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氏哪里聽不出這此夫人的嘲諷之意,說不懂規矩,說是鄉佬,難道不去赴們的約就得罪人了,這是什麼道理?
“這位夫人話里話外都是貶低邊塞,你們說那里的人都不懂禮數,那你們又是哪里人?還有我為什麼要認識你們。”
衛氏是個直腸子,張夫人的話氣得口起伏,正要發作教訓們一頓,安西玥連忙拉住衛氏的胳膊,笑著道:“舅母莫生氣,生氣容易長皺紋。”
賀夫人和張夫人同時看向安西玥。
安西玥站在衛氏邊,不像舅母與外甥的關系,倒像一對姐妹花,獨了一道風景線,加上買服挑首飾出手也闊綽,自然在氣勢上就了眾多夫人小姐一頭。
兩人互相一眼,也沒把這位平樂縣主放在眼里,雖然縣主是有品級的,但是們都以為安西玥是運氣好,是腳蝦,見了縣主也不見禮。
卻聽安西玥無意道:“聽說前些日子府上又添了貌如花的姨娘,那位姨娘因為一舞驚人被張侍郎相中,一時間傳為佳話,進府時姨娘帶著出生半月的小爺,真是雙喜臨門,可喜可賀,我舅母初到京都還沒來得急去府上恭喜呢。”
知道爭吵無用,和們也說不通道理,抓住痛腳才能讓們更痛,安西玥恰巧知道張侍郎家的那點小事。
張夫人沒想到安西玥一個未出閣的小姑娘說話這麼刻薄,一來就恭喜他家納了小妾,頓時就接不上話了,臉也青紫一片,頓時就發了火:“是哪個不要臉的在嚼舌子,沒有的事兒。”
衛氏獨得梅將軍的寵,惹得京都夫人個個都羨慕嫉妒,沒想到像梅將軍那樣英勇不凡的男人竟為了眼前這個人不納妾,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
讓京都所有的夫人都最為難堪的便是自家夫君又娶了別的人,特別是這次禮部張侍郎討的小妾還帶回來個孩子,是張家的香火獨苗,所以靜鬧得很大。
安西玥也是聽父親回府說的,還許姨娘準備禮送去張侍郎家里呢。
這事,跟在們旁的夫人們也是知道的,只不過誰也不會提起,誰家還沒有點糟心事。
一時間氣氛頓時僵了下來,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安西玥乖巧的道:“張夫人,賀夫人,你們慢慢挑選啊,等你家小爺滿月時,一定得給我們送份請帖,本縣主還等著討杯喜酒喝呢。”
張夫人和賀夫人氣得臉鐵青,賀夫人是因為衛氏拒絕了伯爵府的邀約而正在氣頭上,說請不來將軍夫人,將軍夫人有什麼了不起的,在街上遇到就想找回些面子。
張夫人純屬是那張找,家里的夫君納了貴妾還生了兒子,心里不痛快,就一個人呆著,人家梅夫人又沒招惹,說那些含沙影的話做什麼,鄉下來的看著也別有氣質。
在安西玥和衛氏出了珠寶店后,跟著出來六七個著打扮都面的婦人,紛紛攔住了們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