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拿到書信的時候, 直接躥了起來。
常泰角搐:“皇上,注意禮儀。”
康熙使勁拍打常泰的背,差點把常泰拍吐:“把保來!”
常泰嘆了口氣, 轉去太子外甥。
這些事該是太監來做, 但皇上都發話了, 他還能怎麼辦?
常泰帶著胤礽進書房時,康熙已經冷靜下來……完全沒有冷靜下來。
康熙一邊在書房里繞圈圈, 一邊看信, 看兩句話笑幾聲,繼續繞圈圈看信。
胤礽傻眼。
我爹這是怎麼了?是不是有什麼病?
“過來!”康熙笑著招手。
胤礽剛走過去,康熙就把已經是個英俊小年的兒子像年時一樣, 撈到椅子上挨著坐:“你也來!”
常泰滿頭烏。我來什麼?!
最后常泰站在了康熙椅子后面, 重溫當侍衛的時。
“看!路易十四的信!”康熙笑道, “邀請咱們去打架!”
胤礽很是驚訝。
路易十四確實是自家汗阿瑪的筆友, 但那是十幾年后的事了。而且兩人的關系也僅限于筆友, 沒有摻和國家利益關系。
現在路易十四才和汗阿瑪通第一封信, 怎麼就自來的結盟了?
胤礽長脖子看康熙手底下的信。路易十四用的是法語, 胤礽雖已經學會了法語, 看路易十四那一手花字看得還是有些頭疼。
信紙有好幾頁。康熙看后面的,胤礽看前面的。
信封用石蠟封住,常泰沒有看過書信的容。康熙讓他一起看, 他只能也長脖子, 看胤礽手中的信紙,眼睛都瞪疼了。
路易十四先用夸張的詠嘆調贊揚大清的強盛和康熙的偉大, 然后炫耀自己的功績, 看得胤礽快睡著了。
見胤礽打了好幾個哈欠, 康熙氣得住胤礽打哈欠的:“怎麼還困了?昨晚沒睡好?”
胤礽把康熙作怪的手打開, 道:“全是相互吹噓的話,看得好困。”
“因為沒夸你?”康熙開玩笑道,“阿瑪我可是看得很激。”
胤礽了被疼的,在心里腹誹,阿瑪確實喜歡聽人歌功頌德。對方是一個強國皇帝,他就更高興了。
現在康熙沒有大清天下第一的想法,反倒是充滿了警戒心,認可這些老牌民國家的實力,所以被對方夸贊,就更高興了。
胤礽忍著瞌睡對路易十四的詠嘆調做法語閱讀理解,終于看到了有用的容。
他在第二世的記憶中搜索了一下,想起了書信對應的歷史大事件——荷蘭戰爭。
路易十四為了爭奪海上霸權,與英國結盟,共同對荷蘭宣戰。法荷戰爭和英荷戰爭共稱荷蘭戰爭。
法國快要功的時候,英國背刺,撕毀條約加反對法國的這一方。
不過路易十四極戰略眼,提前發現了英國背刺的舉,在英國參戰攻打法國之前和反法同盟坐上了談判桌,獲得了大部分利益后退兵。
荷蘭戰爭影響深遠。路易十四為“太王”;西班牙和荷蘭海外民地基本全部喪失;英國取代荷蘭為海上霸主,還騙取了法國和荷蘭兩方軍費資助。
胤礽了下。這場戰爭看上去法國獲得了最大的聲和歐洲大陸霸主的權力,但英國才是悶聲發大財啊。
康熙看完整封書信,習慣地把胤礽的腦袋當把件了,將胤礽一頭利落的短碎發窩之后,終于冷靜下來。
“但是荷蘭太遙遠了。”康熙皺眉,“他是不是在試探大清海軍的力量?”
