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深宮策·青梔傳 第二百八十四章:南巡

《深宮策·青梔傳》 第二百八十四章:南巡

 衛景昭來飛霜殿時,青梔也把這事拿出來打趣,“皇上好不容易挑到吳氏這樣的妙人兒,又頗為寵,誰知新歡竟不能一起帶上,皇上心里,可有些憾?何況今年夏天本來該有選秀的,為了南巡也擱置了,皇上心里想必是更加憾。”

 衛景昭卻笑著說了句,“朕正琢磨著怎麼尋個由頭推拒了,這孩子來得倒正是時候。”

 青梔怔了怔,半晌才說:“皇上這話可是真心的?”

 “在梔兒面前,朕沒必要說假話。”衛景昭嘆了嘆,“朕也有朕的決斷,好些事,朕須得冷下心腸。”

 青梔想了一會兒,遲疑地說:“那吳氏的這個孩子……”

 “若是個皇子,便送去翊宮,若是個公主,給雅昭儀養吧,沒有孩子,太后又不喜歡,深宮里也是可憐。”

 青梔也明白,如果是皇子,憑太后對當年何雨深專寵孤傲的忌諱,一定不肯把孩子托付給,公主的話,太后那邊就隨意多了。

 衛景昭見青梔若有所思,拉過的手,“你放心,朕的冷心腸,永遠不會對你。”

 青梔一笑,宛如盛夏里綻放的芙蓉,“我知道,景昭不僅要考慮后宮,還要考慮朝政,吳氏雖然俏,卻有些得膩人,景昭把個漂亮的花瓶兒,又要安平王夫婦的心,總是要多寵幸寵幸的。”

 衛景昭多有些心虛,畢竟彤史上的記載做不得假,自己有時候是真的不住那份兒弱無骨的,“朕有時候想,你對朕的寬容,朕一定不能辜負。朕寵幸旁人,對別人還好,對著你,心中總是有愧似的。”說到這里,他把話題轉了轉,“南巡漸漸近了,敏恪本來高高興興,可惜昨天母妃又拿出了那一套囂張的脾,朕想起念云的事還不曾同算賬,便一并罰了。”

Advertisement

 青梔悠悠一嘆,心中又重新掂量了一下吳錦織在衛景昭心中的分量。

 不過如此而已。

 雖說青梔也不高興衛景昭總去吳錦織那里,但作為帝王,后宮佳麗三千也不嫌多,想翻誰的牌子就翻誰的,本不需要與任何人代,衛景昭的這一份愧疚,于青梔來說,已是彌足珍貴。

 為著在青梔上不發生吳錦織那樣的尷尬,衛景昭來飛霜殿的這些時候都忍耐著,雖然與青梔同床而眠,彤史上卻不曾記下一筆。

 這樣的事其他妃嬪都不知道,只以為哪怕有了新歡,青梔這位舊也還在衛景昭的心間,除卻太后,唯有白初微能夠翻閱敬事房的記載,在人后和紅曇慨,“我常常不與我爭搶任何東西,你們許是會覺得我憑借資歷和位份,不該如此卑微,可你瞧瞧這彤史,越是這樣的時候,皇上留宿而不,才越知在皇上心里,已經占了這樣重的分量,這偌大六宮,有些事真要計較起來,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好在青梔固然得寵,除了剛剛生產那陣子,從來不會占盡衛景昭的所有時間,只要有些頭臉的妃嬪,這些時候都能與衛景昭見上幾面,比之吳錦織把除卻青梔以外的機會全占了,對于眾人來說,能有眼下的景,也是皆大歡喜。

 而南巡的日子也終于定了下來,正是四月初五,太后原本也該同行,卻因為老人家自覺委實不好,不大能得住外面的風霜,執意留了下來。而皇子公主這邊,雖然端婳還有兩個月才滿一歲,但這會子天氣還不算太熱,等到秋冬又冷了,青梔也接定在這個時節——只消把裳和照顧的人帶好,端婳雖然小,也沒有什麼問題。

Advertisement

 何況這一路上因走得遠,去時能看見春景,回時能賞到夏景,也是十分完滿。

 千里鶯啼綠映紅,初五這一天天氣極好,晴空澄澈,萬里湛藍,青梔在上轎之前,遠遠地看見了兩道悉的影,正是自己的哥哥與慕懷風站在一

 顯然傅青栩也在尋找自己的妹妹,因青梔僅次于貴妃,倒也很好找,兄妹倆遙遙地對視了一眼,見到對方安然無恙,也就放心了。

 而站在一旁的慕懷風,因為衛芷的緣故,越發要避嫌,除了和青栩說話,其余時候只是盯著面前的道路。

 他們都穿著大臣的服侍,顯然并不是作為侍衛而存在。這樣被欽點一同巡游的大臣,是十分有面子的。

 青梔心里悄然為慕懷風多舛的命運嘆息一回,帶著梳月、端婳和母上了馬車,小順子守在車轅之上,而怡芳則有些難舍地幫主子放行禮。

 此次出門,怡芳并不隨行,不過這是和梳月商量之后決定的。未央宮本來只有青梔住,青梔走后,總得有人看著這偌大宮殿,時時打掃,也不能讓有心之人混進來什麼臟東西。原本梳月說自己可以留下,怡芳年輕,正是喜歡玩鬧的年紀,但怡芳很懂事,說主子近二十年都是梳月伺候著的,此次出門又走得遠,當然是梳月隨行會更好。

