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九重紫 第160章 會試

《九重紫》 第160章 會試

 紀詠直到掌燈時分才回到玉橋胡同。

 韓嬤嬤還不敢說是韓氏找他,朝著走在他后的子息使著眼

 子息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韓嬤嬤這才回去稟了韓氏:“爺已經回來了,我跟子息說了,子息瞅著功夫是要過來回話的。”

 韓氏心中稍安,笑盈盈地陪著紀氏父子用過晚膳,打發了紀頎去書房讀書,自己則在廳堂里一邊喝茶,一邊等著子息。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了差的子息來給韓氏請安。

 韓氏安排韓嬤嬤守在門外,拉了子息在暖閣里說話。

 “爺在外面有沒有相好的子?”韓氏的聲音得有些低。

 子息微愣,片刻之后才反應過來韓氏問的是什麼。

 “沒有,沒有!”他連聲道,“爺向來不逛秦樓楚館的。”

 韓氏松了口氣。

 照理說,兒子年紀不小了,早就應該說親了。可當年兒子剛剛中了解元的時候,江南大戶人家聞風而,說的人都要把紀家的門檻踏破了,兒子卻冷哼一聲,誰也沒商量,寫了副上聯在大門口,還揚言道:“誰家的小姐能對出了我中意的下聯,誰就是我紀見明的良配。”

 江南子多識詩書,不知道多子想就這一段佳話。

 對出來的下聯中出類拔萃的不知凡己,有幾句就連老太爺看了,也忍不住須頷首,卻沒有一句能得了紀詠的眼。

 時間一長,大家也都品出味道來。

 紀詠這哪里是在挑老婆,這是在變相地拒親啊!

 那些寫過下聯來的子固然覺得辱而花容失,明白了紀詠意思的紀家大爺更是一冷汗,親手將那上聯給揭了下來——若是任這件事繼續發展下去,紀家恐怕要把江南略有名頭的世家都要得罪完了。

Advertisement

 那些有待字閨中的世家太太們對紀詠是又又恨,他的婚事自然也就無人再主提起。

 韓氏是怕兒子被什麼風塵子唬弄住了。

 以紀詠的子,不養在外面也要帶回家來的。

 到時候他們怎麼辦?

 不認,紀詠會依嗎?

 認了,就算是他們裝聾作啞不說穿那子的份,那些被紀詠拒了婚的人家只怕也不會放過紀家,到時候紀家的面何存?

 想想就覺得坐立不安。

 如今聽說兒子循規蹈矩,頓時喜上眉梢。

 可這喜悅不過維系了片刻,韓氏立刻意識到不對。

 那木簪,分明是給子用的!

 紀家雖稱不上富可敵國,可這碧母綠、貓眼石甚至是金剛石都不是稀罕之,紀詠放著這些東西不用,地藏了支木簪,而且那木簪十之八九還是他親手雕的……如果說那收簪的人與紀詠不過是點頭之,那還不如說是鐵樹開了花更靠譜些。

 的笑容就凝在了臉上,急急地問子息:“爺自從離開宜興,都去了些什麼地方?見了些什麼人?”

 自從紀詠親手雕那支木簪開始,子息就像在火上烤。

 公子待竇家四小姐,太好了些……他有心跟韓氏提個醒,又怕韓氏不以為然;可如果任爺這樣下去,哪天爺鬧出什麼事來,他們這些近服侍的可就不是待紀家的長輩恭謹不恭謹的問題了,而是品行不端,教唆著主子學壞,就算是有爺護著,紀家也不可能再容得下他們。

 此時韓氏問起來,他真是又驚又喜,撲通一聲就跪在了韓氏的面前,把紀詠怎麼想到去真定拜訪紀氏,怎麼認識了竇昭,竇昭怎樣對付龐昆白,紀詠又是怎樣對竇昭另眼相看……一五一十全都告訴了韓氏。

Advertisement

 韓氏聽得心驚跳,半晌才回過神來:“你是說,見明是為竇家四小姐才親手雕的這支木簪?”

 子息點頭:“爺親自畫的樣子,親手雕的,花了快一個月的功夫。”

 韓氏奇道:“那他為何不送給竇家四小姐?要是我沒有記錯,竇家四小姐的及笄禮是在正月初十。”

 紀令則去參加了竇昭的及笄禮。

 子息神忐忑:“爺說,若他這次不能金榜題名,又有何資格給竇家四小姐送賀禮……”

 韓氏神大變。

 那竇家四小姐在兒子的心目中竟然有這麼重的份量!

 既然是如此,他為何不跟自己說了,名正言順地去提親?

 難道是怕那竇四小姐嫌棄他不

 念頭閃過,韓氏心里五味雜陳。

 自家這個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如天之子,不知道多人艷羨,不知道多結奉承著要和結親家的兒子,竟然有一天會低聲下氣地去討好一個孩子!

 那竇家四小姐有什麼好?

 不僅是喪婦長,而且還心冷傲,說要把人往死里打就往死里打,這要是真娶了回來,兒子都這樣小心翼翼地討好,又有什麼資格擺婆婆的款?豈不是如同娶了個活祖宗回來?

