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四百章 司馬北高升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四百章 司馬北高升

 京城,妙味樓。

 作為在柳銘淇穿越之前,裕王府的主要收來源,妙味樓的特點很突出。

 用現代化來說便是價比很高。

 通常置辦一桌八葷二素再加兩壺濁酒的酒席,只需要二兩銀子。

 那些府的小吏們,小商人們,就喜歡來妙味樓吃東西。

 畢竟王爺家里的酒樓,干凈衛生又有面子。

 現在則是不一樣了。

 裕王府已經發展為了天下第一的商號,本就不缺這點錢了。

 但考慮到了妙味樓寄托了許多老的裕王府人的,所以裕王妃不但沒有把妙味樓關了,反倒是擴大了規模。

 原本京里的這座妙味樓只是三層樓的小酒樓,現在直接買下周圍四五家的鋪子,一口氣擴大了好幾倍的面積。

 如果坐滿的話,起碼可以坐一百來桌。

 然后這里的酒菜不但是增加了許多的品種,廚子技也越來越好,價格卻又越來越便宜。

 上面的那種二兩銀子的宴席,現在一兩銀子就能吃到。

 你說說看!

 在京城里的這些人,只要有活兒干的人,誰缺一兩銀子的?

 一兩銀子吃得好了,又熱熱鬧鬧的,誰不愿意來啊?

 柳銘淇還給母親建議了,如果有人實在是無分文,又想要吃東西,那就到側后門敲兩下木窗,自然就有人給出兩個夾了豬的大饅頭,足夠吃一頓的了。

 所以這妙味樓一天到晚都是人。

 連包廂這種稍微高一點消費的,也都每天早早的預定好了。

 今兒個在三樓的一包廂門口,就站著好幾個彪形大漢,一看就不好惹。

 一旁吃酒的顧客都不住在冷笑。

 真不知道從哪里來的土包子,居然派人在門口守著?

 你難道不知道這里是什麼地方嗎?

Advertisement

 誰敢吃了雄心豹子膽,來這里搗

 真是多此一舉!

 但也只有妙味樓的一群伙計才曉得,才認識站在門口的那幾個人是誰。

 包廂里面。

 司馬北指著自己置辦的一桌子酒席,不覺笑著嘆:“殿下,倘若全天下的酒樓都像您裕王府這樣,恐怕稍微有點錢的人,都不會在家里做飯了吧?隨便置辦一兩銀子的酒席,回去之后一家人能吃好幾天呢!”

 “這是你不懂人們的心。”柳銘淇笑著道,“哪怕只是一錢銀子,老百姓也覺得比不上自己做的便宜。真正有錢的人,卻也不會來這里吃飯。實際上這種酒樓,也就是走大眾的路線罷了!”

 “您這一天得虧多錢?”司馬北問道。

 “好像這座妙味樓一天得虧五百多兩吧?”柳銘淇道,“其余城外的四家就要虧得一些。”

 “嘖嘖,那不是一個月下來就得虧兩三萬,一年就得虧小三四十萬?”

 “差不多。”

 柳銘淇頜首道。

 他當然不會告訴司馬北,其實真實的數字比這要多出好幾倍。

 不說別的,每天這邊給出的夾饅頭就有數千個,特別是冬天來要的人更多,每天都上萬個以上。

 雖然是敲窗戶就能有,但妙味樓的人還特意看了一下,確實是大部分的人都面黃瘦,屬于是吃不起飯的。

 那些強力壯的去排隊都會被嘲笑。

 面前的這個司馬北,便是柳銘淇去年去湖北四川游玩的時候,路過京畿地區南面兒的新野縣時,遇到的那位新野縣縣令。

 司馬北是景和二十年的二榜賜進士出,七年之前從翰林院到新野縣任職,法家子弟。

 他也充分發揚了自己法家子弟的特點,勤勞肯干、手段公正、不畏權貴。

Advertisement

 短短幾年時間里,新野縣被他治理得生機,連續被京畿總督熊文慶表揚,每年的大評比都是“甲上”。

 遇到了柳銘淇之后,他更是死皮賴臉的湊了上來,給新野縣爭取到了一個蜂窩煤工坊,一口氣解決了差不多五萬人的就業,惠及了超過五十萬人。

 新野縣這兩年由此也為了天下排名前十的縣城——之前的前十名可全都在江南,連帝京城都沒有一個。

 正是因為司馬北如此的功績,所以朝廷在考慮三省立一個府城的時候,立刻就想到了這位稱得上是京畿地區嫡系的新野城縣令。

 司馬北能搞活民生,這就會使得那些窮苦老百姓能在他的帶領下,認真的種田勞作活下來。

 司馬北在新野縣第一年便厘清土地,清理出了大量的無主土地分給窮人,那自然在新的府城也能這麼做。

 最重要的是,司馬北是法家嫡系子弟,所以本不怕得罪任何的豪強,一定會認真去完上百萬畝土地的厘清工作。

 什麼人往來,什麼權勢迫,都不存在!

