,她的耳畔總傳來一道惑人的男聲:“小丫頭,準備好對我負責了嗎?是做我的女人,還是我做你的男人?”
淩婧長孫無極小說介紹被嫡姐設計,錯上神秘男子床榻,聲名狼藉。五年後,她浴血歸來,不談情愛,隻為復仇,卻被權傾天下的冷麪攝政王盯上。“王爺,妾身不是第一次了,身子早就不乾凈了,連孩子都有了,您現在退婚還來得及。”垂眸假寐的男子,豁然睜開雙目,精光迸射“娶一送一,爺賺了。”
白洛玉絕塵小說介紹作為一抹遊蕩在黑市的魂魄,白洛沒想到自己會被一個老神棍騙去異世,並且穿越在一個還未出生的胎兒身上。更沒想到,她還未出生,就被皇上賜婚給夏臨國權傾朝野的冷血王爺玉絕塵靠之這算娃娃親麼白夫人生產那天,穩婆一邊喊著夫人難產一邊卻在悄悄用力將已經露出半個頭的白洛往裡麵推去。白洛怒了這老妖婆,是想讓她胎死腹中嗎我靠白洛狠狠地咬了老妖婆一口,隨即一陣孩啼聲傳來,白洛平安降生。剛睜眼便看到一個絕美的男子看著她,緩緩開口:“這就是本王未來的王妃太小,抱回去賢王府好好喂養”白將軍府眾人淚牛滿麵。白洛“哇”的大哭,不要,人家還是個孩子,
沈糯去京趕考的夫君高中成了狀元郎,可卻有了別的美嬌娘。狀元郎夫君說美嬌娘與他有恩,希望阿糯成全,美嬌娘說自己雖是高門貴女,卻不跟她爭正妻之位,愿做平妻伺候狀元郎一世。阿糯六神無主,終被婆母勸動,跟隨夫君婆母來到京城。…
青梨跟著改嫁的娘親到了國公府。國公府外頭瞧著榮耀,內里的后宅卻是個骯臟地。娘親在時,青梨日子尚且能過下去,娘親死后,她徹底無依無靠,只好將目光放在了府上嫡長子俞安行身上。國公府世子俞安行,一身清骨,為人端方,對眼前一副凄慘模樣的青梨起了惻隱之心,處處照拂她。青梨倒也爭氣,在百花宴上憑一手制香技藝驚艷眾人,一時才名遠揚,京都來提親的人家幾欲踏破門檻。青梨相中了合眼緣的夫婿,不想才剛議親,遠在姑蘇的小姑卻突然來了京都尋她,快定好的婚事被推拒,還欲將她抬去給四五十的老色鬼昭王做側室。青梨無法,目光重又放回了俞安行身上。一夜荒唐,俞安行為了負責,同青梨成了婚。婚后兩人琴瑟和鳴,青梨對府中事務處理得宜, 俞安行甚是滿意。直到有一日,他不慎聽到了青梨同小姐妹的私房話。——“俞安行此人甚是無趣,若非當時急于自保,我如何會挑上他?”是夜。俞安行一字一句同她算賬。青梨眨了眨濕潤的長睫,帶著哭腔柔聲解釋。“那都是唬人的話,阿梨心里自然是有夫君的。”俞安行臉上笑意莫測。騙子。不過這也算不上什麼,畢竟,她已是他的人。而且,他也騙了她。俞安行抬手,輕捏住了青梨的下巴。“阿梨大抵不知,當初讓你嫁給昭王的主意,是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