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深宮策·青梔傳 第一百八十章:名門

《深宮策·青梔傳》 第一百八十章:名門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許多人都察覺到,皇上的有些變了。

 從前衛景昭雖然也勤政,對待臣子都是嚴格之下還帶著幾分寬容,而今接近年關,本該是休息的時候,勤政殿的宮人們卻常看見有大臣在朝堂中或上書房中被冷的怒火驚出滿冷汗,甚至滲了朝服的模樣。

 與此同時,他的勤勉也達到了可以一整天不出勤政殿的程度。按往常的規矩,本來有些無關要的奏折都是給六部審批的,現在卻都被要求一本不落地送到了衛景昭的案頭。

 后宮許久不曾被涉足,好些妃嬪們撕著帕子又急又氣,急的是千等萬等,等到三千寵在一的瑾嬪倒了,卻依舊見不到天,氣的是到今天這個局面全怪傅青梔,如果不是讓皇上覺得子都不可信,又怎麼會有這樣的事!

 自然,這里面最急的還是太后,別的不擔心,只擔心衛景昭這麼下去會熬壞了子。

 “趙和,哀家聽說皇兒的午膳又沒怎麼,你到底是如何當差的?”

 趁著衛景昭午休的一個空檔,太后終于把趙和招來,略有生氣地質問。

 趙和心里也苦,皇上的一有不好,頭一個被問責的就是邊的首領太監。可皇上明擺著就是因為出云閣里的那位心不好,趙和再通也不敢這麼說啊,萬一被扣下來一個“妄揣圣意”的罪名呢。

 于是只好把先前準備好的一番說辭拿出來敷衍太后,“許是年關將近,朝廷上的奏折多了起來,皇上民勤政,便有些顧不及龍。這全都是是奴才的不是,奴才該勸著皇上多用些。”

 太后看了他一眼,“只有這個緣故?那哀家翻了翻彤史,怎麼上面自五皇子滿月之后,就再沒有什麼記錄了呢?”

Advertisement

 趙和頭上的汗細地滲了出來,“大概還是因為皇上醉心政事,這段時間都沒有翻牌子的意愿……”

 “你這奴才,呆在皇上邊這麼多年,不知道什麼該勸什麼不該勸嗎?”太后大怒,“既沒有意愿,你便該同膳房一同想法子讓皇上用膳,或者來告知哀家。當了這麼多年的差,把年輕時的那份機靈勁兒都當到哪里去了!”

 趙和趕跪下去,“奴才有罪,求太后恕罪。”

 “罷了,你再說說,皇帝最近可還有什麼異常?”太后的聲音威嚴如昔。

 趙和小心而又委婉地道:“奴才說句不當說的話,皇上這樣,其實也不算什麼異常。以前前朝事多,二十天不后宮也是有過的事,那時候太后也不像現在這般著。至于用膳太,奴才揣測,是因為皇上近來過得不大順心。”

 說完,他便忐忑地等待著,希太后能明白他的意思。

 “哀家知道,因為瑾嬪的事,皇上心中多半難著。”良久,太后長長地嘆了口氣,“但是這一時半會兒,結果已經不可更改了。即便純孝皇后的薨逝別有,現在也不是翻起來查的時候,總得皇上自己把心里那道坎過去了,考慮好到底要不要相信瑾嬪,才能皆大歡喜。”

 趙和心里松了松,他就說,太后是那樣明睿智的人,又站在局外,必然看得門兒清。

 “有太后這句話,奴才就放心了。奴才倒也不是替瑾嬪說好話,只是瑾嬪娘娘在時,皇上怎麼看都是通愉悅的樣子,做奴才的,又跟著皇上,這輩子也沒別的指,只希皇上好好的。”

 這話說得又得又真心,太后聽后也不免有些容,稍稍抬了抬手,“你起來吧,哀家明白你的意思,也不是當真責怪與你。”不如年輕時清亮的眼里有濃厚的擔憂,“只是這宮里如今怪冷清的,皇上邊也沒個心的人,哀家的意思是不如趁著年夜宴飲,讓大臣們把家眷也帶宮,哀家親自為皇上挑幾個名門出的姑娘。”

Advertisement

 趙和不敢做這樣的主,只能說道:“這樣的事太后您與皇上商量商量,想來皇上沒有不同意的,若真能尋一位善解人意的娘娘,也是奴才們的福氣。”

 等趙和走后,春羽問道:“主子不是說,皇上邊有個瑾嬪便夠了嗎?”