作為皇帝,康熙習慣的謀論了。
“若大清還是那個神的不肯離開自己國土的古國,他可能只是來信流,不會提出試探。現在他是看到常泰你的海軍,認為大清可能有影響他海外民地利益……”
康熙皺眉頭,分析了許久。
常泰聽完康熙的分析后,只說了一句話:“皇上,那是您的海軍,不是臣的海軍,別說。”
康熙橫了常泰一眼:“你帶出來的海軍。”
常泰解釋道:“是施瑯帶出來的海軍。”
康熙:“……”
康熙從桌案上卷起一張紙,砸常泰腦門上:“你聽著,別反駁。”
常泰了自己的額頭,老老實實道:“該反駁的還是得反駁,要是被外面人聽到彈劾臣,更麻煩。臣討厭麻煩。”
胤礽見康熙又要和常泰“吵”起來,趕轉移話題:“汗阿瑪,您說咱們答應嗎?”
康熙把問題拋回來:“你說呢?”
胤礽無奈道:“還是汗阿瑪您說吧,哎喲。”
康熙輕輕敲了一下胤礽的額頭:“你說,阿瑪考考你。”
胤礽嘆氣:“汗阿瑪就是想懶,哎喲。”
康熙又輕輕敲了一下胤礽的額頭:“快說。”
胤礽了額頭,道:“我們現在占領了西班牙和荷蘭的民地,也沒實力守住,更沒有閑暇去建設。但我們能以雇傭兵的形勢,加這場戰斗,只要求財報酬。”
康熙微笑:“?說來聽聽。”
胤礽不滿地看向康熙:“汗阿瑪,兒子懷疑您在榨兒子的勞力。”
康熙道:“什麼榨?你是太子,這些本就是你該思考的事。”
胤礽抱住腦袋:“不想思考。汗阿瑪思考。”
康熙使勁胤礽的腦袋:“不準不思考,趕給朕思考。要是思考不出好的解決方案,你的東宮就由朕來給你安排擺設。”
胤礽抱頭痛哭道:“汗阿瑪!這樣就過分了!”
康熙揚起下:“朕是皇帝,朕永遠不會過分。”
常泰收在袖子里拳頭都了。
他不斷在心里重復,這是皇帝,這是皇帝,你不能打皇帝的狗頭!
胤礽氣得哼哼了兩聲,才繼續道:“軍費和武由法國承擔,我們負責攔截荷蘭海上艦隊,和預防英國背刺。法國要分給我們的民地不拿白不拿,但荷蘭、英國、法國等任何國家可以用黃金白銀購買我們的民地,可以換武和糧食。”
胤礽強調:“只要武和糧食。除了獎賞給將士的金銀財寶之外,其他的錢也全部換武和糧食,牲畜也行。”
法國在幾場戰爭中都獲得了勝利,在民地掠奪了許多利益,但最后法國的經濟卻崩潰了,其原因就是他們的戰爭只看著上層人的利益,只掠奪上層人喜歡的奢侈品和貴金屬。
這個時代與金錢掛鉤的等價是糧食。大量貴金屬涌法國之后,導致法國金銀貶值,通貨膨脹嚴重,平民的利益進一步被榨。
明明上層賺得盆滿缽滿,但國庫卻沒錢沒糧,需要用更多的苛捐雜稅來維持國家運行。
后世的經濟社會學,就是從這個時代不斷一個個崩潰的國家和王朝中總結得出。
胤礽已經潛移默化的給康熙、常泰灌輸經濟學理念,所以他現在說的話,康熙和常泰都能聽懂。
康熙也不逗弄常泰了,讓太監搬來椅子、端來茶水點心,三人圍在一起討論。
康熙嘆氣:“這麼說,法國不斷勝利,反而很危險?”