 法家子弟如果這麼容易就倒下的話,他們就不會存活到今天了。

 正因為他是法家子弟,所以丞相們在提出了人選的時候,其實不只是他一個,但景和帝第一眼就看上了他。

 畢竟這些年來,他邊的兩個法家重臣——苗炎和葛松道,都是那麼的出類拔萃,是他非常信賴的左膀右臂。

 因此,在前幾天的時候,朝廷已經正式的下了命令,免去了司馬北新野縣縣令的職務,轉而任命為京畿地區新地盤——彭州府的知府。

 你沒看錯。

 為了怕地方員出幺蛾子,丞相們直接請了皇帝圣旨,把這三省匯之地立一個彭州府不說,還納了京畿地區的范圍。

Advertisement

 這就更方便他們管轄,更能讓老百姓們得到實惠,同時也讓朝廷和皇帝的賣土地大計得到更好的執行。

 幾千萬甚至是上億兩白銀的收,誰都不敢忽視呀!

 ……

 作為司馬北自己呢,一下子被這麼一個天大的餡餅兒砸中,他也頗有點不知所措。

 雖然他明白自己下一步肯定是越級提升,為一個知府,卻不曉得居然是這種大型府城的知府,并且還是一個新立的。

 他去戶部、吏部、工部探查了一下彭州府的資料,頓時有點不知所措。

 這麼一個嶄新的府城,這麼一個之前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況,完全是不著頭腦啊。

 到底該怎麼做,該先做哪一步,用什麼樣的節奏最合適……這些問題都太復雜了。

 為此他還頗有些苦惱。

 但幸好司馬北是一個聰明人,他在問了上司、同僚等沒有得到很好的意見之后,忽然便想到了天下第一聰明人——裕王世子殿下!

 正巧他和柳銘淇是有的,所以直接便設宴準備了一下,請柳銘淇過來,當面討教。

 兩人坐著吃了一會兒東西,閑聊之中,司馬北便把彭州府和朝廷給的任務都給柳銘淇說了。

 年聞言也有些驚訝。

 原本他有過猜測,覺得會不會把帝京府的帝京府治中王良信給派過去,或者是刑部的陳太培。

 因為這兩位都是正四品,而且是正兒八經的京,完全可以住地方上的員和士紳們。

 但沒想到卻是之前才區區正六品的新野縣縣令司馬北來擔當。

 可是轉而一想,卻又覺得朝廷和皇帝的選擇非常不錯。

 上述的二位在人品和能力上面都無可挑剔。

 王良信是前戶部尚書王飛騰的大兒子,可他一點都沒有沾染到王飛騰的壞病,之前在大理寺就勤勤懇懇,秉公斷案,得到了上上下下的好評。

Advertisement

 陳太培就更不用說了,在刑部十幾年以來,剛強能干,廉貞有節,五年之升任刑部尚書都是可期的。

 但兩人卻又有一個巨大的弱點。

 那便是沒有在基層扎扎實實干過的經驗,沒有接過地方上那麼復雜的勢力,以及錯綜復雜的關系。

 司馬北不一樣,他就是在這復雜的環境之中磨礪出來的,新野的況不算是簡單明了,再加上了一系列他到任之后的況,想要麻利的把事給理順都不容易,更別說發展現在這個樣子。

 榮登天下十大縣城的政績,便是他最重要的一塊砝碼。

 司馬北的年齡也很年輕,今年才不過是三十一歲而已。

 所以哪怕是把他扔到了新近立的彭州府十年,他也有足夠的時間來慢慢治理這個區域。

 正在柳銘淇思索之中,司馬北主的開口道:“殿下,今天微臣請您過來,主要是為了討教一番的,還請殿下不吝指教。”

 柳銘淇樂了:“我對于地方的管理是一點經驗都沒有,連你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你請教我什麼?”

 “正常的管理當然是微臣擅長,可是一些在規則之外的東西,微臣卻有點拿不穩。”司馬北道,“殿下天資聰穎,素來思緒天馬行空,不拘一格,如果能為微臣給出一些有用的意見,那真是激不盡。”

 “你說吧!”

 柳銘淇喝了一口酒水,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這妙味樓的酒水還是不行啊,喝起來跟醪糟水差不多,

 朝廷愿意在彭州府開展一個試點,清理那些被豪強士紳占據的無主土地,并且把這些土地分期付款賣給老百姓,這是好的事兒。

 如果在彭州做得好,那麼在整個天下便可以緩緩的推行。

 不敢多說,至清理出一億畝的土地來,是綽綽有余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