 雖然怡芳有些不舍,也有些憾,但更多的是記得自己上擔著的責任,擺放好行禮后,還囑咐小順子,“不管怎麼樣,都要跟好主子和公主,外面不比皇宮,危機四伏,可不能出一點紕。”

 小順子比怡芳大上好幾歲,聞言不由得笑了,“你說的,我當然記得,等到了江南,我給你買點特別的小件兒,你就在未央宮安心地等咱們回來。”

Advertisement

 等到之前商量好的時辰,長長的隊伍聽聞一聲號令,便逶迤地出發了。

 這次同行的妃嬪皇嗣當真不,是平嘉年間難得的盛況。除了貴妃白初微瑾妃傅青梔為首,帶著四皇子啟泰和以及三公主端婳,還有雅昭儀何雨深,思容華高春梅,德儀姚采雁,德媛梁初嵐。另有婉嬪裴婉修帶著二公主敏恪,沁婕妤賀夢函帶著五皇子衛啟安,麗昭儀周蕓秀也借著皇長子衛啟禎的有了一席之地,明艷長公主和三皇子衛啟和的母親都已經亡故,衛景昭便專程多派了幾個人照顧們,又把啟和托付給明艷。

 明艷本就以長姐自居,欣然接

 對于青梔來說,唯一比較可惜的是,因為毓秀公主比端婳公主還要小上三個月,念云實在不能放心,這一次便不同行了。

 為了自己的掌上明珠和心尖尖上的子,衛景昭專程打造了一輛馬車,雖然外面的規格是妃位的主子可用,但里全部鋪滿了厚厚的絨墊,就連馬車壁亦被完全包裹住,生怕青梔和糯糯的喜兒被磕到到。

 因為這些絨墊,馬車行進之時,青梔連一點顛簸都不到,喜兒更是不關己事的模樣,一上車就開始呼呼大睡。

 在京城之中,百姓立于道旁,或是崇敬,或是羨慕地看著蜿蜒不絕的隊伍,再低位份的妃嬪,馬車都裝點得十分大氣高華,顯示出天家的富貴。青梔從窗中看見百姓齊呼萬歲,齊刷刷地對著衛景昭的駕伏地跪拜,方知為何古往今來,那麼多人都想做皇帝——這樣一呼百應的份,當真是讓人心馳神往。

 而母懷中的端婳,還不知道自己生在帝王之家,起點比旁人高了許多,在百姓的高呼中,依舊睡得香甜。當然,這也得益于馬車的隔聲做得委實用心。

Advertisement

 出得京城,就有妃嬪頻繁打開車簾向外看。湖水輕漾出一圈又一圈的漣漪,在春天蓬的生命力中,孕育著更多的生靈。徐徐的風穿過枝葉,撥著久居深宮的心。

 不是沒有看過這樣的景,宮中凝碧池、鐘靈湖,都是尋常人家想也想不出來的景,然而皇宮外面的空氣都要自由些似的,看不見那些抑的紅的宮墻,心也似乎沒有了圍困。

 中途休息的時候,賀夢函帶著啟安到青梔這邊的馬車上說話,才進去,啟安就掙開了夢函的懷抱,在上面走走看看。已經兩歲半的小小孩著壁上的絨,口齒清晰地道:“沁母妃,母妃這里好。”

 青梔心里歡喜,逗他道:“那啟安就呆在母妃這里,等晚上到了宿,再與沁母妃同睡,好不好?”

 不等賀夢函說話,衛啟安頗有主張地道:“妹妹在這里,兒臣也在這里。”

 青梔不意他竟會答應,這樣的年紀,對于孩子來說終究是太小了,他尚不能分清親生母親和養母,一向也與賀夢函親近一些,青梔本以為他離不開夢函。

 賀夢函的語氣里有些微不可見的悵然,“果然啟安是妹妹親生的,這母子相連的,啟安縱然還小,卻已經顯現出來了,所以他連我都不要了,總往妹妹這里湊。”

 青梔坦然一笑,“他這不是沖著我來,是沖著端婳去呢,不過啟安懂得照顧端婳,我也就放心了。你帶他的時間畢竟久過我,在他心里,你終究是第一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