 太后嘆了嘆,“哀家也是臨時起了這麼個主意。他對瑾嬪是怎樣的心思,哀家知道,但是他自己恐怕完全沒弄清楚。宮里多來幾個新人,皇兒也許會就此接納旁人,也許會終于認清自己的意。不管是哪一種,哀家都是為了皇兒好。”

 春羽卻有些不好往下接話,畢竟照太后這麼說,不管是哪一種,都會讓宮里再徒生一些寂寞如雪的子。

 太后瞥了一眼,已知在想什麼,“春羽,你是不是也覺得哀家對旁人太心狠了?”

 春羽忙道:“奴婢不敢。”

 “最是無帝王家,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啊。”太后的臉上浮現出一種知天命的傷,“哀家已經這個歲數了,好些事沒有那麼多時間力和那些小姑娘折騰了,雖然確實屬意傅青梔,也不可能在什麼都不做的況下,等皇兒花費很多的時間去想通……”

 衛景昭雖然不知道這些彎彎繞繞,卻在趙和帶回太后的話后,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趙和有些傻眼,他還和太后提議讓老人家親自與皇上商量,畢竟這位爺不是前幾天還在為出云閣有沒有碳擔心嗎?

 然而除了太后,恐怕沒人能猜到,衛景昭心里想的是,他一定要忘掉傅青梔那個心如蛇蝎的人。

 也不知是被下了什麼蠱,被什麼迷了心,這些時候衛景昭總是能在任何地方輕而易舉地想起青梔。批奏折時,青梔在一旁磨墨;用膳時,青梔在一旁吃得香甜無比。就連去萬壽宮給太后請安,路過凝碧池,他都能想起,當初青梔跳進去救啟禎,之后被救起來,那副渾滴水的弱樣子。

Advertisement

 作為一個皇帝,有這樣心神的人賴在心中不走,實在不應該!

 所以太后提的事真是正合他意,也許他有了新人,就再也想不起出云閣了。

 “太后要為皇上挑世家子”的新奇事以極快的速度傳遍了六宮。按照宮里的規矩,明年便是平嘉十五年,正好與平嘉十二年的選秀隔了三年。本來九月份宮中要來一批新人就已經讓妃嬪們心生惆悵,忽然在此之外,又多了一些世家子提前宮,沒誰心里能舒坦。

 白初微更是有些齒冷地說:“且不說瑾嬪生了啟安后就出了事,便是純孝皇后也才亡故不到一年。雖然天家守孝都是一日算一年,但太后和皇上如此迫不及待地挑人進來,也太舊人寒心了。”

 紅曇很了解,笑著道:“反正主子也不為這樣的恩寵上心,何必管別人呢?何況咱們現在又有了四皇子,皇上怎樣,主子就隨他去吧。”

 初微點點頭,忽然說:“這些天忙著啟泰的事,忽略了瑾嬪那邊,冬天用的碳都送過去了嗎?”

 紅曇的神有些古怪,“送過去了。奴婢原也忘了,昨天才想起來,著人去務府問了問,誰知務府說,早在之前,趙公公就已經吩咐過了,說是萬壽宮左近的小佛堂,還有類似出云閣那樣的軒閣,只要有人,都送了碳去。”

 白初微愣了愣,半晌才說:“皇上對瑾嬪,或許沒有那麼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為了生存和生活,忙忙碌碌的過程里,轉眼就到了平嘉十五年新春。

 綺華宮里被裝點得富麗堂皇,盤龍的金柱明亮耀眼,一排二十四只蠟燭細細地燃燒著,輕煙緩緩散開,自是沒有毫刺鼻的味道。針線局制出的地毯華麗喜慶,鋪滿了整個宮殿,踩上去悄無聲息又。那一排排的紅木桌椅整齊利落,等著每一個如花似玉的未出閣的兒。

Advertisement

 因為素來年三十這天的宮宴,都是不讓眷列席的,而這次十分不一般,又有一些能與宮中妃嬪搭上關系的家庭,早已打聽出來了太后的意圖,所以都把自己的閨打扮得妝玉琢,希能一眼被皇上看中。畢竟這不是正經選秀,若是真合了眼緣,一舉封嬪也不是沒有可能。

 等賓客幾乎都到了,衛景昭也扶著太后從綺華宮門外緩緩走進,伴隨司禮太監拖著尾音的“太后娘娘駕到”、“皇上駕到”,所有人都伏地跪接。

 衛景昭在座上坐下,淡淡地說:“都平吧。”

 “謝皇上。”

 等大家都歸座,有些膽子大的千金便開始打量著上首的那個人。

 說起來到了今年,衛景昭已是三十三歲,但那一張俊朗的臉幾乎沒什麼變化,甚至年紀為他增添了許多沉穩,使他上的芒更加奪目。衛景昭的眼有些微挑,生來就是一副倜儻風流的模樣,神卻漠然,既有一種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離,亦有一種君臨天下的氣勢,舉手投足之間,是渾然天的風華氣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