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九重紫 第191章 直擊

《九重紫》 第191章 直擊

 紀詠陷沉思中。

 韓家老六快死了,家里人還是應韓家的要求把令則堂姐嫁了過去,他知道后也不過是嗤之以鼻地冷哼了一聲。

 因為他覺得,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所做的選擇承擔后果。

 既然令則堂姐明明知道嫁過去就意味著守寡,卻還是嫁了過去,這就是的選擇,其他的人不應該干涉。

 竇昭從小就和魏廷瑜訂了親,想嫁給魏廷瑜,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他有什麼可指責的?他又憑什麼覺得的選擇是錯的?

 因為和魏廷瑜和別人喝花酒嗎?

 他自己不也參加了嗎?!

 因為魏廷瑜看趙紫姝的眼神迷迷的?

 他自己不也在千佛寺胡同過了一夜嗎?!

 因為魏廷瑜竟然上了竇明的當?

 嗯……這點很重要,如果換是自己,就絕不可能做出這種事來,這可是踩了竇昭的底線,竇昭是絕不會原諒他的!

 這次竇昭不就無論如何也不肯嫁給魏廷瑜了嗎?!

 紀詠想到這里,有點小小的得意。

 可下一刻鐘,他又覺得泄氣。

 這還不是因為魏廷瑜不了解竇家的事嗎?

 自己到底對魏廷瑜有什麼不滿的?

 就算魏廷瑜再不好,關自己什麼事?

 從小祖父就告訴自己,看事不要只看表面,要多問一聲為什麼?只有知道了緣由,才知道想到的到底是什麼?才能知道事的實質到底是什麼,才能知道如何把握住這個人的心思,讓這個人甘為自己所用。

 自己到底想要干什麼?

 紀詠摒棄那些雜念,第一次認真地問自己。

 他想讓竇昭討厭魏廷瑜,他想讓竇昭和魏廷瑜退親,他想永遠和竇昭像現在這樣,吵吵鬧鬧,斗嬉笑,只要是和竇昭在一起,就算對自己譏諷冷嘲,就算對自己睜晴說瞎話,就算對自己鄙視敷衍,他都覺得有趣,他都甘之如飴。

Advertisement

 紀詠大一聲,抬頭卻發現曾祖父不見了。

 他拔就朝曾祖父的書房跑去。

 紀老太爺正蹺著躺在醉翁椅上看書,看見紀詠進來,忙將書塞進了一旁的花瓶里。

 紀詠忍不住小小地鄙夷了一下。

 曾祖父又在看那些坊間私印的刻本了。

 紀老太爺忙端容咳了一聲,道:“怎麼?想通了?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麼了?”

 紀詠點頭,道:“我要竇昭退婚!”

 紀老太爺強忍著才沒翻白眼:“敢你原來干的那些事都不是想讓竇昭退親啊?”

 紀詠正道:“我原來只是想讓竇昭討厭魏廷瑜,現在我知道我錯了,我不應該管那個該死的魏廷瑜干了些什麼,我應該和魏廷瑜好,利他退親。”他的腦子快速地轉了起來,“熙來攘往,皆為名利。我曾經去過濟寧侯府,破破爛爛的,不樣子。海上生意利潤最大,風險也大,我應該讓他合伙走船,讓他本無歸,然后趁機幫他保,給他介紹一個陪嫁厚,又愿意幫他東山再起的岳父,他肯定會退親……”

 紀老太爺不耐煩地掏了掏耳朵。

 紀詠愕然:“難道不行?”

 自己的這個重孫,終于有點年人的影子了。

 “行,行,行!”紀老太爺笑瞇瞇地道,“然后呢?”

 “什麼然后?”

 “我是說,竇家和魏家退親之后呢?”

 紀詠腦袋。

 果然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啊!

 紀老太爺嘆了口氣,道:“竇昭小小年紀,總不能因為被退了親就守在家里再也不嫁人吧?就算如此,你呢?等你哪天了親,總不能像現在這樣,天天地往竇家跑,想什麼時候見竇昭就什麼時候見竇昭吧?”

 紀詠瞠大了眼睛,不以為意地道:“那我娶好了!”

Advertisement

 語音一落,他腦子里轟隆隆頓如雷鳴。

 這,才是自己真正的心意嗎?

 他著紀老太爺,眼睛瞠得更大了。

 紀老太爺哈哈大笑:“總算開竅了,不然前頭白折騰了。現在該知道怎麼做了吧?”

 “還要做什麼?”紀詠還沉浸在剛才的震驚里,沒有反應過來。

 “笨蛋!”紀老爺出本書狠狠地拍了拍重孫的腦袋,“你想娶,別人就一定要嫁嗎?何況竇家和魏家還有婚約在,豈是說退就能退的!你平時不是自詡天資聰明,無人能及嗎?怎麼到這個時候卻了榆木腦袋?”

