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詞啊!”陳看著眼前閃爍的雅文,腦中仿佛浮現了一個滄桑又憂愁的人。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在前世,陳所知道的這個詞中帝王,和另一位文藝全才宋徽宗趙佶一般,明明可以靠著一才華流芳百世,但偏偏都是皇帝,導致了他們悲劇的一生。
果然,不管起點多高,都一樣男怕錯行啊!
相比起來,這個世界的李煜的命運大半相同,不過結局要好上不。當年蠻族侵,神州陸沉,南方人族曾組建了數個小朝廷,稱王而不稱帝,領導人族繼續抵抗蠻族,其中李煜家族就是其中一支。
彼時有妖族趁勢攻玄,就擊破了李煜的南唐政權,將李煜俘虜。直至后來大玄橫掃八荒,才將李煜救了出來,同時他在被囚期間書寫的那些文稿也流傳天下,被天下讀書人敬稱為“詞帝”。
“此題有些難了!”葛大儒第一個開口,繼續他們“題”的閑聊,“詞帝之詞,最難的不是意境,而是韻味。”
“那種發自心,卻又能無誤地表現出來的韻味,才是他被稱作詞帝的原因。”
李大儒點點頭:“尤其是這一首。寫的是離愁,卻不是友人分別之離愁,那是和過往人生分別已久的離愁!”
“我和我自己分離。這種愁,自然是別有一般滋味了。”
“貌似之前從未有人以此為題吧!”
盧大儒搖了搖頭:“沒有,老夫方才搜腸刮肚,似乎唯有李青蓮‘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一句勉強可以對應!”
葛大儒點點頭;“易安居士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也算一句。”
“竊以為‘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也是破題之句。”李大儒說道。
“這題,確實有些難了。”三位大儒都是輕輕點頭。
……
城門前,眾學子聽著大儒的分析,一個個神凝重。
最開始只知道這一題難,所以大家的方向都是歲歲年年一題,但是沒想到居然這麼難!
詞帝號稱“腸是百轉憂傷結,心是剔玲瓏果”,他的詞承上啟下,自開氣象,果然不是什麼人都能連詩的。
“這位學兄怕是也難了吧!”有學子說道,學無先后,達者為先,陳寫出了一首“最是人間留不住”,就足以得到在場大部分學子的尊重,稱呼一聲學兄也是理所當然。
“是啊!怕是得東蒼城的那一位親自前來,才有可能完無瑕地連接上吧!”
“你們沒聽到大儒說嗎?不是意境,關鍵是詞中的韻味。是自己與自己的離愁,這怕是梧侯也不能說一定完吧!”
“都別吵,都別吵,沒看到那位小先生正在思考嗎?”
此時,石樂志莫名心中踏實了一些。
這才合理嘛。
能寫出一首傳世之作,已經是邀天之幸了,又怎麼能再破一首。
自己剛才在張什麼!那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啊。
他又不是梧侯陳!
看來自己的姿態要低一點,稍后用切磋流的名義和這一家再拉近一些關系。
那柳小姐總是能發現我石某人的出彩之的!
想到這里,石樂志心態平和了一些,沖著陳說道:“柳兄弟,此題甚難,破不了也無妨,稍后可與為兄一同城!”
陳聽到石樂志的話,淡淡一笑,謙遜說道:“多謝石兄,我想試一試。”
說著,又看向車廂:“六姐,我若是破了這一題,可有什麼獎賞?”
聽到陳的話,眾人都看向那車廂,車廂倒是沒有人聲傳出,只有一道蛙鳴響起。
“呱!(不用想,可以看!)”
陳一笑,他自然知道,這是云思遙說之前在車廂里的事。自己不好意思說出來,讓金瓜瓜幫忙開口。
“此題我已破!”陳轉過,臉上的神瞬間哀傷起來,整個人散發出一難以言明的韻味,提起了筆。
“小先生筆了!”
“這麼快!該不會是濫竽充數吧!”