胤礽點頭:“英國就做得很好。”
他看向常泰。
常泰當“海盜”這段時間,除了練兵、掠奪之外,還要打探世界各國的消息。
大清已經不滿足從傳教士那里聽二手的國際新聞,開始嘗試著自己收集報。
后金在對抗大明時,報系統十分發達。關之后大清的報系統丟了大半,現在及時被康熙撿了起來。
他們隨著常泰海軍的前行路線,扮做被大清保護的商人,用東方的珍寶開路,賄賂其他國家的貴族,現在已經小有效。
康熙的世界地圖上已經多了許多標注。哪一塊地被哪個國家民,總督和將軍又是誰,他們主要姻親關系是什麼,這些明面上的報,都已經寫在了康熙的地圖上。
對后世而言,這些普通人上網一搜就能搜到的消息,在這個時代搜集起來非常繁瑣。大清在短短幾年,做到報搜集與現實只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差,已經非常不容易。
英國是常泰重點關注對象。他立刻將英國所做的事列出來。
英國比起法國,他們更熱衷于搶奪資源,而不是金錢。
可能因為他們于島國,自然資源和耕地都較為稀的緣故,早早地認識到了這些東西的可貴。
“糧食、武、礦石、木材……”康熙本想說奴隸,但他仁心發作,沒能說出口。
康熙想在歷史中留下仁名,即使對外爭奪世界霸權,也不愿意落下太過殘暴的口實。
“等咱們有錢有糧了,汗阿瑪攤丁畝,盛世滋丁,只收田稅不收人口稅,人口立刻就有了。”胤礽道,“咱們和英國不一樣,我們人多。再者,我們本就要建立多民族國家,到時候國家富裕了,肯定有許多人愿意來我們這打工。”
只要國家強盛,就會有大量移民涌。人口紅利吃到飽。唯一擔心的就是稀釋國人的種族脈。
但這對大清來說不算什麼。大清正在致力于建立多民族融合、不分民族、只稱華夏人的國家。外國人若習我文化、穿我冠、繳納稅賦,也是大清人。
康熙點頭:“說得對。”
他對常泰道:“此事仍舊要你做主。其他人目短淺,從海外淘些稀奇古怪的珍寶滿足奢侈虛榮,對大清無益。你要多將金銀換大清能用的資源。”
常泰點頭:“遵旨。臣除了給將士們分的、自己拿的、給陛下和太子留的,其他都換糧食、牲畜和武。”
康熙從筆筒里出一大筆,“啪嗒”敲常泰腦袋上:“你心里知道就好,不要說出來。朕和太子一點都不喜歡國外的珍寶,明白嗎?”
常泰道:“太子的確不喜歡。”
康熙又狠狠敲常泰的腦袋。
胤礽十分無語。
汗阿瑪是不是敲他腦袋敲上癮了,上了敲人腦袋的快?
胤礽打了個哈欠:“汗阿瑪,兒子困了,要去睡覺了。你們慢慢商量,兒子需要保證充足睡眠,才能長高。”
“小頭,就是想懶。”康熙道,“去吧。”
胤礽道:“我可以給大哥他們說海外民地的事嗎?”
康熙道:“別說,等朕決定了,朕會親自教他們。”
胤礽點頭,一邊打哈欠一邊往外走。
康熙對著常泰笑罵道:“太子真是越來越憊懶。”
常泰道:“臣不這麼認為。太子殿下已經夠努力了。”
康熙道:“你就慣著他吧。把索額圖、明珠、趙良棟來。”
太監趕去找人。
三位老臣匆匆前來,得知康熙的計劃之后都激不已。
當他們得知那些民地打下來也守不住的時候,一個個都出心疼得快過去的表。
還好常泰告訴他們,守不住就用民地換錢,用錢買糧食、武、牲畜、礦石等帶回大清,他們的臉才好看一些。
“這都是朕的太子出的主意。”康熙得意炫耀兒子,“太子仁善,一心想給大清百姓減輕負擔。等咱們有足夠的金錢和糧食,就可以廢除人口稅,迎來盛世了。”
三位老臣連連稱“皇上圣明”“太子仁善”。特別是趙良棟,他出漢民,知道百姓有多苦。雖然廢除了人口稅還有其他稅,但一點負擔是一點,百姓就能多一活下去的氣。
大清中樞高速運轉起來,大臣不斷進出避暑行宮。
見康熙忙得焦頭爛額,胤礽想起前明的閣,又想起四弟弟的軍機,向康熙建議組建臨時閣。
有重大事的時候,臨時閣就分擔康熙的工作;沒有重大事的時候,臨時閣就解散。這樣既能減輕康熙的負擔,又不用擔心閣分權。
大清也有類似的制度,即曾經的八貝勒議政制度。
康熙略一沉思,就知道了這個制度的好。用臨時閣取代宗王議政,削弱宗親和滿洲勛貴的權力,臨時閣的人只對他一個人負責,大大加強了君權。
于是,議政容更廣泛的軍機提前立。
聽到康熙還是將臨時閣取名軍機時,胤礽有點想那個話癆又暴力的四弟弟了。
真不愧是親父子啊,取名廢真是一脈相承。
康熙建立好軍機之后,得了便宜還賣乖,非說胤礽這種集中君權的做法是想累死他這個阿瑪。
胤礽丟給康熙一雙衛生球眼睛,本不想理睬康熙。
康熙還在那瞎:“你就是不想幫阿瑪干活。”
胤礽煩了,叉腰:“沒錯!”
