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青閨令 第173章 葬花吟

《青閨令》 第173章 葬花吟

 九辯笑了一下,坐在邊上給自己倒了一杯茶:“他倒是聰明,也沒被這權勢所迷,隨便換個人,說要立他做儲君,那不是歡天喜地。”

 權勢迷人眼,世間上有多人淡泊紅塵,不貪這一一毫。

 便是換做他,也不敢說自己說拒了就拒了。

 李臨道:“他看得明白。”

 若是為君,背負的是萬里河山,生靈百姓,而做一個王爺,他便只需要好好辦差就好了,權勢富貴什麼都有了,何必呢。

 李臨沉思:“我在想陳七這件事。”

 李臨思量許久,按照道理來說,陳七的事到了這里,他也不該管的,朝堂更替這樣的事他都不想管,何況一個陳七。

 九辯頓了一下,然后定定地看向自家公子,好一會兒之后,他才想到什麼:“公子是擔心戰起,這晉寧公府和鎮國公府......”

 晉寧公府是蘇莞的本家,鎮國公府又是外祖家,若是這陳七當真去了北原,一手攪風云,北原王庭又野心,日后定然又大

 若是出了事,鎮國公府必然是披甲上陣的,便是晉寧公府,雖然說如今沒有了兵符,可若是朝廷有需要,晉寧公怎麼坐得住。

 往最壞的結果說,若是東趙覆滅,鎮國公府和晉寧公府該何去何從?!這一場覆滅之后,又還剩下多人?!

 李臨不管各國的這些事,可他總要為蘇莞著想一二,若是任何一個人出了什麼事,他自己知道事發生,卻不阻止,怕是對不住

 若是有朝一日知曉了,定然會怨怪他的。

 九辯拿著扇子敲了敲桌沿:“那公子的意思是?!”

 李臨想了想,然后道:“讓回風去攔了陳七,許了他太子的命。”

Advertisement

 最好的解決方式便是這個了,既然太子犯的錯,便由太子一人承擔,何必殃及國家百姓。

 九辯又是一愣:“公子打算對太子手,可如今,公子在東趙,若是被東君知曉了公子殺他兒子,怕是對公子不利。”

 “若是東君知曉了,與離城也不利。”

 李臨這呷了一口茶:“誰說是咱們手的,將他攔了,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自己手也罷,借刀殺人也罷,不都可以。”

 九辯聞言頓時明白了:“這倒是個好主意!”

 太子死了便是死了,害了這麼多人,死了也是活該,若是因他引發一系列事倒是不值得,若是能讓陳七報了仇,化解了他心中的恩怨,如此也是好的。

 畢竟他若是去了北原,太子有皇帝護著,他也未必能如愿。

 “屬下這便派回風去辦理這些事。”

 “去吧。”

 九辯告辭離開,李臨坐在屋里,慢慢地吃了一塊月餅,無奈笑了笑。

 。

 廢太子被送元明苑之后,帝城的人又是一陣轟,本以為皇帝廢了太子降為安王已經是結局,可沒料到還有后續。

 原本想要上書的人戛然而止,然后又開始吹噓起了皇帝是個明君,連同兒子犯錯也一并罰了。

 有人親眼所言廢太子和廢太子妃被押著進了元明苑,甚至連東宮的侍妾,都被皇帝遣散了,東宮現在是一片局,鬧哄哄的。

 說著說著又說起了這帝城第一才蘇苒,說是東宮出事之后,蘇苒便跑回了晉寧公府。

 “唉,你說這晉寧公府會不會收留?!”

 “這可是帝城第一才啊,在下可喜歡的詩詞了。”

 “可不是,也就是倒霉,怎麼就了東宮,如今啊,還不知道何去何從!”

Advertisement

 眾人慨蘇苒的命運,覺得這位心中欽佩的才實在是可憐,運氣也太差了,誰知道太子怎麼就干下這些破事,這還被廢了呢。

 若不然,依照份,日后至是四妃之一,要是運氣好,還能混一個貴妃當一當。

 如今廢太子幽在元明苑,東宮這一干眷除了太子妃都被遣散,又是嫁出去的,人家晉寧公府會不會讓留下都是個問題。

 “若不然,我等聯名求一求晉寧公府吧,此事原本便與蘇姑娘無關,若是晉寧公府不收留要去往何?!”

 有人嗤笑:“趙兄,若是無人收留,你收留了便是了,我記得你的別院,不是養了不。”

 那個所謂的趙兄道:“這可不一樣,我別院的那些個子啊,都是用來消遣的,哪里能和蘇姑娘比,蘇姑娘可是我心中的神。”

 “要是讓我同說上幾句話,我死都甘愿了。”

 “說的好像真的一樣,不過人家到底是晉寧公府的姑娘,便是再嫁,也不會能進你的別院的。”

 “而且廢太子的妾室,便是遣散出宮了,又有什麼人敢娶啊!”

 “可不是。”

 “可真是可憐啊,你們可是記得,蘇姑娘曾做過一首詩詞,《葬花》,這里頭不是有一句‘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我聽著倒像是如今的蘇姑娘。”

 “對對對,還有什麼: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梁間燕子太無!”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

 “......”

 “一朝春盡紅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在這風雪樓之中,學子們說念著這首《葬花》,言語之間唏噓不已,只覺得蘇苒實在是可憐,作過的這首詩啊,就像是此刻境況的寫照。

Advertisement

 可憐啊!

 “諸位!”在這個時候,有一個留著羊須胡的青衫中年人站了起來,朝著學子們拱了拱手,然后問道,“諸位說的這首詩詞,可是《葬花》?”

 有人答道:“正是葬花,這首詩詞說的是一個寄人籬下一個可憐姑娘的境況,正是蘇姑娘所作。”

 “蘇姑娘?!”那中年人茫然,“蘇姑娘是什麼人?!”

 “哎呀,這位兄臺,你是剛到帝城來的吧,竟然不知道蘇姑娘。”

 中年人答道:“某今日才到帝城。”

 “這就難怪了,這蘇姑娘啊,名喚蘇苒,是晉寧公府的五姑娘,可是我們東趙的第一才,作得一手好詩詞,這葬花便是隨手之作。”

 “蘇姑娘高才,我等學子自嘆不如,實在是汗。”

 “可不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