“都別吵,看下去就知道了。”
與此同時,城墻之上的三位大儒也聚會神,看向陳。
他們也好奇,陳會寫出什麼樣的詩來破題。
希不要讓他們失。
……
陳拿起筆。
人生苦,最苦是有卻向無訴。
人生苦,最苦是世事如夢,卻偏睜開了眼。
多自古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陳深吸了一口氣,抬手,落筆——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
當陳最后一字落下,那城墻上的文字突然一陣抖,接著一朵朵花蕾從字中鉆了出來,頃刻間花開,一縷縷香氣彌漫開來。
“落筆生花!”這一次第一個喊出聲的是石樂志,他了眼,沒錯,是落筆生花!
這是詩中韻太重,已經足以凝聚的異象,那一朵朵詩花,都是詩中韻文華的凝聚。
若是摘下一朵送于蒙,對其開智大有裨益。
剎那間,一片寂靜!
但是接著,都是驚呼之聲!
“破題了!破題了!”
“生花之作!小先生,我剛剛得子,送一朵詩花于我可好!”
“柳先生,我家中有位小九妹,十歲已落筆境,我以寒墨錠換一朵,助詩境!”
“柳先生,吾乃云城周氏家族嫡長子,此詞可否允許拓印一份原本帶回家族族學!我家中有一本求索境的大儒孤本,先生若去云城,可借先生賞讀一日!”
一時間城門嘈雜不已,此時石樂志楞在原地,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那生花之詞。
“我是人間惆悵客……”
畢竟是一位小有名氣的才子,到了此時,石樂志怎麼還不明白,自己是被戲弄了。
這柳兄弟,分明是一位大才!
那柳兄弟之前說“勿怪”,本不是擔心給自己拖后,而是人家提前道個歉。
石樂志回想此前的一番言語,頓時覺臉上發熱。
自己居然傳授對方作詩的道理!
難怪那柳姑娘一定要讓柳兄弟來破城題!
這是要給自己一個教訓。
父親說的沒錯,不出來走一走看一看,讀再多的書,始終都是一只井底之蛙。
想到這里,石樂志對著車廂恭敬一禮:“小生有眼無珠,唐突了。”
云思遙沒有回話, 倒是浪飛仙哈哈一笑:“無妨無妨,小小游戲而已!”
“輸給我小師弟,不丟人!”
“小師弟?”石樂志一愣,他們不是一家人!
這麼說,份是假的?
石樂志心頭猛然看向陳:柳兄弟,你到底是誰?
……
“肅靜!”文昌閣員心中莫名生出一陣自豪之,傳音住了城門外學子的嘈雜,“詩花之事,稍后自會理。”
說完,又看向三位大儒:“請三位品詞!”
三位大儒互相看了看,眼中都出了然的深,臉上都是興。
我知道你是誰,但是我不說!
能當先品評那一位的詞,也是能寫家族志中的雅事了。
李大儒率先開口:“百轉千回之,哀婉凄切之韻。”
“此詞上闕寫景,殘雪、凝輝、落梅、三更、月朧明,這些字塑造了一幅清冷孤單的景象,一人一燈一雪一月,仿佛就在眼前。”
盧大儒點點頭:“下闕轉而寫,我是人間惆悵客這一句堪稱天外之筆,原本是人間客,偏偏又是惆悵客。蘇坡仙說‘此心安是吾鄉’,這心不安,自然是客了。”
“不僅如此。后一句知君何事淚縱橫,并非是對人傾訴,而是和自己的對話。”
“我是惆悵客,我在淚縱橫。可是,一切,都只有我。”
“最后一句‘斷腸聲里憶平生’真的是讓人潸然淚下。若是一個人,只能一人悲,又是何等的孤寂。”
盧大儒瞪了兩人一眼。
你們都分析完了,我還說個啥?
盧大儒正氣一催雙目,頓時眼中淚花閃爍,盧大儒抬手了眼淚。
“此詞深我心,我已無法再做品評!”