 可若是他們不答應……除了老太爺,這家里還就真沒有第二個人管得住兒子了。

 老太爺年事已高,總不能管兒子一輩子吧?

 照子息所說,那竇四小姐雖然手段狠辣,但好歹也是個有主意的。兒子這次能乖乖地參加科舉,也是因為被竇四小姐諷刺了一頓的緣故。

 娶妻娶德。能管著丈夫,讓他上進,宗耀祖,那就是做婦人最大的賢德了。

 這麼一想,韓氏心里就有了微妙的變化。

 就算兒子不娶竇家四小姐,難道就會和自己親近些不

Advertisement

 但如果兒子娶的是竇家四小姐……這人的天地在院,若是能留得住兒媳婦,也就能留住兒子了……

 韓氏不由暗暗覺得自己這主意不錯。

 看樣子,得向姑太太仔細打聽打聽竇家四小姐的事。

 拿定了主意,吩咐子息:“今天這事,出了你的進了我的耳,就不能說給第三個人知道了,你可明白?”

 “太太放心,”子息知道事的重要,發誓道,“出了這門我若是再提及,讓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韓氏點頭,讓子息起來,道:“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自有我做主。”眉宇間出幾分歡喜。

 子息一看就明白過來。

 他暗一聲糟糕,忙著頭皮道:“太太,竇家四小姐,已經訂了親……”

 “你說什麼?”韓氏駭然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還有什麼沒有告訴我?”

 “小的沒有半點瞞太太的地方。”子息知道韓氏誤會了紀詠和竇昭的關系,將兩人之間的一些事又細細地說了一遍。

 韓氏的表晴不定,半張著,過了半刻鐘才喃喃地道:“這麼說來,是見明剃頭擔子一頭熱了?”

 子息低下了頭,沒敢搭腔。

 “這可怎麼辦啊?!”韓氏想到兒子的為人,急得快要哭了出來。

 “出了什麼事?”不知道什麼時候,紀頎走了進來,“是不是見明又闖什麼禍了?”他一看這陣勢就很是擔憂。

 “不是!”韓氏讓子息退了下去,強打起神服侍紀頎更,“是我把子息來問問見明這些日子都做了些什麼。”

 紀頎只是溺紀詠,有些事就睜只眼閉只眼,并不代表他為人心大意。

 他扳著妻子的肩膀,正地道:“你可知道為何祖父不讓見明在我們邊長大?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見明從小就異常的聰明,祖父怕我們對他太寵溺,只知道讓他讀書,而忽視了他的品行……如果見明做錯了事,你千萬不可幫他瞞。他現在小小年紀已經沒人能管得住,你如果一味地縱容,他就是高中了狀元,也未必能為名垂青史的名臣?”

Advertisement

 紀頎不說還好,他這一說,韓氏再也忍不住,眼淚雨點似的落了下來:“見明,他看上別人家的媳婦了……”一面哭,一面把前因后果、紀詠幫竇昭親手雕了枚木簪的事全告訴了紀頎。

 紀頎聽著,臉漸漸凝重起來:“你說的可是真的?”

 “這又不是什麼好事,我難道還騙你不?”韓氏抹著眼淚道,“那木簪如今還放在見明的枕頭底下呢!”

 紀頎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自己的這個兒子,從小到大就沒有消停過。

 這件事一個不慎,不僅會讓竇家四小姐聲敗名裂,而且還會讓紀詠從此與仕途絕緣。

 他想了想,毅然地道:“這件事,得告訴祖父他老人家,請他老人家幫著拿個主意。”又道,“現在見明不過是在心里惦記著竇家四小姐,你就不要打草驚蛇,別讓他半夜三更地突然跑到真定去就行了。一切都等祖父拿定了主意再說。”

 韓氏應是,服侍丈夫寫了封信,第二天一大早就派了己的仆婦親自送往宜興。

 紀詠知道子息被母親去問話。

 他邊的人三天兩頭就被人去問話。

 紀詠自認為沒有什麼怕別人知道的,并不放在心上。把順天府學宅子里的書都送給了竇政昌和竇德昌之后,他本想去大興走一趟,但想到沒幾天之后就是廷試了,如果他廷試能取得個好名次,就可以指使紀家的管事幫自己辦事了,自己這樣沒頭蒼蠅地跑一通,既辛苦,又打探不到什麼消息,不如等到廷試放榜。遂搬回了玉橋胡同,把這十年的邸報都找了出來,又請教了伯父和父親,揣上意,把廷試可能遇到的況都琢磨了一遍。等到二月底會試結果出來,紀詠會試得了第四。

 紀家的人再也掩飾不住喜悅,也無需再掩飾喜悅。

 以紀詠的年紀,廷試就算發揮失常,也能點個探花。

 紀詠卻神如常,該干什麼就干什麼,心里卻嘀咕著:難道真被竇昭給猜中了不?只能金殿傳臚……

 韓氏看著心急如焚。私下對丈夫道:“難道這樣都不能給竇家四小姐一個待不?”惹得紀頎直瞪眼,忍不住斥責妻子:“你胡說些什麼呢?”

 ※

 O(∩_∩)O~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