“你這脾氣,比朕還厲害,朕看你還當什麼太子,簡直活一小皇帝!”康熙開玩笑道。
胤礽道:“小皇帝不還是要干活!要當就當太上皇!兒子不要干活!”
康熙:“……”
胤礽轉拔就跑。
康熙轉頭,對常泰道:“他真是越來越敢說了。太子是不是學壞了?”
常泰老實道:“皇上,請您不要這麼說,教導太子的只有您。”常泰言下之意,如果太子學壞,那一定是皇上的錯。
康熙沉痛道:“不,不是只有朕,還有大阿哥。”
常泰:“……”一時間,他居然不知道該如何吐槽。
接法國邀請,加荷蘭戰爭的事,康熙都從避暑山莊回宮了,還沒有完全定下來。
康熙有些完主義。大清海軍在世界第一次亮相,幾乎可以昭示大清接下來一段時間在世界上的地位。
為了讓那群西方人打大清主意,這次大清海軍一定要打出威風。
于是,遠征準噶爾的事再次擱置——比起只會擾蒙古的準噶爾,顯然能牟取利益的荷蘭戰爭讓大清更為興。
八旗軍隊有點懵。這和他們沒關系啊。他們也想吃餉!
這時候八旗勛貴才知道,常泰居然已經出海打了多次自給自足的仗,練出了一支不錯的海軍。
自給自足?難道向海外出兵大有賺頭?
八旗勛貴們紛紛饞了。
康熙看著他們貪婪的神,心不由生出厭惡。
作為皇帝,他自己的道德不一定高,但對別人的道德要求很高。八旗軍隊軍紀渙散,只知道掠奪,這不是他想要的軍隊,這不是大清應該有的軍隊。
這樣的軍隊,和匪徒有什麼區別?他還能指這群人有多戰斗力?
康熙的視線落在趙良棟上后,心稍稍舒緩了一些。
趙良棟在大學里帶出來的都是人才,他們已經組建了一支“大學軍”,以訓練勛貴子弟的名義募兵練。
這支軍隊在東北與沙俄戰中,已經磨礪出不比八旗軍隊弱的氣勢。
一朝穿越,竟成了丞相府的癡傻大小姐,被毀容不說,還被打包送給了一個中毒不醒的大將軍衝喜。好吧,那就順手解個毒!隻是……某神醫:將軍,解毒就解毒,你挨這麼近做什麼?某將軍:娘子,這天氣寒涼,挨近些暖和一點。某神醫看看外麵風和日麗,暖陽高掛:將軍確定現在天氣寒涼?某將軍:起風了,娘子,為夫是怕你著涼。
故事從北曹鎮驛站幾個驛兵遇到一個求助的女孩兒開始
楚昀寧穿成王府棄妃,被圈禁在冷院,肚里還懷了個崽。她含辛茹苦將孩子養大,誰知這瞎眼的爹聽信綠茶讒言,質疑孩子的身世。楚昀寧表示,行,這孩子跟你沒關系!手握銀針,救死扶傷,名滿天下!開商鋪,造美容配方,銀子賺手軟!徹查當年的真相后,蕭王懊悔不已,決定加倍補償母子二人,日日來獻殷勤。楚昀寧:“王爺,請自重!”
父為安國公,母為端敏長公主,還有一個身為皇帝的親舅舅,姜昭一出生就被封為明月郡主,備受恩寵,可上輩子的她因為病痛所擾選擇早早結束了生命。重生歸來,依舊是病痛纏身,但姜昭決定先嘗一嘗男歡女愛的滋味再尋死。想了想,她將目光投向了寄居在府中的遠房表兄陸照身上。陸照風姿卓絕、皎如玉樹,上輩子卻被早有情夫的堂妹下藥設計,姜昭匆匆趕過去,正好撞見面色酡紅的陸表兄……——陸照從一個寄人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