“青寧城下惆悵詞,城上懷英青衫!”
葛大儒,全名葛懷英。
此言一出,城門下頓時又是嘩然一片。
居然把大儒給寫哭了!
何等詩才!
而此時,葛大儒心中暗笑。
如此一來,眾人只要說到此詩,就能想起我這評語了!
跟我斗,你們兩個還了一點。
此詩的李、盧兩位大儒都震驚的看著葛大儒。
玩套路!你不講武德!
糟老頭子壞得很!
葛懷英見兩位大儒眼神不善,連忙轉移話題:“王大人,此詞破題功!”
“開始下一題吧!”
……
城墻之上芒閃爍,很快,第三題浮現。
眾學子一剎那安靜了下來,都看向了第三道詩題——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醒時同歡,醉后各分散。”
“是李青蓮的詩啊!”學子們又開始議論起來,“這幾句,倒不如詩中‘舉杯邀明月,對影三人’普及。”
“兄臺言之差異,此詩開篇就是‘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明明是一個人喝悶酒,李青蓮卻當月、影當做了對飲的對象。”
“如此一來,不正是這詩題嗎?”
石樂志此時也已經放平了心態,參與討論,說道:“青蓮之詩,重要的是那一子縹緲之氣。此詩以月為友,以友為伴,又是酒后瀟灑之態,比之上一題又要難一些。”
另一位學子點點頭:“是啊,詞帝難得,但總有詞中豪杰,譬如柳景莊,就不輸詞帝。但是蘇坡仙曾說過,詩道千古一青蓮啊!”
“此詩題有青蓮之瀟灑,酒仙之豪邁,月影之浪漫,仿若一副月下飲酒圖,立在了我等眼前!”
“這要怎麼連珠?又怎麼連的上?”
因為詩花的事,眾人都已經站在了陳的角度,此時一個個蹙著眉頭,看向陳。
三首詩題,一首比一首難,這位小先生還可以做到嗎?
陳倒是沒有慌張,他轉過,沖著浪飛仙一笑。
阿蓮哥,不是外人!
自己家的詩!
浪飛仙朝著陳點了點頭,一甩手,將一個酒壺扔給了陳。
陳接過酒壺,拔開瓶塞,仰頭喝了幾口。
好酒!
酒是水中火,能起心頭熱!
陳棄筆拔劍,劍尖頂在了城墻之上。
靖州有湖,號八百里庭;
屈原有詩,寫湘夫人九歌。
陳揮劍提詩——
西風吹老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星河。
寫畢,一聲脆響,長劍崩散,劍化作一縷縷碎屑仿若星詩文之中,浩水聲憑空而起,城墻上星河虛影浮現,遠遠可見一葉小舟隨波飄來。
詩中藏天地,故而以詩引畫意!
詩畫,出!
華櫸穿越到水滸世界的大宋,無意中救了徽宗,從此開啟獨攬朝政的權臣之路。 除奸臣,罷貪官,平強寇,橫掃遼金西夏,收服四夷。 “朕封華卿為宰相、樞密院使,總領朝政,今后朝政大事皆交給華卿處理,不必再向朕請示。” 誰說權臣只能擋道,權臣也能護國保民,安定社稷。
【古代少年大將軍x嬌嬌富貴花,古今連接+囤貨+基建+荒年】 葉苜苜發現祖傳花瓶成精,神奇的能連通兩千年前古代。 因此她結識一位古代少年將軍。 將軍鎮守邊塞重城,被蠻族三十萬大軍包圍。 天降大旱,河床枯竭,二十萬百姓餓死只剩下八萬人。 走投無路,將軍向神明乞求水和食物,希望能讓百姓活下去。 葉苜苜大手一揮,準了! 她囤積大量物資,投餵將士和百姓。 包子饅頭花卷肉夾饃……每天不重樣,給古代人一點現代美食的小震撼。 寄兵書,屯糧招兵,建立工廠武器庫……給古代人來一點現代軍事的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