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大唐驗尸官 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過大年啦

《大唐驗尸官》 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過大年啦

送完了李里正后,付拾一再也撐不住,和李長博一起互相靠著沉沉睡了過去,連腹中都忘了。

等回到家里,付拾一勉強睡得沒那麼困了,但肚子就太了。

付拾一一進門,就趕叮囑方良:“去廚房準備點吃的,過橋米線就很好!”

也許是因為杜太夫人和王寧都喜歡吃過橋米線,所以付拾一家里時常都準備了湯和米線。

這個時辰,正好是下午,不早不晚的,如果吃多了呢,晚飯該吃不進去了。所以,熱乎乎的過橋米線,也是最適合他們的。

李長博對此并無意見。

兩人抓時間去在洗漱。

結果還沒洗漱完,王寧就派人過來說,他們正好一起吃,李春山也剛從外頭回來,他們一起過去說話。人多吃得也香一些。

自從在長安城會了桌餐之后,他們都覺得一家人吃飯時候,還是這樣吃飯最好。

而且,王寧為了吃飯方便,連轉盤桌子都弄出來了!

付拾一剛來時候,簡直是被閃瞎了眼睛:王寧的轉盤桌子,沒有別的,就一個字:壕。

木頭付拾一不知道是什麼木頭,但是木質細,堅,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木頭。

而且桌子上還用螺鈿鑲了各種花紋,致得讓人覺得在這個上面吃飯,不小心掉一滴菜湯,都是對桌子的

等到晚上一點燈,那些打磨過的的螺鈿,頓時就又閃爍出了珍珠一樣的澤——一閃一閃,迷人又耀眼。

付拾一沒敢問這個桌子多貴,生怕暴了自己是個窮蛋的事實。

這兩年,付拾一仍舊是沒存下來錢——有錢就花了。要麼是投資了仵作學院改造設備,開發機,要麼就是投了科研——想試試,看看能不能造出蒸汽機。

Advertisement

只不過這個東西還是太復雜了,提出一個概念,想要從頭琢磨起來,還是太難。至今投進去的錢,都是打水漂。

但付拾一還是保持了一個樂觀的心態:只要在有生之年研究出來,那就算功!

香噴噴的湯被放在了砂鍋里,看似平平無奇,甚至連一的熱氣都沒有,可實際上卻十分滾燙。

付拾一和李長博坐下后,湯就被送了上來,上面一層黃亮的油,閃爍著人的芒。

仔細一聞,還有一老母燉湯特有的那種勾人香味。

將滾燙的米線,鵪鶉蛋,片得比紙片更薄的魚和咸火,豆芽,豆皮,以及輕薄水的萵筍葉心一起放進砂鍋里,沉浸在滾燙的湯里,再略等個兩三分鐘,就可以筷子。

米線雪白,用筷子挑出來一,仔細吹一吹,再放口中,付拾一忍不住瞇起了眼睛:!這就是

湯的香濃,米線的韌彈,簡直完的融合在了一起。

仔細咀嚼,又能有那種米制品特有的淡淡回甘,以及清香味道。

再舀一勺湯,小心撇開油,吹一吹,那種滋味——更是一路從里,暖進了肚子里,再從肚子里源源不斷的向四肢百骸浸而去。

從昨天夜里到現在的疲憊,也至此一掃而空。

三個人顯然都了,一口氣吃完了一鍋米線,這才慢慢的有了說話的功夫。

王寧看著三人死鬼投胎的樣子,也是又心疼又生氣:“在外頭也該吃點東西。”

這麼著,壞了怎麼辦?

李春山搖頭:“哪有功夫?事辦完了,就好過年了。干脆一口氣弄完。”

付拾一也跟著嘆氣:“我們也沒功夫吃。昨晚連婚宴都沒吃上。要不是還有泡面吃,只怕早就昏了。而且后頭那況,也沒法吃。”

Advertisement

王寧還沒聽說李家里的事,此時頓時驚訝:“不是去參加婚宴?怎麼連飯都沒吃上?”

杜太夫人抱著手爐,也是好奇:“昨天只說晚上回不來,倒沒說什麼事。現在看來,怕不是什麼好事?”

付拾一就將況仔細與杜太夫人們說了一遍,從最開始的新娘跳井,到最后的程傻子尋妹,以及程曦小小年紀卻遇到禽,這其中的迂回轉折,直接將杜太夫人和王寧聽得一愣一愣的。

王寧幾次都拍著桌子要怒罵了,結果每一次都有轉折,到最后本就連桌子都沒好再拍。

等到說完,杜太夫人忍不住有些憐憫:“那程曦小小年紀,卻遭遇如此不幸,真是可憐。不過,現在也算是事弄明白了, 還了一個公道。”

王寧也是同程曦:“那個梅娘的父親真是畜生都不如!”

付拾一一本正經提醒王寧:“阿娘,可不能這麼罵。這不是侮辱畜生了嗎?”

前半句王寧還愣住,狐疑的看著付拾一,不知道葫蘆里賣什麼藥,但聽完了后半句,登時忍不住“哈哈”大笑,還特別誠懇的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對對對,是我不對。不該這麼侮辱畜生。”

杜太夫人已經笑得樂不可支,指著付拾一笑:“就沒見過比你損的。”

付拾一搖頭,依舊肅穆:“這是實話。畢竟,從頭到尾,我就沒見過那人有任何的愧疚和懺悔。”

杜太夫人不笑了,輕嘆一聲:“是啊,這才是最可恨的。”

人都有一念之差的時候,可有些人知道懺悔,知道改過和彌補,這樣的人,雖然也做錯了事,好歹也不算無可救藥。

可像林父這種……就完全是畜生不如。

王寧想了想:“那李看來還不錯,回頭春山你倒可以看看。合適的話,讓他帶著家里人離開幾年,正好。”

Advertisement

李春山頗有點驕傲,捋著胡子滋滋:“咱們李家這一輩的小子我看都很不錯。回頭我就留意一二。”

看著族中年輕人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重義,李春山就覺得看到了未來李家蒸蒸日上的畫面,然后登時更加高興了。

就連看向李長博的目,也格外的慈

付拾一笑瞇瞇的也夸獎李長博:“我們家李縣令從來都是斷案如神,你們不知道,如今長安城里,人人都管李縣令李明斷!人人都說,只要李明斷在,長安城就不會有冤案!”

------題外話------

李縣令:???我怎麼不知道我有了這麼一個外號?聽起來和招搖撞騙的那種人差不多?鐵口直斷?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