 紀詠的腦子終于恢復了正常,忙道:“以竇昭的脾氣,現在肯定是不愿意嫁給魏廷瑜的了。竇家現在要竇昭嫁,不過怕把竇明的事牽扯出來,壞了竇家的清譽,只要魏廷瑜自愿退婚,竇家能給外人一個待,這婚事自然也就黃了。我這就去找魏廷瑜,想辦法讓他先把婚期拖一拖。京都天天不知道發生多事,過些日子又會有新鮮事給大家議論。到時候再退親也不遲……”

 紀老太爺恨不得拿把斧子把紀詠的腦袋劈開,道:“魏廷瑜是個什麼東西?你都能設計他,別人難道就不能設計他?他同不同意退婚有什麼用?我從小是怎麼教你的?擒賊先擒王。不要管那些細枝末節的事,要抓住能影響大局的關鍵人事。你好好反省反省這次的事,先是沒明白自己真正的心意就手,手之后;又沒有看清楚誰是能影響事件進程的人;現在呢,腦子還像漿糊似的——你既然設計那魏廷瑜和竇明勾搭上了,竇昭也不想嫁給魏廷瑜了,竇家為了掩蓋竇明的事才勉強認了這門親事,魏家怕竇家追究魏廷瑜的失德,只好請了人匆匆訂了個日子,萬事齊全,只欠東風,你不因勢利導,卻要四找借力……真是朽木不可雕也!”說著,紀老太爺騰地站了起來,狠狠地瞪了紀詠一眼,道:“走,看我怎麼幫你擺平這件事!”然后又抱怨道:“你給我學著點!”

Advertisement

 紀詠張口結舌。

 紀老太爺不以為意:“大丈夫快意恩仇,該出手的時候就出手。像你這樣,又想奪人妻又不敢出手,最后只會兩不著實。你要好好地記往這次的教訓。廟堂之上亦如此。你到底想干什麼?謀福天下?還是只求自?臉皮要厚,心要黑,才能就大事!一味地清高,那是翰林院的學士;一味地逢迎,那是六部的小吏;要懷天下指點江山,不拘泥于一城一府的得失……”

 紀詠小啄米似的點著頭。

 紀老太爺揚眉吐氣。

 第一次覺得自己有了為長者的尊榮。

 看樣子,有些事還真就不能太講究。

 竇昭雖然和魏家訂過親,可能管得住紀詠,那就是良配!

 念頭閃過,紀老太爺樂得胡子都翹了起來。

 有竇昭看著紀詠,紀詠以后就會像正常的人一樣生兒育,謀求仕途了吧?

 紀老太爺帶著紀詠,去見了竇世樞。

 ※※※※※

 竇昭很快就覺察到事有了變化。

 首先是強歡笑的五伯母。的笑容變得真誠愉悅起來,不僅不再追問竇明的事,而且開始主持槐樹胡同的中饋,還有心偶爾和邊服侍的丫鬟、媳婦們打趣幾句。

 其次是二太夫人。的病很快好了起來,每次去給二太夫人請安,二太太看著自己的目都充滿了慈和寵溺,還常拉著的手上下打量著對柳嬤嬤等人道:“壽姑太素凈了些,得添幾件像樣的首飾才是。”然后就會讓柳嬤嬤抱了的鏡奩來,或打賞一支金簪子,或打賞一串碧玉手串,對自己有種異乎尋常的喜歡。

 再就是六太太,前兩天還困地問:“你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嗎?竇明被送回了靜安寺胡同看管。魏家來商量聘禮,你五伯母竟然說你年紀還小,婚禮的事,等過些日子再說。我問你五伯母發生了什麼事,你五伯母支支吾吾的,什麼也不肯跟我說。讓我只管安心等著喝喜酒就是了。”

Advertisement

 這兩天卻像變了個人,魂不守舍不說,好像有點怕面對似的,看見了也不像從前那樣親親熱熱地挽著說話了,而是躲著,甚至連目都不敢和直視……

 整個槐樹胡同就像狂風驟雨過后重新收拾一新了似的,大家又恢復了從前的安靜從容,悠閑地做著自己的事。

 在什麼況之下,六伯母會覺得無面對自己呢?

 目前看來,只有自己的婚事了!

 自己嚷著要和魏家退親,六伯母是贊同的。雖然五伯父和父親都希自己能嫁過去,但這件事還沒有做最后的決定,而且這件事也不是六伯母能做主的,不可能為了這件事就覺得愧對自己。

 那是什麼事呢?

 不知道為什麼,腦海里突然浮現出紀詠的影子。

 他親手導演了竇明和魏廷瑜的私相授,之后就再也沒有出現在的面前。

 這不合理啊!

 難道……

 竇昭的心砰砰跳起來。

 不,不可能!

 紀家對紀詠寄予了很大的希,不可能讓他娶自己這樣一個有“暇疵”的子為妻。

 而紀詠如果沒有得到紀家的支持,本不可能打竇家。

 六伯母又一向認為只有像鄔善那樣待自己真摯赤誠,品德才學都有可取之的人才是自己的良配。紀詠雖才華橫溢,卻格跳,沒有個定,誰嫁給他都會很辛苦,不是丈夫的好人選……

 竇昭高聲喊著“素心”:“你去幫我仔細查查,五伯父這兩天都見了些什麼人?說了些什麼話?”

 如果自己猜得對了,這件事肯定得到了竇家上上下下的認同。要不然,五伯母也不會如釋重負,二太夫人也不會每次都用那種贊賞的目打量自己了。

 竇昭眉頭鎖。

 ※

 姐妹們,兄弟們,補上5月6日的更新。

 ~~~~(>_<>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